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史百戰:官渡之戰(花)

2020-12-24 K眼看世界

就在曹操跟淳于瓊死磕的時候,突然有消息傳來:袁紹的救援馬上就到了!諸將問曹操,是否要分兵阻擊?

曹操大罵一句:分他喵的什麼兵,等敵人到我們背後的時候再報告!現在咱們就要跟淳于瓊這孫子死磕到底!

這種魄力,這種全部力量壓上往死裡拼的決斷,如果不是曹操親臨戰場,是肯定達不到這種效果的。在當年項羽破釜沉舟,韓信背水結陣之後,這樣畢其功於一役的戰鬥精神,再一次在中華大地閃耀!

隨著曹操的命令下達,曹軍知道陷入到死地之中,這領導連命都不要了,於是全軍上下的士氣爆表。曹軍困守死鬥,最終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淳于瓊把守的大門被攻破,就連他自己也被陣斬。

曹軍在生死緊要的關頭,終於拿下了烏巢!

而官渡之戰的勝負,也在隨著烏巢陷落的那一刻,徹底見分曉了!

另外一邊,曹洪率領著守營的士卒死命拖住高覽與張郃的猛攻。當淳于瓊戰死,烏巢陷落的消息傳來,高覽和張郃臨陣倒戈,燒毀了攻城器械,率眾歸降曹操。

當張郃派遣使者前來表達投降的意願之後,曹洪一時之間拿不準主意,於是找荀攸商量。荀攸說:張郃的建議不被袁紹重視,本就帶著怨氣前來,投降有什麼可拿不準的!趕緊打開營門,歡迎張、高二位將軍棄暗投明!

而在《三國志·魏書·張郃本傳》裡,張郃說自己歸降的主要原因,是郭圖在陷害他,他是迫於無奈才選擇投降。然而在其他的人物傳記裡,幾乎全都是記載著張郃聽說淳于瓊兵敗,烏巢失守之後就投降了。荀攸在受降儀式上,也是明明白白地說:郃計不用,怒而來,君何疑。其實,袁紹麾下的河北黨爭,直到最後一刻,也依舊在進行著,張郃心裡是非常不痛快的。當烏巢淪陷的消息傳來,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張郃自己做了一個簡單的判斷,然後帶著高覽一塊投降曹操了。

當然,儘管袁紹方黨爭不斷,但曹操這邊其實問題也不少。因為曹操這邊很多的將領,都跟袁紹通過信了。河北雖然有黨爭,但曹操這邊的潛在叛徒可一點都不少。曹操要是不親自攻打烏巢,是絕對不可能取得五千打一萬,最終怒斬淳于瓊這樣的戰果的。甚至很有可能,遭遇到一點困難就大家全都變張郃了。

袁紹的援軍都殺到屁股上了,曹軍還是未能拿下烏巢大營。是曹操頂住壓力在最後一刻,依靠這困守死鬥爆發出來的力量才拿下的。在這裡曹操哪怕猶豫五分鐘,做錯一個戰略部署,膽子虛上那麼一點點,最終造成的結果都是天差地別的。

不過,就算曹操拿下烏巢燒毀了袁紹的軍糧,袁紹也並一敗塗地。因為袁紹沒有軍糧,而曹軍自己也是沒有軍糧的狀態。如果在最後關頭,袁紹能夠親自率軍前往攻打曹操大營並一舉突破,那麼官渡之戰的結果也是不好說的。

最起碼袁紹的士氣不會崩潰得一塌糊塗,甚至還能以逸待勞再打回營的曹操一下子。歸根結底,這場史詩級的世紀大戰,在曹操和袁紹兩位頂級謀略家見招拆招的幾乎雙方沒有秘密的白熱化程度下,勝利的天平始終傾斜在袁紹一方的。而最終,曹操依靠自己的狠勁,強行將勝利的指針掰向自己。

這個最狠,最獲得出去,親自帶隊拼上所有籌碼,咬著牙堅持到最後一刻的曹操,成了最終的天選之人。

曹操在烏巢放了一把大火之後,率軍返回大營。當他得知張郃歸降的消息,當場就給了編制給了待遇。他封張郃為偏將軍,並讚嘆他為韓信歸漢。曹軍稍作休整,就馬上向袁紹展開了反攻。

