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故事:揭秘史前恐龍滅絕之謎,為何鱷魚卻存活了下來?

2021-01-09 探秘故事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今天的探秘故事。一萬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恐龍,曾經是地球的霸主,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但不知為何,卻在6500萬年前出現了恐龍滅絕的情況,唯有部分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有倖存活了下來,並且一直繁衍至今。在6500萬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麼?居然使恐龍發生了大規模的滅絕。關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原因,在科學界一直都存在著較大的爭議。當然 在這些爭議中,也有很新奇有趣的假說,比如外星人屠殺說, 性別失調說, 物種爭鬥說等不同新奇有趣的假說。

然而 在如此多的假說中,最終能夠得到大多數科學家支持的只有如下幾個說法。一、氣候變遷說:在6500萬年前, 地球的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驟然下降,令當時的恐龍,再也無法適應環境而產生最終的滅絕。有人認為 恐龍是冷血動物,因為身上沒有發毛或者保暖器官,而最終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驟然下降,全部都被凍死了。二、大陸漂移說:根據地質方面的研究證明,在恐龍生存的那個年代,地球上的大陸只有唯一一塊。即「泛古陸」,由於地殼的變化,這塊大陸在侏羅紀時代,發生了較大的分裂和漂移的現象,最終導致了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最終因此而滅絕。三、酸雨說:在白堊紀末期可能下過比較強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鍶在內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直接或間接地攝入鍶,出現了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後慢慢地一批批死掉了,直到最終的滅絕。四、疾病論:根據美國權威的病理學家認為,在地球上 恐龍這一物種發展到最鼎盛的時候,一場類似於,人類目前面臨的神經病毒或者瘟疫,突然席捲了整個地球,使恐龍滅絕。

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上面的每一種說話,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 氣候變遷說,並沒有闡明氣候變化的原因。而現代地質學中,「大陸漂移學說」本身仍然是一個假說而已。「酸雨說」和「疾病論」同樣缺乏足夠的證據。然而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最新發現,表明在6500萬年以前,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巨大隕石撞擊地球,揚起大量的煙塵,遮蔽天空,地球環境進入「核冬天」。太陽被遮蔽指使氣溫嚴寒,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所以缺乏氧氣,讓一度支配地球的恐龍走向了衰亡。該理論源自科學家預測核戰造成了氣候災難,核武器攻擊城市,會讓大量的煙和煤煙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這將可能導致非常寒冷的天氣。

據科學家稱, 這個冬天據說持續不超過20到30年,是足以消滅海陸空各種生物,以及許多其他生命形式。從電腦對「核冬天」的模擬中可見,衝擊後數小時,地球發生了地震 、海嘯與火災。接下來,塵土與硫磺液體在空氣中聚集,擋住了太陽光,最後照在地球的陽光僅剩下原本正常水準的20%。但也有許多人對這種小行星撞擊論持懷疑態度,理由是 蛙類 鱷魚以及其它許多對氣溫很敏感的動物,全部都頂住了白堊紀而生存了下來。這種理論無法解釋為什麼只有恐龍滅絕了,迄今為止,科學家們提出的對於恐龍滅絕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幾種。比較富於刺激性和戲劇性的「隕星碰撞說」,不過是假想中的其中之一而已。

經過科學家不斷的研究得出了最新的理論表明,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巨大的彗星撞擊到了地球上,通過內部震蕩理論,在彗星撞擊的對面點出, 造成了火山爆發。當然,這些都不足以證明,是最終使恐龍從地球上最終滅絕的原因。真正使恐龍滅絕的原因,是這座火山在爆發之後,攜帶出了大量的厭氧菌。這種厭氧菌將氧氣轉化成了一種有毒的化學氣體,經過十幾萬年 甚至更長的時間,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變得極其稀少。小型的哺乳動物能夠繼續的生存,但是像恐龍這樣體型巨大的生物最終失去了生存的能力。於是,為了繼續繁衍,恐龍便將身體不斷的縮小,逐漸演化成了類似鳥類的其它物種。如今的昆蟲,之所以變得這麼小,也是因為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比較少,使得它們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來帶動龐大的肢體。

