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16種「超黑」魚類,他們的皮膚科吸收99.9%的光

2020-12-14 計算機博物館

海洋生物學家發現了16種「超黑」的魚類,它們吸收了超過99%的照射在其皮膚上的光,其他深海魚類幾乎看不到他們。

研究人員於周四在《當前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他們是在加利福尼亞蒙特雷灣附近200多米深的下網後發現該物種。在這些深度,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許多深海物種發展出通過生物發光來照亮黑暗水域的能力。

但是,如果深海魚不想被發現怎麼辦?為了對抗生物發光,一些物種進化出了超黑皮膚,它特別擅長吸收光。僅有少數其他物種具有這種奇怪的特徵,包括天堂鳥以及一些蜘蛛和蝴蝶。

當研究人員第一次看到深海物種時,並沒有立即發現它們的皮膚是超黑的。然後,這本新論文的合著者海洋生物學家凱倫·奧斯本(Karen Osborn)注意到她拍攝的那張魚的照片有些奇怪。

「我之前曾試圖拍攝深海魚的圖片和什麼都沒有拍到,在這些照片上你看不到任何細節,」奧斯本告訴有線。「我向它們照射兩個閃光燈,而所有這些光卻都消失了?」

在顯微鏡下檢查魚皮樣品後,研究人員發現,魚皮中含有一層稱為黑素體的細胞器,其中含有黑色素,而黑色素是使人的皮膚和頭髮變色的色素。這層黑素體吸收了大部分射向它們的光。

奧斯本告訴《連線》雜誌: 「但是沒有吸收到側面射入的光,而是被周圍堆積的所有相鄰顏料吸收。」 「因此,他們所做的就是創建這個超高效,非常少材料的系統,在該系統中,他們基本上可以只用顏料顆粒而不用其他任何東西來構建一個吸收光的陷阱。」

奇怪而可怕的深海物種,例如鳳頭大鱗魚,尖牙和太平洋黑龍,所有這些在深海中的出現都只不過是微弱的輪廓而已。

但是有趣的是,這種獨特的隱身技巧並沒有被共同的祖先傳承給這些物種。相反,他們各自獨立地進化出了它。因此,不同物種將其超黑度用於不同目的。例如,鮁龍魚只有在其青少年時期,當它是相當無助的時候才具有超黑皮膚。

其他魚類,例如使用生物發光誘餌捕食獵物的單翅目魚類,可能進化出超黑皮膚,以避免反射其自身產生的光。同時,像角膜梭菌(C. acclinidens)這樣的物種的腸具有超黑的皮膚,可能會吸收他們食用的生物發光魚類的光。