對於袁紹軍來說,糧草輜重盡毀,領軍大將死的死,叛的叛,士氣崩潰,一下子全都亂了。袁紹帶著兒子袁譚僅僅率領著八百多輕騎棄軍逃走,曹軍火速展開追擊。曹操一口氣猛追了一天一夜,一路直抵延津。期間繳獲了大量袁紹軍的武器、輜重、圖書、珍寶等等。

而被袁紹拋棄的部隊多達八萬餘人。根據史書記載,這八萬多人投降曹操是為「偽降」,然後被曹操全都坑殺。當然,小可也不知道曹操是怎麼知道這些人「偽降」的。但很有可能,這八萬人對於曹操來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長平難題」。如果不殺掉這八萬人,那麼這些人跑回老家沒倆月就又會團結在袁紹周圍。但是如果招降收編,曹操軍已經沒有多餘的糧草來養活這些人了。

所以,定性為「偽降」,然後將其坑殺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有效的處理辦法。當然,不管形勢有多麼迫不得已,「殺降」永遠不祥。

前後長達一年的官渡大戰,以袁紹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袁紹這位頂級導演,往往到了大局收官階段,往往就會崩盤。

他導演的漢末皇權崩塌大戲,最終董卓突入洛陽,就將果實摘走。

他在官渡打得風生水起,結果在最終緊要關頭卻安排小弟前去攻堅,最終導致崩盤。

說到底,袁紹相比於曹操,缺了一股精神。他輸就輸在了在最後關頭把自己豁出去的那股子狠勁。洛陽和官渡,他輸掉的這兩場大戲,其實前期的布置都是得天地靈氣,奪日月造化的頂級棋局。但最終的勝利,就需要一個人敢於捨棄自己的一切。

漢高祖龍興成皋滎陽;

光武帝虎踞昆陽河北;

魏武帝揮鞭濮陽官渡;

唐太祖奮武虎牢玄武;

無不如此!

公元200年冬天的官渡,漢末紛爭群雄並起的亂世,隨著曹操的大勝,逐漸有了穩定的苗頭。

不過,袁紹輸掉官渡之戰,並不意味著他的徹底失敗。官渡之戰的意義,僅僅在於讓袁紹對於曹操的優勢縮小,而曹操面對這令人窒息的壓力最終緩過一口氣而已。

袁紹麾下大將蔣義渠在黎陽收攏了殘兵,穩住了局勢。而曹操也沒有渡過黃河徹底剿滅袁紹的實力。儘管曹操取得官渡鏖戰的最終勝利,並且一口氣坑殺袁紹的八萬降兵,但曹操卻也是強弩之末了。

而袁紹儘管大敗,但依舊坐擁幽州、并州、冀州和青州,家底還在。

袁紹返回冀州以後,陸續平定了各地的叛亂,逐漸穩住了局勢。可以說,官渡大戰的失利,對於袁紹來說並未動搖根本。

在官渡大戰結束以後,曹操繳獲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戰利品。在繳獲的一大堆袁紹陣營的機密文件裡,曹操當著所有人的面給燒掉了。曹操當眾表示:官渡兩軍對峙的時候,袁紹實力強大,我自己尚且不能自保,更何況大家呢!

曹操的高姿態,讓他在後世成了一段佳話。

然而,在《魏略》這本書裡,卻記載了這麼一個有意思的故事。

儼與領陽安太守李通同治,通亦欲遣使。儼為陳紹必敗意,通乃止。及紹破走,太祖使人搜閱紹記室,惟不見通書疏,陰知儼必為之計,乃曰:「此必趙伯然也。

趙儼與陽安太守李通共事,李通想要派遣使者去跟袁紹接觸。但趙儼認為袁紹必敗,並且勸說了李通,李通這才打消了聯繫袁紹的念頭。等到袁紹官渡戰敗,曹操派人搜到了袁紹的機要文件也就是曹操陣營官員通敵的罪證。在這些機要文件裡,唯獨沒有找到李通的書信。曹操知道這肯定是趙儼為李通出的主意,說到:這肯定是趙儼這個傢伙的原因,李通這才沒有留下把柄。

