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機撤資、演員不會臺詞、導演呼吸暫停,李安直言拍片拍到想自盡

2020-12-22 書與月光寶盒

《臥虎藏龍》讓李安的事業走上了一新的高峰,不僅個人成為第一位站的奧斯卡獎的華人導演,也讓華語電影在國際視野中大放異彩。但李安在《十年一覺電影夢》中直言,《臥虎藏龍》是他拍的最艱辛的戲,不僅運氣很背,每一個收穫都是非常辛苦賺來的,當時真的以為挺不過去了。

無人投資

有人覺得《臥虎藏龍》是好萊塢投資的,其實完全不是。

《臥》一開始籌集資金時,非常艱辛。李安在美國先詢問有條件的華人,但華語片市場冷淡,沒有人,也沒有集團願意花那麼多錢拍武俠片。

後來一位臺灣的老闆打算投資,影片即將開機,臺灣老闆又因為股票賠了錢,臨時撤資。李安不得已,再次四處籌錢,但處處碰壁,只好回到向銀行貸款這唯一的辦法上。

李安與老搭檔徐立功、香港安樂公司的老闆江志強三個人,先向索尼、華納、哥倫比亞預售放映版權,但預售對方不給現金,只是先籤合同。三人再拿著合同向銀行貸款,風險由三人個人承擔。

在《臥虎藏龍》之前,華語片向銀行貸款只有《荊軻刺秦王》做過,但因為市場不好,所以李安拿華語武俠片的合同貸款時,銀行也不太看好,整個過程費盡周折。

貸款下來,資金有限,拍攝時卻偏偏運氣很背,花了很多錢將大隊機器,人馬運到新疆外景地,卻遇上連續7天大雨,劇組什麼都做不了,雨停了,又遇到沙漠風暴,和洪水……楊紫瓊剛拍攝2周,就摔斷了左腿兩條韌帶,竹林打鬥天天吊鋼絲,一個鏡頭準備一上午,一天只能拍三個小時……

由於經費太少,劇組還拖欠了不少人員薪酬,直到影片成片交付之後,有了進帳,才付清全部工資。

李安拍攝《臥虎藏龍》時,已經斬獲過金熊獎、金馬獎,早已是一位國際知名,並被好萊塢認可的導演,但在拍片時,依然會面臨投資危機。

國內很多有志導演,起步的時候非常困難,往往都想著自己有一些成就之後,投資的壓力就會減輕很多,但其實,導演這個行業,可能總是要與投資危機相伴,電影是夢幻的,資金是沉重的。

或許光怪陸離的電影世界,與其他行業創業的一樣,理想與壓力同時並存,為理想總要付出持續的努力,沒有一勞永逸的好事……

在事業中持續的付出,奮鬥,從來也不僅僅是功成名就這樣簡單啊……

楊紫瓊飾演俞秀蓮

演員不會說臺詞

《臥虎藏龍》放棄英文對白,啟用全普通話同期錄音,是李安的華語片情懷。

楊紫瓊和周潤發練了5個月,睡覺都夢見說臺詞,後期又配音3遍,還達不到標準,李安說,曾心生念頭,想先sha了演員,再yao舌自盡。

周潤發、楊紫瓊都不會說普通話。語言老師講了一萬遍,他們還是分不清一聲和四聲的差別,咬字發音也改不過來,「江湖」總是念成「襁糊」。

拍攝的時候現場同期收音,李安看著演員們NG很多次,都改不過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對白的問題留到了後期,周潤發和楊紫瓊又從頭到尾配音,配了3遍。每句話,每個字,每次都配上幾十遍。幾乎每一句都要糾正口音,加上執導情緒。還要注意音量。

演員一遍又一遍,一個字一個字的演,李安再親自從聲帶上,不厭其煩地挑選,哪個詞不合適,就挑選其它說得好的,讓配音師替換進去,有的一個字還分了三個音節組合在一起。

混在一起後,每個字的音量還要跟其他的平衡,有的背景聲不一樣,再進行單獨處理,幾乎是逐字逐句地修改。

李安在後期配音的時候,大病一場,坐都坐不下,躺著做,堅持做,才做到成片裡的這個程度。當時曾經心生念頭,想先sha了演員,再yao舌自盡。

但觀眾對這個廣東味十足的普通話依然不買帳,影片在臺灣試映時,對臺詞的批評很多,甚至說,導演是想拍給西方看的,所以不在乎口音問題。

李安聽了很難過,他在《十年一覺電影夢》中回應,我要是只為了給西方看,就用英文對白了,何必逼著老廣講普通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我這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呢?

