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2020-12-18 騰訊網

一百多年前,中國的建築業一度也曾由西方建築師佔據壟斷地位,「洋風」盛行。

而從南京民國建築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出中國建築師由照搬照抄到洋為中用、融會創新的「自立」過程。

金陵女子大學會議樓

中國的建築,按照歷史時期劃分的話,可以分為古代建築、近代建築和現代建築三個部分。

一般而言,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前的建築統稱為古代建築;1840—1949年間興建的建築統稱為近代建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建的建築統稱為現代建築。

1912年1月1日,隨著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民國建築的歷史由此拉開序幕。

截至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前後38年的時間裡,在我國的南京、上海、北京、天津、武漢、重慶、廣州、廈門、青島、煙臺、瀋陽、大連等大中城市,相繼湧現出一大批民國建築.

它們種類多樣,風格各異,體現了各個城市的獨特風貌。其中南京的民國建築一枝獨秀,無與倫比,富有典型性、獨創性和代表性,堪稱是民國建築的大本營。

風雲際會的南京民國建築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應運而生、華麗轉型、黃金十年、停滯不前和迴光返照五個階段

應運而生(1912-1919年)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結束了我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華民國。4月1日,出於民族大義,他讓位給了袁世凱。儘管孫中山在任前後只有3個月的時間,對於南京的城市建設尚未來得及規劃,就被迫辭職,然而中國建築的歷史由此掀開了新的一頁。

揚子江飯店

在1912-1919年這一時期,南京的絕大多數建築仍採用我國傳統的民族風格,一小部分建築採用清末(1899年)南京開埠以來輸入的西方建築風格。

此時以照搬照抄西洋風格的建築為主流,因此,建築學界稱之為「洋風」時期。這一時期代表性的建築有揚子江飯店、和記洋行建築群等。

這一時期,由於連年的軍閥混戰,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也不時地被捲入到戰爭的旋渦之中,建築事業的發展步履維艱。

華麗轉型(1919-1927年)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次年在我國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科學與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也影響到當時的建築界。

一批學有所成的中國建築師從國外回國,打破了西方建築師壟斷中國建築界的局面。

江蘇郵政管理局

這一時期南京的建築,處在由西方建築師佔壟斷地位的「洋風」時期向中國建築師的建築活動佔主導地位的「自立」時期的轉變過程中。

代表性的建築有下關大馬路江蘇郵政管理局、建康路郵政支局、金陵大學建築群、金陵女子大學建築群,以及東南大學圖書館、體育館和科學館等,體現了模仿與守舊的建築觀念相互碰撞、相互包容、相互融合。

黃金十年(1927-1937年)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目的是推翻北洋軍閥統治,建立統一的中央政府。

1927年3月24日,北伐軍佔領江寧(今南京)。4月18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宣布定都南京,隨即著手進行城市建設,南京出現了自六朝(229-589年)、南唐(937-976年)、明朝(1368-1644年)以來的第四次建築高潮。

1927年6月1日,國民政府正式成立南京特別市。首任市長劉紀文上任伊始,為配合孫中山先生靈櫬奉安中山陵,開始修建南京市內的第一條柏油馬路-中山大道。

中山大道北起下關江邊中山碼頭,東到中山門,全長約12公裡,涵蓋了今天的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東路。中山大道自1928年8月12日開工,至次年5月竣工。

此後,根據《首都計劃》的規劃,南京市內又相繼建成了中正路、太平路、白下路、漢中路、中華路、雨花路、山西路、大光路等近百條道路。

至1937年初,南京市經過10年的建設,城內竣工的道路總長達120公裡,形成棋盤格狀與網狀相結合的道路系統,奠定了近現代南京城市道路的基本框架。

中央飯店舊影

1928年1月,國民政府為了將南京建成國際上一流的城市,專門成立了首都建設委員會,主席為蔣介石。在首都建設委員會下面設立了國都設計技術專員辦事處,負責制訂《首都計劃》。

