2020年7月以來
國內不少地方進口冷鏈食品
及其外包裝查出新冠病毒
面對近期冷鏈食品頻繁「踩雷」的局面
不少市民也是談「凍」色變
咱們還能愉快地吃冷鏈食品嗎?
目前文山超市和商鋪售賣的冷鏈食品還安全嗎?
近 日
視聽文山記者悄悄地來了一次探營
1月5日,記者首先來到位於文山市中心東風路的沃爾瑪超市,只見超市內的冷鮮食品區比以往冷清了不少,一排排裝滿食品的冷櫃前,鮮有市民前來購買。記者仔細查看一番後發現,該超市內的冷鏈食品有散裝和盒裝,散裝的都會貼有標籤,註明品名、生產日期、食用方法、保質期、生產商等信息,大部分冷鏈食品為國內生產的產品或由國外進口、國內公司二次包裝換上中文標誌後進行銷售的產品。
2020年7月10日,中國海關總署通報,由厄瓜多3家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1個貨櫃內壁樣本和5個外包裝樣本中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在沃爾瑪超市的一冰櫃內,記者發現仍有厄瓜多進口南美白蝦正在售賣,但在冰櫃中央放置了一塊很醒目的追溯二維碼。
記者通過掃描追溯碼後進入到「雲智溯」小程序看到了商品名稱、產地、生產日期、核酸檢測報告、進口商品海關證明、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海關消毒證明和出庫信息等至關重要的信息。
記者從超市銷售員處了解到,目前沃爾瑪超市內原裝進口冷鏈食品很少,上架前都會進行消毒。
隨後,記者來到大眾超市金光傲城店,看到超市冷凍區依然人很少。記者觀察後發現,在該超市,散裝的每一種冷鏈食品都貼有一個食品標識卡,在標識卡上有食品名稱、生產日期、聯繫電話、生產地和監督電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產品的各種信息。通過仔細查看各食品標識卡和盒裝冷鏈食品包裝,在這裡記者沒有看到進口冷鏈食品。
在文新市場的兩家海鮮商店和凍品店,記者以要購買進口冷鏈食品為由,向銷售員們進了詢問。
為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2020年11月30日,雲南省冷鏈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雲智溯」正式上線,群眾購買進口冷鏈食品可掃碼溯源,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對於進口冷鏈食品及、追溯二維碼及「雲智溯」平臺,文山市民又了解多少呢?
在走訪期間,記者看到各大超市和農貿市場入口處都有專人值守,要求市民掃描健康碼、佩戴口罩、和測量體溫才能進入超市和市場,超市和市場內的銷售員都有佩戴口罩,但部分市民在進入超市和市場後有把口罩取下的情況。
本臺:謝思思 實習:張丹
編輯:牟星 關韋偉
製作:馮鶴 馮明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