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J:要想心臟健康,吃魚比吃肉強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奇點糕 奇點網 收錄於話題#飲食是門大學問12#心腦血管疾病13

奇點糕掐指一算,不少讀者們看到這行字的時候,肯定是剛剛結束大吃大喝,或者還在胡吃海塞的過程中吧?畢竟周末啦,食物是快樂的重要源泉,尤其是在這麼冷的冬天,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大家對卡路裡的嚮往嘛。

不過吃進體內的卡路裡是什麼來頭,還是得好好挑一下的,不能只顧著嘴上一時爽。像奇點糕就覺得比起只衝著豬肉牛肉去,有時候換換口味來點魚肉也挺不錯,不僅好吃,而且健康。

近期《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分析,也支持了奇點糕的這種偏好:英國生物庫(UK Biobank)42萬參與者的數據顯示,比起吃紅肉或者禽肉,只吃魚肉與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等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下降有關[1]。

從分析數據來看,只吃魚肉的人群在心血管方面的獲益,比不吃肉的蛋奶素食者還要更勝一籌,這與素食者的整體飲食並不完全健康有關。但如果魚肉和禽肉都吃,就會把心血管風險拉低到吃紅肉人群的水平,兩種白肉看來還是有區別的。

這圖裡的食物還挺誘人,嗯

吃魚對心臟好這件事,,不過在西方國家似乎一直不太受寵。用研究團隊在論文中的話說,就是「動物保護主義、對抗生素濫用憂慮等原因,導致純素食和蛋奶素食最受歡迎」。

不過奇點糕這幾年也沒少看到外國素食網紅被扒皮,在鏡頭背後偷偷吃肉的報導。而且去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EPIC-Oxford前瞻性隊列研究還顯示,純素食和蛋奶素食,可能與更高的卒中風險有關[2]。

EPIC-Oxford的研究中還顯示,只吃魚肉不吃紅肉,則與缺血性心臟病發病風險下降有關,這種飲食方式也有一個專門名詞——「魚素」(pescatarian),但還很少有研究去證實它的獲益,與素食、普通飲食的橫向比較就更少了。

看到這種魚排,奇點糕就忍不住口水

(圖片來源:Pixabay)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不對上大數據,大樣本量的流行病學數據,在飲食和營養相關的研究中最靠譜。本次分析中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團隊的數據來源,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國生物庫,共有42萬餘名參與者被納入分析。

根據調查問卷中報告的飲食狀況,參與者被分為四組,第一組是佔總數1.8%的蛋奶素食,魚肉禽肉紅肉全都不吃,第二組只吃魚肉不吃其它肉的佔2.4%,吃魚肉和禽肉的佔1.1%,而剩下接近95%的就是什麼都吃的「吃紅肉者」了。

四組參與者在基線特徵和飲食特點上稍有區別,不過差異並不是非常顯著,就算是蛋奶素食人群,披薩、薯條和含糖飲料也沒少吃少喝。在中位時間8.5年的隨訪後,參與者中已發生超過10萬例心血管事件,6000多人因心血管原因死亡。

根據每組的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結合基礎疾病、生活方式、體重指數等基線特徵,研究團隊分析出了下面這張「森林圖」。從整體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來看,蛋奶素食、只吃魚肉和吃魚肉+禽肉,對比吃紅肉人群都與風險小幅下降有關。

但繼續細分心血管疾病的話,與吃紅肉者相比,只吃魚肉與缺血性心臟病風險相對下降21%(HR=0.79,後續以此類推),心肌梗死風險相對下降30%,卒中風險相對下降21%,心衰風險相對下降22%有關,且都有統計學意義。

而蛋奶素食或者吃魚肉+禽肉,就都沒有這種全方位的獲益了。不過由於隨訪時間偏短,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診療進步,飲食類型對確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影響還不顯著,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的隨訪。

只吃魚肉的好處是不是又和ω-3脂肪酸有關,論文作者和奇點糕也都不好下評論,畢竟魚油試驗撞牆的不少。但是把不健康的食物換成好吃又健康的魚肉,它不香麼?反正奇點糕從小被教育「吃魚的孩子更健康」,親身證明屬實

參考資料:

1.Petermann-Rocha F, Parra-Soto S, Gray S, et al. Vegetarians, fish, poultry, and meat-eaters: who has high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study from UK Biobank [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2.Tong T Y N, Appleby P N, Bradbury K E, et al. Risks of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in meat eaters, fish eaters, and vegetarians over 18 years of follow-up: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EPIC-Oxford study[J]. BMJ, 2019, 366: l4897.

