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之後再發子刊,蟄伏多年以後迎來大爆發!

2020-12-14 木木西裡科技

01 蟄伏7年,一作發表《Science》

2018年7月6日,美國《Science》(科學)雜誌以「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tructures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為題,發表了以蘭州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北京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合作在共價有機框架材料領域中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一研究首次實現了共價有機框架材料大尺寸單晶的生長和結構解析,將「共價組裝有序結構」的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第一作者是蘭州大學王為教授課題組的博士馬天瓊。

02 再傳佳訊,再發《Science》

金屬有機框架(MOF)價態豐富可以連接3-24個離散單元,可以形成甚至無限長的一維棒狀結構。相比之下,共價有機框架(COF)由於有機碳的價態通常是3或者4,所以限制了其發展。2020年10月23日,Omar M. Yaghi團隊採用1,4-硼苯基膦酸縮合形成8價的COFs, 通過加酸可以形成單晶,甚至了無限長的棒狀結構,將COF化學推向了新的價態。相關工作以「Design of higher valency i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為題在Science上發表,馬天瓊為第二作者。

03 大爆發,馬天瓊博士《Science》之後再發子刊

除了化學組成以外,晶體尺寸會對材料微觀尺度的物理化學性質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晶體尺寸效應在材料科學中至關重要。作為一種多孔晶體材料,共價有機框架(COF)被認為是極具潛力的多孔材料之一,在氣體吸附、能源存儲與轉化、電催化、光電轉化和傳感器等諸多領域均具有廣泛的應用。儘管在過去的十年中,研究人員在COF的合成和利用已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由於COF晶體的可控合成十分困難,尤其是將COF的晶體尺寸控制在從納米到微米的寬範圍內,極富挑戰性。因此,迄今為止人們對COF材料晶體尺寸效應的了解仍然是一片空白

鑑於此,北京大學孫俊良、蘭州大學王為和上海科技大學章躍標等人基於前期COF晶體尺寸可控合成的研究成果,優化併合成了不同類型的COF,並探究了兩個代表性COF材料(剛性LZU-111和柔性COF-300)中的不同晶體尺寸效應。該工作闡釋了在微觀尺度上COF結構-性質之間的關係,有望推動COF領域向前邁進,在實際應用中取得重大進展。研究成果以「Diverse crystal size effects i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為題,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文章的第一作者為馬天瓊博士蘭州大學王為教授、上海科技大學章躍標研究員和北京大學孫俊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文章要點:

要點一:為什麼選擇LZU-111和COF-300為研究對象

1)之所以選擇LZU-111和COF-300為對象來研究晶體尺寸效應,是因為這兩個COF都是由四面體節點構成的(圖1a),但具有不同的結構,不同類型的通道和框架。其中, LZU-111在六方晶系中結晶,具有三重互鎖的長方石拓撲結構(lon-b-c3,圖1b),而COF-300在四方晶系中結晶,具有七重互穿金剛石拓撲(dia-c7,圖1c)。

2) LZU-111具有3D螺旋通道和一個剛性框架(圖1d),幾乎沒有客體分子(例如N2、1,4-二惡烷)能誘導其結構發生轉變。而COF-300在靈活的框架中具有1D直通道,可以通過與客體分子的相互作用形成收縮或膨脹的相或結構,從而實現自我適應(圖1e)。

圖1. LZU-111和COF-300的合成路線,晶體結構,互穿度和孔隙結構示意圖。

要點二:晶體尺寸對吸附行為的影響

1)在剛性LZU-111中,隨著晶體尺寸的增加,LZU-111對N2的吸附量亦隨之增加(圖2a)。例如,尺寸為200 nm的LZU-111的比表面積為1077 m2 g-1,而1 μm和30 μm尺寸大小的LZU-111的BET比表面積分別為1870和2120 m2 g-1。

2)相比之下,隨著晶體尺寸的增加,柔性COF-300的N2和Ar吸附量反而降低。單晶XRD證實,其孔中具有不同客體分子與COF-300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收縮或膨脹結構。進一步在195 K下對不同尺寸大小的COF-300晶體進行了CO2吸附實驗。研究發現,尺寸大的COF-300晶體中的CO2吸附量比尺寸小的晶體要多(圖2e)。

圖2. 不同晶體尺寸的COFs的氣體吸附實驗和分析。

要點三:LZU-111和COF-300不同晶體尺寸效應的機理

1)微觀上看,由於LZU-111小晶體的重複單元較少,因此很難在整個框架中形成和分布集成的3D螺旋通道(圖3a)。同時,在含有缺陷的碎片孔內容易發生孔阻塞。因此,納米尺寸的LZU-111僅吸附少量的氣體分子(N2和Ar),而顆粒間的吸附力卻未得到鞏固,導致總體氣體吸收率低。相反,具有更多晶胞的LZU-111較大晶體中的3D通道會向各個方向延伸,使其具有較高的孔完整性和較少的缺陷。因此,較大尺寸的LZU-111晶體可以提供更多的開放空間和更易接近的位置來吸附氣體,從而導致更高的氣體吸附量。

