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張良,諸葛亮等絕世高人,為何不自己創業,要給別人打工

2020-12-05 清心論史

很多人的人生規劃就是,先打幾年工攢點錢,然後開家店做點小生意,努力經營,生意越做越大,最終致富。很少有人想過靠打工出人頭地,在很多人看來,打工是沒有任何前途的,唯有自己當老闆才有前途。

所以很多人就想不明白,為什麼姜子牙、張良、諸葛亮這些能力超群的人,不自己創業反而跑去給別人打工,這不是惜才了嗎?

有些成功學家就總結到:這些人沒有冒險精神,所以即便能力再高,也只能給別人打工;那些有冒險精神和魄力的人,才是天生的老闆。

很多人聽他們一蠱惑,就覺得只要自己有冒險精神和進取的勇氣,將來就一定能賺大錢。

那麼創業這回事,難道真的就像那些張口就來的「成功學家」所說的那麼簡單嗎?

諸葛亮為什麼不自己創業?

諸葛亮祖上最顯赫者諸葛豐是司隸校尉,算是很大的官了;他的父親諸葛珪是泰山郡的軍事長官,官位也不低。諸葛亮本來有美好的前途,奈何父親早逝,家道隨之衰落,一家人只能去依靠堂伯父諸葛玄。

諸葛玄當過一小段時間的豫章郡太守,沒當幾天就被朝廷罷免,之後只能去投奔荊州牧劉表,從此諸葛家族就生活在了荊州。

可見東漢末年的諸葛家族整體陷入了衰落,已經到了無法自力更生,要背井離鄉投奔別人的地步。

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的諸葛亮,拿什麼去創業呢?創業的本錢從哪裡來呢?

曹操能散盡家財招募五千士兵,諸葛亮家族的財富能招幾個兵?恐怕那點財富連維持體面的生活都不夠。

劉備的家庭情況和諸葛亮差不太多,可是劉備遇見了機遇,諸葛亮卻沒有。

盧植最初是朝廷大臣,退休之後在老家開個了學堂,恰好劉備的老家離那裡很近,就去上了學。

很多家世顯赫的人慕盧植的大名而來,把兒子送到學堂裡上學。

在學堂裡,劉備和同學公孫瓚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東漢末年,公孫瓚成為了割據一方的諸侯,劉備那時只是個無家可歸的落魄人物。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時,劉備去投奔了他,被任命為一支非主力軍隊的最高長官。從此以後,劉備才真正擁有了一支軍隊,在幫助公孫瓚戰鬥的過程中,劉備也在自己擴充實力,他收納了一千多名胡人騎兵與數千名無家可歸的難民,後續收納的軍隊是忠於他自己的。

後來曹操攻打徐州,此時的劉備正帶兵屯駐在齊縣,應陶謙的邀請,帶兵入徐,從此也有了一塊自己的地盤,成為天下諸侯之一。

劉備雖然在與呂布、曹操等人的對抗中百戰百殆,名氣卻越來越高,袁紹落敗後,劉備又跑去投奔劉表,得到的待遇遠遠超過了諸葛家族,直接獲得了劉表劃分的一支軍隊和幾座城池,剛到荊州,就成為了荊州的一股重要勢力。

諸葛亮在荊州,鬱郁不得志,一直都沒謀到個一官半職,劉備一到荊州,就立即被重用,這是因為兩人起點不同。

劉備是什麼身份?朝廷認可的「劉皇叔」和「豫州牧」。諸葛亮是什麼身份?一個無名小卒罷了!

劉備手下有兵又有人才,諸葛亮呢?孤家寡人一個。

如果諸葛亮的起點不是一個落魄書生,而是堂堂荊州牧,或是能結識到公孫瓚那樣的貴人,他不僅不會去給別人打工,反而有統一天下的可能,可諸葛亮有那個起點嗎?

有些人奮鬥一輩子,都達不到別人的起跑線。

張良為何不自己創業?

張良最開始也是自己創業的,可他創業失敗,最後不得不跑去給劉邦打工。

張良祖上是戰國時期韓國的大貴族,秦國滅韓後,張良散盡家財給韓國報仇,可是全部都失敗了。秦朝末年,張良作為秦朝最強大的敵人之一,自然要舉兵反秦。他四處遊走,先後投奔景駒和項梁,最終終於用三寸不爛之舌從項梁手中拿到了一支軍隊,用這支軍隊光復了韓國。

如果張良的事業得以成功,他也將成為曹操那樣的人物。可是秦朝覆滅沒多久後,項羽就殺死了韓國的國王,讓自己的一名心腹做韓王,張良在韓國的事業徹底告吹,最終只能投奔劉邦。

劉邦的運氣比張良好太多了,他起兵時手下就有三千人,還有一塊地盤。投奔楚王后又得到了重用,被委以重任,最終成功消滅秦朝,不僅立下了大功勞,軍隊還發展至十萬人。

劉邦和張良的實力對比,那叫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姜子牙為何不自己創業?