在這段小故事裡,涉及到了兩個問題。

第一,其實曹操手裡早就有了一份通敵名單,可以說曹操跟袁紹的官渡大戰幾乎打到了雙方明牌的地步。

第二,曹操是在詳細核對了這份通敵名單之後,才把所謂的袁紹機要文件給燒掉的。

雖然曹操這麼做著實陰險,但不得不說,如果曹操沒有這個心眼,那絕對領導不了這麼一個大集團的。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沒有絕對的忠誠而言,大家基本上都是牆頭草。對於曹操這樣的陣營領袖來說,雖然可以既往不咎,但自己心裡一定要清楚,這些通敵的人今後就不能出現在中高層隊伍中了。當然這些人並非都是壞同志,在袁曹大戰這種極端環境下心裡有自己的算計情有可原,但這些人對於曹操來說就屬於可有可無的人,是不能放在重點崗位上培養的。

像官渡大戰這種生死存亡的試金石今後是不會有了,所以曹操能夠在核對了通敵名單之後安心地將其燒毀。當然,究竟誰人可用,誰人要閒置,曹操心裡是門清了。不是說「陳宮們」不能用,而是不能將這些人安排在關鍵崗位上。

公元201年,曹操又一次犯了頭疼病。

幹完袁紹讓他心力交瘁,於是他想休閒一下,打算南下攻打劉表。關鍵時刻,又是荀彧提出了不同的意見:眼下袁紹剛剛吃了敗仗,集團內部可以說是上下離心。現在正好是趁他病要他命的好時機,這要是白白浪費了轉頭去攻打劉表,將來等袁紹這口氣緩過來,官渡大戰可就白贏了!

於是,曹操又被二把手荀彧給拉了回來。當年四月,曹操陳兵黃河,擊破了袁紹的倉亭守軍,算是徹底收回了黃河所有的南岸據點。

不過,曹操並沒有一口氣北渡黃河去攻打袁紹,而是調轉槍頭去了汝南,他打算攻擊在此落草的劉備。劉備在聽說曹操率大軍前來的消息之後,知道汝南也是沒法待了,於是率軍投奔劉表去了。此後,劉備又開始了長達八年的保安生涯。

當年洛陽城裡的白衣少年,如今已經是一個中年大叔了,四處漂泊,沒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不過,在這段長達八年的保安生涯裡,他收穫了一位經天緯地的千古奇才!不過這是後話,容小可今後再表。

曹操跟袁紹的這場世紀大戰,曹操慘勝,袁紹慘敗。雙方的實力差距隨著這場大戰被磨平,曹操跟袁紹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兩方陣營隔著黃河對峙,大有打持久戰的意思。

然而僅僅過了一年,袁曹之間最關鍵的變數悄然而至。可以說這個變數,甚至比官渡之戰本身還要重要。

公元202年5月28日,袁紹發病而死!

在袁紹死後,他的幼子袁尚繼位。這種情況下,袁曹之間的對峙再也進行不下去了。因為袁紹留下的這麼大家業,可以說除了袁紹之外,誰也擺不平。袁紹在,則民心、軍心和士族官僚勉強能三位一體。袁紹在河北可是深得民心的,當他去世的消息傳遍河北地之後,百姓無不痛哭流涕。不僅如此,袁紹對於整個北方的控制力也是很強的,儘管在官渡一敗塗地,但他能夠迅速將局勢穩定在黃河一線。而打了勝仗的曹操壓根就不敢渡過黃河進行追擊。

當袁紹一去世,意味著袁家僅僅只能掌握民心,但軍心和士族官僚就開始離心離德了。因為袁紹留下的這個權力結構,早就千瘡百孔。

袁紹佔據青州、幽州、并州和冀州,他令長子袁譚鎮守青州、次子袁熙鎮守幽州、外甥高幹鎮守并州,自己則帶著最喜歡的小兒子袁尚守在冀州。這就意味著,大兒子袁譚代表了青州勢力、次子袁熙代表了幽州勢力、小兒子袁尚則代表了冀州勢力。袁譚、袁熙和袁尚,大家都是兒子,結果誰也不服誰。

