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大二男生發明「新型馬桶」獲國家專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習慣的改變,馬桶的發明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目前人們使用的馬桶坐墊都是單層的,而馬桶墊比較容易吸附使用者身體上滯留的細菌,人們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另外,在很多場合,由於馬桶的高度是固定的,也不方便身高不同的人們使用。近日,武昌理工學院城市建設學院造價1203班的陳非凡同學發明了一種「新型馬桶」,有效地解決了上述問題,並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一次去親戚家玩,在上廁所的過程中發現親戚家的馬桶墊有點髒,而且又不上不行,當時就有了對馬桶進行改進的想法。」談起這項發明的初衷,陳非凡告訴記者,後來他又發現馬桶的高度總是穩定不變的,對於身高不同的人來說使用起來並不方便,尤其對老人和小孩子還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我當時就想如果能夠發明一種既能防汙染,又能調節高度的馬桶多好,但是當時處於高中時期,忙於學習,只好把這個想法藏在心裡。」
進入大學後,陳非凡發現時間寬鬆了很多,於是在大一時就利用空餘時間開始想著怎麼才能研製出來一種新型的馬桶。他為了將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每逢周末,他就前往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由於學校的相關書籍很多,對他的研究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為了使自己的創意能夠更加實用,他在網絡上尋找了類似的裝置,在參考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通過一年多的研製,他發明的「新型馬桶」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據了解,這種「新型馬桶」的工作原理是:底板的兩端固定在底座的內側;氣壓缸的底端固定在底板的正面,其底部通過底板內部與氣壓泵底部相通;活塞杆穿過焊接在支撐板下端的固定塊,其頂端固定在支撐板的背面,活塞杆從氣壓缸內伸出,可以通過氣壓缸內氣壓的變化做上下運動,其中,支撐板固定在馬桶座底部;氣壓泵的底端固定在底板的正面,其內安裝著可以上下活動的活動軸,工作時,活動軸從氣壓泵的上面伸出或下降;腳踏板的末端呈弧狀,連接在氣壓泵的一側,另一端為直杆,腳踏板的直杆與弧狀的拐角處連接在活動軸的頂端。坐墊的一端與轉軸套的外壁連接;轉軸的中間固定在馬桶面與水箱殼體面相交的中間;轉軸套設有兩段,各自套在轉軸的邊緣處;馬桶蓋的一端也與轉軸套的外壁連接;坐墊設有多個,每個坐墊的大小規格都保持一致;坐墊和馬桶蓋都通過連接著的轉軸套圍繞轉軸轉動。
陳非凡說,「在使用這種新型馬桶時要先通上電源,當使用者需要如廁時,關閉安裝在水箱殼體上的紫外線消毒裝置的開關;使用者的腳向下或者向下踩踏腳踏板,當馬桶座的高度適合使用者的高度時,停止踩踏,將馬桶蓋翻起,然後選擇特定的一個馬桶坐墊;當使用者如廁完後,按下安裝在水箱殼體上的衝水開關,清潔完後,依次合上馬桶坐墊,再合上馬桶蓋,最後再按下紫外線消毒裝置的開關,對馬桶坐墊和馬桶內面進行消毒;在人們使用馬桶坐墊之前,需要確定各自的坐墊,以便各自使用」。
這種「新型馬桶」徹底解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擔心馬桶不乾淨會引起疾病傳染的問題,而且為人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陳非凡希望這種「新型馬桶」能夠有廠家生產出來並快速的投入市場,為公共衛生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