聘請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工程師古力治為顧問,以期借鑑國外城市建設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1929年12月31日,《首都計劃》正式公布,其內容包括人口預測、功能分區、交通計劃、市政工程、城市管理、建築形式等方面。

中國國貨銀行

《首都計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按照國際標準制訂的城市規劃,其中設有「建築形式之選擇」一章,明確指出南京的建築:「要以採用中國固有之形式為最宜,而公署及公共建築物,尤當儘量採用。」這一規定,深深地影響到南京民國建築的建築風格。

民國時期的南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政府各部門都需要辦公用房,與國民政府建立邦交關係的國家在南京建立外交機構也需要大量用房。

同時還有各大公司銀行紛至沓來,精英薈萃,學子云集,諸多學校、院所陸續建立。此外,政府官員和各色人等紛紛匯聚南京,公館別墅和住宅如雨後春筍般在南京城內湧現。

經過1927-1937年「黃金十年」的持續建設,南京的城市面貌有了較大改觀,初步具備了現代城市的規模。作家聶紺弩(1903-1986年)在20世紀40年代發表的《失掉南京得到無窮》一文中寫道:

「南京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在南京足足住了五年之久。初到南京的時候,城內還沒有一條寬闊平坦的馬路,街面上儘是破舊低矮的瓦屋。……一年兩年,五年十年,南京完全改換了面目,有了全國最好的柏油路,有了富麗雄偉的會堂、官廨、學校、戲院、商號、飯店、菜館、咖啡店乃至私人住宅。

實際上,由於經費的不足以及抗戰的爆發,《首都計劃》中的許多規劃都未能實現,如中央政治區、市級行政區的建設都未能付諸實施。在南京城內,除了沿中山大道一線有較多的新建築以及山西路、頤和園路一帶有成片的新住宅外,其他地方仍未得到應有的改造。

外交部大樓舊影

這一時期的建築風格多樣,且大多數為我國建築師自行設計。因此,建築學界稱這一時期為「自立」時期。

代表性的建築有國民政府及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建築群,司法部、鐵道部、交通部、外交部建築群,各國使領館,以及中國國貨銀行、中央商場、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學、中央體育場、國民大會堂、中央飯店等。

停滯不前(1937-1945年)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佔領南京,燒殺淫掠,無惡不作。在日軍佔領南京的六周內,30萬中華同胞慘遭屠殺,南京城成了人間地獄,許多建築物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損毀。

三藏塔與玄奘雕塑

在日偽統治南京的8年時間裡,南京的城市建設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即使是偶有興建,要麼是出於宗教需要,要麼是出於粉飾太平的目的。

如1941年在靈谷寺松風閣西面建造的寶公塔,是用來紀念六朝的寶志和尚;1943年在小九華山之巔建造的三藏塔,是為了安置唐朝玄奘法師的部分舍利。這一時期的民國建築陷入了低谷期。

寶公塔

迴光返照(1945-1949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第二年的5月5日,國民政府由陪都重慶還都南京。由於機關、學校、工廠企業陸續返回,飽經血雨腥風的南京城人氣驟旺,呈現出百廢待興的景象。

這一時期又湧現了一批民國建築,代表性的有美軍顧問團公寓(又稱AB大樓)、西康路美國大使館、下關火車站擴建工程、孫科延暉館、鼓樓馥記大廈,以及逸仙橋附近的標準民居逸仙村等。

美軍顧問團公寓

美國大使館

只是,由於國民政府忙於內戰,財力枯竭,無力也無心投入經濟建設。因此,這一時期剛剛復甦的南京城市建設也只能是曇花一現。

到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時,南京城內的最高建築只有7層,仍然是20世紀30年代建造的福昌飯店。

南京民國建築(1912-1949)是中國近代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建築史上處於承上啟下、中西交匯、新舊交替的過渡時期。

經歷了由模仿到洋為中用的發展軌跡,在南京城內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也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建築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型奠定了基礎。

如果你到南京,一定要去看得民國建築

南京作為民國時期的首都,保存有大量的民國建築。這些民國建築大多將傳統中國古典審美與西式現代設計造法融合在一起,展現了那個時代建築設計由照搬照抄到洋為中用的發展軌跡,濃縮出一個時代的建築藝術水準而這8個地方,你一定要去走走!