2)由於重複單元的數量不同,不同尺寸大小的COF-300晶體在框架靈活性方面顯示出很大差異。由於較大的COF-300晶體吸附的惰性氣體較少(N2,Ar和Xe,圖2c,d),因此,很難誘導COF-300從收縮到膨脹的結構轉變。由於都具有特定的可伸縮性/靈活性,因此將彈簧連接的框架視為COF-300的模擬模型(圖3b)。當彈簧更多時,整個結構將變得更剛性,更難以拉伸或壓縮,而彈簧較少時結構則更具伸縮性。但是,與惰性氣體不同的是,CO2和有機溶劑會通過弱相互作用(例如NCO2,CH-π或H鍵)與COF骨架相互作用,這可能會通過降低能量來誘導結構轉變或相變。因此,即使大晶體對惰性氣體具有更高的能壘,CO2和有機溶劑也可以在COF-300的小晶體和大晶體中打開孔,從而帶來較高的吸附量。

圖3. LZU-111和COF-300的不同晶體尺寸效應。

綜上所述,COF的晶體尺寸工程化將為製造高性能吸附劑和催化劑開闢一條新的途徑。可以預見,晶體尺寸效應還將在光電和傳感等應用中體現,並進一步調控COF晶體的光學和電氣性能。因此,通過了解和利用各種晶體尺寸效應的能力將為未來COF的實際應用提供啟示。

04 小結

2011年,馬天瓊就合成出一例新的COF材料,命名為LZU-111,2018年發表《Science》,2020年連發《Science》以及《Nature》子刊,馬天瓊博士的科研之路,詮釋了堅持的力量。馬天瓊說:「我已經記不清自己篩選過多少合成條件,做過多少材料,失敗過多少次了,有時做夢都能夢到金光閃閃的大晶體在遠遠地向我招手。」憑藉著這樣的「死磕」精神,取得一次次突破。正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木木西裡#

內容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科研人要失業還是會更受益?人工智慧攻克生物界50年重大難題!

胡錫進遭舉報與兩名女同事「有私生子」,本人回應:我是清白的!

