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能創業就不要打工,打工很難變有錢,你怎麼看?3點分析

2020-12-15 學習委猿

「打工是不可能有錢的」,這句話確實說中了很多底層打工者的心聲,很多人都覺得,打工是賺不了多少錢的,要想發財就得創業。

阿祖在鎮裡的單位幹了幾年,太過於安穩,他找上我說要辭職,問我要不要一起創業。他說:待在單位裡實在賺不到什麼錢,有本事的人都創業去了。

我勸他:賺錢不一定非得創業,找份好工作,依然能有不錯的薪酬收入。

他卻說:沒本事的人才打工,打工的人永遠賺不到多少錢,有錢人都做了老闆。

類似的話我聽不少人講過,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只有翻身做老闆,才能賺大錢,才算得上是成功人士,否則永遠都是個打工仔。

這樣的話很能煽動人心,也很危險,只有理性看清其中的利益關係,才做出適合自己的妥當選擇。

否則,我就見過很多大老闆創業失敗,一夜之間,一無所有,心態徹底崩潰。

01如何定義「有錢」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缺錢,很窮。這種所謂的「窮」,並不是真的貧困到沒地方住,連飯都吃不起,而是現有的經濟實力達不到自己的欲望追求。

年薪幾萬的人喊窮,年薪二十萬的人也喊窮。說到底,都是相對性貧窮,衣食住行沒有問題,但就是覺得自己的經濟水平處於社會的底層,或是生活品質比不上別人。

以目前社會對家庭經濟的基本要求來說,有房有車可以是小康家庭的標準。如果以此來定論「有錢」,進入公司打工也能達到這個目標。

如果是以財務自由作為「有錢」的標準,那大部分創業者也沒有達到這個標準,而也有一些職場人在拿到公司股份後達到財務自由的。

以我自身經歷來說,就是通過打工實現財務自由的。而我身邊一些辭去單位工作,貿然創業的朋友,雖說是小公司的老闆,但整天為經濟發愁,經常找人借錢。

說到底,即便是以「賺錢的可能性」來衡量創業和打工,創業未必就一定比打工好。

如果是考慮到風險和壓力的話,打工反而是更好的選擇,畢竟只要你有實力有價值,能競爭好崗位,風險有公司給你扛著。

而創業的話,隨時都有可能大起大落,從白手起家,到家財萬貫,再到一無所有,也是分分鐘的事而已。

02兩個平臺各有優劣

考上清華北大可以說是有本事了吧,但你看清華北大出來的有幾個去創業,20%的比例不到。是因為不去創業的人都沒本事嗎?顯然不是。

對真正有本事的人來說,創業還是進公司,不過是平臺的選擇而已。如果能找到適合自己發揮的平臺,進公司當然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沒有,那就只能創業,造個平臺讓自己發揮。

很多人創業,實際上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

任正非因為失察導致公司被騙200萬,請求公司給機會將功補過,最後還是被辭退,只能創業。

馬雲大學畢業後到處投簡歷,都被刷掉,連去肯德基面試,也只有他一個人被淘汰,那就創業吧。

也正是創業,使得他們成為頂尖的企業家。也是因為創業,讓他們吃盡苦頭,任正非還患上了抑鬱症。

創業的優勢在於更「自由」,和擁有更高的可能性。所謂的自由,不是每天逍遙自在,而是可以決定自己想做什麼。更高的可能性,包括賺更多錢,以及發展到企業頂尖位置的可能。

而創業的劣勢在於,巨大風險,創業失敗率甚至超過90%。以及巨大的壓力,即便你成功把公司搞起來,作為老闆,你也要扛住帶領公司發展,帶領下面一群人的壓力。

選擇工作的平臺,優勢在於壓力相對更小,更有保障,只要自身有實力,可以在不同的公司裡跳動。

打工的劣勢則在於,在一定程度上被壓榨,工作上的自由空間很小,工作內容聽安排,工作時間要看老闆,薪酬也是得看公司的,想發展還得看機會。

03三個方面選擇適合發展的路

作為一名有實力的職場人,應該選擇打工還是創業呢?還得結合自身實際,從三個方面來考慮:

1、有多大的野心

有的人選擇創業純粹是出於自身喜好,不喜歡在公司裡安安穩穩賺錢,更想要自己出來打拼,創造自己想要平臺,自己做產品,追求刺激等。

所以還得看自己對事業追求的野心在哪裡,如果是想穩定的家庭和事業狀態,對經濟上沒有那麼高的追求,找個能夠供房供車的工作,會更適合。

如果是想要打拼,實現自己的事業追求,希望大富大貴,財務自由的,創業確實是最有可能的選擇。

對創業者來說,野心確實很重要,當遇到各種困境和壓力的適合,往往是欲望和野心支撐著你往前闖。

2、抗風險和抗壓能力

如果是想要創業,就要有抗風險和抗壓能力的準備。

創業失敗的概率很高,即便是前期抗起來,市場競爭激烈,生存壓力也會很大,前幾年基本都有隨時競爭失敗的風險。

創業者要儘可能保證不影響到家庭經濟,至少確保創業失敗不會使得家人的基本生存都出現困難,或是無家可歸。

另一方面則是,做好24小時加班工作的心理準備,面對市場競爭和內部管理的壓力,要熬得住,或者花大錢請高手來扛住。

所以創業前一定要做好可行性的評估分析,如果沒有這幾點準備,則不要選擇創業,好好找份工作先積累自己的資本。

3、自身的實力優勢

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創業,比如技術性人才,更適合找個好老闆,進入適合自己成長和發揮優勢的平臺,在公司裡面埋頭苦幹。

