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虧33億!拉響新麗傳媒這顆雷,新管理層能否再造閱文

2020-12-12 文娛極客

8月11日晚, 閱文集團公布了一份「令人失望的業績」報告,巨虧33億元,為上市以來首份虧損財報。不過縱觀整份財報,情況並沒有大家以為的那麼糟。

01 新麗巨虧拖累閱文財報

單從財務數據來看,帳面上淨虧33億元,主要是由於新麗傳媒業績不達標,計提了44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所以,實際上並不是整個閱文集團都在虧損。

有一說一,閱文集團的核心業務——起點中文網上半年營收同比翻了一番,另外,自營平臺的ARPPU(每付費用戶平均收入)達到了34.1元,同比增長了51.6%,這也主要得意於起點中文網多年來在網文領域的深耕。可以說,閱文的核心業務發展的很好。

起點營收同比翻番,騰訊自營渠道同比下滑四分之一。

相比較之下,騰訊平臺的自營業務(QQ閱讀、微信讀書)收入下滑了四分之一。

此外,2018年併購的新麗傳媒更是慘不忍睹,連年業績不達標,2020年上半年更是巨虧1億。成為了拖垮閱文集團財報的「罪魁禍首」。

閱文集團目前核心業務做的並不差,營收和ARPPU都是巨幅增長。在優質IP佔有量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根據百度搜索風雲榜,排名前30部的網文中,25部來自於閱文平臺。可以說是獨佔鰲頭。

但是對騰訊來說,僅僅做好自己的網文是不夠的。

2018年,騰訊把新麗傳媒「塞」給閱文,希望二者能夠協同作戰,為騰訊的「新文創」開創新局面。一個有好IP,一個擅長IP改影視劇,理論上是「天作之合」,可結果卻一地雞毛。這讓騰訊非常不滿。

在財報電話會上,今年4月份接管閱文集團的騰訊副總裁、閱文集團現任CEO程武,直指閱文集團的沉痾痼疾:「令人失望的業績表現,也讓我們意識到公司底層商業模式抗風險能力的缺失和沉積數年的結構性問題。」

不知道程武所說的「抗風險能力缺失」,是指沒有經受住疫情衝擊,還是沒有遏制住像番茄這樣的競爭對手的崛起。至於「沉積數年的結構性問題」大概是IP開發的滯後,與新麗傳媒的整合進度遲緩。

對閱文原管理層的不滿,在年中報中也能直觀的感受到。這份中報毫不留情地指摘公司的弊病,比如:過去管理中未充分顧及作家的感受;與新麗傳媒的整合未能充分產生協同效應;缺乏一個既熟悉網絡文學業務、也熟悉影視製作的團隊;缺乏一種機制和自上而下的規劃;與業務合作夥伴的業務談判基於簡單機械的買賣邏輯……

總而言之,今日種種果,皆是昨日因。

02 新麗和閱文為何沒有默契?

對於閱文來說,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和新麗傳媒沒有「默契」。

說起新麗傳媒,他們的作品想必大家並不陌生,比如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如懿傳》、《慶餘年》,電影《夏洛特的煩惱》、《西虹市首富》、《妖貓傳》、《我和我的祖國》,網劇《杜拉拉升職記》、《餘罪》等。

單從產品來看,新麗傳媒確實為觀眾貢獻了不少優質的影視劇作品。但是如果放到資本市場,影視市場較大的不確定性決定了這或許並不是一門好生意。

新麗傳媒成立於2007年,並在2012年、2014年、2017年三次發起IPO,最後都沒能上市。究其根本,還是影視行業的盈利不確定性太大,很難賣個好價錢。

但是2018年,新麗等到了「伯樂」。當年年初,騰訊從光線傳媒手中接過了新麗傳媒第二大股東的位子。然後轉手就把新麗安排給了閱文。

2018年8月,閱文集團發布公告,擬以155億元的對價收購新麗傳媒100%的股權。消息一出,市場並不看好,閱文股價短短數個交易日就跌去了約四分之一。

不少人覺得買的太貴。2018年3月,騰訊從光線傳媒手中接過27.6%的股權時,新麗傳媒的估值是120億元,短短數月漲價三成,至155億元。許多人認為這種做法並不厚道。

