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日本動漫界大人物,宮崎駿為何討厭手塚治虫呢?

2020-11-28 騰訊網

導語:日本作為動畫和漫畫的產出大國,宮崎駿和手塚治虫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覷的。

文/速遞君

提起宮崎駿大家想起的都是他創作出來的那一批優秀的動畫電影例如《千與千尋》、《龍貓》等;提起手塚治虫大家就會想起《鐵臂阿童木》和他為日本漫畫打下的奠基的。

兩個大師對日本的動畫和漫畫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一個是故事漫畫的奠基人,一個是將動畫發揚光大,對於日本現在的動畫和漫畫都是不可或缺的人。

藝術創作中很多都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和想法,也會有衝突。那麼這兩位大師到底存在什麼樣的愛恨情仇,以至於宮崎駿在手塚治虫去世後說道:「蟲製作所的作品我不喜歡,不僅不喜歡還很不以為然……手塚治虫迄今的所言和主張全部都是錯誤的。」

手塚治虫這一生中對日本的漫畫界做出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在他去世之後,也就只有宮崎駿敢於這樣直接又負面的去評價他。

其實這只是在宮崎駿對手塚治虫的不滿到達極致之後爆發的情緒。宮崎駿也算是第一個發現手塚治虫對日本動畫界定下的不好的規矩的人。

他們兩個的故事要從日本的東映動畫株式會社說起。當時的東映只是日本的五大電影公司之一,在收購了日動映畫株式會社之後改名東映動畫株式會社。

而他們選擇的經營策略則是有教育意義的動畫電影,在兩年後他們也完成了日本第一部彩色長篇動畫電影《白蛇傳》。

這是一個很不合理的選擇,他們一開始的目標其實是成為「東洋迪士尼」,但是教育電影與迪士尼的經營策略則是並無太大關係的。當時的東映背負著連年的財政赤字創作了一系列真的具有教育意義的動畫電影。

也是因為這樣,東映吸引了像宮崎駿這樣的人才加入。當年的宮崎駿和當時的漫畫家一樣深受手塚治虫的影響,他甚至無法擺脫手塚治虫帶給他在漫畫上的影響所以撕毀了自己的作品。

在宮崎駿加入東映之前,這家公司就因為手塚治虫的《鐵臂阿童木》的製作發生變革。這個也正是宮崎駿對手塚治虫的不滿所在。

手塚治虫為了讓《鐵臂阿童木》能夠進行周更,採用了多種省錢的動畫製作方法,這非常深切的影響到了日本的商業動畫製作。比如:「三格拍攝」(一秒八幀)、「重複動畫」等。

此外,手塚治虫與電視臺籤訂的《鐵臂阿童木》放映是以很低的價格籤訂的,這個價格不僅影響了當時的動畫公司與電視臺的合作,也使後期大部分的動畫製作都很廉價,動畫人的工資待遇很低。

上文就提到過東映一直都是財政赤字的狀態,噹噹時的社長大川博去世後,新上任的社長為了讓東映開始盈利開始大規模裁員,宮崎駿也離開了東映,輾轉了多個公司(比如東京電影新社)後與之前同在東映的夥伴高畑勳創立了此後很知名的吉卜力工作室。

從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後續作品來看,它才是真正的繼承了東映當初的理念:「成為東洋迪士尼」。

蟲製作所是手塚治虫的工作室。雖說手塚治虫在動畫製作上的確並不是很有天賦,但是他在漫畫上的造詣也是不可忽視的。除此之外,很多從蟲製作所中走出來的動畫人都成了現如今日本動畫界的頂梁柱。

在現在看來,手塚治虫當時對日本動畫界的造成的影響也的確是很大的,此後很久的日本動畫深受「粗製濫造」的影響,以及動畫人現如今依舊低待遇的現象也的確是造成了日本動畫界的不景氣。

時到如今,手塚治虫已經離世,宮崎駿70歲時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年紀比我輕的人,我不必多說什麼了。」(手塚治虫離世時60歲)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手塚治虫的信息可以看一下速遞君的文章喲。