通常適合創業的基本都是領導型人才,雖然自身硬實力沒那麼強,也沒那麼專業,但很有個人魅力和風範。

如馬雲,能凝聚人心,帶動大家的積極性,有足夠的眼界,大家也衷心跟隨。蔡崇信第一眼見到馬雲,就辭掉幾百萬的工作,跟著他創業,可見其魅力。

另一種優勢則是,有資本或是有資源,比如有一定的門路能拿到項目,有人才資源、貨物資源、合作夥伴資源等,通過資源整合也能帶動創業的成功。

所以要先認清自己的能力優勢在哪裡,是適合崗位上的工作,管理工作,還是適合做一名領導,帶著團隊打拼出一條路。

選擇對了,成功的機會自然就會比較大。

相關焦點

  • 不想一輩子打工?你一定要學會這3種創業思維,沒錢照樣創業成功
    問個扎心的問題:「為什麼你只能一輩子打工?」沒錢?沒資源?沒人脈?這些都不是關鍵,最主要是你不懂創業思維。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你這樣混日子的工作方式會害了你?五年十年後,你會突然發現你的能力並沒有得到實質的提升,比剛畢業時高不到哪裡去,漸漸從血氣方剛的人上人淪落為可有可無的人下人,能不能保住工作不被淘汰都不確定,更別說去創業了——憑什麼創業?
  •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年輕人不進廠打工想幹嘛?
    每一年春節過完之後,大家都說要出去打工。但是在外一年到頭打工,也沒看有多少人掙到錢。掙到錢的人已經不說自己打工了。村裡的年輕人都背井離鄉到外地去打工,那像家裡人說那樣嗎?都是去掙錢?在大城市,每個月的工資就固定幾千塊錢,除去房租水電。交通費。
  • 人到中年,實在是不想再打工,不妨嘗試這3個創業項目,收入不比打工差
    像這樣的情況,不妨嘗試這3個創業項目,只要堅持做下去,收入不比打工差,能夠繼續承擔起家庭重擔!裡面有很多創業任務能做,只需關注就能做了,每天都更新。平均一個任務是有20-60左右,堅持下來每月也能增加點收入。 網絡創業對於沒有什麼創業成本的,簡單易上手,中年人操作是沒有問題的,但收益也不是很高,如果想要獲得更多收入,那要付出更多汗水才行。
  • 30歲了,不想一輩子打工想創業,不了解這個真相,還是老實打工吧
    文:冠群職說01你是不是這麼想過:老闆太摳、領導能力太差、同事關係太難,我不能一輩子打工,我得去創業,打工人家說了算,只有創業才是自己說了算咱們中國很多的小老闆,都覺得自己特別聰明,總想著怎麼能夠在員工身上省錢,怎麼能降低成本,最好是不花錢讓員工幹活。有這樣思想的老闆,最終都怎麼樣了呢?公司都提前死了啊。02聰明的老闆都是捨得為員工花錢的老闆,為啥呢?咱們想個問題,在一個公司中,存在幾種關係?
  • 在農村,為什麼有些人很窮,卻不願外出打工?有兩個原因!
    這裡面多少有點偏見,因為萬事不絕對,農民也並不是只有打工一條出路。黑嫂分別說一下這個問題。Ⅰ:在家也能致富現在對於農村的扶持力度非常大,鼓勵農村年輕人在家創業,也鼓勵農村年輕人在農村發展。究竟農村能不能創業,能不能發展呢?是能的!
  • 不想在城市打工,可以回農村做這3個創業項目,賺得不比打工少
    不想在城市打工,可以回農村做這3個創業項目,賺得不比打工少說到農村,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還是生活落後、基礎設施差的固有印象。可以說,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也為當地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許多人開始選擇在家門口乾活,不再奔赴其它的城市找尋工作,依舊能夠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那麼,要是不想在城市打工的話,可以回農村做這3個創業項目,賺得不比打工少。
  • 李嘉誠說: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只理解字面意思,那就大錯特錯了
    這些年來,關於打工者的話題還是比較多的,社會上也經常有人會討論關於打工者的事情。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個發財夢,都想要成為老闆,只不過這比較困難而已。有些人選擇了創業,當然,創業的人也要承擔更多的風險,有些人想要穩妥的收入,最後選擇了打工。
  • 為什麼多數人寧願一輩子打工也不敢創業?
    在我們這個社會裡面,絕大多數人寧願一輩子打工,也不敢去辭職創業。因為,創業的辛苦並不是一般打工者所能承受的,還有創業風險很大,收入不穩定,很多人不到萬不得已之時,寧願選擇去打工。更關鍵的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創業的成功率要遠比現在高,現在創業的話,還要承受巨大的失敗壓力,這也不是普通人所能夠接受的。實際上,一輩子打工有打工的好處,創業也有登頂的豐收,國內多數人不願意創業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類:第一類,打工者雖然工資不高,但收入穩定。很多人指望著這份工資來過日子,對農民工來講,拿到工資可以養育子女、贍養老人。
  • 「倒數第一創業掙了500萬,學霸卻給他打工」,這話害了多少人?
