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朋友圈裡有朋友說到做菜,做的菜叫「熗手撕蓮花白」。
不禁有些納悶,這「蓮花白」的名字真雅致,到底是哪種蔬菜呢?
懷揣著一顆吃貨的好奇心到網上搜索了一下,不禁啞然失笑,原來這聽上去名字高大上的蓮花白,就是我們常吃的捲心菜,實在是太普通不過的菜了。
太普通不過的菜,我們有時卻並不怎麼了解它,不知道它們何時播種何時收穫,不知道它們是喜歡日曬還是喜歡陰涼,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時候開花、開什麼樣的花,也不知道我們所食用的是它們的果實還是根莖,只知道一年四季都能從超市裡、菜市場裡買回來,成為我們餐桌上的一道菜。
這幾年做捲心菜吃,我也喜歡用手撕,基本上不動刀了,撕成大片大片的,撕的過程中順便把老的葉梗丟掉,然後在油鍋裡爆炒,有時先放上幾段紅辣椒爆香,放上蔥姜和拍碎的蒜瓣和花椒,再放進去手撕的捲心菜,放鹽和甜醬或豆瓣醬,但不放醬油,這樣做出來的捲心菜滋味好,口感好,爽口。
蓮花白在我國的學名是結球甘藍,和我們的土著大白菜一樣,也是十字花科、芸苔屬的植物,但蓮花白是甘藍的變種。別名有好幾個,如大頭菜、圓白菜、洋白菜、鋼白菜、包心菜、大頭菜、高麗菜等,蓮花白也是其中之一。在我所居住的這個城市,人們大都稱呼為「捲心菜」。
小時候,生產隊裡的菜園子,後來分田到戶後各家的菜園子裡,都不曾種過捲心菜。不知道現在的老家,有沒有種捲心菜的。我第一次見到土地裡長著的捲心菜是在2007年,在濟南的南部山區。正是春末夏初時節,小麥的籽粒還沒有飽滿,菜地裡的捲心菜正一派生機勃勃、綠意蔥蘢,捲心菜綠裙曳地,中間的菜球已圓滾滾的可愛。
炒熟後的捲心菜,有吃起來脆的和面的兩種。到菜市場去買捲心菜,攤主有時會強調一聲:這是本地的捲心菜,好吃,多來幾個吧。
有一種捲心菜,個頭比較大,一層層菜葉包裹得很緊密,在手上掂掂,很壓手,菜葉子顏色發白,不怎麼綠,吃起來口感很差,像在咀嚼一種。女兒小的時候,為了鍛鍊她,偶爾會讓她到附近的菜市場買菜,我都會提前叮囑她:買捲心菜,拿在手裡太沉的不要,碰到菜葉是綠色的拿起來很輕的再買。大約這捲心菜就是外地的。
當然,外地的捲心菜也並不是都不好吃,好吃不好吃,也是看品種。有些品種口感就很好。
一種蔬菜能夠受到大眾的喜歡,自然是有它的優點和優勢。和大白菜一樣,捲心菜也是屬於大眾口味的菜,營養也比較豐富,它還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鉀和葉酸,水分含量高,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熱量低。營養豐富而又熱量低,對於視減肥為一生的事業的女性來說,這是捲心菜最可貴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