恐龍的滅絕,只有在各種內外界因素共同作用下才會發生。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單一的原因很難導致恐龍的滅絕,所以恐龍滅絕是多方面造成。但是無論當時發生了什麼,至少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那就是當時恐龍對手發生的一切無法適應或改變。如果恐龍不曾滅絕,那麼它們今天也許仍然是地球上的主宰,恐怕就沒有我們人類的棲息之地了。好在我們如今獲得了珍貴的恐龍化石,使得科學家們的研究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讓我們了解了恐龍滅絕的更多可能性。恐龍滅絕後,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期待未來人類,能將我們地球這個家園,裝點得更加和諧美好。

好了,今天的探秘故事就到這裡了。在結束前我想說一下自己的感悟,像恐龍的滅絕,地球上生物物種的減少,等等都無法再挽回。可是這些原因究竟是什麼造成的呢?雖然現在人們過得越來越好,可是地球上的環境還是沒有得到比較好的保護。它們的滅絕,還是因為我們所造成的。每個人都應該從自我做起,一起保護這個地球。不再讓恐龍滅絕發生在其它的物種身上。如果大家有什麼想說的話,可以在文章的下方留言評論。但是有一點希望大家可以文明說話,指出缺點和不足都沒有關係,但是不要帶髒字,好了,我們下個故事見。

