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士兵真像影視劇中演繹的那樣兇殘嗎?聽日本老兵如何說

2020-12-16 騰訊網

「戰鬥越來越激烈,我的生命恐怕很快要結束。為攻佔敵軍首府南京而獻出我微薄之力,是昭和男兒終生的榮耀與驕傲。我決定衝鋒陷陣,作為一名軍人,是該去死的時候了,不能有絲毫的猶豫和恐懼,要果斷地去死。我要做最好的戰士!」

以上這段文字,是日本侵華老兵東史郎在參加南京之戰前寫給母親和兄弟的遺書,這份遺書寄回日本後,被他的母親保存下來,後來在法庭上他揭示日軍的殘暴行徑時,將其展示,並深深為自己當年的做法而感到慚愧。

寫完遺書之後,他隨著自己所在的日本第十六師團第九聯隊越過磨盤山,進逼南京。東史郎在私人筆記《東史郎戰地日記》中寫道:12月9日,我們已經抵達南京城附近,早晨7點佛曉時分,隨著一聲炮響,我們發起了猛攻,很快便攻佔了敵人的陣地。

跟在很多戰場見到的畫面一樣,敵軍傷員被遺棄在戰壕內,痛苦使得他們發出哀嚎聲,很快這種哀嚎聲就會消失,日本士兵並不會因為他們是傷員而憐憫,會毫不猶豫地將刺刀刺入他們的胸口。但必須要小心才行,敵軍傷員很狡猾,他們會趁機殺死日本士兵,多數時候會採用拉響手榴彈自爆的方式殺傷日本士兵。

私人物品和各類武器丟的到處都是,他們在逃跑的時候毀壞了大炮,目的是不讓我們得到這些大威力武器。敵軍逃入山中,轉入追擊戰,山巒起伏,我們一會下山,一會上山,疲憊不堪,還要提防藏在隱蔽處的敵軍放冷槍。不要認為他們都是膽小鬼,他們並不比我們差多少,打起仗來照樣不怕死,只是他們很難遇到好的長官,長官逃走後,他們的士氣會迅速瓦解,將明明有利的戰局讓給我們。

當越過第三個山峰時,突然遭到來自右面山上的機關槍掃射,走在前面的幾個士兵當場被打死,另外幾個重傷。我們不敢再往前走,急忙拖著死屍逃下山。這讓我們很狼狽,也很憤怒,只能調用重炮朝著山裡一通亂轟。

到了下午,我所在的中隊與第二十聯隊的一個中隊協作到附近的幾個村莊搜捕「敗殘兵」。村裡的人竟然都沒逃走,我們將所有人集合起來,全部進行搜查,結果在一個中年男子身上發現一張士兵身份證,全村人因他而遭到株連,全部被殺死,連老人和孩子也包括在內。

第二十聯隊在搜捕時,遭到頑強抵抗,造成很大傷亡。他們把怒火發洩到老百姓身上,起碼有三個村落遭到屠村。有大約一百多個青壯年被抓來,命令他們搬運死傷的日本士兵。等到搬運到目的地之後,他們全部被殺死。不少人成了練習刺刀的工具或射擊的靶子,這些不幸的傢伙連個墳墓都沒有,屍體七零八散丟在路邊任其腐爛。

12月10日,我們往前行軍一段距離,離著紫金山很近了,仍沒有得到糧食,必須靠「徵發」為名的實地籌措來填飽肚子,士兵紛紛闖入當地的人家,翻箱倒櫃找尋任何能吃的東西,稍有抵抗便會被殺死,若是將糧食隱藏起來,照樣會被殺死。

我跟幾個士兵衝進一間很大的破房子,裡面有十二三個婦人、兒童,沒有一個男人。她們縮成一團,臉上充滿難以言表的憂慮、怨恨和悲痛。她們那纖細衰老的雙臂,緊緊地摟著兒孫們的身體。小孩子不敢看我們,害怕到連哭都哭不出來,抓著祖母的袖子,把臉埋在裡面。

我竟然同情起她們來,戰爭究竟是為什麼?難道就是為了霸佔領土而進行侵略嗎?有士兵在她們的破布中發現了一些米,這是她們用來維持生命的糧食,我們卻狠心的拿走了。有人建議把房子燒掉,我擺擺手,讓他們不要這樣。沒有了糧食,她們會不會被餓死,沒人會去在意,這就是戰爭,生命就是這樣的微不足道。