鑑於這些新近描述的物種只是該團隊在加利福尼亞海岸發現的物種,因此可能有更多的深黑超黑魚在深海中遊泳。

相關焦點

  • 可吸收99.5%光線!科學家深海中發現16種超黑魚:穿起「隱形鬥篷...
    種通體幽黑的魚類,每種魚都有其特殊的皮膚,可以躲避獵物或躲藏時的探測。科學家發現,這些魚的外表比黑色更黑,吸收了所有光子的99.95%,從而在海洋昏暗的背景下形成了「隱形鬥篷」。即使是在熾烈的聚光燈下,這些生物也只是出現一個剪影而已。
  • 深海神秘的隱形超黑魚:黑色皮膚可吸收99.5%光線
    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一些深海魚類具有特殊的超黑皮膚,即使在有光線的情況下,也能巧妙地隱藏起來,例如一些黑皮膚魚類:海蛾魚和狼牙魚,都能吸收接觸其身體99.5%的光線。這項最新研究表明,即使深海生物發光源存在的情況下,神秘的超黑魚類也能隱藏起來,它們具有超強的偽裝技能,因為它們皮膚存在特殊化結構。
  • 人類發現新魚類,吸收光亮通體漆黑,被稱最黑暗物種,模樣超恐怖
    一組研究人員正在挖掘比黑魚深,深的秘密,這些黑魚具有特殊的皮膚特徵,可以幫助它們躲避使用生物發光進行捕食的捕食者。研究人員包括杜克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的主要作者亞歷山大·戴維斯(Alexander Davis ),於周四在《當代生物學》(PDF)雜誌上發表了有關超黑魚的 研究。
  • 最黑的生物生活在海裡,皮膚能吸收99.5%的光線,黑到看不到它
    除了複雜的地形以及地質結構之外,海底還有超乎想像的生態系統,尤其是深海區域存在一部分尚未探明的生物,最近也成為科學家探索的重點。根據相關研究,海底存在不同種類的超黑魚,它們的共同點就是都擁有超黑的表皮,能夠通過特殊的生理機能吸收來自外界的光線,甚至會完全隱匿在深海中,如果沒有藉助特殊的儀器,恐怕人們也很難找到它們的蹤跡。
  • 有史以來最黑材料 從各個角度吸收了超過99.995%的光
    有史以來最黑材料 從各個角度吸收了超過99.995%的光時間:2019-09-17 14:15   來源:IT之家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史以來最黑材料 從各個角度吸收了超過99.995%的光 據環球科學報導,近期,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意外發現了一種超黑材料,比目前已知的最黑物質要黑10倍。
  • 中美科學家發現了比超級黑更黑的材料
    據負責研發項目的團隊稱,全新的、尚未命名的超黑材料是由垂直排列的碳納米管(CNTs)製成的微觀碳纖維串,而CNT材料可吸收超過99.995%的入射光,超過Vantablack的99.96%。 「換句話說,它所反射的光線比所有其他超黑色材料都要低得多,包括Vantablack。」麻省理工學院在公告中說。
  • 科學家:海底生物足夠嚇退人類
    科學家發現「 Vantablack」深海生物 「就像看著一個黑洞。」 Vantablack是由英國薩裡納米系統公司(Surrey NanoSystems)研發出的一種世界上最黑的材料,肉眼根本無法分辨其形態,產生一種類似黑洞的效果。
  • 有史以來最黑材料被發現:能吸收99.995%入射光
    原標題:能吸收99.995%的入射光!科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黑材料[環球網報導 記者 溫家越]世界上最黑的東西是什麼?據「今日俄羅斯」(RT)14日報導,科學家近日偶然發現有史以來最黑的材料,能吸收99.995%的入射光。
  • 科學網—美科學家研製超黑材料 可吸收99%光線
    據開發這一技術的10人戈達德工程師小組負責人約翰·哈戈皮恩(John Hagopian)表示,他們隨後還對這種新型材料的吸收性能進行了額外的驗證性測試,以檢驗其有效性。 他說:「反射測試顯示我們開發的材料已經成功地將材料的吸收性能提升了50倍以上。
  • 世界上最黑的物質是什麼?吸光率達99.95%,逆天了
    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用分光光度法和掃描電子顯微技術等發現,極樂鳥的黑色羽毛可以吸收高達99.95%的直射光線,真是打著手電都找不著的黑。某些極樂鳥的黑羽毛是由羽毛中的獨特微觀結構,羽毛小支垂直斜排造成的,這些微觀結構能夠讓羽毛吸收光,通過黑色素小杆層和角蛋白層交替導致的光的幹涉和衍射。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 又黑又醜的深海魚,夥同黑鳥黑蜘蛛,把天文望遠鏡塗得更黑