其實一開始,沮授曾經勸過袁紹,這麼安排非常不好,容易挑撥兄弟窩裡鬥,將來肯定要骨肉相殘。

而袁紹給出的解釋,則是想要觀察一下各個孩子的能力。

沮授嘆著氣說,這麼安排可是禍亂的開始。

袁紹的這個安排,看上去確實非常昏庸。不過,這也是他無可奈何的選擇。因為袁家真正的大才,早就在許多年前被董卓滅門了,袁紹除了兒子,幾乎沒人可用。

作為對比,曹操是怎麼管理麾下那四州的呢?

曹操並沒有任用自己的兒子,反而用的全是自己兄弟。夏侯惇、曹仁、夏侯淵,這哥仨從一開始就在曹操陣營佔據著最為關鍵的三個崗位。甚至後來曹操一統北方,這哥仨也是一人一支方面軍。不僅如此,曹純作為特種兵大隊長管理著虎豹騎、在許昌看著漢獻帝的是曹洪。可以說,曹操陣營,除了文官系統是潁川士族掌握之外,軍隊方面的關鍵崗位全是曹家人的。

也是沒辦法,亂世用外人是不放心的。

袁紹沒有曹操那一大票的兄弟可以用,所以他只能把地盤分給自己的兒子們。其實退一步來說,就算袁紹不把地盤分給兒子們,分給沮授郭圖審配等人就沒問題了嗎?根本不可能,這些人不但不會團結一心,而且還會將黨爭擴大化。

可以說,將自己親屬封到地方做長官,是比較普遍的做法。對於曹操其實也一樣,他要是死在袁紹前面,曹操集團搞不好也得土崩瓦解。因為他那幾個兄弟不見得就會保曹植或者曹丕共渡難關。

咱們中華民族千年上下的歷史經驗教訓都擺在那裡,其實根本就沒有那麼同心同德的權力結構,只有穩固能控制住各方勢力的權力結構而已。

當年的洛陽城雞飛狗跳二人組,洛陽袁少和洛陽曹少之間的鬥爭,最終比拼的,是兩個人的壽命!可以說,這就是一場真正的拼「命」比賽,誰先走人誰就完蛋。

非常遺憾的是,袁紹先一步曹操而去。

而袁家,也該完蛋了!