    讓他們好高騖遠,可以說是害了他們一生。這句話也是本人平生最討厭的一句話,這句話如下:我聽說,有個每次成績倒數第一的學生不讀書了,出去創業掙了500萬 ,他們同班的學霸卻給他打工!讀書有個屁用!這段話是對是錯?今天小編就戳穿這段話的荒謬!還大家一個正確的三觀!
  • 打工人,打工魂,你見過打工汪嗎?
    早安,打工人!」 「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 「打工你會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都活不下去,早安,打工人!」 最近,打工人語錄全網霸屏,見多了打工人,想不想看看打工汪呢,畢竟快過年了,打工汪也得賺點錢回家過年!
  • 從「打工人」到「打工人」的老闆,創業路上你需要注意什麼
    創業 可以說是多數人多數人的追求 少數人的行動 幸運者登頂的一場冒險
  • 記者街採濟南市民:火遍朋友圈的「打工人」現象你怎麼看?
    「有人相愛,有人夜裡看海,有人七八個鬧鐘起不來。早安,打工人。」  類似帶著戲謔、調侃語氣的自嘲式表達,成為職場壓力下廣大網友的流行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打工人」的陣營中,他們互道「早安、午安、晚安」,相互打氣加油。熱度之下,這或許是工薪族以戲謔對抗和化解工作壓力的方式,是一種自我安慰和鼓勵。  你覺得自己是「打工人」嗎?
  • 打工不如創業,目前農村有哪些10萬元以下的小本創業項目?這幾個
    都說「打工比如創業」,近年來農村小本創業項目是很受歡迎的一種投資賺錢方式。在城裡生活壓力太大,很多外出打工者都想白手起家,靠打工存的些許積蓄贖回自己的自由身,讓自己創業做老闆。不過想要輕鬆賺錢,選好創業項目才是根本,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在目前農村,有哪些10萬元以下的創業項目吧!農家風味菜館民以食為天,在城鄉結合部開一家農家風味菜館,推出特色農家菜肯定能賺錢。
  • 馬雲說:年輕人進廠打工就廢了
    很多人一提到電子廠打工,都會說沒出息,進廠掙不到錢,紛紛勸你千萬別進電子廠做普工,那麼今天【人人微聘】小編想給大家詳細分析下進廠做普工應不應該。大家都知道,馬雲是一個電商界的大佬,經常出入一些活動,並且他曾經在一個公眾場合裡說過千萬不要進廠打工,年輕人進廠打工就廢了,而我們應該做的是需要創業。聽到這樣的講話無非是很振奮人心的,讓別人給自己打工才能掙更多的錢。但現實中,又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條件呢。
  • 打工是不可能的,這句話有毒
    客觀的講,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何止是泥鰍和鯉魚的差別,說是蚯蚓和神龍的差距也不為過。對於一些家庭條件不錯的人來講,不想給人打工了,那麼自己出來做點事是完全可以的。他們創業虧個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也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後果,虧了也就虧了,反正身後還有家裡給頂著。
  • 「打工人」不好做?要不來做「創業人」?
    「靠別人是公主,靠你幾哇是日本人,靠恁娘是河南人,靠自己是光榮的打工人。」「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這一句句看似搞笑調侃的打工人語錄背後,卻是多少職場人的真實狀態。
  • 早安打工人的文案句子 早安打工人為什麼突然火了?出自什麼梗?
    早安打工人的文案句子1.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2.我要悄悄打工,然後驚豔所有人!3.早上好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怨為打工人。4.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5.有人夜夜笙歌,有人一大早為生活奔波,早安打工人。
  • 打工人,打工魂,古代打工人趣談
    現代的打工人為了生存而上班,那麼古代的打工人又是怎樣的呢?要說古人打工人,那就不得不得提一下模範打工人大禹。大禹為了打工,紮根黃河流域,開鑿山川,改良土質,挖通溝渠,一打工就是十三年,甚至三過家門而不入。你認為在古代,只要當了官吏就萬事大吉嗎?錯!古時候的官吏作為打工人比我們想像中慘得多。在皇帝面前工作,讓古代打工人倍感壓力。
  • 打工系不可能打工的,我要自己當老闆!
    ,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 記者:「那你將來想做什麼?」 周瓦拉:「我想種地,不去城裡闖蕩了,父母年紀大了,希望多陪一陪他們。」
  • 老闆不講武德,打工人要不要講?
    對,她說了無數次「老子」,而不是「老娘」……正好最近「打工人」和「不講武德」這兩個梗超火,我就聯想到一個話題——打工人,要不要講武德呢?注意,以下分析,力哥不是站在老闆立場上說的,我只是就事論事,理性分析,幫大家理理思路,做做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