相關焦點

  • 手塚治虫:讓人又愛又恨的「日本動漫之父」
    「日本動漫之父」除此之外,手塚治虫又被稱為「日本動漫之父」,幾乎所有的動畫創作者都曾受到手冢的啟蒙。1961年,「蟲製作所」成立,面對充斥著市場的好萊塢電影動漫,手冢也不可避免受到當時在美國歌劇團中頗為盛行的「明星制度」影響並以此來組織自己的漫畫人物,他將自己筆下的動漫人物看作具有特殊才能的演員,甚至為它們編譯了宣傳材料和檔案文件。
  • 漫畫之父手塚治虫:鐵臂阿童木淪為賺錢工具,宮崎駿表示討厭他
    "手塚治虫無疑是日本漫畫之父、動畫之神。他這一生創作了無數精彩作品,《鐵臂阿童木》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也可以稱其為曠世巨作,因此,對於這樣一部作品,手塚治虫為什麼會如此遺憾、悔恨呢?1944年,手塚治虫被強制派到軍需工廠做勞動員,每天接受著軍國主義的教育,做重體力活,吃食卻又不好,因為手差點被感染壞死,所以後來手塚治虫去學了醫,這段經歷奠定了手塚治虫漫畫對於刻畫人物的真實風格。
  • 日本動畫人,被困在系統裡!是宮崎駿錯了,還是手塚治虫惹的禍?
    而上述看法的起源也指向了另一位日漫大神「宮崎駿」,自30多年前道出上述指責開始,業界便將其奉若為嚆矢,而手塚治虫也自此被視作為」瘟神「(業界流傳著「手塚治虫瘟神論」)。還是說這只是宮崎駿的偏見呢?其實就在最近,一位名叫中川右介的日本評論家便給出了另一番迥異不同的說辭,他發表了一篇名為《造成動畫業界低薪的元兇是手塚治虫嗎?
  • 日本動畫人,被困在系統裡!是宮崎駿錯了,還是手塚治虫惹的禍?
    而上述看法的起源也指向了另一位日漫大神「宮崎駿」,自30多年前道出上述指責開始,業界便將其奉若為嚆矢,而手塚治虫也自此被視作為」瘟神「(業界流傳著「手塚治虫瘟神論」)。人們都不約而同的認為,是手塚治虫的作為,讓日漫工作者困在了系統裡頭,活成了卑微的模樣---不過問題來了:這真的是手塚治虫惹的禍嗎?還是說這只是宮崎駿的偏見呢?
  • 從手塚治虫、宮崎駿到新海誠,日本動畫的製作模式革命
    所以,手塚治虫就用了很多投機取巧的辦法。比如,大量使用抽幀的方式,一秒12幀,甚至有的畫面一秒8幀。再比如,重複利用原畫,像人物嘴型只要一張開口一張閉口,兩張原畫交替重複,就可以實現嘴型的動畫。依靠這些粗陋但聰明的辦法,手塚治虫把每集需要的原畫壓縮到了幾千張。1963年手塚治虫的蟲製作公司推出了日本第一部電視動畫《鐵臂阿童木》,最終每集的製作費用壓縮到僅僅50萬日元。
  • 日本動漫家手塚治虫顛覆觀念:漫畫無處不在
    手塚治虫讓漫畫「發聲」  那時的日本,新舊觀念和體制互相衝擊,集市上開始流行一種畫滿了故事的小人書,就是一格一格的圖加上文字。1947年,一個叫手塚治虫的青年在畫法上把小人書進行了改造,他使用了變焦、廣角、俯視等電影手法,這麼一來,卡通人物就不再是一個呆板的姿勢,變得生動起來。例如,把「啪」「咚」這樣的象聲詞「畫」進畫裡。
  • 手塚治虫用鐵臂阿童木給日本動漫確定框架,後來者都被困死在裡面
    手塚治虫是日本戰後動漫產業的開創者之一,因為其突出的貢獻而被尊稱為「漫畫之神」。在手塚治虫的諸多作品裡,國內動漫愛好者比較熟知的可能是《鐵臂阿童木》。1981年,中央電視臺引進播出這部日本動畫片,成為無數國內動漫愛好者的美好回憶。
  • 手塚治虫、宮崎駿,這些日本動漫大師離不開中國影響
    來源:央視網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動漫節5日在杭州閉幕,今年的動漫節現場,國產動漫展臺人氣爆棚。從《大鬧天宮》開始引領亞洲動畫新潮到如今重新崛起,中國動漫走過的道路也是一段中日兩國動漫人相互競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歷史。
  • 日本漫畫界的祖師「手塚治虫」,他的成就可不只限於創造了阿童木
    漫畫家手塚治虫手塚治虫本來的名字就叫「手冢治」,因為特別喜歡獨角仙一類的昆蟲,所以在名字後面加上了一個「蟲」,並當作自己的筆名來使用。不清楚他的可能沒有感覺,但清楚他的必定知道,他在日本甚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響力,這影響力當然是指漫畫界了。除了創作《鐵臂阿童木》外,他的作品可以用高產來形容。
  • 日本漫畫界的祖師「手塚治虫」,他的成就可不只限於創造了阿童木
    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阿童木的歷史,看看這個日本最早的機器人。 漫畫家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本來的名字就叫「手冢治」,因為特別喜歡獨角仙一類的昆蟲,所以在名字後面加上了一個「蟲」,並當做自己的筆名來使用。另一點就是手塚治虫讓阿童木代表原子能,並告訴人們個東西是有益的,它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好處,並通過阿童木讓新一代的日本平民接受原子能。不管手塚治虫出於哪種目的,阿童木確實成了人類和平使用核能的代表。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30個關鍵詞(下篇)
