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參評獎項:以史為鑑·歷史精品故事獎
以色侍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而恩絕。事實如此,卻終敵不過意外。著名畫家張大千一生諸多妻妾,卻未曾有一人等到色衰而愛馳的那一日,大抵都是在最美的年華,被人遺棄在無人問津的角落,蒙上了厚厚的灰。
一、獨自守候的丁香姑娘
如果說男子一生說過的愛,大抵只有年少時候最為真。正如年少時白居易深愛的湘靈,人至暮年仍留下:「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正如東坡愛髮妻,多年之後,即使佳人在側亦會在夢醒時分吟出那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張大千也曾真心愛過一位姑娘。彼時這世間還未有張大千,有的只是一個享譽中外的國畫大師張爰。他赴日留學之前,便於青梅竹馬的表妹謝舜華情投意合,兩人約定等張爰回國後便完婚。
才子佳人的故事,終究只是停留在市井傳說中。兩年之後張爰回國,見到的卻只是素幔高懸,靈堂遺像。謝舜華未能等到他回國便撒手人寰,悲痛欲絕的張爰在松江小北庵出了家,主持為他取了法名張大千。
二、舉案難齊眉的髮妻
張大千的出家之旅,在三個月後被迫終結,還俗後的張大千,在家人的安排之下溯江而上,至重慶完婚。女方是張大千母親的內侄女,曾家的大小姐,典型的舊式女子。這位曾小姐,大抵也從未想過,婚後的生活竟是如此不堪。
或許是謝舜華的離去,帶走了張大千唯一一點真心,又或許是張大千這樣留學東洋的新式才子,實難接受曾小姐這樣的舊式女子。縱使她賢良淑德,溫柔敦厚,也絲毫得不到張大千一丁點的愛。
成婚兩年,張大千多居於書房內,曾家小姐便如舊物一般被棄置在一旁。
三、經歷相似的妾室們
黃凝素的到來,就像是給張大千古水無波的生活,注入了興奮劑。
15歲的黃凝素,青春靚麗,聰明伶俐,頗懂畫事。這便和張大千,有了許多共同語言。在卿卿我我中,兩人的感情很快升溫。黃凝素也好似上天賜給張大千的繆斯女神。和黃凝素的這段愛情,成為了張大千的靈感源泉,他的畫作仕女圖中,有很多黃凝素的影子。
沒過多久,黃凝素便成為張大千的二太太,次年,便為其生下長子。二人的孩子,由正妻負責照顧,兩人依舊遊山玩水。黃凝素仍負責照顧張大千的生活起居,以及輔佐他作畫。
好景不長,因為太過恩愛,黃凝素接二連三的懷孕,便不得不在家休養,而張大千的工作,註定是要四處遊歷。
在黃凝素被困在家中的歲月裡,張大千一時泛舟西湖,一時夜遊秦淮,一時走天津,一時赴北平,邂逅池春紅於朝鮮,相識懷玉於北平,最後傾心楊宛君。
三太太楊婉君,是地地道道的北平人,清秀溫婉,是唱京韻大鼓的名家。
在北平的那段日子,只要得空,張大千必去聽楊宛君的鼓書。一來二去便生情誼,楊宛君稱跟著張大千學畫。不論是出於寂寞也好,出於楊宛君的外貌也好,顯然,這都是張大千無法拒絕的要求。最後吹吹打打迎進了張家的三太太。
婚後,楊宛君陪著張大千遊歷名山大川,一如黃凝素當初那樣,徹夜陪伴,研磨陪笑,紅袖添香。
讓黃凝素更想不到的是,楊宛君已經替代她,成為了張大千的繆斯女神。他所做的仕女圖,開始以楊宛君為模特,就像當初的黃凝素那樣。
然而悲劇的輪迴,並沒有止步於楊宛君。
張大千還是那個張大千,多情子仍是多情子。不久之後,張大千邂逅女兒同窗徐雯波,兩人相差三十歲,卻也碰撞出了愛情的火花,最終結婚。
此後,徐雯波便代替楊宛君,陪伴在張大千左右,黃凝素所經受的,楊宛君也經歷了一遍。
這世上最廉價的東西,大概就是付出,一貧如洗的真心,一事無成的溫柔。
曾小姐的真心,黃凝素的伶俐,楊宛君的溫婉,在不愛的時候,便都是這世上最廉價之物。
保守的猜測,我想張大千在說愛的時候,也許是真的愛吧,只是還沒有到那種,可以讓他奮不顧身,可以抵禦一切誘惑的愛。所以,在不愛的時候也就不愛了,沒有一絲留戀,也不帶一絲牽掛,就這麼幹乾脆脆,利利落落放下。
對於張大千這一生所愛過的女子來說,愛上這樣一位多情的才子,便註定了一遍又一遍重複著前人的經歷,直到死亡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