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影壇第一導演李安:不被父親認可,始終不快樂

2020-12-22 藏花度的文

看李安的採訪,他說他拍張愛玲名作《色戒》時有種被張愛玲附身的感覺,拍《臥虎藏龍》時,也是覺得所有主角都「上身」,所以真正懂了主角們的性情。

無論是《臥虎藏龍》還是《色戒》,上映時,都是撼動電影界的。

李安不過是用「上身」「附身」來形容自己對電影的專注和狂熱。

細膩又敏感的李安確實是個瘋狂又執著的人,他不顧父親的反對,終其一生,都在賭他的電影夢想。

李安於1954年出生於臺灣,祖籍是江西,李安是李家長子,所以從出生就被賦予光宗耀祖的重任,李安被寄望長大後可以有著體面的事業,比如從政做官或與他父親一樣做校長。

李安的父親在仕途上是值得家族驕傲的,未移居到臺灣前,在江西是一位縣長,後來去了臺灣,也是臺灣知名中學的校長。

李安父親說過他這一生最討厭兩種人:一個是船員,一個是演員。

只是李安的學習成績卻是差強人意,特別是數學奇差,他只喜歡父親最討厭的文藝和電影。

李安註定為電影而生,他從小就想入電影界。

為了考上與電影相關的大學,李安高考落榜了兩次,但沒放棄。第三次考,才考上臺灣國立藝專戲劇系,李安因此無比珍惜大學的學習機會,一直很努力積極,大學期間還在臺灣話劇比賽大專組得到最佳男演員獎。

李安在「演」和戲劇研究中忙得樂此不疲,有一年的暑假,李安隨劇組巡演到臺南家裡,奔波沉迷於巡演的李安又黑又瘦,疲憊不堪。

作為臺南一中校長的父親看他這幅「沒出息」的樣子,積攢的所有怨氣和怒氣都爆發,拍著桌,指著李安,大發脾氣。

李安因此深深受傷,只是也沒想過因此放棄電影,他在1975年,更是執意要前往美國,要進入伊利諾伊大學學習戲劇導演。

好在父親縱是很不願意,也沒有一意孤行地要扼殺李安的夢想,還是讓李安去了美國,當然也可以想像李安因此和父親衝突和談判了多少次。

李安與父親

熱愛電影的他在美國學習很順利,先是在伊利諾伊大學獲戲劇學士後又前往紐約大學學習電影製作,獲碩士學位。

只是與父親多年來思維及選擇上的衝突,給李安帶來的內傷估計也影響了他一輩子,所有男人一輩子都在追求自己父親的認同,所以李安的很多電影都隱藏了關於父與子的微妙情感。

李安第一次隆重登上電影界舞臺時,一出手就是父親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並獲獎無數。

也許對於父親那些默然又矛盾的愛,那些父與子在選擇上的碰撞,那些兩代人的難言隔閡,李安體會得最刻骨銘心。

縱是獲了無數獎,也成了名導演,父親依然會無比擔憂地跟李安講:「回來教書吧,做點正經事。」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李安父親冥頑不靈,墨守成規,而我只想說,可憐天下父母心。

李安父親為何會覺得李安做電影是「不正經」的?

有多少人知道,李安從小就夢想做電影,讀的專業也都和電影有關,滿腔熱情和希望投入電影中,但前半輩子卻幾乎毫無收穫和回報。

特別是錢財方面,回報甚少,李安父親雖不願兒子走電影路,但出於對兒子的愛,也是無可奈何地一路金錢支持。

但李安讀了多年書並畢業後,一度連自己都養不活,需要老婆養。

李安從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碩士畢業後,有六年的時間,是閒賦在家裡。

他的專業很難找到對口的用以養家活口的工作,但李安又不想做除電影以外的工作,於是李安在家裡做個家庭主男,打掃房間、買菜做飯,接送兒子上學,以及等待賺錢養家的老婆回家,閒餘時間看電影,分析電影,研究電影。

六年的時間,就這樣在他人眼裡遊手好閒的度過,有著傳統觀念的李安父親,又怎會認為李安在做著」正經「的事?

