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樂高活動中心蹊蹺「閉店」 樂高公司究竟有無責任?已有560名...

2021-01-10 東方財富網

  根據央視財經報導,近日,上海三家樂高活動中心突然關店,許多交了數千元乃至上萬元課時費的學生和家長被關在門外,既不能上課,也無人為他們辦理退款。

  這三家樂高活動中心的運營方都是上海智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事發後,多位家長和媒體嘗試電話聯繫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均無人接聽。12月18日,疑似相關負責人在該公司運營的「樂高活動中心ShangHai」微信公眾號中回應稱「目前只是暫停營業」,沒有接聽電話不是「失聯」,而是因為來電數量太多。

來自:「樂高活動中心ShangHai」公眾號

  根據樂高教育的官網,三家樂高活動中心的品牌授權來自樂高教育的經銷商西覓亞。西覓亞加盟管理總部負責人告訴時間財經,西覓亞從2012年開始和樂高教育合作開發「樂高活動中心」,目前已有137家加盟店和15家直營店。她表示上述三家上海樂高中心暫停營業前,並未通知他們。

  不上課、不退款

  「雖然孩子們在整個事件中可能是損失最小的,但我還是想說,樂高作為一個國際品牌,如果他想在中國,或者說在上海,還想開發樂高課程教育的話,不妥善解決現在的問題,對他而言再好的廣告商沒用,消費者是最好的廣告」,上海的陳青(化名)告訴時間財經。

  陳青在上海一家外企擔任財務總監,她告訴時間財經,去年11月花了7680元續費了一年48課時的樂高課,至今還有將近20節沒有上完。

  陳青稱,她的小孩所在樂高班裡有6名學生,其中4名從2017年11月開始就在一起上了將近2年的課,還有2名最近剛剛轉入。「我們的上課地點是在上海外灘活動中心,上課時間固定是每周四晚上7:15-8:15。」

  「我們當初報名的時候,是在樂高教育公眾號上查到海外灘活動中心,是他們直屬授權的活動中心。」陳青告訴時間財經:「之前他們的官網從來沒有顯示過每家門店的授權日期,今年10月突然發布一個公告,說取消這些店的授權。」

  「我們無法找到樂高,但當時我們和門店負責人溝通過,給到我們的答覆是課程和教具可以繼續繼續使用,他們也會另外尋求其他的課程來作為後期的替代,所以當時我們三個續一年的孩子都選擇繼續上課,另外一位孩子第二年的課程8折退款,其餘課時上完為止。12月15日我們還有孩子在樂高中心上課,12月16日一早就收到了閉館通知,而退款的家長直至今日還沒有拿到退款。」

來自:時間財經

  陳青取得授權後向時間財經展示了同班的另一位家長的退款單,上面顯示這位家長在2018年7月1日以14000元的價格購買了96個課時的樂高課,截止2019年10月17日還有62課時沒有上完,因為「活動中心授權問題」申請退掉其中的48節,扣除各種費用後實退金額為4984元。

  門店的原因卻讓消費者「折價退課」,申請的退款沒有收到,剩下的課時也沒了著落,陳青希望各方能給個說法:「人家小朋友的媽媽剛生了二胎,還在家裡坐月子也不得太平。」

  560名家長被「坑」

  像陳青她們一樣遭遇的家長不在少數,12月17日有家長在微信上發起了一封聯名請願書,希望有關部門可以聯合各方召開聽證會,研究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截止到12月19日早上10點,已有564名家長署名,時間財經粗略統計了一下,涉及的總金額超過300萬元。

  實際上,上海這三家門店只是樂高活動中心這場授權危機的冰山一角,西覓亞相關負責人告訴時間財經,西覓亞從2012年9月開始,擁有「樂高校外活動中心」運營和第三方轉授權的權利,目前為止有15家直營店和137家加盟店,根據2年前提交給樂高的數據,他們旗下總共覆蓋了8萬名會員,從收入估計目前的會員總數將近10萬人。

  據公開資料,西覓亞科教集團成立於2000年,自成立至今,西覓亞始終致力於引進全球的優秀STEM教育產品,如:SVR、SCRATCH、MATRIX、LEGO Education等。目前,其產品已經在中國覆蓋2000多所幼兒園,6000多所中小學,70多所大學,600多個校外活動場所。

