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黑的生物生活在海裡,皮膚能吸收99.5%的光線,黑到看不到它

2020-12-18 俗夫論科學

筆者:三體-小遙

海洋作為最初孕育生命的場所,一直以來都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直到進入科技時代,人們才有機會對此進行深入的探索。除了複雜的地形以及地質結構之外,海底還有超乎想像的生態系統,尤其是深海區域存在一部分尚未探明的生物,最近也成為科學家探索的重點。

根據相關研究,海底存在不同種類的超黑魚,它們的共同點就是都擁有超黑的表皮,能夠通過特殊的生理機能吸收來自外界的光線,甚至會完全隱匿在深海中,如果沒有藉助特殊的儀器,恐怕人們也很難找到它們的蹤跡。

有生物學家表示,最初找到這些超黑魚也有餌料的功勞,因為在超黑魚面前,餌料也會散發出微弱的光芒。

對大部分生物來說,讓自己表面的皮膚吸收每一個來自外界的光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超黑魚不僅能夠在深海中很好的隱藏自身,還可以更好的進行捕食。

目前科學家已經在深海中發現了16種超黑魚,它們分布在不同的海域,並且能夠吸收周圍99.5%左右的光線,就連鋒利的牙齒也具備防反射作用。很難想像這些並不具備太多血緣關係的魚類能夠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摸索到同樣的生存之路,而這也為仿生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科學家認為,超黑魚的皮膚中存在一種微小的黑色素細胞,與普通黑色生物的細胞相比,它們的形狀擁有特殊之處,這些超黑色素聚集在一起,並且排列十分緊密,所以才能夠很好地吸收來自外界的光線,而不是反射光線。