參考自《東史郎戰地日記》英文版(THE DIARY OF AZUMA SHIRO)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日軍真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殘忍嗎?看「老兵」如何說的
    日軍在二戰時期的表現可以說是喪心病狂,我國也曾經根據二戰的歷史拍攝過不少電視劇,不可否認在這些抗日劇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尊重史實的神劇,不過也有一部分電視劇還是值得一看的。但這些電視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將二戰時期的日本兵刻畫得十分殘忍,這也讓很多人好奇,當年的日本兵真的像電視中所演的那麼殘忍嗎?
  • 二戰時的日本兵,真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殘忍嗎?聽日本老兵怎麼說
    日軍在二戰時期的表現可以說是喪心病狂,我國也曾經根據二戰的歷史拍攝過不少電視劇,不可否認在這些抗日劇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尊重史實的神劇,不過也有一部分電視劇還是值得一看的。但這些電視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將二戰時期的日本兵刻畫得十分殘忍,這也讓很多人好奇,當年的日本兵真的像電視中所演的那麼殘忍嗎?
  • 二戰時,日本是如何處理重傷士兵的?日軍老兵至今都感到心寒
    日本士兵在二戰時期是最瘋狂的士兵,為了天皇甚至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並以此為榮,但遺憾的是日軍高層甚至天皇並沒有多看重他們的生命。到了戰爭末期,日本帝國主義無力回天,於是各種殘忍的自殺武器被研製出來,例如著名的「神風特工隊」、「櫻花自殺彈」、「回天魚雷」,無一不控訴著日本人在戰爭中的冷血,而日本人對於受傷老兵的作法也堪稱殘忍。首先讓我們看看美國人在二戰時期對於士兵的態度。大家看過的電影《拯救大兵瑞恩》,為什麼要大費周折的營救瑞恩?
  • 日本士兵懼怕啥?不是美軍的飛機大炮 而是「精神注入棒」
    利刃/縱橫論縱觀世界歷史,二戰的日軍絕對算是一支非常兇殘的部隊,日軍士兵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堪稱兇殘至極。不過,即使是兇猛的日本士兵也有自己害怕的東西。中國的遊擊隊、美國的戰略轟炸機和航空母艦等等,這些都是令日軍聞風喪膽的存在。
  • 二戰日本軍官囂張跋扈,能隨意打罵士兵,但有黑道背景的卻不敢惹
    由於日本人的「尚武」精神,用軍國主義思想給日軍洗腦,成為了日軍長官毆打下級理由。日本軍隊認為只有能接受體罰的士兵,在戰場上才不是廢物。所以在一些抗日劇中,就經常看到日軍長官抽打士兵耳光,真的是見怪不怪了。日軍上級打下級是毫不猶豫地抬手就打,被打的士兵還要畢恭畢敬地說:嗨依。
  • 二戰日本投降後,士兵回國遭到「冷暴力」,聲稱還不如死在戰場
    不過與之相比而言,二戰時期日本投降之後,士兵回國看到冷漠的妻子,內心感到絕望:與其回來在遭受這樣的待遇,還不如戰死。 ,才是值得尊敬的老兵。但是在日本戰敗之後,日本士兵的待遇就急轉直下,因為很多人都將戰敗的理由歸結到了日本士兵的身上。
  • 二戰日軍內耗有多恐怖?士兵趁亂放黑槍,深夜殺掉長官!
    許多文章作者們喜歡用兒戲般的語氣將那段歷史講得如同趣聞一般,咱們也比較喜歡聽這樣的故事,然而單單從歷史的角度來審視,它在當時日軍中的存在絕非某些個例,上下級的矛盾居然到了相殘相殺的地步;它嚴重地消耗了日軍的作戰實力,甚至可以說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戰局。
  • 美國老兵憶二戰:相約去看 《鋼鋸嶺》 日本應正視過去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我當時正在接受訓練,準備11月進攻日本本土。戰役如果如期進行的話,我很可能不會活著回來了。二戰的勝利拯救了我的生命,也合理地為珍珠港報了一箭之仇。」「同日軍奮戰82天後,我開始為日軍士兵感到惋惜,」惠特克說,「他們受到上級的虐待,忍飢挨餓,而且是為一場註定失敗的戰爭而衝鋒陷陣。他們甚至被指令在戰敗後自殺。
  • 日本為何一直不肯為侵華戰爭道歉?這位日本老兵說出真相
    可是那麼多年的侵略,給我們的國民造成的那麼多的苦和難,但是日本人卻從來都沒有認識到這一個錯誤。在日本的主流社會思想中,他們始終認為侵略中國並不是個錯誤,也不願意為此道歉。德國在二戰之後,德國總理用那驚世的「華沙一跪」來懺悔二戰中所犯的罪行,才讓世界原諒了德國。
  • 二戰時期,為何說日本最殘忍的不是士兵,而是日本女人?