  這位負責人稱:「2019年2月以來西覓亞一直在跟樂高溝通校外業務續約事宜,但樂高教育給出的嚴苛的合作條款西覓亞這邊無法接受,最終在今年8月確定不再續約,所有我們授權的中心也在合約截止之後沒有辦法繼續使用這個品牌。為此我們和樂高一起討論了過渡方案,並在今年8月21日通過面談、打電話的方式發給了每一名加盟商。」

  她表示根據當時發給加盟商的「過渡函」,所有加盟商銷售課程的期限不能超過2019年12月31日,官方課程的使用期限則到2020年7月31日。

  這位負責人表示西覓亞只是協調者,家長想要解決問題還是得和籤約的加盟商溝通:「我們這邊所有加盟商籤訂的都是品牌授權合同,從法律上來說每一個被授權方都是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公司法人,我們也在協議中明確說明每一個公司運營的中心都是自負盈虧。所以從法律上來說,應該由他們承擔相關的責任。當然事情已經發生,我們也會積極去和加盟商聯繫,讓他們妥善處理家長的訴求。」

  這個說法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律師的認同,北京京安律師事務所張越律師告訴時間財經:「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可以向品牌方索賠,但若非商品缺陷原因,根據合同相對性的原則,家長僅能向籤訂服務合同的加盟商索賠。」

  西覓亞負責人表示,今年8月確定不再續約之後,他們一直嘗試與樂高教育進行溝通:「8月份以來,我們不斷把加盟商、會員的訴求反饋給樂高,儘量去爭取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直到現在依然如此。比如溝通是否能把我們的會員轉移給樂高新開的活動中心。」但她表示,除了上述「過渡方案」之外,他們始終沒有從樂高教育處得到一個更加妥善的解決方案。

  上海三家門店暫停營業引發輿論危機之後,樂高教育官方發布了一份聲明,強調涉及的三家「樂高校外活動中心」門店與「樂高教育」品牌及課程使用均由西覓亞授權經營,樂高教育從未與報導中提及的門店有過業務關係。

  這一說法顯然難以讓西覓亞、加盟商和家長們信服。西覓亞隨後在公眾號發了一篇名為《做教育,要以社會責任為前提》的文章回應這份聲明,文中表示,過去7年西覓亞授權的客戶均需樂高教育審核、認可方能籤約,樂高教育向所有「樂高教育校外活動中心」發授權書並在官網公示,收取版權費,並要求被授權方每年採購不低於10萬元的樂高教育器材。

  該文還提到,涉事門店也曾出現在「樂高教育」發布的「樂高教育校外活動中心」官方宣傳冊中,也作為優秀示範進行接待和展示,雙方合作頻密,並非沒有「業務關係」。

  此外,上述三家門店的運營方也在收到樂高教育公告後發文回懟,不認可雙方沒有「業務關係」的說法,並舉出實例:包括樂高教育曾將瑞虹店的裝修風格「借鑑」推廣至體系內的其他門店,以及邀請其門店的會員、教師為樂高教育品牌拍攝宣傳片等。

  「在這件事上,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任何一方都有責任,也都有自己的利益立場,但是這樣的結局卻讓最無辜的孩子來承擔,作法太不厚道。」吵來吵去並不能解決問題,陳青希望大人的過錯不要讓孩子來承擔後果。

  「孩子已經形成一種習慣,每周去樂高和自己夥伴一起玩和老師一起上課,這樣突如其來的局面如何讓未涉世的孩子理解?樂高是文化也是教育?讓孩子在懵懂的年紀就上這樣一堂現實課,合適嗎?」陳青問道。

  教培行業怎麼了

  今年以來,教育行業頻頻「暴雷」,據經濟觀察報統計,僅10月以來,北京、上海等城市就有10多家教育培訓機構「跑路」,其中不乏韋博英語這樣的老牌機構。

  國內首家教育科技專門基金——藍象資本合伙人周爽告訴時間財經,今年確實有不少機構暴雷,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整個機構暴雷;另一種是機構本身沒問題,但地方的加盟商負責人暴雷:「對於這種現象我們也很鬱悶,因為它影響的是整個教培行業的聲譽。」

  周爽認為,今年教育機構頻繁暴雷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行業中部分機構對預付款的依賴過大,第二就是政策的影響。