Kyle·Broflovski

2020年11月27日

相關焦點

  • 鑑史百戰:官渡之戰(現)
    就在曹操摩拳擦掌打算在官渡跟袁紹大打特打的時候,傳來了一個令他炸毛的消息:孫策打算偷襲許都。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許多投奔朝廷的士族聽到江東殺人魔王在那裡一邊磨刀一邊投來淫笑的消息之後,慌了起來。不過就在大家小腿肚哆嗦的時候,郭嘉站了出來:大家都震驚,別害怕。
  • 鑑史百戰:官渡之戰(回)
    要是劉備不搞那次偵查,官渡之戰的歷史會不會就改變了呢,很難說。不過劉備但凡在徐州拉住曹操幾個月,那麼袁紹就肯定摧枯拉朽了。當然,除了劉備,還有一個人幫了曹操的大忙。這個人,就是于禁。袁紹親自引大軍攻擊于禁軍團,結果于禁發揮了泰山兵釘子戶般的英勇作風,死死地扼守住了黃河渡口。
  • 鑑史百戰:官渡之戰(終)
    自公元199年袁紹吵吵鬧鬧著南下,到公元200年秋天曹操獲得官渡大戰的全勝。僅僅過了七年時間,曹操就一掃北方,徹底消滅了袁紹勢力。而對於曹操來說,所有的量變轉化為質變,也就是拿下北方四州,其實就是在公元202年春天,袁紹病逝後發生的。還是那句話,不管是曹操也好,還是袁紹也好,那都是頂級的精英。
  • 真三國無雙7怎麼解鎖官渡之戰 帝國官渡之戰解鎖方法
    真三國無雙7怎麼解鎖官渡之戰不過根據玩家反映,許多人都在選擇官渡之戰時,戰役選項是黑白的並不能選擇。這時候才會反應過來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解鎖官渡之戰的方法,為了讓各位全方面的了解遊戲,下面就帶來官渡之戰的解鎖方法以及具體的英雄選擇,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幫助。
  • 在「官渡之戰」的失敗與袁紹徹底萎靡之間,還有一次「倉亭之戰」
    而且在「官渡之戰」與袁紹病死,袁氏的勢力出現分裂之間,還有一次戰役,那就是「倉亭之戰」。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官渡之戰」只是挫敗了袁紹南下的趨勢「官渡之戰」以曹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然而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次防守戰的勝利。
  • 袁紹官渡之戰大敗的原因有哪些?
    袁紹官渡之戰大敗的原因有哪些?官渡之戰以前,袁紹相對於曹操,無論在哪一個方面都強於曹操。《獻帝春秋》記載:漢獻帝任命曹操為大將軍,袁紹為太尉。袁紹不滿意,憤怒地斥責曹操說:「曹操好幾次沒了性命,是我袁紹救了他。如今他曹操忘恩負義,挾天子來命令我,讓我在他之下,我不甘心如此受辱。」
  • 官渡之戰到底發生了什麼?曹操為什麼獲勝了呢?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發生在曹操軍與袁紹軍之間的戰役,這場戰役意義非凡,是當時中國北部由分裂走向統一的一次關鍵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經典案例。官渡之戰的經過建安五年,曹操軍與袁紹軍對峙於官渡,曹軍兵疲糧缺,袁軍的兵力遠勝於曹軍。曹操的謀士荀彧認為此時曹軍以弱敵強,退兵會被袁軍乘勝追擊,必須出奇制勝。曹操採納了荀彧的良策,巧施火攻,焚燒袁軍糧草。
  • 揭秘真實的官渡之戰:曹操的兵力竟然不足萬人?
    公亦分營與相當,合戰不利。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紹復進臨官渡,起土山地道。 而做為這一記載旁證的是《三國志荀彧傳》:太祖保官渡,紹圍之。太祖軍糧方盡,書與彧,議欲還許以引紹。彧曰:「今軍食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是時劉、項莫肯先退,先退者勢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
  • 官渡之戰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此戰過後,三國鼎立格局浮出水面
    官渡在河南省境內,今天的中牟縣。 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基礎。 眾所周知,西漢的首都在長安,到了東漢國遷都洛陽,中原(今天河南省一帶)成為中國政治經濟中心,官渡之戰就發生在河南的中牟東北。
  • [新三國]官渡之戰觀劇:戰爭精彩 情節人物粗糙(全文)
