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一輩子打工?你一定要學會這3種創業思維,沒錢照樣創業成功

2020-12-17 胡曉閒

問個扎心的問題:

「為什麼你只能一輩子打工?」

沒錢?沒資源?沒人脈?

這些都不是關鍵,最主要是你不懂創業思維。

讓我們來看一下大多數人工作時的思維狀態——

老闆給錢多,就多幹點;給錢少,就少幹點。!老闆對我好,我就多幹點;老闆對我不好,就少幹點!老闆在的時候,就多幹點;老闆不在的時候,就少幹點!我們總覺得自己是在為老闆工作——老闆給工資,我們出賣勞動力,好像的確是這麼回事兒。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你這樣混日子的工作方式會害了你?五年十年後,你會突然發現你的能力並沒有得到實質的提升,比剛畢業時高不到哪裡去,漸漸從血氣方剛的人上人淪落為可有可無的人下人,能不能保住工作不被淘汰都不確定,更別說去創業了——憑什麼創業?

如果不想一輩子打工,你首先得具備創業思維,用以下3種思維去打工,你才能真正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等到時機成熟,就算你沒錢,也照樣能夠創業成功。

01、主動思維

你想做成事兒,那你就必須要主動——任何事情都是一樣。

就好比你看上一個漂亮的女生或者男神,你就那樣一直用眼睛盯著、在心裡幻想著是肯定沒用的,你必須要主動出擊,去跟人家搭訕,才有成功的可能。

工作同樣如此。我們不能被動的去工作,不能因為老闆給錢多少或者老闆在不在而選擇做與不做,而應該主動去工作,要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我們永遠都是在為自己工作。

「呵呵,好濃的一碗雞湯啊!」

這,真的不是雞湯!你工作是為了賺錢,為了家人可以生活得更好,老闆只是給了你一個平臺而已,至於怎麼在這個平臺上蹦躂以及蹦躂到什麼程度都是由你自己決定的。

如果你只是被動的工作,你永遠不會有能力上的提升,你也不可能受領導器重,自然很難升職加薪。到最後,你坑的只能是你自己。

只有具備主動思維——主動地去工作,主動地去面對問題——我們才能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對當前的工作和以後的創業,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02、成長思維

成長思維比主動思維要更高級,要求我們不僅要主動做事,而且要不斷地挑戰自己,勇敢地去面對未知的問題。

職場中,時時刻刻都有新問題出現,這是我們成長的最佳時機。可惜的是,太多人都害怕犯錯,不敢去碰這些新問題,選擇逃避。要知道,新問題其實也代表著新機遇,你避開問題的同時,你其實也避開了機會。

在我剛畢業參加工作時,一個前輩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工作中的問題就像屁股上的痔瘡一樣,你可以視而不見,反正平時也沒那麼疼,但某一天它會疼得你要命,你還是要去想辦法解決它,躲不了的。」

這是我聽過最俗最噁心的比喻,但是這麼多年的職場經驗卻告訴我,這個比喻是最恰當的——工作中的問題,你是躲不了的,總有一天你需要解決,或許是在下個星期,或許是在下個崗位,或許是在下個公司,也或許是你創業的時候。

早點面對問題,早點試錯,你就能早點成長,早點成功。

03、整合思維

不管是工作,還是創業,你都要具備整合資源的思維。

現在的工作已經不再是單打獨鬥就能搞定的了,多數都是團隊協作,需要藉助他人才行。

可惜的是,很多人不願意去求助他人,總覺得這樣沒面子或者太麻煩或者欠人情。

《遠見》一書中,作者特別指出職場人必須要具備幫助和求助的能力。只有幫助別人和向別人求助,你才能與對方產生交集,而通過彼此幫助,兩者之間才有可能形成一種強關係,漸漸發展成有效的人脈。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長,有的有錢,有的有人,有的有勢,有的有口才……這些,對我們來說,就是各種各樣的資源。不管是工作中,還是未來的創業,這些資源就可以整合為我們所用,才能更快地走向成功。

寫在最後:

打工是不可能一輩子打工的,只有具備創業思維,才能跳脫出來,創業成功。

相關焦點

  • 30歲了,不想一輩子打工想創業,不了解這個真相,還是老實打工吧
    文:冠群職說01你是不是這麼想過:老闆太摳、領導能力太差、同事關係太難,我不能一輩子打工,我得去創業,打工人家說了算,只有創業才是自己說了算我有一個朋友,今年35歲,33歲那年死活都不想打工了,就想創業,他覺得被人管的感覺太難受了,一定要管別人才舒服,他們公司原來做教育培訓的,於是他自己出來開了一家教育培訓公司,招了一批人,每到年底算獎金的時候,都不會按照當初約定的給,想方設法的剋扣,結果不用猜也知道,趕上今年疫情,關門大吉了。
  • 為什麼多數人寧願一輩子打工也不敢創業?
    在我們這個社會裡面,絕大多數人寧願一輩子打工,也不敢去辭職創業。因為,創業的辛苦並不是一般打工者所能承受的,還有創業風險很大,收入不穩定,很多人不到萬不得已之時,寧願選擇去打工。更關鍵的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創業的成功率要遠比現在高,現在創業的話,還要承受巨大的失敗壓力,這也不是普通人所能夠接受的。實際上,一輩子打工有打工的好處,創業也有登頂的豐收,國內多數人不願意創業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類:第一類,打工者雖然工資不高,但收入穩定。很多人指望著這份工資來過日子,對農民工來講,拿到工資可以養育子女、贍養老人。
  • 不想在城市打工,可以回農村做這3個創業項目,賺得不比打工少
    不想在城市打工,可以回農村做這3個創業項目,賺得不比打工少說到農村,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還是生活落後、基礎設施差的固有印象。那麼,要是不想在城市打工的話,可以回農村做這3個創業項目,賺得不比打工少。1、農村物流運輸對於農村來說,之所以基礎設置差,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便,外界的物資很難運送過來。但隨著很多農村的交通設施完善,不僅帶來了大量的流行元素,也成功將物流運輸帶了過來。
  • 想要創業致富,別做這3種生意,不然容易虧本
    想要創業致富,別做這3種生意,不然容易虧本當我們在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產生不想再為別人打工,想要自己創業的想法。但是我們在創業的時候該選擇什麼行業呢?所以說,我們一定不要選擇汙染比較嚴重的工廠,當工廠汙染範圍比較廣的時候,你的工廠很有可能會被關閉。3.國家扶持的行業當我們創業的時候可能會想要選擇國家所要扶持的行業。因為那一個行業,國家通常會給予一定的補貼,能夠省出一部分資金。
  • 你為什麼一輩子打工,不想窩囊一輩子,看看成功男人是怎麼做的
    你為什麼一輩子打工,總是失敗,不想窩囊一輩子,就看看成功男人怎麼做的你為什麼做不了領導,是因為你不會它,不想一輩子打工,不想窩囊一輩子,成功男人的說話技巧,你會嗎?成功男人都懂得如何說話,如何好好說話。會說話,是成功男人的必經之路,今天教你成功男人的說話技巧。成功男人的說話技巧一:說話要真誠但也要有套路,措辭有技巧。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農村路也滑,人心更複雜。說話要真誠,要懂得把別人放在心上,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你對別人說什麼話,反映出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 人到中年,實在是不想再打工,不妨嘗試這3個創業項目,收入不比打工差
    所以很多人,到了中年階段,實在是不想再打工了,不想再受氣,也不想再天天擔心被裁員。 像這樣的情況,不妨嘗試這3個創業項目,只要堅持做下去,收入不比打工差,能夠繼續承擔起家庭重擔!
  • 有人說能創業就不要打工,打工很難變有錢,你怎麼看?3點分析
    「打工是不可能有錢的」,這句話確實說中了很多底層打工者的心聲,很多人都覺得,打工是賺不了多少錢的,要想發財就得創業。阿祖在鎮裡的單位幹了幾年,太過於安穩,他找上我說要辭職,問我要不要一起創業。他說:待在單位裡實在賺不到什麼錢,有本事的人都創業去了。
  • 不想一輩子打工?當老闆,一定要明白這6點啊!
    寧願睡地板,也要做老闆。這是以前,激勵無數人奮鬥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有當老闆的夢想,沒誰願意一輩子給人打工。每個人,都有自身的長處,你要把他放對位置啊。個人,也是如此。想賺錢,一定要知道自身擅長什麼,適合走什麼樣的道路!2、基層員工,不要想著,他會為公司著想。
  • 什麼樣的人創業更容易成功?關鍵看這3個點,你有嗎
    現在很多人都會想著要創業,大學生、自由職業者、寶媽們、工薪族,大家都萌生過創業的想法,但有的人創業會更容易成功,有的人創業便更容易失敗,這是為什麼呢?大家都知道,程式設計師和銷售人員是更容易創業成功的,那麼,除了所處的行業,我覺得關鍵是在於他們的品格是否能夠被人信賴,這決定了是否有人願意幫他;第二個是這個人是否擁有足夠的自信,能不能相信自己能夠幹成一件事情;第三個是這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怎麼樣,遇到突發的事件時,是否能夠把事情給完美的解決掉,或者至少不讓這個問題出現太大的披露。下面,我將來仔細的拆解一下這3個點。
  • 「創業教父」的第四次敲鐘:引發季琦對創業的感悟(下)