《臥虎藏龍》我首先希望的是中國人能普遍的接受。

雖然試映的時候,大家對臺詞反應不好。但李安說,憑良心講,周潤發在片中的普通話,百分之九十是沒什麼問題的。

楊紫瓊說臺詞雖然腔調,口音不標準,但情感真摯,如果換上別人的配音,雖然標準,卻失去了原先的情緒,連北京配音的老師傅都說,拜託你不要換,聽楊紫瓊本人說的臺詞,真的比較感動。

李安始終割捨不下,於是全片保留原音,並未啟用配音演員另配對白。

其實,很多譯製片經過普通話配音後,聲音效果和情緒都會變化,畢竟語言是演員表現感情很重要的一部分,原聲電影的音效確實要比配音讓人身臨其境,動人心魄。

有人說《臥虎藏龍》的普通話對白太蹩腳,太出戲,讓人看不下去。有人覺得《臥虎藏龍》的普通話,並沒有影響欣賞電影,情緒真摯更重要。

你覺得《臥虎藏龍》的故事,受到臺詞的影響了嗎?李安堅持情感動人比較重要,所以保留了原音,這點你是否認同呢?臺詞一定要非常標準麼?你怎麼看?

呼吸暫停

李安拍《臥虎藏龍》8個月沒休息,後期呼吸困難,陷入休克。因為不能停機休整,李安臉發黑,高血壓,心悸,呼吸暫停一起爆發,整夜無法入睡,眼淚止不住流,李安常常覺得,真的熬不過去了

李安在《十年一覺電影夢》中回憶,臥虎藏龍是他拍的最辛苦的一部戲,每一步都不順利。

拍第一個外景,到新疆戈壁沙漠,就遇上連續7天大雨,當地本來就極少下雨,正在8月更是旱季,應該是大晴天,結果劇組一到,就連下了一周暴雨,當地老百姓歡天喜地,說劇組把一整年的雨都帶來了。

可劇組用火車、卡車把大隊人馬、器材千裡迢迢從北京運到新疆,卻什麼也拍不到,原來看好的景地「五彩城」在陽光下才有五彩,李安覺得運氣有點背。但實際上,運氣比想像的還差。

剛開機7天,劇組就有一隊人馬在沙漠迷了路,收工沒回來,工作人員半夜開車四處去尋找,帶回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7點多。

除了迷路,還遇見風暴,有一天,剛拍完第2個鏡頭,沙漠就颳起風暴,一刮2個小時,颳了好幾次,等到天黑,只好無功而返。

這個颳風暴的沙漠外景地,還是爛泥路,劇組第一次進來,車還被陷住出不來。

拍攝幾天,除了爛泥路,沙漠風暴,劇組還碰過洪水,橋被衝斷,司機只好繞道。新疆大部分的地方只有一條路,也沒有路標,小路被斷整個車隊被堵在路上,前進不了也後退不得。

當地的司機帶著找路,一開竟然十幾個小時,司機累的兩眼猩紅,不停的剎車、拐彎或者砰地一聲車跳起來。

在半夜的沙漠,下著暴雨,又打雷又閃電,整個劇組,有大人有孩子,非常無助。

終於回了北京,分成了日、夜兩組,但李安兩組都要看,畫面的亮度,有微小的不同,李安也不能忍受。

攝影組常常因為幾十年老手都分辨不出來的光差,調來調去。大家都被磨的受不了,連李安自己都覺得心神無法控制,很難受。

終於身體開始罷工,有天凌晨入睡時李安呼吸困難,就像要休克,趕緊去醫院,情況才緩解下來。

但劇組每天都在高速運轉,不可能停機休息,李安心老是揪著,臉發黑,高血壓,心悸,牙痛,內分泌紊亂,呼吸暫停一起爆發,有時整夜無法入睡,坐在窗前看著日出,眼淚就止不住流,情緒無法控制的沮喪,李安常常覺得,真的熬不過去了。