專注催化,他今年發表4篇Science Nature正刊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微型機器人裡程碑:喝甲醇的「甲蟲」登上《Science》子刊封面
    微型機器人裡程碑:喝甲醇的「甲蟲」登上《Science》子刊封面 2020-08-21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Science 子刊封面:機器狗「絕影」陌生環境中摸...
    2020 年 10 月,瑞士 ANYbotics 公司設計的機器狗 ANYmal 登上 Science 子刊、機器人頂刊 Science Robotics 封面。從 2018 年 3 月刷爆朋友圈,到 2018 年 12 月經迭代獲得了具備跑步、上下臺階的能力,再到 2019 年 11 月實現了奔跑、跳躍步態,機器狗「絕影」相關技術一直在不斷發展。
  • Science子刊:明尼蘇達大學完成3D列印心臟瓣膜模型,模擬患者真實感受
    Science子刊:明尼蘇達大學完成3D列印心臟瓣膜模型,模擬患者真實感受 2020-09-02 0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教育類普刊,太難了!2020年為什麼發普刊都這麼難?
    現在朋友圈流傳這樣一幅圖片:發南核,比你買彩慄中500萬還難;發北核,像找對象一樣費勁,一會兒嫌你級別不夠,一會兒嫌你單位不行,總想著把你蹬了;發個知網的普刊,像減肥一樣反覆,三天兩頭讓修改,三番五次讓換刊;
  • Science 子刊封面:機器狗「絕影」陌生環境中摸...
    2020 年 10 月,瑞士 ANYbotics 公司設計的機器狗 ANYmal 登上 Science 子刊、機器人頂刊 Science Robotics 封面。11 月 20 日,出自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的 Jamoca 作為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機器狗亮相。
  • 打破校史,發學校首篇Science的博士,近日發Nature
    這個打破西南交大校史,發學校首篇Science,近日又一作發Nature的漂亮的博士小姐姐又有著怎樣的科研之路與感悟?11月13日,Nature子刊Nature Materials又第一次出現了第一作者為交大人的文章,西南交大博士生楊倩,題為「Ultrathingraphene-based membrane with precise molecular sieving and ultrafast solventpermeation」的文章,發現了一種基於氧化石墨烯(GO)的高通量分子分離膜。
  • 江蘇男籃裁掉場均12.9分外援,本土核心或迎來大爆發
    最為重要的是,威廉士的到來,大大壓縮了吳冠希的上場時間,剛剛在之前籤下大合同的吳冠希,無疑是江蘇男籃的絕對核心,可是自從威廉士到來之後,吳冠希和上賽季相比,除了籃板球從8.1提升至9以外,就幾乎沒有什麼提升,甚至在得分方面都有所下降,這令眾多球迷都是有些難以接受,最為重要的是,之前的3場比賽當中,吳冠希甚至是淪為替補,而大外援威廉士則是迎來了首發的機會,不過在對陣遼寧男籃這一強隊之時
  • 天貓小黑盒雙11發新4000萬款,迎來史無前例新品大爆發
    天貓小黑盒雙11發新4000萬款,迎來史無前例新品大爆發 2020年10月21日 16:30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天貓小黑盒聯合淘寶搜索推薦團隊打造的「百萬新品計劃」也將在雙11迎來2.0升級,將百萬量級的新品展示全面短視頻化,成為淘系短視頻內容最大供給方之一。此外,10萬款上新禮(新品早鳥價)、1億份新品試用等買新福利也將為消費者開啟全新雙11「刷」新狂歡,點燃雙11首輪消費熱情。  這個雙11,新品玩法盡在天貓小黑盒。
  • 海賊王:明明藤虎蟄伏多年不問事,為何突然以海軍身份出山?時代變了!
    > 其中藤虎是兩年後劇情裡,出現次數最大的海軍大將了,而我們也是得知,他的眼睛並非先天失明,疑似因為看不慣世間的醜惡,而弄瞎了自己,並因此蟄伏多年不問事 那麼他為何蟄伏才出山呢?
  • 2020年9月4日Science期刊精華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1.Science:發現保守的再生反應性增強子竟影響脊椎動物的再生能力doi:10.1126/science.aaz3090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託瓦斯醫學研究所、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保守的與兩種魚類的尾部再生有關的再生反應性增強子(regeneration-responsive enhancer)。
  • Science論文深度解讀!新研究揭示增強子在動物體內是非常保守的
    Islet增強子的活性在動物進化中是保守的。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ax8137。一旦被蛋白結合,增強子就會控制基因在哪裡、何時以及如何受到調控,並在很大程度上負責發育過程中的細胞分化。
  • 電動車迎來「換新潮」,銷量大爆發,「這類人」卻不樂意了
    電動車迎來"換新潮",銷量大爆發,"這類人"卻不樂意了隨著各種交通工具的普及,汽車數量不斷增加,但卻也因為使用人群的增加,給出行以及交通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電動車便因此成為了代步工具中的香餑餑,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用的代步工具之一,因為操作簡單
  • 【Science子刊】明尼蘇達大學完成3D列印心臟瓣膜模型,模擬患者...
    參考: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d-lifelike-heart-valve.html 【2】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35/eabb4641
  • 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二年級後將迎來大爆發,父母別不在意
    01幼兒園「超前教育」的危害,二年級後將迎來大爆發,父母別不在意小徐的兒子毛毛3歲了。作為老師,小徐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成才成人,所以格外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她認為,幼兒園的啟蒙教育對兒子十分重要,所以小徐考察了好幾個幼兒園,最終選定了一個雙語學校,幼兒園裡老師不僅和孩子玩,還會和寶寶進行數學啟蒙。等孩子大一些,到了大班,老師也會進行「準小學教育」,讓孩子提前接受超前的教育。小徐本以為這是對孩子好,沒想到這樣的想法被老公反對了。
  • Science子刊:嚴重抑鬱症中的腸道菌群和代謝特徵,及其相互作用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lookup/doi/10.1126/sciadv.aba8555
  • 【Science子刊】中科院聯合香港城市大學開發胃癌檢測微流控晶片
    DOI: 10.1126/sciadv.aba9628 【2】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method-gastric-cancer-cells.html 【3】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32/eaba9628
  • 假面騎士:聖刃第六集CG驚豔眾人,二騎演技迎來大爆發
    在最新的第六集裡,《假面騎士聖刃》廣被詬病的cg竟然驚豔了觀眾,而一向被吐槽演技差的二騎,也上演了一段苦情戲,演技迎來大爆發,如果第六集的質量能能堅持到中期,《假面騎士聖刃》低開高走不是夢。新騎士出道單挑天災,精彩cg表現力爆炸《假面騎士聖刃》在第六集裡迎來了一個新騎士
  • 如今迎來大爆發,惹怒阿聯成黑點
    當年廣東宏遠1993級的「飛行大隊」大家應該還記得吧,當時以鞠明欣、朱旭航、王璞、史鴻飛、高尚等球員為首的宏遠青年隊在青年聯賽中大殺四方,展現出了非常大的潛力,當時很多人期待他們能夠在宏遠打出名堂,以後順利接班朱芳雨、王世鵬以及杜鋒。
  • Nature 子刊新研究表明,聞氣味會長胖
    雷鋒網註:圖片截自 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嗅覺神經元能夠對脂肪儲存進行動態調節,不同的氣味會觸發不同的嗅覺神經元
  • 盤點2019年材料領域的37篇《Science》:電子科技大學、哈工大實現零的突破!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6/6469/11255 復旦再發《Science》主刊!為二維磁性調控指出新維度!為國際上爭論了三十多年的量子金屬態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實驗證據,並為人們研究量子金屬態提供了全新的思路。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9/11/13/science.aax57987 華科大《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