即便目前人類製造的超黑材料已經超過了生物界的天然超黑材料,我們也不能忘記它們的功勞,畢竟靈感都來自這些特殊的生物。未來科學家還會藉助於先進的儀器對超黑魚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此來提高超黑材料的性能,為科技的進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深海神秘的隱形超黑魚:黑色皮膚可吸收99.5%光線
    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一些深海魚類具有特殊的超黑皮膚,即使在有光線的情況下,也能巧妙地隱藏起來,例如一些黑皮膚魚類:海蛾魚和狼牙魚,都能吸收接觸其身體99.5%的光線。這項最新研究表明,即使深海生物發光源存在的情況下,神秘的超黑魚類也能隱藏起來,它們具有超強的偽裝技能,因為它們皮膚存在特殊化結構。
  • 世界上最黑的杯子:99.965%看不見
    一個東西能夠黑到什麼程度?Vantablack就是人類造出的迄今最黑的物質,Surrey Nanosystems公司研發,基於碳納米管材料,可吸收99.965%的可見光,已經和一個黑洞差不多了。
  • 世界之最,最黑的東西,黑到你無法想像!
    1、最黑的物質先看看這張圖片,你試著用你的眼睛去聚焦一下,是不是感覺到自己掉進黑洞似的,根本無法聚焦,這是世界上最黑的材料Vertically Aligned NanoTube Arrays(簡稱Vantablack
  • 可吸收99.5%光線!科學家深海中發現16種超黑魚:穿起「隱形鬥篷...
    可吸收99.5%光線!科學家發現,這些魚的外表比黑色更黑,吸收了所有光子的99.95%,從而在海洋昏暗的背景下形成了「隱形鬥篷」。即使是在熾烈的聚光燈下,這些生物也只是出現一個剪影而已。
  • 科學家發現16種「超黑」魚類,他們的皮膚科吸收99.9%的光
    海洋生物學家發現了16種「超黑」的魚類,它們吸收了超過99%的照射在其皮膚上的光,其他深海魚類幾乎看不到他們。研究人員於周四在《當前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他們是在加利福尼亞蒙特雷灣附近200多米深的下網後發現該物種。
  • 有史以來最黑材料被發現:能吸收99.995%入射光
    原標題:能吸收99.995%的入射光!科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黑材料[環球網報導 記者 溫家越]世界上最黑的東西是什麼?據「今日俄羅斯」(RT)14日報導,科學家近日偶然發現有史以來最黑的材料,能吸收99.995%的入射光。
  • 這是最「黑「的黑科技 可商用化世界最黑塗料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張陽】據英國薩利納米(Surrey NanoSystems)科技公司消息,研究人員稱研發出了可以用噴槍進行噴塗的Vantablack S-VIS新型材料,這一Vantablack材料的升級版,將使得這種世界上最黑的材料可以得到更為廣泛便捷的應用。
  • 最黑的顏料有多黑?
    這種塗料正是日本公司推出的「真·黑色無雙」,名字聽上去中二,但效果確實很強,可以說是目前世界最黑的顏料之一。你可能會好奇,所謂「最黑」與其他黑之間有什麼區別?下圖中這些勺子同樣都是黑色,看上去卻深淺不一。
  • 又黑又醜的深海魚,夥同黑鳥黑蜘蛛,把天文望遠鏡塗得更黑
    不要說在深海裡看不到它,就連在陽光下,你都看不清它的長相。深海魚的黑皮膚就像黑洞一樣,把照射在身上的光線統統吸收進去。下面這張超黑魚的圖片,是經過過度曝光,編輯處理後的圖片。因為有光,我們才能看見事物的模樣和色彩。可見光光譜波長在380~780nm之間,不同波長的光對應不同的顏色。皮膚裡的黑色素,能吸收各種波長的光。吸收的光越多,反射的越少,皮膚也就越黑。
  • 全世界最黑物質造的車漆,打造「最黑」汽車,太陽底下也一片虛空
    全世界最黑物質造的車漆,打造「最黑」汽車,太陽底下也一片虛空對於寶馬這個品牌,大家都很了解也都很喜歡,在國內來說,寶馬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高端品牌,旗下的車型銷量和口碑都非常的出彩。這款車成為了寶馬旗下最黑的車型,甚至是整個的汽車歷史上最黑的一款車型,這款車的感覺相當的另類。這款車很黑,但是到底黑到了什麼程度呢?從圖片中大家也能夠看得出來,這款車除了頭尾的大燈,車窗還有金屬部件以及輪胎以外,其他的所有地方都是黑色的,並且是那種黑到在晚上容易被人忽略的顏色,不誇張的說,如果我們開著這款車出門的話,會非常的危險,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出現意外情況。
  • 唯一有資格使用最黑的黑色顏料的藝術家,卻沒有資格用最粉的粉色
    紅蘋果會反彈紅色光線,綠色的蘋果會反彈綠色光線,一顆純黑色的蘋果呢?純黑色,意味著它的表面吸收掉了所有光線,也就是沒有光線進入眼睛。這說明黑色本身,代表著「什麼也沒看到」的感受,按照這個思路去想,黑色就很奇怪了。
  • 科學網—美科學家研製超黑材料 可吸收99%光線
    北京時間11月14日消息,近期,美國宇航局的工程師們成功研製出一種特種材料,它能實現對紫外、可見光、紅外線以及遠紅外波段光線超過99%的吸收率。這項技術的出現有望開啟太空探索的新疆界。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的一個工程師小組在近日舉行的SPIE光學與光子學會議上做了相關報告。這是該行業內最大的跨學科技術會議。
  • 世界上最黑的物質,能把3維物體看成2維物體
    你對黑的認識有多深?皮膚的黑 ,畫筆上的黑 ,衣物鞋帽上的黑,或者是煤炭的黑,手機上的星空黑等等等 。這些都是我們日常能見到的黑。比較黑的也就是煤炭上的黑和畫筆上的黑。但是今天介紹的黑,目前可以稱作為地球上認知的最黑塗料。
  • 地球上最黑物質竟然不叫黑色!人造「黑洞」出現,竟然能把光吞噬
    在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上,因為有了顏色的存在,是人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顏色是我們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這個世界,不如代表純潔的白色,代表生機的綠色,代表可愛的粉色,代表希望的藍色,但出人意料的是空洞、深邃的黑色,竟然不是一種顏色!
  • 人類發現新魚類,吸收光亮通體漆黑,被稱最黑暗物種,模樣超恐怖
    一組研究人員正在挖掘比黑魚深,深的秘密,這些黑魚具有特殊的皮膚特徵,可以幫助它們躲避使用生物發光進行捕食的捕食者。研究人員包括杜克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的主要作者亞歷山大·戴維斯(Alexander Davis ),於周四在《當代生物學》(PDF)雜誌上發表了有關超黑魚的 研究。
  • 世界上最黑的材料誕生!黑到科學家都沒有測出它到底有多黑
    黑到科學家都沒有測出它到底有多黑  楊建書 • 2016-04-24 15:06:00 來源:前瞻網 E3141G0
  • 世界上最黑的物質 記錄不斷刷新 離百分百不反射光只有一步之遙
    鑽石被塗覆上最黑的材料的前後對比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垂直排列的碳納米管(CNT)開發出了這種新型材料,根據測量,它比之前最黑的材料還要黑10倍。黑色,不僅僅只有藝術家喜歡。尋找最黑的材料,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課題之一,他們一直希望找到理想中的黑色及其對應的材料。材料越黑,對光線的吸收就越好,因此在太陽能技術,天文觀測,紅外檢測以及軍事等領域都有著重要意義。
  • 全球最黑的女模特,全身上下黑得徹底,卻美得讓人無法反駁
    全球最黑的女模特,全身上下黑得徹底,卻美得讓人無法反駁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歡迎收看本期內容,俗話說:一白遮三醜,一胖毀所有,對於每位愛美的女孩子來說,都希望自己的皮膚可以白皙滑嫩,因此便會購買大量的護膚品,在自己的臉上鋪滿粉底,想要以此來遮蓋臉部的缺陷
  • 世界上最黑的材料有多黑?據說連科學家都無法測出來
    科學家們在地球上就造出了這樣一款無法被肉眼所看見的物質,它能吸收幾乎所有的光線,被稱為世界上最黑的材料,最神奇之處在於可以使三維的東西看起來像「黑洞」般。這種最黑的物質名為梵塔黑(Vantablack),又稱「超級黑」(Super black),在物體表面覆蓋上它後,看起來像在望著黑洞。◤梵塔黑到底有多黑?
  • 海洋中吸光度最強的生物,從頭到尾一身黑,遇天敵泰然自若!
    一般來說,在人類的認識範疇內,200米深處已經很可怕了,陽光無法滲透進去,只能處於一片黑暗中,吸收能力極強,會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線,照射到海洋上,使海洋變成藍色。隨著海洋深度的增加,藍光也會愈加減少,最後只剩下無盡的黑暗,生活在此的生物,它們的眼睛幾乎派不上用場,只能想一些其他的方法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