只是兒子堅持,不舍放棄,作為父親又怎忍心坐視不管,於是還是找理由給李安生活方面的接濟,還送了一臺攝影機給李安,知道兒子買攝影機的錢都沒了。

李安一直到37歲才開始在電影界綻放光芒,結束了6年的蟄伏生活。

只是,誰能想像那六年,李安和李安家人背負著怎樣的煎熬和痛苦?誰知道李安餘下的人生是否繼續如此,堂堂一碩士,一世淪為「家庭煮夫」?

作為李安的父親如何能放心,所以,李安哪怕獲獎無數了,成了名導演了,那些年的不安和擔憂依然讓李安父親心有餘悸,在他眼裡,做個老師,起碼穩定,起碼尊嚴能保住。

李安在成名後的某場採訪中,他回顧從1984到1990年那六年間不得志的痛苦和等待,說:「我想我如果有日本丈夫的氣節的話,早該切腹了。」

是啊,那漫長六年的不甘和苦悶,有誰能感同身受?

這位人到中年了才開始奔跑,且一直不被父親肯定的男人,似乎一直無法和自己和解。

哪怕後來成了知名導演 ,名滿國際,李安依然憂鬱又謙卑。

1993年,李安的《喜宴》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金熊獎,他接受採訪時,自嘲自己是個沒用的人。

在《少年派奇幻漂流》北京見面會上,已被譽為華語影壇第一導演的他,臉上依然是帶著淡淡悲傷,他跟數百名記者緩緩調侃道:「我是一個沒有用的人。」

說自己沒有用的李安,在代表電影最高榮譽的奧斯卡舞臺上,獲了兩次最佳導演,一次最佳外語片,還有11次提名。

我們說他是傳奇,他說他只是想一輩子執著一件事,我們說他值得敬佩,他說他只是天真任性,所以大半輩子都在賭夢想,只是幸好贏了。

那麼堅定,那麼極致地對待自己的電影夢,會不贏嗎?

只是,還是希望他可以更快樂點。

作者:藏花度, 有人因事而名,有事因人而典,書寫這些那些被隱藏的世間事!

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點擊關注和轉發,謝謝!