相關焦點

  • 同樣是史前巨獸,為什麼鱷魚存活到了現在,而恐龍卻滅絕?
    在自然界的進化史中,很多史前生物都只留下了一抹傳奇的色彩,退出了歷史舞臺。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恐龍,它曾經是地球的霸主,卻慘遭滅絕。其實與恐龍同時代的史前生物還有鱷魚,鱷魚是怎麼戰勝了恐龍,生存到了現在呢?鱷魚種類也是非常多的,它們的祖先生活在2億多年前,一種名為「帝鱷」的鱷魚。
  • 它被稱為史前巨獸,比恐龍還要「恐怖」,為何能存活至今?
    人類還未誕生之前,地球上被各種巨大的生物所霸佔,像恐龍、鱷魚、鯊魚等等,陸地有恐龍,空中有飛龍,海洋中有鯊魚,它們憑藉自身優勢在地球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甚至當時地球上,沒有任何生物可以與它們抗衡,像恐龍在地球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一種生物是它的天敵,除了恐龍以外還有一種史前怪獸叫做鱷魚,讓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鱷魚能夠戰勝恐龍,在地球上生存至今呢?
  • 行星撞地球卻倖免於難,英國學者揭示鱷魚的存活秘訣
    恐龍究竟是如何從地球上滅絕的,對於這件事學者們有著各種不同推測。而現今大多數人相信,約6600萬以前,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引起大爆炸後大量塵埃進入大氣層,阻止了光合作用。當時的地球霸主恐龍最終因為無法覓食而滅絕。那麼,和恐龍生活在同時代的鱷魚又是如何逃過了滅絕的命運,存活到了今天呢?
  • 史前恐龍滅絕之謎
    恐龍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它們曾經統治地球多達1.5億年,到侏羅紀時期儼然已經成為動物界的霸主,可是這種神奇的動物卻突然銷聲匿跡了,它們是因為某種未知的厄運而滅絕的嗎?研究恐龍化石,19世紀英國人巴克蘭和曼特爾對一種遠古的動物化石進行了研究,兩人的成果一經發飆,世界上立即興起了一股尋找古代動物化石的熱潮。隨後,人們又陸續發現了許多奇異的爬行動物化石,並將它們命名為「恐龍」。火山爆發引起氣候的變化而導致恐龍滅絕的猜想。恐龍滅絕之謎,龐大的恐龍家族是怎樣滅絕的?
  • 李耀煌新作《揭開恐龍大滅絕之謎》獲著作權證
    7月8日,國家版權局發布公告,給我市李耀煌原創完成的科學著作《揭開恐龍大滅絕之謎》頒發著作權證。這是李耀煌繼《長成於海洋的山的年輪》《地球古海蝕地貌研究》《探秘古海岸》後獲得的第四張著作權證。李耀煌自2004年開始利用業餘時間收集古海洋生物化石,堅持地球科學研究。
  • 存活至今的6種史前生物,它曾以恐龍為食,大熊貓是其中一個!
    存活至今的6種史前生物,有一種曾以恐龍為食,大熊貓是其中一個!地球上生命體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順利的,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地球環境的變化導致很多的生物從地球上滅絕。在6500萬年前一場全球性災難的到來,讓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恐龍滅絕,一直到450萬年前才出現了人類。在6500萬年前的這場災難當中,並不是所有的生物全部都消失不見,也有一些古老的生物得以延續,有的進化成為了其他的生物,有的已經適應了地球的環境。比如以下的這幾種生物就是史前遺留下來的動物,也被稱為活化石。
  • 鱷魚跟恐龍是同一時期的動物,為何它沒有像恐龍一樣滅絕呢?
    地球上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其中第五次大滅絕就導致稱霸地球的恐龍全部滅絕了。不過有些動物卻憑藉自己本事,在大滅絕時期火了下來,鱷魚就是跟恐龍同一時期的動物,它為何沒有像恐龍一樣滅絕呢?難道當時的火山爆發、氣溫變化不會影響鱷魚嗎?
  • 史前巨獸,恐龍唯一的天敵,遠古霸主恐鱷為什麼會突然滅絕?
    一提到鱷魚,在我們腦海中總會想到那副兇惡、可怕的模樣,像《殺人鱷魚潭》《史前巨鱷》等驚悚恐怖電影更是加深了這個印象。鱷魚是野外的頂級掠食者,但是與生活在史前地球上的那些鱷魚相比,今天地球上的鱷魚簡直就是弟弟。
  • 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為何恐龍滅絕鳥類卻存活下來了?
    科學家說鳥類是僅存的恐龍,這可能聽起來很奇怪,但這種聯繫確實存在。大約1億5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時期,最早的鳥類從體型嬌小、長著羽毛的恐龍進化而來,成為恐龍族譜上的另一個分支。在超過8000萬年的時間裡,各種各樣的鳥類繁衍生息。
  • 恐龍打不過鱷魚?鱷魚能存活到今天,竟是因為一個習慣性動作
