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個扎心的問題:
「為什麼你只能一輩子打工?」
沒錢?沒資源?沒人脈?
這些都不是關鍵,最主要是你不懂創業思維。
讓我們來看一下大多數人工作時的思維狀態——
老闆給錢多,就多幹點;給錢少,就少幹點。!老闆對我好,我就多幹點;老闆對我不好,就少幹點!老闆在的時候,就多幹點;老闆不在的時候,就少幹點!我們總覺得自己是在為老闆工作——老闆給工資,我們出賣勞動力,好像的確是這麼回事兒。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你這樣混日子的工作方式會害了你?五年十年後,你會突然發現你的能力並沒有得到實質的提升,比剛畢業時高不到哪裡去,漸漸從血氣方剛的人上人淪落為可有可無的人下人,能不能保住工作不被淘汰都不確定,更別說去創業了——憑什麼創業?
如果不想一輩子打工,你首先得具備創業思維,用以下3種思維去打工,你才能真正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等到時機成熟,就算你沒錢,也照樣能夠創業成功。
01、主動思維
你想做成事兒,那你就必須要主動——任何事情都是一樣。
就好比你看上一個漂亮的女生或者男神,你就那樣一直用眼睛盯著、在心裡幻想著是肯定沒用的,你必須要主動出擊,去跟人家搭訕,才有成功的可能。
工作同樣如此。我們不能被動的去工作,不能因為老闆給錢多少或者老闆在不在而選擇做與不做,而應該主動去工作,要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我們永遠都是在為自己工作。
「呵呵,好濃的一碗雞湯啊!」
這,真的不是雞湯!你工作是為了賺錢,為了家人可以生活得更好,老闆只是給了你一個平臺而已,至於怎麼在這個平臺上蹦躂以及蹦躂到什麼程度都是由你自己決定的。
如果你只是被動的工作,你永遠不會有能力上的提升,你也不可能受領導器重,自然很難升職加薪。到最後,你坑的只能是你自己。
只有具備主動思維——主動地去工作,主動地去面對問題——我們才能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對當前的工作和以後的創業,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02、成長思維
成長思維比主動思維要更高級,要求我們不僅要主動做事,而且要不斷地挑戰自己,勇敢地去面對未知的問題。
職場中,時時刻刻都有新問題出現,這是我們成長的最佳時機。可惜的是,太多人都害怕犯錯,不敢去碰這些新問題,選擇逃避。要知道,新問題其實也代表著新機遇,你避開問題的同時,你其實也避開了機會。
在我剛畢業參加工作時,一個前輩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工作中的問題就像屁股上的痔瘡一樣,你可以視而不見,反正平時也沒那麼疼,但某一天它會疼得你要命,你還是要去想辦法解決它,躲不了的。」
這是我聽過最俗最噁心的比喻,但是這麼多年的職場經驗卻告訴我,這個比喻是最恰當的——工作中的問題,你是躲不了的,總有一天你需要解決,或許是在下個星期,或許是在下個崗位,或許是在下個公司,也或許是你創業的時候。
早點面對問題,早點試錯,你就能早點成長,早點成功。
03、整合思維
不管是工作,還是創業,你都要具備整合資源的思維。
現在的工作已經不再是單打獨鬥就能搞定的了,多數都是團隊協作,需要藉助他人才行。
可惜的是,很多人不願意去求助他人,總覺得這樣沒面子或者太麻煩或者欠人情。
《遠見》一書中,作者特別指出職場人必須要具備幫助和求助的能力。只有幫助別人和向別人求助,你才能與對方產生交集,而通過彼此幫助,兩者之間才有可能形成一種強關係,漸漸發展成有效的人脈。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長,有的有錢,有的有人,有的有勢,有的有口才……這些,對我們來說,就是各種各樣的資源。不管是工作中,還是未來的創業,這些資源就可以整合為我們所用,才能更快地走向成功。
寫在最後:
打工是不可能一輩子打工的,只有具備創業思維,才能跳脫出來,創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