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上政委員工作室」成立

2020-12-14 澎湃新聞

「區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上政委員工作室」成立

2020-12-13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綠色青浦 綠色青浦


12月11日下午,「區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上政委員工作室」在上海政法學院成立,這是青浦區政協自去年探索推進社情民意工作室以來成立的第6家工作室。加上直接以委員個人命名的工作室,至此區政協已有9家工作室,彰顯了委員履職的為民意識與責任擔當。

據介紹,此次工作室的成立是加強區校合作的新途徑,以此將政協的履職觸角向高校延伸,藉助上海政法學院的優秀學術資源和人力資源,提升履職成效,打造履職品牌。同時,工作室也幫助學校更好地走進社會,走進青浦。

座談會上,大家一致認為,工作室的建立是對提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水平的新期待。今後將把工作室打造成為委員發揮主體作用的助推器,同時藉助工作室的力量拓展委員收集社情民意的渠道,提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數量和質量。

記者:顧舜麗

攝影:顧舜麗

原標題:《「區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上政委員工作室」成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青浦區政協舉行上海政法學院委員工作室授牌儀式
    同時,為積極拓展委員參與基層治理的方式和渠道,建立了9家委員工作室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室,有些街鎮還建立了村居協商聯絡點,為委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調研、反映社情民意等活動創造了條件。12月11日下午,青浦區政協在上海政法學院舉行「區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上政委員工作室」授牌儀式,並召開工作室成立座談會。
  • 青浦區政協在上海政法學院舉行委員工作室授牌儀式
    12月11日,青浦區政協在上海政法學院舉行「區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上政委員工作室」授牌儀式,並召開座談會。五屆政協以來,青浦區政協一直探索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的機制載體。目前,已建立了9家委員工作室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室,有些街鎮還建立了村居協商聯絡點,為委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調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活動創造了條件。上政委員工作室負責人關保英委員分享了對工作室性質定位的考慮,介紹了如何建好工作室的初步設想。上政委員工作室成員王祥修委員也表達了積極參與工作室活動,做好相關工作的想法。
  • 山東舉行十二屆省政協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新聞發布會
    增進與全國政協提案委和兄弟省區市政協提案工作機構的溝通交流,加強對市縣政協提案工作的指導,形成上下聯動、互學互促的提案工作格局。  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情況  十二屆省政協以來,在全省政協系統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各個方面都實現了新發展新跨越。
  • 政協沙灣街委員 個人工作室揭牌成立
    本報訊  (融媒體記者何洋  通訊員沙宣)12月16日上午,政協沙灣街委員個人工作室揭牌儀式在沙灣黨群服務中心舉行
  • 傾聽你的聲音——政協委員工作室打通履職「最後一公裡」
    立足於基層 上傳又下達委員工作室每月安排委員輪值,開展走訪調研,收集社情民意,了解居民就醫、就學、就業等方面的需求,以提案、調研報告等方式向各級政協組織或有關部門反映,提出建議。轄區內紅星社區委員工作室值班委員仔細記錄居民反饋情況,市政協委員王柏根等人多次深入調研,形成提案,後被確定為市政協主席會議重點督辦提案。如今,這一問題得到了較好解決,轄區居民紛紛為紅星社區委員工作室點讚。政協委員工作室的成立,不僅讓政協委員「沉下去」,也讓社情民意「傳上來」。
  • ...批示民建普洱市委會社情民意信息儘快出臺咖啡產業發展支持政策
    原標題:中共普洱市委領導批示民建普洱市委會社情民意信息儘快出臺咖啡產業發展支持政策民建普洱市委會結合近期熱映的電影《一點就到家》,立足於普洱市咖啡產業優勢和發展基礎,深入調研,通過報送社情民意信息的形式,對咖啡產業借勢發展提出意見建議。
  • 委員工作室:群眾身邊的「解憂雜貨店」
    這還要感謝委員工作室的協調。」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提出,在未央、灞橋、武功、漢濱、丹鳳5個區(縣)開展委員工作室建設試點,延伸工作觸角、拓展履職空間,真正讓政協走進群眾、群眾走進政協。近一年來,5個試點單位共建立委員工作室75個,並在原來探索實踐的基礎上,對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工作紀律、活動臺帳等進行規範,形成了富有活力的工作機制。
  • 合肥市政協推動「有事好商量」平臺創建 上百名政協委員參與