1、頤和路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雖是一句誇張的話,但是卻印證了這裡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特殊地位。

頤和路之於南京,如同外灘之於上海,八大關之於青島,但又不盡相同。

紅瓦黃牆獨具風格的別墅區

街上隨處一角都是小清新文藝範的,拍照打卡聖地。

2、中山碼頭

作為一座民國年間為迎接孫中山先生靈柩南下奉安而建設的碼頭,這座下關碼頭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至今仍在使用。坐客輪渡江,從南岸到北岸也就5分鐘樣子,有不少人帶著相機來記錄這濃鬱的民國風格。

3、總統府

總統府是中國近代建築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也是南京民國建築的主要代表。

這裡不僅有古典的清代建築,又有中西合璧的民國建築;既有清代的花園山水,又有民國的辦公大樓。清代和民國交替的歷史展露無遺。

4、浦口火車站

《金粉世家》、《情深深雨濛濛》、《國歌》、《紫蝴蝶》等不少影視劇組曾在這裡取景。

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朱自清《背影》中的鏡頭皆發生於此。

5、美齡宮

建於1931年,其原定為國民政府主席的住所。蔣介石、宋美齡常在此居住。遂稱作美齡宮。

一座三層重簷山式宮殿,頂覆綠色琉璃瓦。外觀富麗堂皇,內部奢侈豪華

四周林木藏盛,終年百花飄香。

美齡宮坐落於小紅山上,鳥瞰美齡宮像寶石項墜。

6、中山陵

中山陵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墓。

中山陵的主要建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

從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鐘」。

7、南京博物院

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國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