    遺憾的是,《火之鳥》還有「現代篇」未動筆,手塚治虫就撒手人寰。關鍵詞17:迪士尼手塚治虫有希望成為日本的華特·迪士尼,他也有打造主題樂園的計劃,不過他離開的太早了。華特·迪士尼終年65歲,手塚治虫終年60歲,仔細比較起來,當時的日本還是沒有足夠的環境讓手塚治虫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動漫王國。
  • 在漫畫王國日本,手塚治虫憑什麼被封為漫畫之神?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日本漫畫界最重要的一個極其人物,手塚治虫。日本作為全世界漫畫產業最發達的國家,誕生出了無數漫畫名作,並以動畫、遊戲、廣播劇等多種媒體形式傳播到擴散到世界各地開枝散葉,作品背後的漫畫家和原作者也往往受到漫迷的追捧,不過日本漫畫界卻統一將醫學院出身的手塚治虫奉為漫畫之神,究竟是為什麼?
  • 淺談日本動漫史——「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一)
    淺談日本動漫史——「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一)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20
  • 手塚治虫_手塚治虫新聞_3DM新聞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復活!東芝公布最新AI技術還原大師新作漫畫 手塚治虫是人才輩出的日本漫畫界公認的No.1漫畫之神,雖然如今已經去世多年,不過其漫畫作品依然在流傳,而東芝Memory近日公布了最新AI技術《TEZUKA2020》,將真正模擬還原大師畫風,打造「新作漫畫」!
  • 名家介紹:手塚治虫,他是日本的漫畫界最受敬重的大師之一
    導語:手塚治虫是日本的漫畫界最受敬重的大師,對日本漫畫界和全球的影響十分深廣。1946年,手塚治虫在日本戰後登場。當時日本漫畫的環境已有熱烈的創作氣氛。30年代,《少年俱樂部》《幼年俱樂部》等兒童雜誌就捧紅了不少明星級漫畫人物。
  • 為什麼有人說手塚治虫比不上宮崎駿?兩個人的作品到底有什麼不同
    引子為了了解手塚治虫,買過4本書,手塚治虫的自傳、兩本教畫畫的書(漫畫課堂),還有一本原畫集;宮崎駿的自傳上下集也買過了。接著他在這裡遇到了混世魔王,並且把所有猴子都接到了這裡,非常舒適的生活,但是因為做了一個夢,夢見他被人類抓走做展覽,害怕之餘決定去修習仙道,去了靈臺山三星洞……手塚治虫的早期作品是為低年齡兒童看的,那時日本還沒有漫畫分級制度,隨著作者漫畫水平和編劇能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漫畫讀者開始挑剔、兒童漫畫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於是手冢作品開始向青年漫畫轉型。
  • 為什麼有人說手塚治虫比不上宮崎駿?兩個人的作品到底有什麼不同
    如果要分析手塚治虫和宮崎駿,光看他們的作品是不夠的。手塚治虫是漫畫家,宮崎駿是動畫導演,大家在看漫畫的時候,可以進行腦補和想像,所以即使漫畫家沒有畫出來的很多東西,光是用自己想的也很有趣。漫畫是一種主動思考的過程,其中自己也在動腦子。
  • 手塚治虫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復活!東芝公布最新AI技術還原大師新作漫畫 手塚治虫是人才輩出的日本漫畫界公認的No.1漫畫之神,雖然如今已經去世多年,不過其漫畫作品依然在流傳,而東芝Memory近日公布了最新AI技術《TEZUKA2020》,將真正模擬還原大師畫風,打造「新作漫畫」!
  • 日本漫畫之父 現代動畫開創者 手塚治虫
    說到日本動漫有一位漫畫家是必定會被提及的。這位漫畫家有著"日本漫畫之父、動畫之神"的美譽;他的作品對很多漫畫家產生了影響,很多漫畫家對他也是很推崇。同時,他也改變了動漫行業,推動了動漫周邊產業的發展。"動漫藝術家"第六期——手塚治虫1928年11月3日,誕生於大阪府豐中市,原名手冢治,因喜愛昆蟲,他在後來創作中給自己取了手塚治虫的筆名。
  • 手塚治虫和他的孩子們
    手塚治虫—一個開闢了日本動漫鼎盛王朝的漫畫家,引領日本進入動漫新紀元的漫畫之神。 手塚治虫,本名手冢治,1928年11月3日,手冢出生於日本大阪府豐能郡(即現在的豐中市)。手冢因讀了平山修次郎的《原色千種昆蟲圖譜》而迷上昆蟲採集,所以在本名「手冢治」的後面加上「蟲」字,並以「手塚治虫」為筆名在以後的創作中一直沿用。如同大多數天才一樣,手塚治虫的童年生活註定了他與動漫一生的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