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安的採訪,他說他拍張愛玲名作《色戒》時有種被張愛玲附身的感覺,拍《臥虎藏龍》時,也是覺得所有主角都「上身」,所以真正懂了主角們的性情。
無論是《臥虎藏龍》還是《色戒》,上映時,都是撼動電影界的。
李安不過是用「上身」「附身」來形容自己對電影的專注和狂熱。
細膩又敏感的李安確實是個瘋狂又執著的人,他不顧父親的反對,終其一生,都在賭他的電影夢想。
李安於1954年出生於臺灣,祖籍是江西,李安是李家長子,所以從出生就被賦予光宗耀祖的重任,李安被寄望長大後可以有著體面的事業,比如從政做官或與他父親一樣做校長。
李安的父親在仕途上是值得家族驕傲的,未移居到臺灣前,在江西是一位縣長,後來去了臺灣,也是臺灣知名中學的校長。
李安父親說過他這一生最討厭兩種人:一個是船員,一個是演員。
只是李安的學習成績卻是差強人意,特別是數學奇差,他只喜歡父親最討厭的文藝和電影。
李安註定為電影而生,他從小就想入電影界。
為了考上與電影相關的大學,李安高考落榜了兩次,但沒放棄。第三次考,才考上臺灣國立藝專戲劇系,李安因此無比珍惜大學的學習機會,一直很努力積極,大學期間還在臺灣話劇比賽大專組得到最佳男演員獎。
李安在「演」和戲劇研究中忙得樂此不疲,有一年的暑假,李安隨劇組巡演到臺南家裡,奔波沉迷於巡演的李安又黑又瘦,疲憊不堪。
作為臺南一中校長的父親看他這幅「沒出息」的樣子,積攢的所有怨氣和怒氣都爆發,拍著桌,指著李安,大發脾氣。
李安因此深深受傷,只是也沒想過因此放棄電影,他在1975年,更是執意要前往美國,要進入伊利諾伊大學學習戲劇導演。
好在父親縱是很不願意,也沒有一意孤行地要扼殺李安的夢想,還是讓李安去了美國,當然也可以想像李安因此和父親衝突和談判了多少次。
熱愛電影的他在美國學習很順利,先是在伊利諾伊大學獲戲劇學士後又前往紐約大學學習電影製作,獲碩士學位。
只是與父親多年來思維及選擇上的衝突,給李安帶來的內傷估計也影響了他一輩子,所有男人一輩子都在追求自己父親的認同,所以李安的很多電影都隱藏了關於父與子的微妙情感。
李安第一次隆重登上電影界舞臺時,一出手就是父親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並獲獎無數。
也許對於父親那些默然又矛盾的愛,那些父與子在選擇上的碰撞,那些兩代人的難言隔閡,李安體會得最刻骨銘心。
縱是獲了無數獎,也成了名導演,父親依然會無比擔憂地跟李安講:「回來教書吧,做點正經事。」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李安父親冥頑不靈,墨守成規,而我只想說,可憐天下父母心。
李安父親為何會覺得李安做電影是「不正經」的?
有多少人知道,李安從小就夢想做電影,讀的專業也都和電影有關,滿腔熱情和希望投入電影中,但前半輩子卻幾乎毫無收穫和回報。
特別是錢財方面,回報甚少,李安父親雖不願兒子走電影路,但出於對兒子的愛,也是無可奈何地一路金錢支持。
但李安讀了多年書並畢業後,一度連自己都養不活,需要老婆養。
李安從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碩士畢業後,有六年的時間,是閒賦在家裡。
他的專業很難找到對口的用以養家活口的工作,但李安又不想做除電影以外的工作,於是李安在家裡做個家庭主男,打掃房間、買菜做飯,接送兒子上學,以及等待賺錢養家的老婆回家,閒餘時間看電影,分析電影,研究電影。
六年的時間,就這樣在他人眼裡遊手好閒的度過,有著傳統觀念的李安父親,又怎會認為李安在做著」正經「的事?
只是兒子堅持,不舍放棄,作為父親又怎忍心坐視不管,於是還是找理由給李安生活方面的接濟,還送了一臺攝影機給李安,知道兒子買攝影機的錢都沒了。
李安一直到37歲才開始在電影界綻放光芒,結束了6年的蟄伏生活。
只是,誰能想像那六年,李安和李安家人背負著怎樣的煎熬和痛苦?誰知道李安餘下的人生是否繼續如此,堂堂一碩士,一世淪為「家庭煮夫」?
作為李安的父親如何能放心,所以,李安哪怕獲獎無數了,成了名導演了,那些年的不安和擔憂依然讓李安父親心有餘悸,在他眼裡,做個老師,起碼穩定,起碼尊嚴能保住。
李安在成名後的某場採訪中,他回顧從1984到1990年那六年間不得志的痛苦和等待,說:「我想我如果有日本丈夫的氣節的話,早該切腹了。」
是啊,那漫長六年的不甘和苦悶,有誰能感同身受?
這位人到中年了才開始奔跑,且一直不被父親肯定的男人,似乎一直無法和自己和解。
哪怕後來成了知名導演 ,名滿國際,李安依然憂鬱又謙卑。
1993年,李安的《喜宴》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金熊獎,他接受採訪時,自嘲自己是個沒用的人。
在《少年派奇幻漂流》北京見面會上,已被譽為華語影壇第一導演的他,臉上依然是帶著淡淡悲傷,他跟數百名記者緩緩調侃道:「我是一個沒有用的人。」
說自己沒有用的李安,在代表電影最高榮譽的奧斯卡舞臺上,獲了兩次最佳導演,一次最佳外語片,還有11次提名。
我們說他是傳奇,他說他只是想一輩子執著一件事,我們說他值得敬佩,他說他只是天真任性,所以大半輩子都在賭夢想,只是幸好贏了。
那麼堅定,那麼極致地對待自己的電影夢,會不贏嗎?
只是,還是希望他可以更快樂點。
作者:藏花度, 有人因事而名,有事因人而典,書寫這些那些被隱藏的世間事!
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點擊關注和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