但是這次聯姻是「父母之命「,不由得閱文不從。從騰訊的角度,閱文集團作為國內網文龍頭,手握大把優質IP資源。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網文相對而言受眾面小,市場規模也較小;相比較之下,影視劇受眾面和市場規模則大的多。

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市場規模185億元,而影視劇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握有大量優質IP資源的閱文,如果能夠將手中的IP源源不斷的孵化成優質影視劇,那麼其市場地位和估值水平都將極大提升。

新麗傳媒恰好擅長於IP改影視劇,因此在理論上,二者結合將助推閱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同時又能和騰訊的各個業務板塊形成良好互動(比如騰訊影業、騰訊視頻、騰訊遊戲等),鞏固騰訊在內容消費領域的地位。所以這場交易在騰訊的主導下,很快便宣告完成。

但是天不遂人願,高價娶進門的新麗在財務上表現不佳。完成收購的當年新麗就沒有兌現盈利承諾,2019年盈利承諾再度落空,2020年更加慘澹,上半年還巨虧1億元。原本承諾三年累計淨利潤不低於21億元,現在過了兩年半,還差13億多。基本上已經沒有逆轉的可能。因為收購新麗傳媒而產生的76.7億無形資產,變成為了閱文集團資產負債表上的一個大「雷「。

顯然,新的管理團隊就位後,選擇了引爆這顆雷。於是也就有了巨虧33億元的閱文中報。

實際上,新的管理層並沒有完全否定新麗,恰恰相反,他們肯定了新麗是一家優秀公司,否定的是原管理團隊。這就意味著新管理團隊將會加速推動閱文集團內部業務整合,打通網文IP與影視劇製作之間的通道,推動網文業務與影視劇的銜接。

03 留給閱文的時間不多

無論是財報電話會,還是中報的行文,騰訊高層對於閱文原管理層的不滿都已經溢於言表。

2020年4月,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接替原團隊,成為閱文集團新的管理層。

顯然新團隊帶著挽救閱文「敗局「的使命。此次中報發布會,閱文的現任管理層也是祭出了扭轉局勢的「三板斧「。

一是增強IP孵化能力。

程武曾擔任過騰訊文學董事長,後又擔任過騰訊影業CEO,當屬於即懂網絡文學,又懂影視製作。程武治下,想必會加快推動IP向影視劇方面的孵化工作,包括動漫、動畫、遊戲或將都是重要方向。