  周爽解釋:「第一個問題在教培行業一直存在。教培行業是一個基於大眾需求,在過去二三十年間土生土長出來的行業,最早的形式就是一些老師在課餘時間開補課班。因此,很多教培行業出身的創始人,可能是很好的校長或者名師,但普遍缺少專業化運營和財務管理的經驗。教培行業的一個特點是可以提前收取預付款,現金流要超前於盈利,貨幣化能力比較強,可以掩蓋經營的問題很長時間。帳上有預收款這個特徵,對企業經營者的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要求其實是非常高的。」

  轉折點在去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其中規範了教培機構的收費管理,要求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周爽表示:「政策發布後有一段的緩衝時間,今年以來慢慢落地,對很多依靠『寅吃卯糧』的培訓機構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政策的影響還不止於此,周爽介紹,今年以來政策對教培提出了很多規範要求:比如限制上課的時間,禁止學校老師出來代課,對教培機構的辦學資質也提出了要求,比如教師證、面積、消防證等,這些都提高了校外培訓的門檻。

  提升門檻對大機構更加有利,但這裡的「大」不是規模的大,而是指管理上的規範。周爽告訴時間財經:「新政策對新東方、好未來這樣的企業有利,但其他有一些看起來規模很大、有很多用戶的機構,他們的管理未必達到專業的水平。」

  「之前爆雷的幾家企業中,也有已經經營了十幾年的教育機構,令人十分可惜。他們創始人對教課、培訓、學生家長有經驗,但對於資金管理、資本運作,現金流管理未必有專業能力。」

  周爽不認為今年教培產業的「陣痛」是受經濟大環境或者出生率下降的影響:「有人說教育是逆周期,但我一直認為教育實際上是抗周期。教育是剛需,經濟上行的時候有一定的影響但沒有那麼大;同樣經濟下行對產業的傷害也沒那麼大,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需要上培訓班。」

  「出生率下降可能長期來可能會影響幼教市場,但中國教育產業始終存在供給缺口,這不是一個飽和市場,是一個缺少優質教育資源的市場,比如北京就能感覺到各個階層都對優質教育產品有稀缺,有錢也買不到。」

  「我可以理解教育部為什麼要大力規範教育培訓產業。長期而言,提高教培機構的要求對學生和家長而言是好事;但是短期而言,由於中國是一個優質教育資源持續稀缺的市場,而且這種稀缺是中國經濟發展、社會結構調整過程中產生的剛需,不能通過行政手段強制消除。因此,目前的政策調整會造成教育資源供給能力下降,短期內教育資源缺口會進一步擴大。」周爽總結道。

(文章來源:時間財經)

(責任編輯:DF506)