劇組殺青,後期製作時,李安連坐都坐不住,是躺著做的。加上衝印,宣傳期都不順利,李安說:「到奧斯卡的時候真的受不了了」,他不想再拍電影了,想就此收手。

結語:

李安沒想到《臥虎藏龍》會有如此迴響,這是他拍的最沮喪,最困難的電影。每一步都不順利。

劇組在新疆遇見罕見的連下7天雨,化妝師說:「港片都說遇雨會大賣!」

雖然這是一種安慰,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在做事情的時候有好運氣,卜卦的時候抽上上籤,大吉大利,自己是命運的錦鯉什麼的。

如果照這樣的標準《臥虎藏龍》算不上有過什麼吉兆。

不僅籌備時無人投資,開機前被撤資,演員的臺詞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教,而且新疆外景地三天兩頭出問題,李安的身體告急就更不用說了,給他上了人生最恐懼的一課……

但《臥虎藏龍》最終摘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原創音樂。4項獲獎,10項提名……

正在經歷的困難,也許會結出意想不到的果實吧,就算堅持不下去了,也不代表沒有光明的未來。

也許,在一條坎坷的路上,不必期望,甚至不必眺望結果,只要不灰心,咬牙堅持住,也許就是最好的對待。

《臥虎藏龍》無人投資,演員不會說普通話臺詞,拍攝遇見大雨,風暴,洪水,每一步都不順利,導演更是在拍攝時呼吸困難,陷入休克,高血壓,心悸,內分泌紊亂,呼吸暫停一起爆發,整夜無法入睡,覺得真的熬不過去了,而《臥虎藏龍》卻摘得奧斯卡獎。

如此沮喪的經歷,卻最終收穫成功,錦鯉與風雨,哪一種更靠近勝利呢?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李安#