姜子牙的起點比諸葛亮、張良兩人還要低,他做了一輩子官,都只是個小官,鬱郁不得志。老年時得到了周文王的重用,飛上枝頭變鳳凰,成為了周國的首席大臣。他幫助周王滅商,最終得到了齊國這個萬乘之國,他的人生已經很美滿了。

姜子牙沒有創業的資本,因為時代不允許,商朝時像姜子牙那樣的人是不可能成為諸侯的,那個時代不允許他那樣地位的人擁有自己的軍隊和國家。

姜子牙能從一個平民混成周國的首席大臣,已經是一個奇蹟了,現代人還困惑他為何不自己創業,豈不可笑。

結語

一個人想要創業成功,機遇、能力、關係三個重要要素一個都不能少,並不是說隨隨便便去創個業就能成功的。

諸葛亮雖然是給劉備打工的,可在劉備死後,他在蜀國的地位與國君沒什麼兩樣;張良被封為漢初三傑,名留青史,福及子孫;姜子牙獲封齊國,成為萬乘之主。

有能力的人,即便是給別人打工,也能創出一番事業;沒能力的人,即便自己去創業,最終的結局也只是背負巨額債務,然後一輩子無法翻身。

相關焦點

  • 姜子牙為什麼沒給自己封神?
    其後呢,姜子牙終於知道命運不可違逆,遂仰仗「是到危急關頭 ,必有高人輔佐」的絕世神通,一路過關斬將,一直折騰到紂王三十五年。 看看看漫天的神仙,都是曾經的敵人以及下屬,想當年見面,都是要衝他姜子牙鞠躬或者打工的,可如今他們身居神位,姜子牙還是個凡人,難道以後就天地反覆,要衝著他們鞠躬並且打拱嗎。
  • 現在很多廚師寧願給別人打工,也不願自己開店創業,是為什麼呢?
    因為社會經濟發展因素,以前社會經濟體數量有限、規模較小、穩定性較差,外出打工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廚師掌握一定的手藝和技術開店創業還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安排自己一個工作,也不會外出打工找工作碰一鼻子灰。年輕人進入社會,開店創業個人運氣好的話不但可以圓自己的「創業夢」還可以圓自己一個「財富夢」。由此,以前的廚師大部分不會給別人打工,而是選擇自己開店創業!
  • 姜子牙的悲劇在於姜子牙不放過自己,也不放過別人
    其實這就是一部姜子牙不放過自己也不放過別人的動畫電影,但是姜子牙根本沒有理解他的苦心,他放不過自己,也放不過別人。,這個世界從古到今從來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他可以為了救別人奮不顧身,但是人與人之間是衝突的,幫助了別人,就會不自覺損害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
  • 諸葛亮只排第四,第一無人能及
    眾所周知,張良作為劉邦的軍師,曾幫助劉邦打敗暴秦,問鼎天下。劉邦之所以這樣說,也是肯定張良的功績,更為了突出張良在幫助劉邦奪取天下時發揮的重要作用。縱觀中國古代歷史,像張良一樣運籌帷幄的軍師還有很多,他們分別處在不同的時代,卻做著同樣的事情,他們幫助自己的君主建立霸業,問鼎中原。他們是人人稱頌的軍師,更是君主依靠的智囊。
  • 古代史上最厲害的四大謀臣,諸葛亮僅排第三,第一當之無愧!
    元朝末年,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南徵北戰,最後成就霸業,建立明朝,成為明朝的開國元勳之一,史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兩人之隆中對成為當時問鼎天下的戰略規劃,諸葛亮後輔佐劉備建立蜀漢,三分天下,對內安撫百姓,明修內政,對外安定南蠻,六次北伐,去世後被追封「忠武侯」。
  • 姜子牙由神變人 地位屈居第二 《真英雄平衡板》強大的智將們
    頂級軟控 別看遊戲中智力高的武將非常多,但是真正能夠起到穩定控制的將領卻不多。在眾多的計謀之士當中回歸普通將位姜子牙肯定是名列前茅的,而原版遊戲中的第一軟控軍師張良也是不逞多讓的榜首人選,那麼二者對比究竟如何呢?
  • 為何黃帝、張良、姜子牙都去推演?
    姜子牙,名望,字子牙,姜子牙的祖先本是貴族世家,在堯舜時代屢立戰功,被舜封在呂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南陽市一帶,所以姜子牙又稱呂尚,不過到了姜子牙出世的時候,姜家已經敗落成了貧民。而姜子牙得到此書後只演化出了72局,叫《孤虛72陣法》,再後來黃石老人把此書傳給了張良,張良只參出陰遁九局和陽遁九局,合稱《奇門遁甲十八局》,不過姜子牙是在年過七旬時才得到這本書,他看到的《金篆玉函》應該是殘缺不全的,至少是佔卜一章還沒來得及學。
  • 姜子牙功勞最大,為何自己沒有被封神?這背後是誰的陰謀?
    要說中國歷史上智商非常高的軍師,有很多人會脫口而出是諸葛亮,如果要談到武力值最高的武將,很多人會說是關羽,但是如果把這兩樣數據綜合起來,更多的人第一個想到的是姜子牙。