二是將對平臺的社交、社區功能進行改進,並在閱文和騰訊的產品矩陣之間建立更強的連接。

程武已經明確表示,將利用騰訊的流量優勢實現更廣泛的用戶覆蓋,增強平臺的連接能力。背靠騰訊這顆大樹,閱文或將有所作為。

三是強化以IP為中心的生態系統,建立業務合作夥伴關係和網絡。

騰訊擅長連接和整合。IP是文創的上遊,擁有大量優質網文IP的閱文,佔盡地利。如何贏得人和,構建一個以IP為核心的文娛生態圈,恐怕是新管理層下一步要考慮的重點。

那麼這三板斧能夠重塑閱文嗎?需要提醒的是,以內容起家的頭條系正在加緊布局文娛板塊,其旗下的番茄小說正在快速崛起,留給閱文的時間恐怕不會太多。

相關焦點

  • 閱文集團半年虧33億 新麗傳媒成大包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番閱文集團首虧的背後,是由於新麗傳媒的拖累。雖然打造出了《慶餘年》等爆款產品,但是2020上半年新麗傳媒收入及經營業績未達預期。業績報告顯示,受此影響,計提與收購新麗傳媒相關的商譽及商標權減值為44.1億元。閱文集團的主營業務狀況究竟如何?接下來該如何走出虧損困境?
  • 閱文集團半年淨虧33億新麗傳媒整合效果不佳
    此外,該公司計提新麗傳媒商譽及商標權減值撥備44.06億元《投資時報》研究員 林申上市3年,閱文集團(00772.HK)交出了最差中期業績。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32.6億元,同比增加9.7%;實現淨虧損33.1億元,同比暴跌941.9%。
  • 收購新麗傳媒致業績不佳,閱文集團上市後首度虧損
    自四月底換帥以來,閱文集團(以下簡稱「閱文」,00772.HK)的業績似乎未顯改善。7月20日,公司發布盈利預警,稱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半年公司業績將較去年由盈轉虧。而公司將虧損原因主要歸結為:此前收購影視製作公司新麗傳媒帶來的商譽減值,預期減值37億元至47億元人民幣。
  • 三次上市折戟:賣身閱文連續對賭失利 新麗傳媒臨界點
    財報顯示,閱文集團2019年全年營收83.4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5.7%;淨利潤11.1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1.9%,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10.9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0.4%。▲閱文集團2019年財報這個業績不僅是閱文,就連背後的騰訊爸爸也是相當滿意的。而這個業績的實現,和2018年收購新麗傳媒脫不開關係。
  • 閱文集團四連跌:收購未依法申報被罰《贅婿》遭抵制上熱搜
    但2020年的一系列事件,給閱文與新麗的合作蒙上了一層陰影。2020年4月,閱文創始管理層「榮退」,新管理層推出「霸王合同」,作者版權問題引發熱議。中報發布,新麗傳媒減值44億導致閱文由盈轉虧。年末更是風波不斷,字節跳動入股掌閱欲爭奪數字閱讀市場,閱文收購新麗遭受反壟斷處罰。2021年開年,閱文集團股價連跌。
  • 最前線|受新麗傳媒收入不及預期拖累,閱文預計今年上半年至少虧損...
    閱文將虧損的主要原因歸結為,集團此前收購影視製作公司新麗傳媒帶來了商譽減值,預期減值37億元至47億元人民幣。商譽減值指新麗傳媒為閱文集團帶來的經濟收益低於其帳面價值(閱文2018年8月對新麗傳媒的收購價為155億元)。此外,新麗傳媒2020年的收入及經營業績也未達閱文預期。
  • 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駕馬車湊齊了,閱文可以起飛了
    所以,在2020年4月,來自騰訊的程武接任閱文CEO後,我非常興奮,因為這意味著閱文與騰訊新文創生態的進一步融合——事實上,從閱文的商業模式來看,其未來確實在於與騰訊的融合,而且是全方位、毫無保留的融合。而程武作為騰訊網絡動漫、影視、電競等內容業務的負責人,也是「泛娛樂」、「新文創」概念的提出者,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 未獲承諾業績又被行政處罰 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走對了嗎
    回顧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的這兩年可以發現,不僅新麗傳媒未能實現業績承諾,甚至令閱文集團出現了虧損,此次該起收購還令閱文集團受到了行政處罰,種種風波之下不免令人疑惑,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這步棋究竟走對了嗎?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方面透露,2018年8月,閱文集團與新麗傳媒等籤署協議,收購新麗傳媒100%股權,並於當年10月完成交割。
  • 騰訊吸收閱文進行時:整合密集出牌、新麗走到臺前
    這無疑讓程武壓力巨大。今年4月27日,程武正式從吳文輝手中接過閱文的指揮棒,管理層變動公布之後,網文作者直呼行業變天,霸王團合同事件、五五斷更節事件持續發酵,市場反饋卻是另一番景象,閱文股價在第二天上漲18%,新任管理層上任至今,閱文股價已經翻番。
