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根據定義,無理數也稱為無限不循環小數,不能寫作兩整數之比。諸如1 / 2、3 / 5和7/4之類的數字稱為有理數。和所有其他數字一樣,無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但是,與實數的其他子集(如圖1所示)相反,無理數的十進位擴展永遠不會終止,也不會像循環小數那樣有著重複的序列。而圓周率π(圓周長與其直徑之比)正是無數無理數中的一個(如圖2所示)。
圖1:該圖展示了實數R的集合π的值已經由幾個古代文明進行了估計。然而,在17世紀,在牛頓和萊布尼茨發現微積分之後,無限級數開始用於獲得更好的近似值。一個例子是:
它是由印度數學家Madhava首次發現的。對於x= 1,它成為π的所謂萊布尼茨公式:
它的缺點是收斂速度非常慢。
圖2:π是一個無理數的一個例子。它是圓周長與直徑之比。另一個無理數的著名例子是2的平方根,它是由薩摩斯的傳奇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追隨者發現的。
2的平方根是無理數(來源)的一個例子。這裡我們的目標是提供一個簡單的證明π的非理性。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將遵循尼文並從定義一個輔助函數f(x)開始。
引入輔助函數
讓我們首先考慮以下(顯然無關的)函數:
Eq.1:這個函數f (x)將用於證明π的非理性。其中n是整數。這個函數可以寫成冪展開形式。例如,對於n = 1、2和3,我們有:
Eq.2:由公式1給出的n = 1,2,3時f(x)展開的例子。通常,一個具有以下相等性:
Eq.3:方程1中的函數寫成冪展開形式。可以容易地確定係數。例如,對於n = 1,
對於n =3:
f (x)的屬性
對於0< x < 1,我們有:
Eq.4:f(x)的第一性質這是f(x)的第一個重要性質。因為:
我們需要f(x)的其他三個性質。其中兩項是:
Eq.5:f(x)還滿足d 兩個性質。其中(m)是m次導數。
我們需要的最後一個性質是:
這是一個整數。注意,f(x)的所有導數都是整數。由於f(x)在x和1-x交換時不變,所以函數本身及其導數在x=1時也是整數。
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可以使這些性質更加清晰。讓n = 4,然後我們有:
從這裡我們可以讀出c係數的值:
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性質都是滿足的(為了避免過多的雜亂,省略了m=6和m=7的情況):
證明π的無理性
這個證明是由加拿大裔美國數學家伊萬·尼文提出的。首先假設與我們要證反。更具體地說,我們假設π的平方是有理數:
Eq.6:假設π的平方是有理數,這是我們想要證反。然後構建以下函數:
其中Eq. 5用來消去大於2n的f(x)的導數。
正如我們剛才看到的,f(x)和它的所有導數在x=0和x=1處都是整數。這意味著F(0)和F(1),也就是F(1) + F(0)也是整數。我們現在使用以下等式:
Eq.6消去b,兩邊積分得到:
利用Eq.4可得:
但對於足夠大的n:
這與我們之前發現的F(1) + F(0)是整數相矛盾。初始假設Eq.6因此虛假和π^2必須是無理數。現在如果π是無理數,那麼π^2也是無理數。因此π也必須是無理數,證畢。
這個證明的優雅和簡單是不可否認的。他們讓我們意識到純數學是多麼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