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黃山市加快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黃山風景區管委會,黃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黃山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黃山市加快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0年12月16日
黃山市加快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1號)、《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通知》(皖政辦秘〔2016〕240號)、《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的意見》(皖政〔2020〕21號)等要求,加快我市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發展目標
到2020年底,全市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的比例達15%以上,以後逐年增加,每年不低於3個百分點,到2025年達30%以上。
培育設計、生產、施工等裝配式建築產業鏈。2020年引進或培育混凝土裝配式構件企業1家、鋼結構生產企業1家、木結構生產企業1家,引進或培育設計生產施工一體化企業1家;到2025年,引進或培育3-5家設計、生產、施工和全裝修一體化工程總承包企業,建設1-2個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推動、市場主導。強化政府規劃、導向和服務作用,從規劃引導、稅費優惠、金融支持、投資獎勵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激發企業內生動力,促進各方共同推進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
(二)產業支撐、協調發展。引進擁有成熟技術的裝配式生產集成應用企業,鼓勵現有建材、建築施工企業向建築部品(件)生產轉型,積極培育綜合性龍頭企業和產業鏈,推進技術進步和管理方式轉變,加快形成成熟可靠的技術體系和適應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的管理體制。
(三)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堅持質量安全和宜裝配則裝配原則,因地制宜選擇裝配式建築技術。以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政府投資居住項目為切入點,推廣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體系應用。以公共建築、工業建築為重點,推廣裝配式鋼結構技術體系應用。推進輕鋼結構、木結構在旅遊度假、園林景觀和仿古建築項目中的應用。在市政基礎設施項目中推廣使用工業化生產的預製構件和透水鋪裝材料。
三、重點任務
(一)培育市場主體,推動全產業鏈發展
1.加快引進或培育裝配式建築構件生產企業,支持商品混凝土生產、牆體材料、門窗製作等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提升裝配式建築構配件產品生產能力;鼓勵傳統開發、施工、生產企業向裝配式建築產業化模式轉變。(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2.引進培育設計、生產、施工一體化企業,發展設計、生產、施工等全產業鏈,提升企業裝配式建築實施能力。(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3.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建設,以屯溪區、黃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休寧縣為核心重點推進,其他具備基礎條件的區縣也要積極推進。到2020年底,至少建成混凝土裝配式構件生產基地1個、鋼結構生產基地1個、木結構生產基地1個。(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黃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4.加強裝配式建築設計、生產、施工、管理等專業人才的技能培訓,在建築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中增加裝配式建築相關內容,積極培育裝配式建築專業人才隊伍。
落實裝配式建築崗位職稱評定,督促支持裝配式建築崗位技能培訓、人才引進、技能比賽、實訓基地建設等,開展裝配式建築產業工人技能比賽並按規定給予賽事補助。
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對接社會需求,建立產業培訓基地,強化裝配式建築相關培訓要求。鼓勵具有建築工程等相關專業的高等學校、職業學校設置裝配式建築相關課程。(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黃山學院、黃山職業技術學院)
(二)落實裝配式建築項目,加快推廣應用
1.裝配式建築包括裝配式混凝土建築、裝配式鋼結構建築、裝配式木結構建築,推進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為主要形態的裝配式建築生產,其標準應符合國家或安徽省《裝配式建築評價標準》要求。
2.推進項目落地。
從本方案實施起,全市範圍內新出具規劃條件的住宅、商業和商務建築,優先採用裝配式方式建造,以前取得土地證的項目鼓勵裝配式方式建造。
全市國有投資(含國有資金投資佔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新開工保障性住房、教育、醫療、辦公綜合樓等項目應採用裝配式建造,且年度開工的裝配式建築面積不低於30%,裝配式建築增加的工程造價計入項目建設成本。
新開工的房地產開發項目,裝配式建築面積比例不低於項目總建築面積的30%。
市政項目優先採用裝配式構件和產品。
項目建設單位認為不具備應用裝配式建造條件的,應通過專家論證進行確定。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黃山風景區管委會,黃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黃山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3.以招拍掛方式供應土地的建設項目,應將裝配式建築建設要求寫入土地出讓公告,在規劃條件中明確裝配式建築指標等建設條件;以劃撥方式供應土地的政府性投資建設項目,應在規劃條件中明確是否實施裝配式建築的意見,並將裝配式建築指標和意見在土地出讓合同或土地劃撥決定書中予以載明。確定為裝配式建築的項目,應在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網站公布。建設單位在申辦總平面和單體建築設計方案審查時,應當明確標註實施裝配式建築的位置和面積,自然資源部門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應當予以註明。(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各區縣政府)
4.發展改革部門在項目立項階段應就項目實施裝配式建築嚴格把關,對項目申請報告或可行性研究報告落實裝配式建築要求的有關內容進行審查,並在項目立項批准文件中予以備註。(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各區縣政府)
(三)加快試點示範
屯溪區、徽州區、黃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黃山現代服務業產業園應率先試點,在新建政府性投資的學校、醫院、安置房等工程項目時,推廣使用裝配式建築,打造精品示範項目,2020年應至少選擇一個項目作為裝配式建築試點項目。(責任單位:屯溪區、徽州區政府,黃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黃山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四)推行工程總承包,帶動本地企業轉型升級
