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話筒梁言為您演繹《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中國女排—一...

2020-12-21 騰訊網

您心中的中國女排,是怎樣的一種情結?

您心中的女排精神,又有著怎樣的內涵?

《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從12月15日開始,在北京體育廣播-雙奧之聲每天10:30–11:00,22:35–23:00播出,歡迎您屆時收聽。

演播人——梁言

梁言,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著名主持人,「金話筒」獎獲得者。

「女排精神」是一種怎樣的精神?不同年代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說出「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等字眼。的確,「女排精神」已經成為跨越時代的印記,深深地烙印在國人心中。

作為該書的作者以及系列節目的講述者,孔寧分享了自己20餘年來見證中國女排成長的感受。他表示,不管在巔峰還是低谷,女排人始終在頑強拼搏,女排精神始終在傳承發揚。

人們所看到的,大多是中國女排的榮耀時刻,但榮耀背後,每一個女排人的巨大付出,是鮮為人知的。孔寧希望通過自己的講述,不僅能喚醒老一代人對女排的青春記憶,更能激勵身處新時代的年輕人頑強拼搏、永不言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
    有一支隊伍,叫中國女排;有一種熱血,叫中國女排;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已經超脫女排本身,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動力。 在電影《奪冠》熱映之際,由電影《奪冠》體育顧問孔寧所著的《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一書,由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
  • 《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新書上市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由北京日報出版社打造的《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於29日下午在西單圖書大廈舉行了新書發布會。本書作者、北京日報社體育部高級記者孔寧,以及中國女排隊員曾春蕾、劉曉彤出席了發布會。
  • 《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開播啦!來體育廣播一同回顧王者...
    您心中的中國女排,是怎樣的一種情結?您心中的女排精神,又有著怎樣的內涵?北京晚報高級記者孔寧的作品《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將從今天(12月15日)開始,在北京體育廣播-雙奧之聲每天10:30–11:00,22:35–23:00播出,歡迎您到時收聽。
  • 中國女排《奪冠》最全素材彙編,素材解讀+女排精神+金句+標題+時評...
    把女排的故事講給孩子聽吧,讓這感動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成為孩子成長路上一種力量! 影片以郎平重回女排漳州訓練基地的回憶視角,串聯起1980年代女排的拼搏訓練和比賽場景。
  • 「中國女排,真狠!」
    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 到底什麼是女排精神? 多少次對手拿到賽點,只要再贏一球即可結束比賽,但中國女排就是不放棄,硬是把勝利在望的義大利隊拖入決勝局。
  • 中國女排精神
    1.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是電影的點睛之筆,是貫穿始終的靈魂,也是女排成功逆襲的原動力,更是五連冠的遺傳密碼。電影開頭一幕,陪練上場,畫風突變,形成鮮明對比。結果一敗塗地,形有了沒有神,猶如行屍走路,豈能不敗,亡羊補牢重拾女排精神,贏得最後暫時的勝利。從一窮二白到絕地反擊到奪冠到一落千丈到國際化武裝到牙齒慘敗到重拾女排精神涅槃重生到奪冠。
  • 觀電影《奪冠》有感,女排精神是一種力量
    幹嘛要在有限的人生為別人而活,委屈了自己,扭曲了思想?待這群孩子們長大,對金錢沒有過多的渴望,對權利亦沒有沒有太大的概念,這才是我認為正常的人!到那時,我才認為我們真正步入了發達國家的時代,我相信這代人成長起來去跟世界打交道的時候,他們骨子裡都是自信的。
  • 中國女排首冠39周年,10個世界冠軍彰顯女排精神
    1982年,獲得世界盃冠軍的中國女排緊接著參加了第九屆女排世錦賽,雖然小組賽中連下波多黎各和義大利,但是卻在第三場中大比分敗給了美國隊。一場敗績帶入複賽,讓中國女排的奪冠之路籠上了一層陰霾。女排隊員在毫無退路的情況下背水一戰,成功戰勝古巴、匈牙利、前蘇聯和澳大利亞晉級4強。半決賽上的運動員們意氣風發,力克日本,首次衝進世錦賽決賽。
  • 蘇暢:讓中國女排走進網絡小說
    為確保女排項目長盛不衰,中國排協請來曾經的女排國手魏心荻歸國擔任新成立的中國女排「二隊」主帥,為人員已現老化的中國女排做好後備人才儲備。作者筆下,是一群稚氣未脫、充滿闖勁又各有所長的新人,魏心荻帶領她們一路闖關,在一場場或勝或敗的比賽中磨礪、成長、超越。在歷練中年輕的隊員也真正理解了什麼是中國女排精神。