相關焦點

  • 是枝裕和自稱是侯孝賢「兒子」,李安說拍片像神靈附身丨電影的師承...
    從二月一直被關到現在。」他謙遜表示:「大家應該有問題想問答案,其實我也沒答案,只有比大家更豐富的經驗。」李安導演表示電影是有機體,拍電影越來越困難,隨著觀眾電影越看越多就越世故,所以創作者招數隻好越來越複雜,所以他勸新導演:「青春無敵,要珍惜剛開始階段,因為越拍要越證明自己,這條路無止盡會讓人害怕。」
  • 梁朝偉曾直言與湯唯假戲真做,李安專門安排清場,湯唯稱梁很專業
    也正是因為拍出了它,導演李安也在導演界開闢了一片天地。而劇中的女主角湯唯也從一位北漂躋身到了優秀演員的行列中。影帝梁朝偉更是憑它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這部電影拍出來以後,很多的網友都在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劇中男女主角的大尺度畫面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在此後一次採訪中,梁朝偉就曾直言說:身體在相互撞擊的時候,確實就像是假戲真做。
  • 臥虎藏龍20年李安憶竹林戲:最貴演員吊半空我冷汗直流
    由知名導演李安執導的武俠影片臥虎藏龍於2000年上映,一舉摘下當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四項大獎,不僅為西方開啟一道與中華文化交流的大門,更引領武俠電影在西方世界的潮流;如今臥虎藏龍上映屆滿20周年,美聯社特地向人在臺灣的李安致電專訪。
  • 作為直男如何拍出《斷背山》?李安:「人不能用男女來分類」
    《斷背山》找尋導演的過程也經歷了諸多坎坷,無人敢接這塊「燙手山芋」。曾執導《心靈捕手》的著名導演格斯·范·桑特本有意拍攝,最終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演員,只好作罷。之後,沙姆斯又找了幾位文藝片導演,看過劇本後都覺得很喜歡,但到要籤約時,又一一推卻,說不出具體的緣由。
  • 李安自述辛苦打磨《臥虎藏龍》臺詞 用西方敘事技巧和拍攝手法探索...
    比起如此上頭條,導演李安辛苦許多。在自傳《十年一覺電影夢》中,李安口述如何辛苦打磨《臥虎藏龍》臺詞,比如本來用北京話「老醬油」形容李慕白,但怕觀眾不懂,斟酌再三還是改成「老江湖」。 拍部讓自己和觀眾都滿意的電影,就是這麼辛苦。 李安自述:「若是要拍給西方人看,我用英文拍就好了,何必費上這番周折,逼老廣講官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受這麼大的罪!」 於是,《臥虎藏龍》採用多位編劇、多種文風,借鑑多樣西方敘事技巧,李安頗下苦工。
  • 李安:電影的僕人
    柯林曼教授是這部當年學生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見證人。「沒有人看完我的畢業作品還會說,這小子不會拍電影。」李安自己過的。在拜會導演之前,我聽了從《推手》(1991)開始的12 部電影的主要音樂,記下了他上過手的樂器。李安喜歡吹簫,也喜歡胡琴,嗯,他還跳過一個多月的芭蕾。
  • 導演西島:拍片是一場向陽而生新的冒險
    每年的國產劇市場,校園青春劇雖遲到但不會缺席。今年第一個登場的校園劇是正在芒果臺熱播的《時光與你都很甜》。整部劇質感也相當不錯,演員、畫風、配樂、濾鏡都恰到好處,描繪的正是當下年輕人的校園生活和情感狀態。甜而不膩,令人滿臉姨母笑。
  • 李安、是枝裕和柏林電影節實現對談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時光網訊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李安與是枝裕和兩位導演在柏林電影節實現對談,兩位導演分別挑了對方一部作品在柏林放映,李安導演選的是是枝裕和導演的《下一站,天國》,是枝裕和導演則推薦的是《斷背山》。
  • 青年導演大逃殺:臨開機,錢沒了-虎嗅網
    到3月即將到來的時候,他們意識到,疫情不會結束,而積雪終將融化,他們的片子只能在下個冬天開機了。「計劃很多,沒想到是因為這種事情。」陳延企說。勘景的時候,他沒見著一片雪花;當決定不拍了之後,哈爾濱卻連下了好幾場大雪。
  • 李安:被新技術催生的新電影美學標準
    》《雙子殺手》首次應用4K、120幀,李安就被貼上了「技術控」的標籤,但在他自己看來,「我其實對科技一點都不熟,電話我只會打出去,其它的什麼都不會」,他將自己定義為「老式電影拍攝者」,追求新技術,只是為了讓電影在表達上更自由。
  • 陳思誠導演新片拍科幻題材《外太空的莫扎特》,9月25日開機