    超黑魚先來看深海魚,海洋深度超過200米以後,陽光難以穿透水層。在黑暗的海洋裡,融入海水的黑色是最好的偽裝色,不僅能躲避捕獵者,還能潛伏捕獲小魚。杜克大學團隊,打撈了18種黑色深海魚,其中16種的黑度超過了99.5%。前3強分別是:夢角鮟鱇魚,穴口奇棘魚(它還有個名字是:太平洋黑龍),發光炬燈魚。
  • 美國耗資2.9億美元,建成的巨無霸水族館,光魚類就超3000種
    美國耗資2.9億美元,建成的巨無霸水族館,光魚類就超有3000種現在由於方面的提升也讓人們有了更多的一些享樂意識,不論是風景旅遊區還是一些娛樂項目的建立都越來越多,而在逐漸發展的過程當中人們也意識到了一些生態文明共同發展的好處
  • 科學家重大猜想:人類的祖先不是猴子,或許是從魚類進化而來!
    地球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單細胞生物,也就是細菌類,後來經過16億年的演化出現多細胞生物——紅藻,而地球早期生物都是在海洋中生存,最原始的魚類出現在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而後魚類進化出各類不同科目。魚類向脊椎動物進化的顯著特徵就是出現頜骨,也就是人類嘴巴張合的骨頭,這樣能夠出現咬合力適應陸地生存。之前的魚類進食都是吸食方式,把微小生物通過吸力納入腹中。就這樣生存了許多年,魚類朝著4個方向走去,其中就有硬骨魚,硬骨魚中又包含一個亞科——肉鰭類,這個硬骨魚就是哺乳類動物的祖先。
  • 所以光也能被彎曲?科學家發現物質暗能量,或將改變光的軌跡
    據英國報導,科學家們可能已經發現了古代光線在宇宙中穿行的線索,這可能會為暗能量和暗物質的性質提供支撐材料。由此一來,暗能量或將改變光的軌跡。 科普一下,暗能量是一種『奇特力量』的名字,這種力量會導致宇宙隨著時間的推移加速,而不是減速。
  • 英漢雙語:在阿塔卡馬海溝-7500米深處,三種新魚類被發現
    今日筆者與大家分享-英漢雙語:在阿塔卡馬海溝-7500米深處,三種新魚類被發現Scientists say they have discovered three new speciesof fish in one of the deepest places on Earth.All
  • 科學家發現原始部落,皮膚和血液為何是藍色?
    黃白黑已經成為了我們默認的人類膚色,但是在某些未知的區域,或許還生存著其他顏色的人種,科學家就曾在非洲的山區裡發現了藍色人種,這是真的嗎?山區裡的「藍種人」科學家在非洲進行探索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山區,正當他們對著這片原始森林研究的時候,突然發現了在樹林中出現了幾個人影,這幾個人影一閃而過,這個現象引起了科學家的好奇心,這一片無人居住的山區裡怎麼出現了人影呢?
  • 科學家調查研究發現,通常會出現9種經歷
    科學家調查研究發現,通常會出現9種經歷。一名研究人員法納茲·馬蘇米安(FarnázMasúmián)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有了新的思路,她拜訪了一些與死亡有過親密接觸的人們,這些人覺得自己對於這個問題有一些話語權。在與死亡面對面的時間裡,他們經歷了一些普通人不曾經歷的事情。
  • 世界上最黑的物質 記錄不斷刷新 離百分百不反射光只有一步之遙
    活動中一顆估價200萬美元,重16.78克拉的天然黃色鑽石(下圖左)成為了整個展覽關注的焦點。之所以這樣,並不是因為這顆鑽石有多麼的稀有昂貴,而是因為它的外表上被塗覆了一層特殊的材料(下圖右)。這種材料是一種新的碳納米管材料,是有記錄以來最黑的材料。鑽石成為了焦點,但卻是一個「看不見」的焦點。
  • 人類可能是從海洋生物進化而來,腹肌或成證據,它本是魚類的結構
    而到了後來,再經過科學家們的深入了解,關於類人猿是我們的祖先的理論更是早已深入人心。不過除了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以外,其實在科學界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地球上的所有陸地生物都是由海洋之中進化而來,這其中還包括我們人類。而這個說法的關鍵點就是我們人類的腹肌結構。
  • 世界上最黑的材料有多黑?據說連科學家都無法測出來
    △靠近黑洞的氣體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轉,越往外旋轉得越慢由於黑洞本身的性質,它們會吞噬光,因此很難用眼睛看到它,只能間接地通過觀察它的影響來了解它。科學家們在地球上就造出了這樣一款無法被肉眼所看見的物質,它能吸收幾乎所有的光線,被稱為世界上最黑的材料,最神奇之處在於可以使三維的東西看起來像「黑洞」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