相關焦點

  • 3家樂高活動中心蹊蹺閉店 樂高公司究竟有無責任?已有560名家長被坑
    西覓亞加盟管理總部負責人告訴時間財經,西覓亞從2012年開始和樂高教育合作開發「樂高活動中心」,目前已有137家加盟店和15家直營店。她表示上述三家上海樂高中心暫停營業前,並未通知他們。陳青稱,她的小孩所在樂高班裡有6名學生,其中4名從2017年11月開始就在一起上了將近2年的課,還有2名最近剛剛轉入。「我們的上課地點是在上海外灘活動中心,上課時間固定是每周四晚上7:15-8:15。」「我們當初報名的時候,是在樂高教育公眾號上查到海外灘活動中心,是他們直屬授權的活動中心。」
  • 3家樂高活動中心蹊蹺閉店 樂高公司究竟有無責任?560名家長被坑
    根據央視財經報導,近日,上海三家樂高活動中心突然關店,許多交了數千元乃至上萬元課時費的學生和家長被關在門外,既不能上課,也無人為他們辦理退款。這三家樂高活動中心的運營方都是上海智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事發後,多位家長和媒體嘗試電話聯繫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均無人接聽。
  • 上海3家樂高活動中心突然閉店 雙11還在打著優惠旗號割「韭菜」
    原標題: 上海3家樂高活動中心突然閉店 雙11還在打著優惠旗號割「韭菜」  圖說:樂高活動中心海外灘店已關門 新民晚報記者 徐馳 攝(下同)  昨天,多名家長向新民晚報反映,由樂高(LEGO)品牌官方授權的樂高活動中心(LEGO education)突然貼出一紙《告家長書》,稱因受今年
  • 三家樂高活動中心突然關店 樂高教育表示無業務關係
    投中教育12月18日訊,近日,上海三家樂高活動中心突然同時關店,而這三家中心僅在一個月前還在進行低價促銷活動,頗有「斂財之嫌」。門上的閉店公告寫著閉店原因主要是經營危機需要暫停,需要時間重新調整品牌以及等待政策的明朗。
  • 上海多家樂高活動中心突然閉店,武漢4家店運營正常
    楚天都市報見習記者 詹鈃近日,上海多家樂高活動中心突然閉店,引起不小的波瀾。而波瀾背後,是因為樂高教育取消了對相關店面的官方授權。18日,記者走訪武漢市場發現,該市4家樂高官方授權活動中心都在正常營業。其中,有一家門店的樂高教育品牌授權已經到期。
  • 上海3家樂高活動中心突然關門,負責人失聯!全國大部分樂高店品牌課程授權年底到期
    然而,瑞虹店的玻璃門上,《樂高活動中心(瑞虹店、金橋店、海外灘店)閉店聲明》的確貼出來了,白紙黑字、紅字標註的寫著,關門是他們唯一的出路,面對忠實的會員,他們只能「遺憾卻百般誠懇地向大家鞠躬道歉」。▲學生家長在門店拍下了聲明 家長供圖一紙聲明,說走就走,這個道歉哪裡體現了他們的誠懇?」
  • 上海三家閉店樂高活動中心宣布複課,家長稱無法接受高價課程被換
    12月16日,名為「樂高活動中心ShangHai」的公眾號發布閉店聲明,宣布樂高活動中心上海瑞虹店、金橋店、海外灘店三家門店即日起閉店停業。按照這三家門店的說法,西覓亞旗下的所有樂高活動中心在9月突然收到西覓亞和樂高發來的律師函,要求籤署一份承諾書,承諾在2019年12月31日後撤除商標使用權,在次年8月停止課程使用,同時免除西覓亞的全部責任,如果不籤署承諾書,即刻撤銷品牌使用。 由於大量門店選擇不籤約這份承諾書,於是,樂高教育10月在微信公眾號官宣終止與西覓亞的合作,部分樂高活動中心門店關閉。
  • 樂高教育回應部分校外活動中心關閉:從未有業務關係,曾給出平穩...
    【獵雲網北京】12月18日報導近日,上海3家樂高活動中心被曝關停閉店,約有400餘家長進行維權。樂高教育官方就此事發布聲明回應,稱媒體報導的為西覓亞授權經營的部分「樂高校外活動中心」,樂高教育從未與報導中提及的門店有過業務關係。
  • 視頻|樂高活動中心昨日宣布三家門店「複課」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新民晚報·新民網】繼新民晚報上月報導多家樂高活動中心(LEGO education)曝出閉店消息後,1月10日,樂高活動中心海外灘店、金橋店、瑞虹店三家門店在官方微信公號上宣布將恢復運營。
  • 教育部公布首批教育App過審名單,三家樂高活動中心突然關店 | 一周...
    本周,多家培訓機構突然關店,導致上海、杭州兩地家長損失累計高達數百萬元。位於上海的三家樂高活動中心關門,經營者在停業通知中稱,是因為「樂高」品牌授權停止,公司經營困難。而杭州教育加盟商「百思拓」失聯後,旗下美吉姆、金色雨林等多家培訓機構關門。目前美吉姆與金色雨林總部已宣布接管杭州加盟校區。