  • 打工系不可能打工的,我要自己當老闆!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 之後周立齊出獄 風波更是一波接著一波 被放出小黑屋的那天 有多達30家公司去爭搶他,開出天價薪酬要籤約
  • 未來不確定,最確定的就是你自己,不論是生活還是創業賺錢
    未來不確定,最確定的就是你自己,不論是生活還是創業賺錢!最影響一個人的是什麼?是環境?還是自己的思維方式?你想要改變,是改變身邊的環境,還是改變自己?有人說要想做成點事:就別把自己太當人,也別把別人不當人。
  • 漫畫:老夫子、姜子牙喜歡諸葛亮?還不是饞人家身子
    在王者峽谷中,諸葛亮可以說是非常受歡迎的英雄吧,不但是顏值高,而且還十分的聰明,自身的武力值也是不一般,所以諸葛亮遇到幾個喜歡自己的粉絲,那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諸葛亮則是學校的老師,但是對於諸葛亮,這兩位校長卻有著不一樣的感情。
  • 三國人物:「水鏡先生」司馬徽,一個「出世」的高人
    不向世外爭高下,只在橘裡定乾坤。 一指點破三分勢,卻是閒花落子人。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有一些智慧謀略遠遠超乎我們想像的高人。
  • 《天道》布局:庸人做事高人布局,看丁元英的高人布局思維
    古代三國時期,諸葛亮能從一介草民成為劉備的肱骨之臣,前提就是精心的布局。未出山之前,民間流傳甚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臥龍自然是諸葛亮,鳳雛指的是龐統。這句話出自漢末名士龐德公之口的點評。龐德公是誰?龐德公相傳是漢末著名的隱士高人,當時能獲得他的優質評價真可謂鳳毛麟角。
  • 不想一輩子打工?你一定要學會這3種創業思維,沒錢照樣創業成功
    五年十年後,你會突然發現你的能力並沒有得到實質的提升,比剛畢業時高不到哪裡去,漸漸從血氣方剛的人上人淪落為可有可無的人下人,能不能保住工作不被淘汰都不確定,更別說去創業了——憑什麼創業?如果不想一輩子打工,你首先得具備創業思維,用以下3種思維去打工,你才能真正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等到時機成熟,就算你沒錢,也照樣能夠創業成功。
  • 「打工人」不好做?要不來做「創業人」?
    無論是在寫字中的寫代碼的IT程式設計師,還是在商場中忙忙碌碌的服務員,亦或是大街上風雨無阻的快遞員和外賣小哥,甚至連一些小中企業的中層領導、都可以自稱為「打工人」。「給別人打工累嗎?累。但是我不能掉眼淚,因為騎共享單車的時候擦眼淚不安全。」「打工可能會禿頭、可能會腰脫,但是不打工會餓死。晚安,打工人!」
  • 姜子牙給別人封神,他自己是什麼神?為何他能與玉帝相媲美?
    導讀:姜子牙到底是什麼神仙,他去到別人的地盤,當地的神仙都會避讓?姜子牙在歷史上,是一個被神化的人物,他幫助周武王討伐殘暴的商朝,打敗了紂王,建立了屬於武王的國度。姜子牙在周朝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他既是皇上身邊的軍師,又是統領一切軍隊的主將。
  • 漫畫:姜子牙、老夫子都是老色批,都想親吻諸葛亮,親親大比賽
    而在萌萌峽谷中,姜子牙和老夫子更是學院的校長,而諸葛亮和周瑜則是學生,不過他們對於諸葛亮倒是有著另一番的心思。所以,為了打敗諸葛亮,周瑜倒是想出了一道絕招,想以此挽回自己的聲譽。而比賽的內容就是親親,不管和誰親嘴,只要親得夠優秀,那麼你就是勝利者,但是這直接讓諸葛亮給看呆了,因為自己可沒有對象 ,這讓誰和自己親呢?
  • 秦始皇的功臣,和諸葛亮齊名,為「武廟十哲」,趙匡胤卻把他踢走
    廟宇中姜子牙是主祭,張良是配享,另外還有十個名將在兩側。唐朝是軍事大國,軍事實力非常強大,唐玄宗自然對歷代名將非常推崇,不惜為他們修建廟宇。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肅宗加封姜子牙為「武成王」,於是太公尚父廟就變成了武成王廟,建成為「武廟」。
  • 張良為啥被後世稱為智謀的典範?歷史上的謀士很多,但智者很稀有
    在真實的歷史上,相對於專精政務的諸葛亮,西漢開國功臣張良才是智謀的象徵。畢竟,「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已經成了諺語;「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裡外」,最早也是出自劉邦對張良的誇讚;「吾之子房」,更是後世君主對智囊的最高評價。但是,如果說張良只是聰明,那就太貶低他了,用「智慧」來形容他才更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