  • 電影《奪冠》首映,演繹女排精神的誕生和傳承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慈鑫)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1月19日在北京舉行首映儀式,影片通過重點描述中國女排在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與美國女排的巔峰對決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四分之一決賽上逆轉戰勝東道主巴西隊的幾個歷史事件,輔以飽滿、豐富的人物故事和情節衝突
  • 電影《奪冠》上映 中國女排精神就是這麼「燃」
    影片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為主線,再現了從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世界冠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期間,幾代中國女排不同階段的狀態與精神風貌。中國女排一路成長的經歷是幾代中國人共同見證的,要把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拍成電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 2020年餘下的腳步裡,獻給中國女排
    與那張喜笑顏開的合照映襯一處,可謂是世界上最堅韌的佳景吧!當我開始了解中國女排時,這個團隊剛剛在2016年的裡約站上世界之巔,又一次成為每個中國人心目中的王者之師。然而,那時年幼的我,卻幾乎對「女排精神」這四個大字,一無所知。「當時中國女排勇奪裡約奧運會冠軍,我還在上小學呢!對女排精神真是啥也不懂,只顧著看中國女排贏了。」
  • 39年前的今天,中國女排首獲世界冠軍!從「十冠王」看「女排精神...
    ——中國女排首次榮獲世界冠軍」原全國婦聯主席鄧穎超在《中國體育報》上發表了題為《各行各業都來學習女排精神》的文章:「各行各業的人民群眾都要學習中國女排精神>中國女排在甚為艱難的情形下再度登頂實現了排球史上空前的「五連冠」而這一系列榮譽的背後是女排姑娘們汗與淚的付出上個世紀70年代
  • 為中國女排助威 電影《奪冠》今日公映
    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首次展露三代女排戰奮鬥徵程的完整脈絡——1981年,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巨大浪潮奔湧而至,彼時祖國百廢待興,國人急需振奮士氣。就在此時,中國女排橫空出世,以七戰全勝的姿態斬獲中國三大球首個世界冠軍。他們堅毅拼搏,比肩作戰,成就了世界女排史上首個五連冠的佳績,女排姑娘們成為了全民的模範與驕傲,更成為中國在80年代騰飛的象徵。
  • 對話|美國隊長拉爾森:中國的「女排精神」,很酷
    除此之外,中國的球迷、地鐵、乃至發達的外賣,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還第一次聽聞了「女排精神」,「這種比賽背後有一種精神支撐的感覺聽上去很酷。」對於美國女排運動員來說,留洋是一種不得不接受的常態,甚至像中國女排球員這樣能在國內長期打球,從某種角度上也算一種幸福。「對我們來說沒有其它的選擇,因為我們國內沒有聯賽,如果有的話我想也會有很多人願意在國內打球的。」
  • 女排直播預告:天津女排vs天津女排?
    提起天津隊的訓練,不得不提的就是天津女排的拼搏精神,從趙雪琪到王寶泉,從劉曉明到陳友泉,每個指導都崇尚刻苦訓練,堅持三從一大的原則,在多年的身高和力量來全國不佔優勢,卻能奪得十二冠開創中國排壇天津的「王朝」,除了靠技術全面、戰術靈活多變的戰術風格外,球隊靠的更是平時踏實的訓練和多年練就的天津女排的拼搏精神。
  • 奪冠·女排精神暨中國排球歷史珍藏品展成功舉辦
    一場旨在宣傳新時代女排精神的中國排球歷史珍藏品展日前在滬成功舉辦。國慶期間,所有藏品正式登陸體育奧運收藏網線上博物館,球迷和觀眾朋友可以在欣賞完激情澎湃的電影《奪冠》之餘,通過展覽從另一角度體會中國排球的成長之路,領悟女排精神的價值內核。
  • 43年中國女排戰衣變遷,見證排球發展的盛衰,永不服輸的女排精神
    不過2019年還有一件十分令人熱血沸騰的事情,就是中國女排以11連勝勇奪世界盃冠軍,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時刻,獻上了一份特殊有意義的禮物。2020年將會有更加重要的任務,中國女排瞄準東京奧運會。代表國家隊出戰奧運會,站在領獎臺最高處,讓「升國旗、奏國歌」再次實現。
  • 《中國女排》即將上映,挖出影片第一個彩蛋
    在2019年女排世界盃中,中國女排十一連勝慶十一,讓無數國人為之歡呼雀躍。女排姑娘們的成績,除了自身的努力,也與一帶一帶傳下來的女排精神息息相關。為了更好的講述這群頑強拼搏的姑娘們,《中國女排》電影順勢而出。
  • 預告片一出,陳忠和怒斥:中國女排不是娛樂賀歲片
    這就是,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次奪得世界冠軍,到2019年勇奪第十冠,中國女排已經不再是一個體育團隊,她是中國人民精神的支柱和驕傲。2020大年初一,《中國女排》將和我們見面,讓我們重新回到這輝煌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