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陝西北路,上海人一定不陌生。陝西北路舊稱西摩路,作為一條百年老馬路,它匯集了馬勒別墅、宋家老宅等20多處名人舊居、保護建築。這些年因為榮宗敬舊居(榮宅)的修復開放、老字號一條街的開發、陝西北路網文講壇的持續舉辦、《陝西北路》人文紀錄片的傳播,老街歷史被人們津津樂道,老建築被頻頻圍觀。陝西北路正創造著新的故事正在續寫……
12月17日下午在陝西北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示中心,一群文化名人、學術大咖聚集著,為一個全新的概念項目獻計獻策:網絡作家寫靜安、寫老街區的生活和故事。
▲陝西北路主題網絡小說創作討論會現場
網絡文學無疑是網際網路時代最活躍、覆蓋人群最多的文學形式,據今年「第六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公布的數據,中國網絡文學註冊作者有1750萬人、網絡文學用戶突破了4.6億。網絡文學還繁衍出一大批熱播電視劇如《慶餘年》《大江大河》《鬥破蒼穹》等等,網絡文學超越了文學創作成為當今的文化現象。
實際上,從2016年10月起,靜安區文化和旅遊局與上海作家協會共同發起創辦了「陝西北路網文講壇」,一個最新潮的文化形式欣欣然來到百年老街,探頭探腦、落地生根。到今年年底,每月一期的陝西北路網文講壇已經舉辦了45期,邀請了超百位全國各地各類型網文大神前來做客。
▲歷屆網文講壇主題
有了跟網絡作家的常來常往,這次又雙叒叕搞事情,邀請了三位不同作品類型的網絡作家用虛構小說的創作形式寫這裡的故事。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陝西北路,12月8號,三位網絡作家君天、夢風、閒聽落花參加了靜安區文物保護管理中心組織的採風活動,參觀了陝西北路上的馬勒別墅、榮宗敬舊居、何東公館、西摩別墅。
▲陝西北路文創杯墊
在陝西北路主題網絡小說創作討論會上,三位網絡作家聽取了上海史研究專家熊月之、青年學者湯惟傑、街區老者顧越敏講述靜安的歷史和生活。此外,著名作家陳村、上影集團海上影業總經理、著名製片人黃霽、市委宣傳部網絡出版處網絡文學負責人王一行等也為這個概念創作出謀劃策。
此次,君天、夢風、閒聽落花將分別以紅色向歷史文、職場文、女性向言情文的小說類型,寫三個發生在不同時代的故事,而故事場景、人物命運、前僕後繼、愛恨情仇,必定在靜安的老街區和革命洪流裡,來來回回跌宕起伏。
君天今年初應上海市委宣傳部邀請撰寫上海紅色文化系列書稿,寫了彭湃烈士和五卅運動兩部報告文學。這一次,他寫的是一個在靜安發生的諜戰故事,「我的故事涵蓋了靜安區大多數的文化地標,前期也做了許多採風與資料查找。」
▲網絡作家君天
擅長寫現實主義題材的網絡作家夢風,這一次撰寫的是當代都市職場文,行業是心理諮詢。「受到吳老師邀請後,我花了兩天時間寫了大綱,我的故事以四個女性展開。對於網文作家而言,寫短文是很大的考驗。」夢風在現場說道。
▲網絡作家夢風
人氣超高的網絡作家閒聽落花的作品將分明暗兩條支線,通過兩代人的對照,觀見舊時西摩路與當下陝西北路間的變遷。閒聽落花在現場坦言,「平時自己看歷史書可能一個故事一句話就帶過去了,但其實它本身是一個非常驚心動魄的事情。研究歷史有時候需要很強大心理承受力,共情能力大、想像多了會心力憔悴。」
▲網絡作家閒聽落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