    每個人都會覺得很奇怪,日本婦女再一次沒有到中國領土去殘害人民,再一次對我們的同胞做過什麼殘忍的事,為什麼還要說日本婦女更殘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女人狠心到什麼程度,比如二戰期間,年輕的士兵就要衝上前線,自己的親生母親會給兒子一把刀,並且非常鼓勵兒子去殺人,殺了無辜的生命是她們無比光榮的事情,自己的母親所說的,當兒子的肯定會順從,因此這些士兵都會在前線奮勇殺敵。
  • 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樣子如何?不要再被「神劇」導演欺騙了
    或許是市場的原因,抗日劇之中也出現了很多博人眼球的情節,特備是一些日本女兵,在影視劇中不僅擁有姣好的面容,同時還心狠手辣,讓人恨得牙痒痒。那麼二戰時期日本女兵真的是這樣的麼?
  • 二戰時期日本人真的像影視劇中所描寫的那麼殘暴嗎?
    自從日本侵略者佔領中國以來,他們把自己當作中國的主人。所有的人民都像是雞鴨一樣任他們宰割,還假冒著大東亞共榮的旗幟,但是卻是做一些卑鄙無恥下流的東西。那些忘記歷史的人就應該被歷史唾罵,日本人來中國,並不是讓中國人民享福的,而是為了讓他們享福,把中國人民當作奴隸一樣,想殺就殺,根本毫無尊嚴。
  • 中國影視劇中的日本鬼子,哪裡演錯了?日本人告訴你
    引言「假作真時真亦假。」現如今的抗日劇,日本人大部分都是由中國人扮演,看多了日劇裡的神操作後,觀眾都覺得煩,總覺得搞笑:如果日本人真像你所演的那樣笨,那麼他們還用得著侵華嗎?神劇多產背後是枉顧歷史邏輯,以至於漏洞百出。
  • 尾田拿二戰日本兵開玩笑疑被日本海賊迷抵制,皮這一下很開心?
    說起日本動漫界的皮皮蝦,尾田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繼剛過去不久的love live 事件之後,尾田似乎沒有吸取《銀魂》作者空知的教訓,在日本又攤上大事了,而這次玩笑開到了二戰的日本老兵身上疑似遭到日本海賊迷們的抵制?究竟怎麼一回事?
  • 這才是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樣子,電視劇騙了我們那麼多年?
    在一些抗日神劇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年輕貌美,面容冷豔的日本女軍官。這些女軍官心狠手辣,殘忍至極,讓人看了恨之入骨。而真實的二戰日本士兵中,真的有那麼多貌美如花的女軍官嗎?其實不然。
  • 日本動漫裡的二戰
    除了《三個阿道夫》,手塚還在《火鳥:大和篇》中影射了日本社會對歷史的篡改,不過這個故事改編成動畫時,被和諧掉了這一思想。 2:《石之花》 涉及歐洲戰場的動漫,還有一部作品是不得不提的,這就是坂口尚的《石之花》。
  • 二戰美軍醫療兵哭訴:德軍很「紳士」,日軍卻是「屠夫」
    美軍醫療兵救治德軍傷員在很多描寫歐洲戰場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美軍士兵在戰場上中彈倒地後,第一時間自己或者戰友就會大喊:「醫務兵!」西歐戰場,德軍明令禁止射殺敵方醫療兵在很多二戰影視劇中,我們卻很少看到美軍醫務兵中彈的鏡頭,難道這是「神劇」的節奏?其實並不是,在歐洲戰場,美軍救護兵們確實敢毫不顧忌撲上前搶救,身上這麼扎眼的標誌倒成了他們的底氣。
  • 日本士兵的自殺式頭盔是二戰時期質量最差的鋼盔之一
    說到二戰時期各國陸軍的單兵頭盔質量,美國的M1型頭盔是二戰公認的質量最好的鋼盔之一,美軍士兵二戰的陣亡率較低,很大程度上跟美軍的裝備的鋼盔有關,美國的鋼盔厚度要比蘇聯和德國鋼盔厚度,高出三分之一,其優點就是堅固,厚重,但缺點就是普遍比其他國家的鋼盔要重上許多,導致美軍很多士兵在戴鋼盔時都不太喜歡扣上扣子
  • 傻傻分不清楚,演「日本軍人」非常像的中國男演員
    在影視作品中,戰爭年代題材的電視劇、電影可謂是比比皆是,尤其是抗日戰爭時期更不用說了,作品內容形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戰鬥劇,有的是諜戰戲,還有的就是講述一個人如何墮落成一個叛徒之類的,除此以外,華姐想不到曾經看過哪些了,一般都是諸如此類的。
  • 人高馬大的蘇軍士兵,為何在刺刀戰中不敵日本士兵
    在戰後的傷情統計中,有110名蘇軍士兵是因為白刃戰傷亡,而日軍則只有4人。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奇怪。在列強裡日本是一個窮國,其武器產量和各強國相比差了一個數量級。以子彈為例,二戰時日本子彈產量最高的一年是1941年, 總產量是49518萬發。而42年蘇聯的子彈消耗達到了50億發,由此可見雙方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