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閱讀漢末三國史書,在諸侯爭霸中,最後曹操與劉備、孫權三分天下。曹操一生,英雄好漢不勝枚舉,管生的兒子比劉備和孫權的兒子強得多,曹操有28個兒子更重要。諸葛亮死後,劉禪掌管蜀漢四十餘年,曹操死後不到三十年,曹魏政權就被司馬懿篡奪了,這是為什麼?
就算是從某種意義上說,司馬懿也非常害怕曹操,曹操堪稱司馬懿的師長。曹丕徵召司馬懿之前,曹操請了司馬懿的老師胡昭,到山中輔佐自己,但被拒絕,於是曹丕說出了「人各有志」這句成語,以示對胡昭的尊敬。但胡昭卻是第一個對司馬懿,有很大影響的人。
青年時的司馬懿其實很傲慢,大有天大地大的氣概,老子就是其中之一。那時司馬懿正在胡昭門下求學,因個性傲慢而冒犯了同窗,並因此也被同窗們追殺。出自世家的司馬懿身上有著一股銳氣,即使面對同窗好友時,眉頭也不皺。儘管說後來老師胡昭介入,追殺一事告一段落,但在司馬懿心中,這件事根本就是當真的。
多年來,曹操有過一次頭痛的病症,請華佗為他治好,華佗說要開顱診治,曹操就以為是華佗要找機會殺他,所以為了不被殺,就把華佗直接給殺了。他具有帝王的氣度,能夠面對滿朝文武,從不怯懦,即使在戰場上被敵人追殺,也能鎮定自若,所以司馬懿根本不敢輕舉妄動。
當然,大家都知道,曹操和司馬懿這回「拉鋸戰」,最終還是司馬懿獲勝。曹操死於建安二十五年(25年)。沒有阻礙的司馬懿則一飛沖天,在曹丕的信任下,甚至成了輔政大臣,最終在正始十年(249)通過「高平陵之變」,將當年的怒氣化作現實。對於曹操那可怕的「夢」,司馬懿早已把它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