1.鼓勵具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或聯合體參與裝配式建築項目建設,裝配式建築項目優先採用設計—採購—施工(EPC)總承包。鼓勵引進有實力的設計生產一體化裝配式企業與本地建築安裝企業組成聯合體參加競標裝配式建築項目、與本地建材企業合作生產裝配式建築部品部件。(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2.裝配式建築原則上採用工程總承包模式,可按照技術複雜類工程項目實行工程總承包招投標,並應用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裝配率超過50%的裝配式建築,在2021年底前可採用邀請招標的方式。(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五)加快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應用
在設計、生產、施工和運維全過程推廣應用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實現各環節數據共享,提高整體效率,實現裝配式建築全過程的管理追蹤、維護。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裝配式建築項目,應採用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黃山風景區管委會,黃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黃山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六)強化質量安全管理,加強設計施工全過程監管
加強裝配式建築項目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和施工質量安全管理,對不符合標準的項目不予辦理施工許可證和進行竣工驗收備案,在《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書》《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竣工驗收備案證書》中應當備註裝配式建築範圍和面積。
建立裝配式建築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制度,明確建設、設計、生產、運輸、施工等環節各方主體的質量安全主要責任和監管措施。建設和監理等相關方應採用駐廠監造等方式加強部品部件生產質量管控,加強主要崗位和特殊崗位人員的考核培訓,加強全過程監管,實行質量追溯,強化建築成品質量驗收,完善工程質量保修制度。開展裝配式建築產品目錄管理、信用評價、工程樣板房驗收和裝配式結構首層驗收制度。(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各區縣政府)
四、政策支持
(一)加強用地保障
優先保障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建設用地,對照年度目標任務,明確裝配式建築項目、生產基地的用地指標及具體地塊,並將發展裝配式建築的相關要求列入建設用地規劃條件、土地出讓合同。省重點調度的裝配式建築招商引資項目優先納入供地計劃。(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黃山風景區管委會,黃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黃山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委會,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二)給與激勵政策
對採用裝配式建造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且達到國家、安徽省相關認定標準的,可享受以下政策:
1.其預製外牆或疊合外牆的預製部分建築面積可不計入成交地塊容積率核算,但不超過該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的3%。
2.將裝配式預製構件投資計入工程建設總投資額,納入工程進度衡量,在符合商品房預售許可法定申辦條件的前提下,可申請辦理預售許可。
(責任單位:各區縣政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三)加強財政和金融扶持
1.符合條件的裝配式建築招商引資企業,可申請「三重一創」、製造強省、科技創新、技工大省等各類專項扶持資金。(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2.符合條件的裝配式建築企業,可享受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扶持政策。(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稅務局,各區縣政府)
3.符合新型牆體材料目錄的裝配式建築構配件生產企業,可按規定享受增值稅即徵即退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稅務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4.被評選為省、市級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和裝配式建築示範項目的,給予財政獎勵和政策扶持。(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5.裝配式建築項目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可以保函的方式繳納。(責任單位: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四)加大行業扶持
支持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申報施工和設計資質,打造部品部件生產、設計、施工一體化企業。裝配式建築生產企業滿足生產基本條件、具有裝配施工能力,其項目經理和技術負責人具有相關業績的,可直接申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採用裝配式方式建造的項目,優先推薦參與各類工程建設領域的評獎評優活動。對政府投融資的裝配式建築,施工企業繳納的質量保證金以合同總價扣除預製構件總價作為基數計取。(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五、保障措施
(一)明確責任分工。各地各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按照各自職責,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科學統籌規劃,強化組織協調,落實工作措施,共同推進我市裝配式建築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加強考核督查。將發展裝配式建築產業列入市政府對區縣和部門目標管理考核,並開展專項督查,由市政府督查室督查各部門工作開展情況,定期通報督查結果,對工作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予以相應處理。
(三)加大宣傳力度。各區縣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要廣泛宣傳裝配式建築相關知識和發展裝配式建築的經濟社會效益,提高社會認知度,營造有利於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促進裝配式建築相關產業和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