走進南京博物院民國館,恍若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8、1912街區

街區中的建築都具有民國建築風格,所以整個街區擁有極其濃鬱的民國「風味」。南京民國最特色的青瓦灰牆在這裡展現的淋漓盡致。

來源:本初設計

本文資料來源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們儘快處理。

聯絡、投稿、投訴

相關焦點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其中南京的民國建築一枝獨秀,無與倫比,富有典型性、獨創性和代表性,堪稱是民國建築的大本營。 風雲際會的南京民國建築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應運而生、華麗轉型、黃金十年、停滯不前和迴光返照五個階段。
  • 一座莫幹山,半部民國史
    (圖片來源:莫幹攝影FKK)觀察近代中國的窗戶  全球最值得旅行地之一迷霧森林的山頂,我在一座空無一人的老教堂裡看到一張老照片
  • 湯山民國瞭望塔-南京民國建築
    民國瞭望塔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湯山鎮美泉路8號一個山崗上,塔身完好如新,高高矗立在坡頂,遠遠即可望見。民國瞭望塔又稱「射擊觀測塔",是民國炮兵射擊場的標誌性建築,塔門上印刻著「湯山炮兵射擊場第一觀測塔」12個字。
  • 觀一座閻府院,讀半部民國史,山西閻錫山及其故居的是是非非
    觀一座閻府院 讀半部民國史閻錫山其人在回答閻錫山的故居在哪兒之前,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閻錫山這個人吧。這個內容比看他的故居更精彩十分。閻錫山的一生頗富傳奇性。他對山西的絕對統治長達38年,這在民國時期各地軍閥中是絕無盡有的。閻錫山自稱是在「三顆雞蛋上跳舞」的人(三顆雞蛋指的是蔣介石,日本人,紅軍)。閻錫山於清光緒九年九月初八出生於山西省五臺縣河邊村(現在的山西定襄縣河邊鎮),那條河叫滹沱河,河,在河的對面,有一徐姓人家,閻、徐兩家人一家富一家窮,雖沒有過多的交往,但應該還是相互有所了解的。
  • 抗日戰爭東方馬奇諾,民國政府重金打造,為何卻未起到絲毫作用?
    而在各地的防禦工事之中,民國政府最為重視的莫過於江南地區的工事群,為了修築該處防禦工事,民國政府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1937年11月26日,陳誠下令放棄錫澄防線,將前線國軍全部撤入南京城內,此時日本統帥部打算迫使民國政府締結城下之盟,於是下令前線日軍停止追擊。
  • 南京地下竟藏著一處民國街,有銀行有火車非常繁華,遊客:穿越了
    南京是中國東部唯一的特大城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它有2600多年的歷史,500多年的建都史,享有「六朝古都」的美譽,南京有很多旅遊景點,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都非常豐富,除了著名的孔廟、中山陵,國家4A級景區南京博物館也非常值得一看,南京地下竟藏著一處民國街,
  • 上世紀40年代淪陷後的南京城建築舊照,南京火車站與朝天宮
    朝天宮是江南地區現存建築等級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築群落,素有「金陵第一勝跡」之美譽。朝天宮之名,由朱元璋下詔御賜,取「朝拜上天」、「朝見天子」之意,是明代皇室貴族焚香祈福的道場和節慶前文武百官演習朝拜天子禮儀的場所。朝天宮中為文廟,東為府學,西為卞壺祠。
  • 民國老照片:1939年的南京古城,仍然是明朝的樣子
    引子1939年初,日本間諜攝影師島崎役治來到了南京,此刻的南京已被日寇佔領,汪偽政權盤踞為首都,大屠殺的血雨腥風剛過數年,這組照片的景致,處處透著悲意,完全是杜甫《春望》一詩的寫照,@圖遊華夏網經過潛心搜集,解讀如下。
  • 國內唯一一座民國特色火車站,已有百年歷史,是許多影視劇拍攝地
    眾所周知,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在物質生活水平基本得到滿足的同時,更多的人在追求精神上的繁榮,所以旅遊成為人們的首選,為了滿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國家也開始大力建設基礎設施,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國內交通網絡四通八達,今天說的是國內唯一一座民國特色火車站
  • 南京太太太太太太小了!
    這裡又是拍婚紗照的另一個聖地~地址:南京江寧境內一段數百米鐵路兩旁南京博物院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其中民國館更是高度還原民國時期的建築,觀眾走在其中將會有穿越時空的感覺。地址:南京市玄武區中山東路321號1865創意園由1865年李鴻章興建的金陵製造局舊址改造而成,園區內遍布清代、民國建築,如同一座近代中國工業博物館,現在有很多設計公司、影視公司入駐在此,絕對逼格滿滿的地方。地址:應天大街388號中央體育場舊址在今孝陵衛體育學院內,曾是民國時期遠東最大的體育場。
  • 美國領事鏡頭下的南京城,端方任職期間,兩江總督部院內外