    8月23日,在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周年主題論壇上,電影 《唐人街探案》系列導演陳思誠透露將於9月26日開機自己的第五部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影片將全部在北京取景拍攝,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還希望影片參加明年「北影節」主競賽單元獎項評比。
  • 華人導演李安20年後再談《臥虎藏龍》:一生中最難拍的影片
    參考消息網12月10日報導據美聯社紐約消息,12月8日是華人導演李安執導的奧斯卡獲獎影片《臥虎藏龍》在北美首映20周年的日子。他在回憶當年的拍攝和製作過程時表示,這是他一生中最難拍的影片。李安日前在臺灣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他在拍攝周潤發/章子怡竹林打鬥的場景時身上出汗,這倒不是由於天氣炎熱,而是因為要用起重機將一些亞洲最頂尖的影星吊在空中。「每個演員都吊在那裡,需要用30個人模仿竹林在風中搖曳的情景。很難把想像中的影片化為現實。」
  • 李安對談是枝裕和:電影有自己的生命
    二人都有跨越本土文化拍攝電影的經歷,談到第一次走出日本,到法國和比諾什、德納芙合作拍攝《真相》,是枝裕和回憶語言一直是自己的障礙,因為不會說外語,很長時間都很懼怕到國外去拍攝。這給他很大的鼓舞,在法國拍片雖然不會說英語法語,只能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表達,但是比諾什和德納芙都能夠明白。「李安是這個領域的巔峰,我緊隨其後」。
  • TVB花旦回巢接拍新劇 久未拍劇的她直言背中文臺詞有壓力
    不過近期因為疫情加上社會情況,TVB2月初低調在內部先試演員造型,劇組也延遲至大前天(3月6日)正式開機,於今天(3月9日)舉行開鏡拜神儀式。主角之一的岑麗香在拍畢《溏心風暴3》及《果欄中的江湖大嫂》後於2018年選擇約滿離巢,去年她更升級做新手媽媽,誕下兒子吳主軒(Jacob)。
  • 李安:計較後果的話,我不會幹這樣的傻事
    62歲的李安導演臉上雖然依舊是招牌式的微笑,也難掩高強度製作和宣傳活動帶來的疲憊,但只要聊到電影,特別是他耗盡全力的高幀率技術,那個閃耀著「華人之光」的發光體就又出現在眼前。   (對話中涉及到的120幀,指每秒鐘120幀的幀率。李安導演訪談中提到的「格」,就是「幀」,是Frame的不同譯法。)
  • 李安:做電影就是要拼命,不拼命好像沒什麼意思
    固執與叛逆  「我不是想拆掉電影天堂的籬笆,只是想把邊界再向外擴一點」  善意的折磨  「把他磨到像第一次演戲,從完美到不完美,連他都無法控制自己,對於這麼好的演員,我會去榨他。」她回憶說那時她每天都在片場多等十幾分鐘,為了等導演給她擁抱,可是李安每天都會給周潤發和其他演員擁抱,就是沒有擁抱過她,「還有傳言說李安對我不滿意,我很傷心。我就跟導演助手說,能不能安排我和導演坐一輛車去片場。我們坐車去片場差不多有45分鐘的車程,我很緊張,坐在車裡不敢說話。眼看著前面就是片場了,再不說就沒機會了,我就開口說,『導演我想跟你聊聊』。
  • 今天開機!海寧這條老街被選中拍電影!導演竟是
    拍的是什麼戲? 演員、導演分別是誰? 一起跟著報姐 去今天的開機儀式現場看看! 導演是海寧本地人! 今天下午,《斜風細雨》劇組主創人員在斜橋老街舉行了開機儀式。
  • 《演員請就位》,導演就位了嗎?
    縱觀近年的導演圈,自七八十年代李安、張藝某等第五代導演造就的演藝輝煌之後,似乎進入了青黃不接的狀態,而導演更是淪為劇作背後寂寂無名的角色。在這樣的現狀下,不禁要問,導演何時能就位?01、影視大環境下,導演就位形勢仍然困難從2017年,《演員的誕生》橫空出世。
  • 都快2021年了,第五代導演咋還沒被拍在沙灘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瑩最近,張藝謀、陳凱歌兩位第五代導演成為娛樂熱點,張藝謀的《一秒鐘》票房8天過億,新作聚焦抗美援朝即將開機;陳凱歌在《演員請就位》中導演的決賽作品《寶貝兒》引爭議。一個70歲,一個68歲,他們的活躍程度一點不亞於年輕人:都快2021年了,第五代導演咋還沒被拍在沙灘上?第五代導演是以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為代表的有代際特點、有規模的導演群體,他們以才華著稱,在當年有著新思想、新藝術手法的共同點,又相繼揚名國際電影節。
  • 李安導演的這部作品,在國內口碑爆棚,在好萊塢卻是小眾電影
    李安導演的作品《雙子殺手》,在上映之後收穫了很多人的好評。在這部作品當中,李安運用了120楨加3D+4k技術拍攝,顯得誠意十足。不過正是由於這部電影的技術要求非常高,所以在好萊塢圈中,這部電影並沒有國內市場這麼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