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晚, 閱文集團公布了一份「令人失望的業績」報告,巨虧33億元,為上市以來首份虧損財報。不過縱觀整份財報,情況並沒有大家以為的那麼糟。
01 新麗巨虧拖累閱文財報
單從財務數據來看,帳面上淨虧33億元,主要是由於新麗傳媒業績不達標,計提了44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所以,實際上並不是整個閱文集團都在虧損。
有一說一,閱文集團的核心業務——起點中文網上半年營收同比翻了一番,另外,自營平臺的ARPPU(每付費用戶平均收入)達到了34.1元,同比增長了51.6%,這也主要得意於起點中文網多年來在網文領域的深耕。可以說,閱文的核心業務發展的很好。
起點營收同比翻番,騰訊自營渠道同比下滑四分之一。
相比較之下,騰訊平臺的自營業務(QQ閱讀、微信讀書)收入下滑了四分之一。
此外,2018年併購的新麗傳媒更是慘不忍睹,連年業績不達標,2020年上半年更是巨虧1億。成為了拖垮閱文集團財報的「罪魁禍首」。
閱文集團目前核心業務做的並不差,營收和ARPPU都是巨幅增長。在優質IP佔有量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根據百度搜索風雲榜,排名前30部的網文中,25部來自於閱文平臺。可以說是獨佔鰲頭。
但是對騰訊來說,僅僅做好自己的網文是不夠的。
2018年,騰訊把新麗傳媒「塞」給閱文,希望二者能夠協同作戰,為騰訊的「新文創」開創新局面。一個有好IP,一個擅長IP改影視劇,理論上是「天作之合」,可結果卻一地雞毛。這讓騰訊非常不滿。
在財報電話會上,今年4月份接管閱文集團的騰訊副總裁、閱文集團現任CEO程武,直指閱文集團的沉痾痼疾:「令人失望的業績表現,也讓我們意識到公司底層商業模式抗風險能力的缺失和沉積數年的結構性問題。」
不知道程武所說的「抗風險能力缺失」,是指沒有經受住疫情衝擊,還是沒有遏制住像番茄這樣的競爭對手的崛起。至於「沉積數年的結構性問題」大概是IP開發的滯後,與新麗傳媒的整合進度遲緩。
對閱文原管理層的不滿,在年中報中也能直觀的感受到。這份中報毫不留情地指摘公司的弊病,比如:過去管理中未充分顧及作家的感受;與新麗傳媒的整合未能充分產生協同效應;缺乏一個既熟悉網絡文學業務、也熟悉影視製作的團隊;缺乏一種機制和自上而下的規劃;與業務合作夥伴的業務談判基於簡單機械的買賣邏輯……
總而言之,今日種種果,皆是昨日因。
02 新麗和閱文為何沒有默契?
對於閱文來說,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和新麗傳媒沒有「默契」。
說起新麗傳媒,他們的作品想必大家並不陌生,比如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如懿傳》、《慶餘年》,電影《夏洛特的煩惱》、《西虹市首富》、《妖貓傳》、《我和我的祖國》,網劇《杜拉拉升職記》、《餘罪》等。
單從產品來看,新麗傳媒確實為觀眾貢獻了不少優質的影視劇作品。但是如果放到資本市場,影視市場較大的不確定性決定了這或許並不是一門好生意。
新麗傳媒成立於2007年,並在2012年、2014年、2017年三次發起IPO,最後都沒能上市。究其根本,還是影視行業的盈利不確定性太大,很難賣個好價錢。
但是2018年,新麗等到了「伯樂」。當年年初,騰訊從光線傳媒手中接過了新麗傳媒第二大股東的位子。然後轉手就把新麗安排給了閱文。
2018年8月,閱文集團發布公告,擬以155億元的對價收購新麗傳媒100%的股權。消息一出,市場並不看好,閱文股價短短數個交易日就跌去了約四分之一。
不少人覺得買的太貴。2018年3月,騰訊從光線傳媒手中接過27.6%的股權時,新麗傳媒的估值是120億元,短短數月漲價三成,至155億元。許多人認為這種做法並不厚道。
但是這次聯姻是「父母之命「,不由得閱文不從。從騰訊的角度,閱文集團作為國內網文龍頭,手握大把優質IP資源。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網文相對而言受眾面小,市場規模也較小;相比較之下,影視劇受眾面和市場規模則大的多。
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市場規模185億元,而影視劇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握有大量優質IP資源的閱文,如果能夠將手中的IP源源不斷的孵化成優質影視劇,那麼其市場地位和估值水平都將極大提升。
新麗傳媒恰好擅長於IP改影視劇,因此在理論上,二者結合將助推閱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同時又能和騰訊的各個業務板塊形成良好互動(比如騰訊影業、騰訊視頻、騰訊遊戲等),鞏固騰訊在內容消費領域的地位。所以這場交易在騰訊的主導下,很快便宣告完成。
但是天不遂人願,高價娶進門的新麗在財務上表現不佳。完成收購的當年新麗就沒有兌現盈利承諾,2019年盈利承諾再度落空,2020年更加慘澹,上半年還巨虧1億元。原本承諾三年累計淨利潤不低於21億元,現在過了兩年半,還差13億多。基本上已經沒有逆轉的可能。因為收購新麗傳媒而產生的76.7億無形資產,變成為了閱文集團資產負債表上的一個大「雷「。
顯然,新的管理團隊就位後,選擇了引爆這顆雷。於是也就有了巨虧33億元的閱文中報。
實際上,新的管理層並沒有完全否定新麗,恰恰相反,他們肯定了新麗是一家優秀公司,否定的是原管理團隊。這就意味著新管理團隊將會加速推動閱文集團內部業務整合,打通網文IP與影視劇製作之間的通道,推動網文業務與影視劇的銜接。
03 留給閱文的時間不多
無論是財報電話會,還是中報的行文,騰訊高層對於閱文原管理層的不滿都已經溢於言表。
2020年4月,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接替原團隊,成為閱文集團新的管理層。
顯然新團隊帶著挽救閱文「敗局「的使命。此次中報發布會,閱文的現任管理層也是祭出了扭轉局勢的「三板斧「。
一是增強IP孵化能力。
程武曾擔任過騰訊文學董事長,後又擔任過騰訊影業CEO,當屬於即懂網絡文學,又懂影視製作。程武治下,想必會加快推動IP向影視劇方面的孵化工作,包括動漫、動畫、遊戲或將都是重要方向。
二是將對平臺的社交、社區功能進行改進,並在閱文和騰訊的產品矩陣之間建立更強的連接。
程武已經明確表示,將利用騰訊的流量優勢實現更廣泛的用戶覆蓋,增強平臺的連接能力。背靠騰訊這顆大樹,閱文或將有所作為。
三是強化以IP為中心的生態系統,建立業務合作夥伴關係和網絡。
騰訊擅長連接和整合。IP是文創的上遊,擁有大量優質網文IP的閱文,佔盡地利。如何贏得人和,構建一個以IP為核心的文娛生態圈,恐怕是新管理層下一步要考慮的重點。
那麼這三板斧能夠重塑閱文嗎?需要提醒的是,以內容起家的頭條系正在加緊布局文娛板塊,其旗下的番茄小說正在快速崛起,留給閱文的時間恐怕不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