    昨天我分享了「創業之父」季琦曾經寫的一本書《一輩子的事業》。關於他從三家上市公司得出的五個成功道理,我總結了一下,分別是:變通的能力、創新的能力、面對黑天鵝事件的處理能力、管理企業的能力、效仿的能力。今天我繼續為大家分享關於季琦先生對於創業思維和管理團隊的心得。
  • 30歲以後,人窮不碰3種生意,沒錢別做3種買賣,別怪我沒提醒你
    30歲以後,人窮不碰3種生意,沒錢別做3種買賣,別怪我沒提醒你人到中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我們常說三十而立,到了這個年紀,也該有定型了。成家立業是少不了的,隨著壓力越來越大,責任越來越重,肩膀上的擔子自然是不能放下。在如今這個社會上,絕大多數人都是要努力才能維持自己的生活。如果想要過上更好的日子,那就只能盡全力去拼搏。
  • 這才是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創業成功與失敗的關鍵
    創業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為什麼說它有意思呢?因為在對待創業方面,將社會上的人大致分為了三類。一類是想都不想創業的人,這類人會覺得老老實實上班才是最穩定的;一類是想去創業卻又左右為難的人,這類人想要創業,卻又會擔心創業之後沒有收入來源;還有一類就是「一朝學會狗攆兔,從此踏上不歸路」,就是說踏上了創業的這條路之後,就不願再回頭了。
  • 創業就是失去現在要未來
    賺錢只是個形式,但你改變了活法。   我之前遇到一個想創業的人,告訴我他現在在打工,一個月多少錢,如果創業的話打工的收入就沒有了,還有實際的問題就是房貸很緊張、要創業還差一點錢,也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很想做。問我怎麼辦?我說回去做個夢。第二天問問自己想不想變成真的?如果想變成真的,那就什麼都不要想了,趕緊去做吧!夢很有意思,通常過三分鐘就說不清楚了,五分鐘就忘記了。
  • 姜子牙,張良,諸葛亮等絕世高人,為何不自己創業,要給別人打工
    很少有人想過靠打工出人頭地,在很多人看來,打工是沒有任何前途的,唯有自己當老闆才有前途。所以很多人就想不明白,為什麼姜子牙、張良、諸葛亮這些能力超群的人,不自己創業反而跑去給別人打工,這不是惜才了嗎?有些成功學家就總結到:這些人沒有冒險精神,所以即便能力再高,也只能給別人打工;那些有冒險精神和魄力的人,才是天生的老闆。很多人聽他們一蠱惑,就覺得只要自己有冒險精神和進取的勇氣,將來就一定能賺大錢。
  • 創業:適合不想打工自主創業的年輕人的項目分享
    年輕人創業經驗大都不足,面對項目的選擇更是不知所措。那麼,有哪些創業項目適合年輕人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最適合年輕人創業的項目,希望對你有幫助。家教業務家教是最簡單的一項在家創業點子。你可以教授任何你擅長的學科,而且你不必局限於傳統的教學科目。家教需要一定的耐心和較強的表達能力,你面對的可能是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甚至在職人員。能夠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轉化為一項收入來源,這是個既簡單而且可行性強的項目。網際網路電商個性定製品這一小本創業項目因為它的門檻低,時間自由,重點是無需囤貨,市場空白。
  • 「打工人」不好做?要不來做「創業人」?
    「靠別人是公主,靠你幾哇是日本人,靠恁娘是河南人,靠自己是光榮的打工人。」「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這一句句看似搞笑調侃的打工人語錄背後,卻是多少職場人的真實狀態。
  • 有野心的窮人,沒錢沒人脈時,牢記李嘉誠的3字真言,勇走創業路
    現在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觀點,叫窮人不適合創業。可事實上,許多大商人在未成功之前,往往也都是一無所有、一窮二白的窮人,甚至在生活中遭受了非一般的磨難,但在義無反顧地投身創業後,反而能擺脫貧困的命運,走上成功之路。所以,窮人不適合創業或許在當下有一定的道理,但創業的確是窮人改變命運的最佳選擇。
  • 人到中年,「窮人」該怎麼創業?這3種小生意不起眼,但能賺錢
    其實,現實這就是如何,想要成為」富人「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否則豈不是現實中到處都是」富人「了,哪裡還有什麼」窮人「,就更不要提創業之類的事情了。不過,「窮人」要想成功脫掉標籤,就必須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即使已經人到中年,依舊要有創業的想法,要帶著這種衝勁去改變生活。那麼,人到中年,「窮人」該怎麼創業?這3種小生意不起眼,但能賺錢。
  • 創業前期需要準備的(續集4)
    也許有人會說:「你毛錢沒有海來和我說創業?你是咋想的呢?」——我不說這是什麼「窮人思維」這就有點難聽了,不尊重人!我只想讓你明白一點:"自己真的沒錢,也是可以創業的!」——這也是今天,第四步,我們需要做的!
  • 年輕人要不要創業,「六頂思考帽」給你答案
    我相信一定是眾說紛紜,當然要創業啊,不創業人生有何意義,收入談何提升,人生價值何以體現;什麼?當下的環境還考慮創業,風險很大,困難重重----然後大家都在發表自己的想法,並誓死捍衛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