頭圖來源:Pixabay

本文作者 | 譚碩

原標題:《EHJ:要想心臟健康,吃魚比吃肉強!英國生物庫42萬人數據顯示,「吃魚型飲食」與多種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下降超20%有關丨臨床大發現》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俗話:「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啥意思?究竟有道理嗎
    這句俗話:「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非常明白告訴人們,在選購豬肉的時候,槽頭肉不要買,買魚做魚吃的話,不要吃鯽殼魚。為什麼呢?不過最好的肉也在這,俗稱「黃金六兩」,有的地方也叫不見天,藏在槽頭肉中,如雪花一樣,幾百斤的豬不到一斤肉而得名黃金六兩。因此,人們根據實際生活經驗,告訴我們,挑選優質豬肉的一些經驗之談。聽老人說,在舊社會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很多殺豬匠幫村裡人殺豬,當時沒有工錢一說,一般殺豬匠要的就是一塊槽頭肉當做幫工的工費,很有可能把「黃金六兩」給弄走了吧。
  • 雞、鴨、魚、肉、蝦這些部位千萬別吃!可能會中毒或喪命!
    今天就來跟大家「解剖」一下,生活中常吃的幾種肉食——雞、鴨、魚、肉、蝦,這些部位千萬別吃,毒素和寄生蟲最多!雞——雞屁股很多人把雞屁股當成美味,雞屁股俗稱雞臀尖、雞尾,即肛門上方的三角狀的肥肉塊,很多人就好這一口。
  • 冬天,不吃豬肉也要吃此肉,上鍋一燉,營養滋補,比吃豬肉強多了
    後來我聽老人說多吃點羊肉,增加點熱量,再出去就不冷了,光吃羊肉也會膩,自從我學會了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羊排燴海鮮」後,一到冬天,我家一周必做兩次,這道湯吃起來湯鮮味美,營養又滋補。冬天,不吃豬肉也要吃此肉,上鍋一燉,營養又滋補,比吃豬肉強多了,首先從羊肉說起,它屬於溫性食物,熱量高,冬天吃正合適,相比於羊肉,豬肉的價值要低很多,所以比豬肉、排骨要強多了,做法簡單,直接上鍋燉就行,做上一鍋,連吃肉帶喝湯,家人吃得很過癮,也能解饞。
  • 想寶寶聰明就要多吃魚?記住這些吃魚的黑名單,家長不要給孩子吃
    魚類對孩子而言是非常健康有營養的食物,可是,最近一項研究表明:一項以三個亞洲家庭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報告顯示,這三個家庭的小孩年齡為15個月至2歲之間,他們每天都給孩子吃魚粥,結果發現,這些孩子體內汞水平高出正常水平的5倍。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家庭的家長並不知道即使是很低的汞水平,對小孩子的智力影響也是很大的,會影響正常的發育。
  • 吃不下紅燒肉也得吃?孕期到底如何健康吃肉?
    因為覺得「懷孕就是一個人吃兩個人用,要為了兩個人而吃飯」,很多人也都是從知道懷孕那一刻起,就都是吃大魚大肉,不差錢還要搞點燕窩魚翅花膠,甚至還要搞點蛇、穿山甲,啥稀罕吃啥。吃一份不行,還得吃兩份,這樣才養孩子;否則就是營養不足,就會虧著孩子。可是,孕婦就得總吃大魚大肉嗎?不想吃也得強吃?孕期到底應該吃多少肉?
  • 吃了魚身上這個部位女子險喪命!雞、鴨、魚這些部位有毒,別吃
    在以前,因為生活條件的限制,很多人都想痛痛快快吃一頓肉。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肉在最近幾年突然就變得「不香了」。當年被人們鄙夷的魚頭、鴨脖和魚膽等反而成了不少人餐桌上的香餑餑。就在這時,不少問題也產生了。01日前,廣東的張女士因為感覺到視力下降,在聽到魚膽對眼睛好之後,便買來一條幾斤重的魚。在簡單處理後,便將整個魚膽吞了下去。
  • 「吃魚見人品」職場宴席看吃魚下筷第一部位,便知其性格特點
    不過,實際上,要看明白一個人的真實性格和特點,還可以通過一場飯局來獲取信息。俗話說:通過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就可以看透一個人的性格特徵。特別是在吃魚方面,因為魚是我們餐桌上最常見的菜餚,所以魚的品類,烹飪方法,放置方式和上菜時間都是我們流傳至今的餐桌文化。通過觀察他人吃魚的行為動作,還可以看到一個人的性格特徵。
  • 給娃吃魚補DHA怎麼選對魚、鱈魚、三文魚哪些是低汞魚?
    為什麼不是什麼魚都能吃,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因為幾乎所有的魚,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汞。汞是一種在環境中自然產生的元素,存在於海洋、湖泊、溪流中,它會損害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吃魚吃得越多,也就可能意味著,汞攝入的量越多,反而會危害健康。
  • 貓只吃貓糧怎麼辦?肉和魚都不吃!乾糧成癮的表現與矯正方法