    人類從未對一種古生物懷有如此巨大的興趣,它就是恐龍。在許多影視作品中,恐龍都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它也曾經是人類對怪獸幻夢的最深刻證據。現如今,恐龍已經滅絕了6500萬年,但是和恐龍生活在同時代的鱷魚卻存活了下來。
  • 鱷魚為什麼沒有隨恐龍一道滅絕之謎
    鱷魚是一種極古老的爬行動物,至今已有二億多年的歷史,當地球上還處於恐龍稱霸的時代,鱷魚就已經遍布全球的各個角落了。時至今日,龐大的恐龍家族滅絕已經有 6000多萬年了,而鱷魚還依然生活在地球上的許多地區,其形態、生存方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那麼,是什麼因素使得鱷魚避免了慘遭滅絕的命運呢?這就需要從鱷魚的生存方式及被其捕捉的獵物之間的生存關係談起。
  • 史前生物大揭秘,巨型企鵝可達一米五,巨蟒可吞噬恐龍
    地球上一直以來都有各種各樣的生命在存活著,在有人類之前,這個地球上的生物有著自己的規則秩序。而我們現在想要了解這些史前生物的生活習慣,也只能通過遺留下來的少量化石進行探索,那麼那些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的史前生物們到底有著怎樣的特殊能力?
  • 恐龍的天敵!史前巨鱷普魯斯鱷 能瞬間撕碎霸王龍
    恐龍的天敵!史前巨鱷普魯斯鱷 能瞬間撕碎霸王龍時間:2016-06-08 12:4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恐龍的天敵!史前巨鱷普魯斯鱷 能瞬間撕碎霸王龍 普魯斯鱷是一種史前的巨鱷,也就是現代鱷魚的祖先。
  • 【親子故事】恐龍滅絕之謎
    來源:未來出版社 現今父母都非常忙碌,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但是無論時間再怎麼緊縮,陪伴孩子閱讀的時間,絕對要空出來,因為親子閱讀的魅力是非常大的,他能幫助你培養與孩子的親子關係,能鍛鍊他們獨立閱讀和思考的能力,還可以開發孩子的腦力與想像力...想像一下一家三口在燈光下,窩在沙發上讀一本繪本故事
  • 鱷魚是恐龍時代的物種,它憑什麼本事一直存活在今天?看完漲知識
    地球上的每一個物種,都是通過不斷進化和演變才有了今天的模樣,其實在地球上,曾經存在著很多的物種,有很多的古生物因為地球上的環境或者是災難而滅絕了,也有一些為了生存下去,憑著強大的適應能力活了下來,逃過了滅亡的厄運。
  • 鱷魚的進化之謎被解開:超級巨鱷將重現人間?
    鱷魚的進化之謎被解開:超級巨鱷將重現人間?眾所周知,鱷魚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動物,是在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和恐龍同時出現的,至今已有2億年。恐龍早已滅絕,地球上的生物也要麼消失要麼進化,新面孔一茬又一茬地出現。
  • 『探秘侏羅紀』震撼啟幕 萬人體驗史前恐龍文化
    2020年7月25日,SM天津濱海城市廣場『探秘侏羅紀(需求面積:500-1000平方米)』超級恐龍沉浸式科普展在萬眾期待之中震撼啟幕,多種形態各異的史前仿真恐龍組成的「展隊」在SM廣場全場排列開來,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觀。
  • 死亡旋轉太恐怖 史前巨鱷竟能KO掉恐龍
    鱷魚是地球上存活至今最大的爬行動物之一。鹹水鱷就是一種典型的致命食肉類動物,它們至少能長到23英尺(7米)長,體重超過2000磅(1000公斤)。這些傢伙什麼都吃,甚至是鯊魚。(儘管他們會吃人,但每年死於蜜蜂叮咬的人數遠多於被鱷魚攻擊的人數。)    巨型鹹水鱷的祖先體型可能會更加碩大。
  • 假如恐龍沒有滅絕會怎樣?巧樂卡超輕粘土「恐龍奇遇記」遇見恐龍
    恐龍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末。假如恐龍沒有滅絕,人類會怎樣?事實上,人類能存活是個奇蹟:人類從史前靈長類進化而來,而靈長類從哺乳類動物進化而來。在白堊紀-古近紀滅絕時期,爬行動物是地球的霸主。大滅絕時期最先死去的是大片的森林,因為全球遮天蔽日的灰塵阻擋了足夠的陽光。滅絕事件給所有大型生物和奔跑迅速的動物帶來滅頂之災。許多冷血動物也接連死亡,由於無法調節自身的體溫而死於接踵而至的嚴冬。然而有一個群體受到的影響最小,那就是哺乳類動物。
  • 3種兇猛的史前生物,人類毫無招架之力,遠古時期就已滅絕!
    我們都知道地球經歷了46億年的演變,只有極少數的生物戰勝了自然倖存了下來。說到史前生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恐龍,恐龍憑藉它巨大的身形,強悍的攻擊力成為了當時的地球霸主,但由於生態環境的極度惡化,最終慘遭滅絕,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