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動物之間也有武林大會,那麼棕熊的武力值可能名列前茅,即使是獅子、老虎等大型貓科動物,在一對一的情況下都不是它的對手。
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人類世界中,有一個成雨:四兩撥千斤,意思是只要用對技巧和方法,即使是小力也能勝大力。但是在動物世界中遵循著一個基本的原理:質量為王。
體型較大的動物,不僅可以獲取更多的能量,而且還能夠抵禦天敵的攻擊。比如:大象,即使是成群的獅子,或者是獵豹都不敢去攻擊食草動物大象。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在絕對質量面前,任何格鬥技巧都是空談(用毒除外)。
棕熊體重達到了135-545千克,科迪亞克棕熊甚至達到了驚人的700千克,在陸地食肉動物之中,體型非常大,即使是體重最重貓科動物東北虎(體重348公斤左右)都不是它們的對手。
棕熊
在自然界中,貓科、犬科、熊科動物佔據著食肉動物的半壁江山,但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是貓科動物中的獅子、老虎。
既然所有的貓科動物都不是棕熊的對手,那我們為什麼很少聽到棕熊的名聲呢?
其實是因為棕熊並不是純粹的食肉動物,而是雜食動物,而且植物在它們的食物名單之中佔比非常高。棕熊體內的微生物能夠幫助它們消化植物中的多糖結構,讓它們能夠從植物中獲取足夠的能量來源。
我們常聽到說:遇到棕熊時裝死可以躲過一劫。這是因為棕熊一般不吃腐食,因為腐爛的屍體中含有大量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會釋放大量的有毒物質,使生物患病。之所以獅子、禿鷲等吃腐食不會生病,是因為它們的胃酸酸性非常強,能夠將微生物殺死,同時它們的血清中含有各種生物毒素的抗體,比如:梭狀芽胞桿菌能夠導致多種禽類死亡,但感染了梭狀芽胞桿菌的禿鷲卻什麼事也沒有。
棕熊雖然不吃腐食,但它們好奇心非常強,如果遇到棕熊時裝死,很可能會被好奇棕熊咬死,或者受傷,所以專家們不建議遇到棕熊裝死。
棕熊體重為什麼這麼大?
棕熊的體重非常大,但是雌性和雄性差距非常大,其中雌性棕熊體重只有80-250千克,而雄性體重可達135-545千克。
之所以它們體重如此巨大,是因為它們的主要食物是各種漿果以及魚類、蜂蜜等,大多數棕熊並不擅長長途追擊捕食獵物,而是喜歡尋覓熱量豐富的蜂蜜或者是魚類。每當鮭魚溯遊季節時,棕熊們就會提前到達河水之中,佔據有利位置捕獲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鮭魚。
在鮭魚產卵的季節中,棕熊不愁食物,但為了獲取更高的熱量,它們往往會吃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魚卵,而不是吃掉魚肉。此時棕熊的體重會上升,儲存更多的脂肪用於冬眠時消耗。
再者,相比於貓科動物而言,棕熊很少會餓肚子,這是因為它們食物來源非常廣泛,在蛋白質嚴重匱乏的季節時,它們能夠只依靠植物而存活下來。
同時,棕熊平時行走速度非常慢,除了必要的狩獵活動之外,它們很少會耗費大量能量用於奔跑,因此它們耗能更少,所以體型相對於以敏捷著稱的貓科動物而言大了不少。
棕熊的繁衍
和很多食肉動物一樣,棕熊的繁衍速度非常慢,母獸通常時隔3-5年才會發情一次,棕熊屬於一夫多妻制,雄性棕熊只負責交配,並不負責養育後代。交配之後母獸會獨自撫養幼崽長大。但是有一個例外,如果母獸的後代因為各種原因死亡,母獸會很快進入到發情狀態。
雄性利用了這一點,為了能讓母獸儘快發情,它們會找機會咬死幼崽。母獸為了保護後代,會與體型相差較大的雄性奮力搏鬥。儘管如此,仍有45%的幼崽們會被雄性所殺害。
總結
其實,棕熊並不是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體型最大的食肉哺乳動物屬於藍鯨,而陸地上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是北極熊。熊科動物正是憑藉著自己的體型和體重優勢,能夠在面對兇猛的貓科動物時也絲毫不遜色,甚至在一對一的情況下,貓科動物很少是棕熊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