    經常看到粉絲們的留言說,「我家貓只吃貓糧」、「肉和魚都不吃」等等諮詢。其實這從這簡單的一句話就能夠知道許多信息的。第一、這一定是一隻將近一歲或者一歲以上的成年大貓,並且這隻貓平時吃的都是商品乾糧,沒有任何其他食物來源。
  •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蔔保平安?到底怎麼吃最健康?丨蝌諺More
    蝌蚪君從小就聽長輩說:魚生火、肉生痰,蘿蔔青菜保平安,什麼紅燒肉糖醋魚,吃了不健康……那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呢?今天蝌蚪君就來給你認真分析分析。01魚真的是發物嗎?一提起魚,更多的人想到是魚是「發物」,吃多了上火,開刀手術的病人更不能吃,容易造成傷口不癒合。首先,現代醫學上壓根就沒有發物的說法。中醫書籍上對發物的描述是:「發物,指能引起舊疾復發,新病增重的食物。」民間定義為發物的食物名單可謂五花八門,各地對於發物的定義都略有不同,但魚蝦一定都佔有一席之地。
  • 孕期一定要多吃魚嗎?吃哪種魚?實在不想吃魚,怎麼辦?
    近年來,懷孕的時候一定要多吃魚的說法幾乎遍地都是,有孩子、沒孩子的人都會跟懷孕的媽媽們煞有介事地叮囑:多吃魚啊。那麼,孕期一定要吃魚麼?不想吃也一定要逼著自己吃?「魚」指什麼?海鮮類的其他產品可以代替魚麼?如果海鮮過敏怎麼辦?海魚和河魚吃那個好?冰鎮的魚和新鮮的魚哪個好?到底吃多少魚合適?
  • 這些魚,生活中我們都能見到,但是吃得可不多,大家要注意
    導語: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做魚來改善生活,魚的肉質鮮美,烹飪發放也有很多,而且脂肪含量還小,減肥的女同事是特別喜歡吃的。但是,愛吃魚的小夥伴,有一點要非常清楚,並不是所有的魚都能吃,一定要注意以下這幾種,這幾種魚含有重金屬,對肝臟是有損害的。
  • 這5種肉吃了危害大,很多人還經常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 我們每周吃魚280-525g、畜禽肉280-525g,優先選擇魚和禽肉。 肉雖香,但不會吃的話,也可能帶來健康風險。哪些肉不建議多吃呢? 01 雞屁股謹慎吃
  • 春季是吃這肉的「黃金期」,鈣是豬肉7倍,孩子常吃免疫強體質好
    導語:春季是吃這肉的「黃金期」,鈣是豬肉7倍,孩子常吃免疫強體質好。春季多給孩子吃這菜,7元一斤,鈣是豬肉7倍,常吃促進骨骼生長隨著疫情數據的好轉,南方的天氣也變得晴好,雖然數據是呈現下降的趨勢,但我們仍然要繼續做好防護措施,堅持到最後勝利的時刻,希望就在前方。
  • 晚餐想吃肉怎麼辦,晚餐可以吃什麼肉?
    一般來說減肥期間需要嚴格控制自己的食慾,而肉類食物又是十分容易長胖的,不過在減肥的時候也不是完全不能吃肉,最重要的是選擇熱量相對較低的肉和烹飪方式。接下來就來看看晚餐想要吃肉應該吃什麼? 兔肉
  • 懷孕多吃魚,孩子健康又聰明?原來吃魚也有禁忌,多數孕媽卻不知
    魚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於是就有人推薦孕媽要多吃魚肉,不但有助於胎兒的成長。而且還可以預防一些心血管疾病,大大有利於神經系統的發育。但是這不完全是正確的,有一些魚類對於孕婦的身體以及胎兒的健康,並沒有任何益處,反而壞處一大堆。
  • 豬牛雞魚營養大比拼,到底哪種肉最健康
    新年即將來臨,親朋好友聚會,餐桌上雞、鴨、魚、豬、牛、羊等等各種肉類是不可少的,雖然都是肉,但各自的營養價值卻各不相同,那麼你知道怎麼吃這些肉才最健康嗎?哪種肉才是營養之王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 冬天,寧可不吃肉丸也要吃它,焦香酥脆零添加,比吃肉強多了
    冬天到了,氣溫逐漸降低了,路上的行人也減少了,我每天只想宅在家裡,因為家裡太暖和了!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只要是在家沒事幹,就想研究各種各樣的美食,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道家庭版粉條丸子,這道粉條丸子吃起來焦香酥脆,一口一個丸子,越吃越過癮!
  • 貓咪要想吃的健康,這6大營養因素不可缺少
    現在很多人都會買一隻貓咪回家養的,但是都會盲目的餵養貓咪,沒有怎麼理解貓咪身體是缺乏什麼營養因素的,對於貓咪來說其實每一種營養成分都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編告訴你貓咪要想吃的營養,這6大因素不可缺少的。
  • 同屬貓科動物,為何老虎可以吃魚,而獅子卻不吃魚?
    之所以要提及是嚴格意義,因為確實會有網友要拿自己家的寵物貓來反駁,因為有的鏟屎官為了省錢,把素食跟肉食混在一起去餵寵物貓,貓咪也確實吃下了,就認為貓咪是雜食性動物。在肉類中,魚肉也是肉,只是水分含量比較大,脂肪含量比較低而已。我們都知道貓咪喜歡吃魚,後來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老虎也是非常喜歡吃魚的,以及獵豹和花豹等貓科動物,即便有的不喜歡吃,在飢餓的狀態下也是可以接受的,但獅子無疑是一個例外,它們在飢餓的情況下也是寧可餓著也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