    12月4日下午,在合肥市包河區萬年埠街道社區協商議事廳,政協委員、小區居民代表和物業管理方圍繞文明養犬,開展了一次線上協商議事直播活動,吸引線上觀眾1.5萬人。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了解到,自合肥市政協啟動「有事好商量」平臺創建以來,已有上百名政協委員參與到此項工作中,每名委員每年至少參與1次「社區協商議事廳」協商活動。
  • 委員工作室活躍在奉賢巷尾村頭
    自2017年9月起,奉賢區政協在全區各街鎮(社區)普遍建立的「政協委員聯絡組」基礎上,推動各聯絡組依託各界別、或發揮委員專業優勢,成立「政協委員工作室」,將委員的界別優勢、專業特長與社區實際需求緊密結合。
  • 「委員工作室」架起惠民「連心橋」
    在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青樹坪鎮,有一個政協委員工作室。進入這裡,你需要撥開超市的門帘,通過自動閘機,穿過人潮和貨架……近日,記者來到了這家位於超市內的政協委員工作室。  大隱隱於市,青樹坪政協委員工作室,「隱」於超市。
  • 聯合日報:傾聽民聲察民情 解憂紓困惠民生 莘縣政協發揮優勢深入...
    近日,在莘縣政協縣直委員座談會上,縣政協主席溫振峰的開場白讓在座的委員吃下「定心丸」。委員們圍繞城市管理、教育醫療、環境保護等問題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這是莘縣政協「三遍訪」活動中的一個縮影。
  • 防「疫」於未然——住粵全國政協委員積極為疫情防控機制「打補丁」
    全國兩會臨近,「憋」久了的全國政協委員們備足了「料」,在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的考卷上寫下了自己的答案。在疫情大考中,住粵全國政協委員們積極響應號召,提交了多篇高質量的提案。部分提案建議已被採納,如關於將CT診斷納入新冠肺炎診斷標準、對疑似病例實行集中隔離、醫療垃圾集中處理等「金點子」,已經轉化為政策舉措。
  • 廣安市政協2019年以來履職工作巡禮之團結聚力篇
    市政協始終把改善民生福祉作為首要責任,充分發揮政協委員人才薈萃的優勢,充分利用「網上協商」和「社情民意信息」兩大平臺,通過面對面提、點對點督、實打實幹的有效形式,協助黨委政府妥善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 住贛全國政協委員完成大會各項議程後返昌
    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住贛全國政協委員圓滿完成大會各項議程,於3月15日下午離京返昌。陳興超、湯建人、雷元江同機返昌。3月15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
  • 靈璧縣政協在「搭臺-協商」上用足繡花功夫
    近年來,靈璧縣政協準確把握新時代政協性質定位,結合基層政協履職特點和規律,突出專門協商機構這個「主業」,聚焦搭建協商平臺這個「主責」,寓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凝聚共識於協商之中,在「搭臺-協商」上用足繡花功夫,推動政協協商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縣政協緊扣黨政工作的重點、群眾生產生活的難點、社會治理的焦點,制定並實施年度協商計劃。
  • 唐山市政協「界別活動月」有聲有色
    走進基傾聽民聲市政協「界別活動月」有聲有色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趙珺 通訊員常永利)為使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更富有成效,市政協結合自身工作特點,充分發揮政協界別優勢,以「走進基層、傾聽民聲,助推沿海強市、美麗唐山建設」為主題,集中8月份一個月的時間,專題開展了政協委員「界別活動月
  • 江西餘江:政協「請你來協商」幫民解難題
    ,報送協商意見和社情民意信息320條,幫助解決問題200個,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探索實踐鮮活、管用、有效的平臺載體,更好發揮縣級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縣級政協大量工作直接面對老百姓,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協助黨委政府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 【州市政協】石林縣政協退休幹部職工黨支部為老幹部發揮餘熱搭建...
    原標題:【州市政協】石林縣政協退休幹部職工黨支部為老幹部發揮餘熱搭建平臺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近年來,石林彝族自治縣政協退休幹部職工黨支部堅持有計劃多形式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為老幹部發揮餘熱搭建平臺。
  • 「新時代文明實踐」聊城高唐縣固河鎮:代表委員工作室搭建起便民連...
    今年以來,固河鎮先後建成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等8個工作站(室)、7支服務隊,工作室運轉以來,通過收集社情民意,聽取群眾建議,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架起了與群眾的「連心橋」。強化組織引領,探索實施「1447」聯繫服務群眾工作法。「1」即成立鎮代表委員工作室黨支部,通過支部帶動,凝聚各個站(室)及各支服務隊的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