    電視劇新版《三國》於14、15日播出了重頭戲、也是首場大型戰役——官渡之戰。網易娛樂特別推出官渡之戰觀劇報告,為您詳解整場戰役的全過程,以及新《三國》對此段落場面、人物刻畫、演員表演的獨家點評。
  • 官渡之戰,袁紹是敗於什麼樣的心理?
    因果與心理學:官渡之戰,袁紹是敗於什麼樣的心理?許攸建議燒了曹操的糧草,袁紹不聽,許攸反投曹操,建議遭操燒了袁紹的烏巢,斷了袁紹的糧道……袁紹之所以會敗,完全是敗給了自己的心理,如何解讀袁紹的心理呢?
  • 袁紹坐擁四州之地,為什麼官渡之戰落得大敗?
    官渡之戰前,袁紹集團「據四州之地」苴眾號稱百萬,實力超過曹操集團。因此,官渡之戰才作為中國古代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而著於史冊。袁紹兵敗官渡的原因,古今學者多有探討。《三國志》中記載有官渡之戰前荀或勸諫曹操的廿、謀、武、德「四勝」說,是當時士人對曹操在戰爭中優勢的經典概括。郭沫若先生將曹操獲勝的原因歸結為收降青州軍和屯田,即「足兵足食。
  • 官渡之戰結束後的19個月裡,袁紹疏忽了一件事,埋下覆滅的伏筆
    這句話用來描述官渡之戰後的袁紹集團,也是恰如其分。是的,官渡之戰中袁紹被實力與運氣兼備的曹操擊敗,敗得很慘,被坑殺的士卒多達七八萬人,一線大將幾乎喪盡,這樣的打擊對於袁氏集團是非常沉重的。但是袁氏集團根基雄厚,他的基本盤尚在,只要假以時日,富庶的冀州之地又可以為袁紹拉扯出一支強大的部隊。曹操經歷了官渡之戰後,同樣也是元氣大傷,短時間內無法吞併袁氏集團。
  • 三國志11攻略:「決戰稱霸模式」二星關卡「官渡之戰」的通關要點
    三國志11攻略:「決戰稱霸模式」二星關卡「官渡之戰」的通關要點 2018-09-18 09:07  三國MOBA吃雞小能手
  • 官渡之戰後袁紹依然強大,為何卻就此衰落?你看看曹操都幹了些啥
    但世事無常,最後袁紹卻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擊敗,從此開始一蹶不振。白馬之圍公元199年,此時的曹操已經控制了漢獻帝,成為了各方諸侯之中極為強大的一支,唯一的對手就是雄踞北方的袁紹。 在這種形式下,袁、曹之間必有一戰。
  • 三國中,如果袁紹聽取田豐的建議不發動官渡之戰而是養精蓄銳?
    官渡之戰爆發的時候,袁紹有三點不如曹操。第一是袁紹手下的人才質量不如曹操,第二是袁紹本人的能力不如曹操,第三是袁紹的合法性不如曹操。即使袁紹堅守北方養精蓄銳,也不可能改變這三點缺陷,而曹操卻能夠趁著袁紹堅守北方的時候恢復視力。如果曹操和袁紹的實力相當,袁紹戰勝曹操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 官渡之戰的勝利關鍵因素在他 揭秘三國猛將張郃之死與他有關!
    日前,《為你講述真實的「官渡之戰」 文丑非關羽所殺!》一文澄清了一件事,顏良確為關羽所斬,而文丑則不然,連關羽人都沒見著,死在了亂軍之中。官渡之戰的勝利,主要取決於曹操對袁紹的了解。無論從哪方便來講,袁紹都比曹操強大的太多了,卻敗在了自己的「志大才疏,膽略不足,刻薄寡恩,剛愎自用……」之上,而這些都被曹操了如指掌。
  • 官渡之戰時的曹操,是明顯不具備北伐袁紹的能力的
    官渡之戰時的曹操,是明顯不具備北伐袁紹的能力的01實力懸殊其次,不犯錯誤當然沒法打,但是不管三國志還是後漢書對於袁紹此戰的一些錯誤都是意見高度一致的,對袁的缺陷也基本一樣,官渡的失敗很難說是一個偶然。試問,如果去打淳于瓊的五千人,打不動淳于瓊的一萬人,該當如何?
  • 三國志戰略版s6事件戰法曝光 草船借箭官渡之戰強勢來襲
    很多的玩家還不知道三國志戰略版s6事件戰法曝光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草船借箭官渡之戰強勢來襲的相關內容,一起看看吧!   事件戰法二:官渡之戰   兌換武將猜測:袁紹、   這個戰法的兌換武將小編就有點拿不準了,但是袁紹應該是有的,沮授因為是新武將,小編直接沒有把他加進去。   雖然戰法很好,但是跟小編沒有關係,貧民玩家還在努力的湊齊魏法騎,這些快樂與小編無關了。
  • 許攸為曹操打贏官渡之戰,可最終被曹所殺,只是他說錯了這兩句話
    官渡之戰,他的家人因為犯法被收捕,許攸氣不過,遂與袁紹產生齟齬,因此背袁投曹。在官渡之戰中,許攸向曹操獻上一策。偷襲袁紹軍中糧倉烏巢。曹操一試,果然奏效。袁紹至此,糧倉被燒,後路被抄,軍內不和,不戰自敗。許攸因此成為官渡之戰的功臣之一。可是在許攸為曹操獻策打贏了很多戰役之後,曹操卻對他痛下屠刀。以許攸的聰明才智,他在曹操這裡絕對還能派上用場,但他始終輸在了兩個字——自大,換而言之,許攸情商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