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海洋作為最初孕育生命的場所,一直以來都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直到進入科技時代,人們才有機會對此進行深入的探索。除了複雜的地形以及地質結構之外,海底還有超乎想像的生態系統,尤其是深海區域存在一部分尚未探明的生物,最近也成為科學家探索的重點。
根據相關研究,海底存在不同種類的超黑魚,它們的共同點就是都擁有超黑的表皮,能夠通過特殊的生理機能吸收來自外界的光線,甚至會完全隱匿在深海中,如果沒有藉助特殊的儀器,恐怕人們也很難找到它們的蹤跡。
有生物學家表示,最初找到這些超黑魚也有餌料的功勞,因為在超黑魚面前,餌料也會散發出微弱的光芒。
對大部分生物來說,讓自己表面的皮膚吸收每一個來自外界的光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超黑魚不僅能夠在深海中很好的隱藏自身,還可以更好的進行捕食。
目前科學家已經在深海中發現了16種超黑魚,它們分布在不同的海域,並且能夠吸收周圍99.5%左右的光線,就連鋒利的牙齒也具備防反射作用。很難想像這些並不具備太多血緣關係的魚類能夠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摸索到同樣的生存之路,而這也為仿生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科學家認為,超黑魚的皮膚中存在一種微小的黑色素細胞,與普通黑色生物的細胞相比,它們的形狀擁有特殊之處,這些超黑色素聚集在一起,並且排列十分緊密,所以才能夠很好地吸收來自外界的光線,而不是反射光線。
即便目前人類製造的超黑材料已經超過了生物界的天然超黑材料,我們也不能忘記它們的功勞,畢竟靈感都來自這些特殊的生物。未來科學家還會藉助於先進的儀器對超黑魚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此來提高超黑材料的性能,為科技的進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