    【兩江總督署西轅門】清朝兩江總督掌管三省(江西、江蘇、安徽)之地;兩江總督署位置在南京城的中心(朱高煦王府舊址)。朱高煦系朱棣次子,曾被封為漢王,後被廢、被殺。此後,漢王(朱高煦)府一直閒置。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督理江南織造進駐。
  • 紫金山下的民國建築群,南京本地人也很少知道,藝術家的天堂
    南京常規景點作為土生土長的南京人,自認為已經逛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嘗遍了所有犄角旮旯裡的美食,以為南京好看的風景都看過了,好吃的美食也都嘗過了,昨天卻誤打誤撞在紫金山下邂逅一個很好看的地方民國建築南京是我國民國時期國家的政治中心,在南京至今還有很多民國時期的建築,也有很多都成為了旅遊景點,比如總統府之類,T80園區也是一片民國建築群,沿著園區往上走一段路就能到達美齡宮和中山陵
  • 南京的一個小眾景點,紫金山下的民國建築群,藝術家的天堂
    南京,是江蘇省的省會。這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旅遊資源豐富的江南城市。南京的有名景點很多,比如夫子廟、中山陵、玄武湖等旅遊景點都深受國內外遊客所喜愛。這些熱門的景點共同的特點就是人流量特別大。經常會出現人擠人的現象,特別是節假日。
  • 南京藏了一條「地下民國街」,在銀行郵局和火車站都有,特別熱鬧
    南京是民國時期的首都,至今保存著數不清的民國風情建築,其中最有名的當屬1912酒吧街和頤和路,以其濃鬱的民國風情深受遊人喜愛和歡迎。除了這些,許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在南京有一條獨特的「地下民國街」,藏於南京博物院。
  • 如何在這個超上鏡的城市來一趟「民國穿越之旅」?內藏王炸福利!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頤和路公館區以寧海路環島為中心,輻射周邊,共有200多座民國政府要員的宅邸公館,是中國擁有民國公館最多的地區,被讚譽為「民國建築博物館」。這些名人故居和使(領)館,其院落和建築各有特色,刻錄下了歷史的變遷,仿佛在靜靜訴說背後的故事。非常適合拍照,衣著建議儘量素雅,院裡很多角落都人煙稀少,類似羅馬柱的復古建築都可以烘託民國復古風的元素,如果在秋天來到這裡,紅楓是純天然的好背景。
  • 《民國海軍》︱民國時期海軍的艱難起航
    1912年元旦,孫中山抵達南京宣誓就任,同日發布《通告海陸軍將士文》,讚揚海陸軍對革命所做貢獻,希望「共勵初心,守之勿失。弗嬰心小忿而釀鬩牆之譏,弗藉口共和而昧服從之義,弗怠弛而遺遠寇,弗驕矜以誤事機,擁樹民國,立於泰山磐石之安」。
  • 南京竟藏著一條「地下民國街」,銀行郵局火車站皆有,格外繁華
    眾所周知,民國時期的南京是首都,至今保存著許多民國風土建築物,其中最有名的是1912酒吧、街道、梨花路,它濃厚的民國風,深受遊客的喜愛和歡迎。除此之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南京還有其他特色的「地下國民街」藏在南京博物院裡。
  • 南京「超文藝」的火車站,經過動工改造,盡顯民國風範!
    南京「超文藝」的火車站,經過動工改造,盡顯民國風範!提起被稱為「六朝古都、十朝之都」的南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夫子廟、明孝陵、中山陵、玄武湖、總統府是眾所周知的觀光景點。作為六朝古都南京的車站,經歷了怎樣的歲月。浦口站建於清光緒34年(1908年)。1914年(民國3年)開通。2004年10月,停止了旅客營業。2013年5月,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此,浦口車站舊址已完全消失。
  • 南京,作為民國首都只有14年,斷斷續續有多少次呢?
    從1912年到1949年的民國38年間,南京作為首都滿打滿算不到14年,為何說到民國首都,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京呢?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開創共和。在此之前,南京作為民國首都,頂多只有1912年1月到4月1日的3個月時間,而且在此期間的政治中心地位不及北京。北伐開始後,北伐軍勢如破竹,於1926年10月攻克武昌。廣州國民政府決定遷都武漢。蔣介石卻暗中反對遷都武漢,先是以政治臨時會議決定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暫移南昌」,在佔領南京後,於1927年4月18日「定都南京」,造成寧漢對峙。
  • 南京一條民國風情街,竟藏在博物館地下,繁華熱鬧成為網紅景點
    南京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不僅保留了很多的文物古蹟,而且在旅遊業的發展下還打造了很多的商業化景點。如今的南京成為一個熱門旅遊城市,許多遊客們都很喜愛南京的復古情懷。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極具復古氣息的街道,與眾不同的是它竟然隱藏在地下,每天的遊客絡繹不絕,使其成為一個網紅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