相關焦點

  • 【重磅】華語電影第一人:李安導演電影大全集!
    前言  如果要選擇一位導演來代表華語影壇,李安會是眾望所歸的第一人。你很難想像這位永遠笑臉迎人,氣質溫文儒雅的中年男子,榮獲過多少驚人的榮耀。從小父親就對李安給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子承父業成為一名老師,不僅在平時以極高的要求嚴律李安,甚至逢年過節還要行磕頭跪拜禮。日後李安電影中高大權威,不苟言笑的父親形象,其心理映射便來自於此。
  • 半個世紀前,他是華語武俠片「一哥」,李安稱他是「武俠中的武俠」
    10月10日,一則「烏龍」讓現年76歲的華語武俠片巨星王羽再次登上了熱搜。演員馬海倫的一條微博,震驚了很多人。沒想到不到幾個小時,王羽的女兒王馨平親自出來闢謠,向媒體澄清父親依然健在,否認了網上謠傳的父親去世的消息。而演員馬海倫那邊,則聲稱消息是他人所傳,頗有點「甩鍋」的態度,這烏龍可真夠大的。
  • 李安:如果不冒險我會非常焦躁不安
    現場,兩位從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創投平臺走出來的青年導演——楊子、顧曉剛——也向李安導演提出了他們在藝術創作上遇到的困難。 -東方與西方的創作初探-  在華語電影導演中,李安無疑是一位卓越的代表。  他擔心既不藝術又不商業的《推手》會讓他十年練劍,結果下山第一仗就被砍死了。直到後來侯孝賢一句:「我以前只有八百萬,我們也拍啦,有機會能拍就拍!」才讓李安下定決心同中影籤約拍攝。
  • 為什麼李安能拍出極具生命力的電影?
    被稱為華語影壇第一導演的李安,在接受某場採訪時,說當時拍張愛玲的《色戒》時,就如已逝的張愛玲附身,《色戒》的每一場戲都如與張愛玲溝通過。而事實證明,《色戒》確實是華人電影界裡的一個裡程碑。李安說拍《臥虎藏龍》時,覺得所有主角都「上身」,所以也真正懂了主角們的性情。事實證明,《臥虎藏龍》出來時,是撼動電影界的。李安用「上身」「附身」來形容自己對電影的專注,話雖說得有點悚人,但也說明李安對自己的電影的極致要求,他要自己拍出電影的靈魂,所以幾乎進入了瘋狂狀態。
  • 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大師班,李安率先開講!
    因此,儘管困難重重,我們依舊保持著與電影人的密切溝通,並在第一時間向李安導演等國內外知名電影人發出了大師班的邀請。用李安導演的話來說,越是在這樣艱難的時刻,越需要電影人們相互團結、相互支持。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邀請到的大師班主講影人包括:集東西方文化精華於一身、享譽全球的電影大師李安;塑造東方女性形象、在華語影壇獨樹一幟的著名導演關錦鵬;憑藉電影《小小喬》一舉入圍坎城主競賽單元的奧地利導演傑茜卡·豪絲娜;以及來自美國電影協會(MPA)成員公司的高管/資深電影人。
  • 從「父親三部曲」看吳倩蓮與李安的戀父情結
    李安導演,我認為是除了胡金銓外,華人世界裡,最優秀的導演之一。相較於張藝謀,李安的思維更接近與天然人性,而不是經過加工的人性。李安成名的《父親三部曲》,最優秀的當還是《飲食男女》,如果說《推手》是講情愫,《喜宴》是講倫理,那麼《飲食男女》就只是講愛情了。
  • 開機撤資、演員不會臺詞、導演呼吸暫停,李安直言拍片拍到想自盡
    《臥虎藏龍》讓李安的事業走上了一新的高峰,不僅個人成為第一位站的奧斯卡獎的華人導演,也讓華語電影在國際視野中大放異彩。但李安在《十年一覺電影夢》中直言,《臥虎藏龍》是他拍的最艱辛的戲,不僅運氣很背,每一個收穫都是非常辛苦賺來的,當時真的以為挺不過去了。
  • 章子怡:華語影壇大滿貫影后
    「娛閱百態」注意到,章子怡是華語影壇唯一的大滿貫影后。華語影壇五大獎項(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華表獎、百花獎),章子怡都曾「封后」,目前五大獎項皆「封后」的演員只有章子怡一人。五、章子怡百花獎「封后」2000年,章子怡憑藉電影《我的父親母親
  • 李安x是枝裕和,賈樟柯x霍猛,華語大師們在柏林電影節聊了什麼
    這是一個由著名導演邀請一位青年導演進行作品對談的企劃,電影節新藝術總監卡洛·夏特裡安希望藉此傳遞柏林電影節的藝術傳承理念。企劃挑選了7位導演,其中有2位著名的華人導演,李安和賈樟柯。兩位導演的個人風格都非常明顯,他們邀請的對談導演在創作上也和他們有著微妙的聯繫。
  • 華語影壇最偉大的女演員之張曼玉,看過她的電影才算認識她
    說起華語影壇女演員就一定繞不開鞏俐、張曼玉今天來說說張曼玉,不談八卦、只看實力張曼玉是香港演員,同時也是國家一級演員,以獲獎最多而著稱,看過她電影的人都會從她的表演出發去了解她、認識她,如果你只是看了她的幾張照片和些許八卦,那就請不要評價她。
  • 「中影青年電影人計劃」啟動 李安陳凱歌等導演送祝福
    「中影青年電影人計劃」啟動 李安陳凱歌等導演送祝福  9月1日,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起,旨在挖掘、孵化和培養華語新生代電影人的「中影青年電影人計劃」在京正式揚帆起航。中影集團黨委書記、中影股份董事長焦宏奮,中影股份副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中影股份領導顧勤,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任月,副總經理周寶林,財務總監王蓓出席發布會。