  • 終止授權「惹禍」 樂高教育陷關店風波(調查)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此次閉店的三家上海樂高活動中心均是從西覓亞處獲得的品牌授權。據了解,樂高教育是樂高集團旗下的培訓機構,西覓亞此前為樂高教育中國區許可的可直營或轉授權第三方運營「樂高教育校外活動中心」的合作夥伴。但在今年10月,樂高教育宣布終止同西覓亞的合作,也正是這一變動引發了樂高活動中心的閉店事件。目前,閉店事件已經陷入多方「拉鋸」狀態,仍在進一步發酵。
  • 原上海樂高活動中心發布海外灘、金橋、瑞虹店恢復運營聲明
    繼2019年12月16日,原上海樂高活動中心發布了關於海外灘店、金橋店、瑞虹店閉店聲明後,其「關停」的消息就不斷在發酵。先是三家門店貼出聲明稱因經營危機,需要時間重新調整品牌,等待政策明朗而閉店。然後是品牌擁有方樂高教育,授權方西覓亞,門店經營方上海極驍三方,就孰是孰非唇槍舌戰。
  • 樂高教育:「新計劃明年新年宣布」
    原標題: 樂高教育:「新計劃明年新年宣布」  《上海3家樂高活動中心突然同日閉店》追蹤  樂高活動中心(瑞虹店、金橋店、海外灘店)突然閉店停止營業的風波還在繼續。  記者梳理發現,西覓亞公司此前是樂高教育中國區許可的可直接運營或者轉授權第三方運營「樂高教育校外活動中心」的合作夥伴,而上述停止營業的3家店則是西覓亞的品牌授權店。在合約期內,上述3家門店有權使用樂高活動中心的名義,進行招生、培訓。  17日,樂高教育針對此事發出聲明,稱樂高教育從未與報導中提及的門店(即上述三家門店)有過業務關係。
  • 樂高教育與經銷商西覓亞公司終止合作,超130家樂高活動中心將面臨...
    據公開資料顯示,樂高教育隸屬於樂高集團,2004年在中國開設第一家樂高活動中心,主要面向3至16歲群體提供STEM教育及教具服務。按照區域將品牌、課程與產品授權地方經銷商是樂高教育開拓國內市場的主要方式,官網信息顯示,其已與包括西覓亞、網易有道在內的14家公司達成合作,在國內建有155家樂高活動中心。
  • 上海樂高中心關店 重慶門店:1月更換品牌 8月更換課程
    昨天,上海多家樂高活動中心突然閉店的消息爆出,引發了眾多家長關注。重慶的樂高活動中心情況如何?今(19)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來到現場打探發現,重慶兩家樂高活動中心仍在正常營業,但工作人員表示,1月初就要更換品牌,包括門店LOGO等。
  • 樂高活動中心門店說關就關,企業掐架,為何讓消費者買單
    中國一家叫做西覓亞的公司是樂高教育中國區許可的可直營或轉授權第三方運營「樂高教育校外活動中心」的合作夥伴。西覓亞是樂高教育在中國的第一家授權經銷商,且在2016年以前一直是樂高教育在中國的獨家代理。雙方在今年年初已終止了合作,也意味著由西覓亞授權的百餘家樂高活動中心與樂高教育的合同終止,這些中心將不能繼續使用樂高品牌。
  • 樂高中國業務勁增B面:137家加盟店黯然出局
    12月22日,在上海樂高活動中心海外灘店門口,聞訊而來的數位學員家長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家樂高中心的關閉,給自己家庭帶來的損失,少則數千元,多則兩萬元以上。  造成損失的導火索來自12月16日,上海樂高活動中心金橋店、瑞虹店、海外灘店,毫無預兆宣布停業。
  • 誰動了樂高教育的奶酪
    文|錢麗娜 石丹2019年12月16日,由樂高官方授權的樂高活動中心突然貼出一紙公告,宣布樂高活動中心上海瑞虹店、金橋店、海外灘店關閉。隨後,上海樂高活動中心宣布三家門店關門的一篇微信文章在家長圈引起了震動。
  • 樂高活動中心突然「關門」 教育品牌特許加盟模式面臨考驗
    來源:中國經營報本報記者 李媛 北京報導樂高教育校外活動中心(以下簡稱「樂高活動中心」)陷入了關停風波。近期,因位於上海的三家樂高活動中心突然關停。而在此之前,很多消費者並不知道,樂高活動中心在中國並非樂高總部直營,而是採用特許加盟的模式,西覓亞公司作為最大的一家代理商,擁有全國範圍內開設直營店和進行品牌授權的權利。
  • 樂高中國踢開加盟商殃及孩童,家長控訴樂高「六宗罪」
    此前,藍鯨財經獨家首發報導了上海多家樂高活動中心關店的消息,隨後此事引發政府監管方、媒體和社會大眾的關注,然而直至現在,事件尚未有很好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隨著關店導致大量喜愛樂高產品的孩童無法上課引發眾多家長憤怒,並向藍鯨財經發來聲明,對樂高提出六大質疑,認為家長和孩子的遭遇,樂高要承擔責任。對此,樂高方面向藍鯨財經表示,無法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