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太和九年(835年)寫作於洛陽。
寫《池上》這首詩的時候,白居易已經64歲了,在白居易晚年的生活當中,已經到了看啥啥可愛,看啥啥喜歡的狀態,白居易的晚年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富於黔婁,壽於顏淵,飽於伯夷,樂於榮啟期,健於衛叔寶。在生活的各個方面,老白都要找一個最差的人比一比,顯示他每一方面都還不錯。知足常樂,是我們的大詩人白居易的生活狀態。
828年,57歲的白居易,朝廷任命為刑部侍郎,相當於今天的司法部副部長。到了年底,白居易就請了個長病假,百日病假,休息100天。到了第二年,朝廷就免了白居易刑部侍郎的職務。重新任命為太子賓客,在東都洛陽上班。
70歲,又任職太子少傅,二品官職,但都是個閒差。
71歲,老白正式退休了。
白居易在58歲回到洛陽以後,朝廷給白居易掛一些閒職。白居易就經常和好友一起飲酒作詩,遊山玩水,淡泊官場名利。
這一天閒來無事,老白又在池塘邊晃悠,看見山僧下棋,一熊孩子在池塘裡划船。這美好景色,不禁感嘆起來,作詩一首!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蓮花盛開的夏日,天真活潑的兒童,撐著一條小船,偷偷地去池中採摘白蓮花玩。興高採烈地採到蓮花,早已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隱蔽自己的行蹤,得意忘形地大搖大擺劃著小船回來,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輕輕蕩開,留下了一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
白居易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富有韻味。
白居易晚年住在洛陽的龍門,龍門南邊的八節灘和九峭石,由於江下面,礁石林立,觸礁翻船的事故,時有發生。
到了冬天,江面水位下降,很多的船主擔心觸礁事件,就安排船夫光著腳,跳到水裡拖著船,把船拉過這片有礁石的區域。這種大寒天,船夫在水裡忍不住喊「凍死啦!凍死啦」
白居易住在八節灘附近,經常聽到船夫這樣的哀嚎聲。所以,白居易一直有一個願望,把八節灘修整好。
844年,73歲的白居易終於可以實現他的這個願望,傾多年積蓄,募集地方士紳民眾,組織起一支在當時來說規模很大的民工隊伍,開鑿龍門八節灘下面的礁石。方便老百姓來往的船隻。
白居易晚年的時候,不單單是知足常樂,享受生活,還時時刻刻想著百姓的生活。這也是白居易能成為一代偉大詩人的原因。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