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黃亞英: 深圳要繼續「特」下去,法治營商環境走在全國前列

2020-12-18 澎湃新聞

人大代表黃亞英: 深圳要繼續「特」下去,法治營商環境走在全國前列

2020-12-15 2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先行示範徵程中的人大代表系列訪談(4)

2020年,是深圳立法濃墨重彩的一年:

6月30日,《深圳經濟特區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修正案》經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規定六種侵權情形從重確定懲罰性賠償數額;

8月26日下午,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到目前為止,深圳經濟特區的衛生法規有8部,今年有2部條例出臺, 分別是新冠疫情後地方性立法的《深圳經濟特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全國首部健康法規《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

9月1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官網公布了《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全文,在法律界引發熱議。它的意義在於,深圳先行一步在國內進行個人破產立法的嘗試,對於構建完整的現代破產制度和市場退出制度,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了一個範例和觀察樣本。

深圳人大代表黃亞英接受深圳新聞網記者採訪

「雙區驅動」背景下

法治建設的重要性更為突出

黃亞英,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大學經濟立法研究中心的主任,也是深圳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的院長。他一直以來的工作就是研究立法,並和其他人大代表、法律界人士推動深圳在立法領域的突破和創新。

最近,全國上下都在集中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精神,也在為全面規劃國家未來發展「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黃亞英代表坦言自己也在努力學習中,他對未來五年的法治建設的關注比其他領域要更多。「通過這一次的學習,我們深受鼓舞。從我本人的專業領域來講,這一次十九屆五中全會的精神和十四五規劃綱要裡面,極大地提升了國家未來法治建設的重要性,對我們國家未來的立法、司法和法治政府建設,比以往更加強調。結合深圳的實際,我們在『雙區驅動』下,法治建設的重要性更為突出。」

「雙區驅動」下,深圳法治建設的重要性更為突出

深圳用40年證明

經濟特區成功關鍵之一在法治

深圳是法治道路艱辛的探索者、踐行者,也是法治道路幸福的收穫者、受益者。總結自己多年立法經驗,黃亞英代表比以往更加堅信的是 ,深圳過去40年發展的成功經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法治營商環境對城市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未來,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大的背景下,深圳該如何進一步搞好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非常重要。」

「我個人認為,深圳在『十四五規劃』這個前提下,要做好深圳的立法、司法和法治政府建設的詳細規劃,對未來五年做出重要的安排——這對深圳經濟特區進一步加速發展、對『雙區驅動』、大灣區建設都是至關重要的。」

黃亞英代表認為,從立法角度看,深圳在全國都有重大的影響。現在,無論是「十四五規劃」,還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精神,都要求深圳進一步用好、用足特區立法權,同時要拓展特區地方的立法空間。

經濟特區成功關鍵之一在法治

拓展特區立法空間

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個人認為,在進一步拓展特區立法空間方面,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我們要拓寬立法的選題空間,要拓寬立法的審議和徵求意見的空間,還有立法的創新和變通的都有待於拓寬。」

說到司法,黃亞英代表認為 ,深圳的司法改革,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包括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之際,中央賦予深圳在司法改革先行先試的重要職責。對於深圳而言,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司法機關的改革對於保障城市營商環境,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權利有著重要的意義。

黃亞英代表認為,需要強調的的是法治政府建設。他說,深圳營商環境之所以發展得比較好,就是因為深圳在法治政府的理念的引導下,比較好地解決了政府和市場、政府和企業的關係,給了企業和商事主體寬鬆的營商環境。「這是今後我們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著力點,即進一步解決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解決好政府和企業的關係,為企業創造更加優良的,寬鬆的營商環境。」

拓展特區立法空間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深圳人大代表應為法治政府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黃亞英代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十四五規劃」的發展目標和綱要來看,未來五年是我們國家建設法治中國的關鍵期,攻堅期。在這個新的時期裡面,作為深圳經濟特區的人大代表,也是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黃亞英代表認為,在人大代表這個崗位上,能夠為深圳的法治城市建設和一流法治環境建設,做很多工作。

「比如,作為人大代表,我們要積極參加立法。深圳人大近年的立法工作任務非常繁重,立法進程要加快,就需要人大代表積極參與法案的審議和法規的討論。」

「我們人大代表近些年來也積極地參與了深圳法院、檢察院、司法機關的司法改革活動。對司法機關的改革,人大代表的支持和監督也是非常必要的。」

黃亞英代表的觀點是,人大代表在上述領域都有獨特的作用。深圳的人大代表都應該結合各自的崗位和專業領域,從不同角度為深圳的法治營商環境建設、為深圳的立法、司法和法治政府建設作出自己的獨到的、應有的貢獻。

未來五年,深圳經濟特區要繼續「特」下去

深圳人大代表這樣說

黃亞英:祝福深圳。未來五年,我想,首先深圳經濟特區要繼續「特」下去,我們的法治環境建設要繼續走在全國的前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內容來源:深圳新聞網、見圳客戶端