  • 李安:電影的僕人
    在父親要求他和弟弟背誦的《古文觀止》裡,有歷史掌故,有文辭之美,有人生智慧和宇宙之道。李安的胞弟李崗說,謙謙君子是李安的稟性,他待人誠懇,待電影誠懇,待電影公司與同僚誠信,不亂用投資人的錢;他的鏡頭和敘述,不晦澀,不說教,有留白,有餘韻,平靜靈秀,對得起觀眾——好比打籃球,傳球總讓接球的人舒服。
  • 李安導演十大經典電影盤點,《臥虎藏龍》第六,《色戒》第八
    李安是華人導演的驕傲,他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導演的影片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他是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常客,多次獲得三大電影節獎項。他導演過5部華語電影,每一部都是在金馬獎和金像獎上橫掃獎項。今日我們通過十大經典電影來回顧李安成名史……
  • 我喜歡的中國十大知名導演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臺灣屏東縣潮州鎮,祖籍江西德安,編劇、導演。在截至2013年的導演生涯中,李安共獲得三座奧斯卡金像獎、五座英國電影學院獎、四座金球獎、兩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以及兩座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李安是電影史上第一位於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禮上奪得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2、
  • 李安、雷利史考特打平手
    至於晚上是否能安心入睡,李安說,雖然口裡說不緊張,內心還是有些焦慮,因為上臺究竟說些什麼?還最令人掛慮。  不過,結果或許也沒這麼悲觀,原因是,李安之前這席「最佳導演獎通常只頒給好萊塢大導演!」的話,或能「以退為進」,搶先「消毒」,反而讓一些評審們改變立場,支持李安贏得最佳導演獎。
  • 十大華語功夫武俠電影排行榜
    功夫武俠電影不算是華語電影獨特的一部分,但絕對是最有特色的一部分。雖然華語影壇上了拍了無數部功夫武俠電影,但優秀的也不算太多,這裡我們挑出十部最優秀最有代表的功夫武俠電影。▼第十名 《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東方不敗》上映的時候,金庸看了很不高興,可是觀眾看了卻很開心,金庸不喜歡的「東方不敗」角色,偏偏也是影迷最喜歡的角色,也是林青霞最經典的角色之一。導演程小東設計的動作更是行雲流水,觀賞性非常強。
  • 怕《雙子殺手》不好看,可以看看李安的這幾部電影
    畢竟那是李安呢,一個華語電影中最出色的導演之一。該影片講述了美國國防情報局特工亨利,準備退休之際意外遭到一名神秘殺手的追殺,在兩人的激烈較量中,他發現這名殺手竟然是年輕了20多歲的自己?!也就是說,一老一少兩個寄幾同框了!有報導說它在美國口碑撲街,創下了李安的口碑新低。
  • 豆瓣評分9.6,《霸王別姬》何以成為華語電影最佳?
    無論那一年有多少傑作誕生,這部電影都憑藉自己幾乎完美無瑕的品質成為了那一年影壇上閃耀的一顆星。這部電影便是《霸王別姬》。優秀的詩人,不太合格的敘事者前段時間陳凱歌的大名又開始被人提起。陳凱歌出生於電影世家,父親陳懷皚又是新中國的第一代導演,經典老電影《青春之歌》便是其代表之作。而作為相對於一些出身於野路子的大導演來說,陳凱歌的電影專業性從一開始可謂是已經達到了擁有很成熟的個人體系的地步。在綜藝《演員的誕生》中,陳凱歌的點評往往絲絲入扣,一針見血。
  • 杜琪峯出任第56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感謝李安邀請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6月26日,金馬執委會宣布第56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將由三度榮獲最佳導演的香港導演杜琪峯出任。對此,杜琪峯表示:「金馬獎是華語電影的至高榮譽,對我的電影是極重要的肯定。在我還沒拿到下一個獎座之前,我很榮幸能為它服務,也謝謝李安導演的邀請。」杜琪峯。
  • 最溫和的電影導演,最激進的技術狂人
    正如另一位華語片知名導演張藝謀在任64屆威尼斯影展評委會主席時對《色戒》獲頒金獅獎的感慨:「像李安那樣能拍中文、英文電影,在東西方世界裡遊刃有餘地行走的導演,恐怕華語影壇裡只有他一人。」 而對於作品的選材,他從不自我設限,對所關涉到的類型,亦不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