  • 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駕馬車的「類迪士尼(DIS.US)」整合...
    其後,在8月的閱文財報電話會上,程武回答分析師的提問時表示,閱文的IP業務方面「與新麗傳媒的整合未能充分產生協同效應」,「與新麗傳媒的整合遠未取得全面成功且進度不及預期」,這為三方進一步深化整合埋下了伏筆。在新文創的全盤布局中,程武在騰訊影業成立之初就提出「不孤立做影視」,也在一開始就明確影視在新文創戰略的價值在於做好IP的放大器。
  • 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為何被罰?專家:應報未報
    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通報稱,根據《反壟斷法》的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且於14
  • 翻拍經典遭遇口碑崩塌 新麗傳媒製片能力或受質疑
    據了解,新《鹿鼎記》的出品方為閱文集團全資子公司新麗傳媒。上半年,受新麗傳媒拖累,閱文集團淨虧損33.1億元。而新《鹿鼎記》口碑崩塌後,是否會進一步影響閱文集團業績?再拍經典不及預期新麗傳媒目前的日子並不好過,有影視行業分析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鹿鼎記》是新麗傳媒下半年的重點項目之一,給的資源和渠道都是頂級的,管理層對其抱有很高的期望。」
  • 閱文集團千億市值縮水2/3!旗下新麗傳媒兩年未完成對賭
    ——這部由新麗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麗傳媒)製作的網絡改編劇《慶餘年》燃爆了2019年的電視劇市場,也讓新麗傳媒的收購方閱文集團(00772.HK),再被公眾聚焦。針對這一情況,閱文集團解釋稱,版權運營收入的增長,主要系新麗傳媒整體併入;在線業務營收下降,則為騰訊自營渠道及第三方平臺付費閱讀收入持續減少所致。其中,騰訊產品自營渠道在線業務收入同比減少12.2%,第三方平臺在線業務收入同比減少32.2%。收購新麗傳媒後,閱文集團即可安心享受版權運營業務帶來的高增長嗎?
  • 新鹿鼎記遭群嘲爛片:出品方新麗傳媒還有更大壓力 21億「賭約」
    3年前,新麗傳媒被閱文集團(00772,HK)收購。如今,只剩下半年的財報周期,新麗傳媒還面臨著21億業績對賭完成不到4成的業績壓力。《鹿鼎記》是否是新麗傳媒今年的重點作品?口碑不佳是否會影響新麗下半年的業績?11月17日,紅星資本局以上述問題採訪閱文傳媒,至截稿時暫無回復。
  • 《鹿鼎記》口碑崩塌背後:張一山涉足5公司 新麗傳媒上半年虧近億
    2018年收購新麗傳媒的閱文集團在今年半年報中表示,公司與新麗傳媒的整合未能充分產生協同效應。收購後,閱文集團嘗試將頭部IP系統化地改編為電視劇和電影,但與新麗傳媒的整合遠未取得全面成功且進度不及預期。今年上半年,閱文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2.60億元,同比增長9.7%,但期內虧損33.11億元,同比下滑941.9%。
  • 新《鹿鼎記》口碑「撲街」 新麗傳媒9億淨利對賭堪憂
    因在此期間,光線傳媒將持有的27.64%的股權,以作價33.17億元轉讓給騰訊,光線清空股權的同時,新麗傳媒也放棄了申請上市的計劃。2018年10月,新麗傳媒以不超過155億元的身價「賣身」於騰訊控股的閱文集團,成為其旗下全資附屬公司,是閱文集團內容產業鏈條中的重要一環。
  • 閱文靠慶餘年破局 對賭業績不達標新麗傳媒是劫是緣
    因此,將手上的IP盤活,侵入下遊的影視、遊戲等領域,伸展產業鏈便成了閱文集團必然選擇。如閱文集團在財報中所提到:「新麗傳媒正是我們一直尋求的放大IP價值鏈中缺失的關鍵一環」,收購新麗傳媒是閱文集團的「IP全產業鏈變現」故事的起點。
  • 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首次以整體影視生產體系亮相 聯合...
    原標題: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首次以整體影視生產體系亮相,聯合發布56個項目   10月19日,
  • 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聯合發布56個項目
    10月19日,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在上海展覽中心聯合舉辦主題為「合光·向融」的2020年度發布會。在騰訊新文創戰略的縱深推進下,三個影視業務主體首次以一個整體的影視生產體系亮相,成為騰訊和閱文進一步加碼影視業務布局、進一步驅動數字內容業務耦合以及更體系推動高價值、高品質數字內容生產的「三駕馬車」。
  • 大摩、中信等國內外投行看好閱文變動 投資圈期盼改革新機
    4 月 28 日早盤,閱文集團(00772.HK) 高開3.6%,報33. 1 港元,盤中最高漲幅超18%,收盤上漲14.4%,報收36. 55 港元。股價暴漲背後,資金樂觀看待此次調整,並充分期待騰訊系入主後的一系列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