記者:張玲 林恆鑫 陳彥如

實習生 李玉春 翁任瑩

原標題:《人大代表黃亞英: 深圳要繼續「特」下去,法治營商環境走在全國前列》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字述深圳2020|商:四個關鍵詞揭示營商環境的「深圳密碼」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12月8日,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舉行,共洽談籤約項目242個,總投資超7800億元。 強勁數字的背後,是深圳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城市競爭力的不斷增強。
  • 舉全市之力創一流營商環境
    海口日報記者 張熙宇為企業解憂獲點讚近日,海南望海國際商業廣場有限公司代表唐女士參加美蘭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後,對職能部門的迅速處理點讚不已。原來,該企業要舉辦周年慶活動的申報材料多次未審核通過,美蘭區相關部門得知後,為企業現場辦公,幫助企業較好地解決了問題。
  • 法治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武漢營商環境指數全國排名第六
    在最新發布的《後疫情時代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中,對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100個城市營商環境進行評價,武漢營商環境指數排名第六。《報告》認為,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對經濟發展助力最大。對標先進標準,構建誠信體系,依法保護公平公正市場,武漢打造更加完善的一流法治環境的腳步,從未停歇。去年,武漢的法治建設究竟都做了些什麼事情?做的怎麼樣?在2019年度武漢市「十大法治人物 十大法治事件 十大法治創新案例」的候選名單中,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看到這樣一些事情。
  • 「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共話發展 司法助力 包頭法院與企業家為優化...
    優化營商環境為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更好的服務保障「宜居宜業宜遊」包頭,包頭中院誠邀企業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法院,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共商助力法治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一流的司法服務和保障,與企業共創美好未來。
  • 解讀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之營商環境篇|營商環境如何邁向「國際...
    其中,規劃建議在第六部分詳細闡釋了廣州將著力優化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增創改革發展新優勢,提出廣州將以優化營商環境牽引改革重點突破、整體推進。構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積極創建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土壤。
  • 廣東城市營商環境排名:深圳廣州位居全國前四 珠海東莞佛山中山...
    原標題:廣東城市營商環境排名:深圳廣州位居全國前四 珠海東莞佛山中山惠州表現卓越   廣東省哪個城市營商環境最好?
  • 市人大常委會對公檢法機關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法治保障情況進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助力包頭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11月初作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定,11月中旬又制定出臺了《市人大常委會關於對公檢法機關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法治保障的工作情況進行專項監督的工作方案》,就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法治環境建設這一重點進行專項監督。
  • 2020年中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出爐
    2020年中國哪個城市營商環境位居前列?近期,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測算了全國近300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營商環境水平,於2020年12月21日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東莞表現搶眼,位列全國第18名。
  • 遼寧舉行全省政法機關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
    該辦但有政策瓶頸的個案問題,陽光操作,特事特辦;共性問題,以改革創新辦法解決。要提高辦事效率,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把方便留給群眾,把麻煩留給自己。  二是聚焦「法治良好」,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權益。回應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關切,研究制定系列措施。助力法治政府、誠信社會建設,保障重大開放戰略實施,把遼寧打造成「厲行法治、崇法善治」的先進地區。
  • 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新高地|江蘇法制報記者對話溧陽法院院長呂捷
    對話背景「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溧陽市人民法院對標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對標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需求,通過不斷學習、積累、研判,提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能動、全面、善意、審慎、創新」十字方針,全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新高地。
  • 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這樣煉成
    深圳深入思考,更創新實踐。一年來,深圳立足改革創新實踐需要,根據授權在城市更新、營商環境、科技創新、企業破產等立法項目上作變通規定,因地制宜構建符合治理需求、改革創新和民生需要的法律法規體系。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等三十多部法規經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或修改修訂。
  • 聊城中院改進作風優化營商環境
    本報訊(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玉東 通訊員 耿建 王希玉) 近兩個月來,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持續改進工作作風,為企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助力全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要下大力氣整治紀律作風問題,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 市工商聯、市司法局聯合舉辦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法治宣講團首場...
    市工商聯、市司法局聯合舉辦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法治宣講團首場宣講活動 2020-06-26 0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營商環境改革「三級跳」 城企相生推動發展「高質量」
    在1.0改革中,廣州提出8個方面43條具體舉措,可概括為「336」:深入推進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等三大國家級改革試點;推動廣州開發區、南沙自貿片區、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3個重點區域改革取得更大突破;系統推進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市場監管等6項「走在全國前列」改革。
  • 抓關鍵 創特色 聚合力 吉安市多項法治實踐走在全省前列
    吉安新聞網訊 市公安機關「雲電」破案攻堅行動受國務院通報表揚,井岡山「紅色治理法」、吉州「逢三說事」社區治理新機制、吉水「鄉賢治理」等一批具有市域特點的社會治理新模式不斷湧現,制定出臺了全省首部紅色文化遺存保護條例……今年以來,我市抓關鍵、創特色、聚合力,法治吉安建設「進行時」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多項法治實踐走在全省前列
  • 優化營商環境需處理好十個關係
    營商環境的本質內涵是市場主體在其運營全生命周期所付出時間成本、制度交易成本的效度,其衍生的外延包括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要素環境、設施環境、開放環境和社會環境。本文以矛盾論作為方法論,著重分析營商環境建設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認為破解營商環境體制機制障礙、全面優化遼寧營商環境,需要正確處理十大關係。
  •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蒞臨珠海指導
    應最高人民檢察院邀請,11月19日、20日,15名來自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以「走基層、看變化、話改革、促發展」為主題,對珠海檢察機關走訪視察,重點了解新時代基層檢察院建設、服務改革開放發展大局,特別是服務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工作情況。
  • 冠縣: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啟動法治營商環境建設「六個一」工程
    冠縣: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啟動法治營商環境建設「六個一」工程 2020-04-02 2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10人就有一個在當「老闆」:上海營商環境改革做對了什麼
    對衝不確定性當下,以優化營商環境的確定性來對衝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成為不少經濟體的選擇。「要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當前保市場主體、保就業和吸引外商外資的重要抓手,緊緊抓住不放。」李克強總理在7月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相關工作該加快推進的要加快,這是大局的需要。就某種意義上說,營商環境會極大影響生產力和競爭力。」
  • 青島貨櫃口岸營商環境全國第二
    記者從青島市口岸辦獲悉,近日舉行的2020中國關務發展大會上公布「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測評」,青島口岸綜合得分位居第二。今年以來,青島創新改革、精準施策,深入開展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建設,切實發揮口岸在穩外貿穩外資中的關鍵性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