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非隸非楷、亦隸亦楷的破體,對當下書法創作很有啟示!

2020-12-25 書法田園

《唐邕寫經碑》全稱《晉昌郡開國公唐邕寫經碑》,為北齊武平三年(572年)五月於北響堂刻經洞外北側依崖刊刻的摩崖石刻。因拓片外形與碑制相同,康有為等僅從搜集到的拓片就判斷其為碑,實際上它是一面摩崖石刻。碑文記載了北響堂石窟北齊年間開窟刻經的經過、時間、刻經內容等。

河北響堂山石窟

一、《唐邕寫經碑》形制、內容

《唐邕寫經碑》刻在刻經洞外北側,依崖淺鑿開式窟口朝東的西壁摩崖石壁上。碑文上方是兩層一佛兩菩薩佛龕造像。沿淺窟北壁為刻佛經內容。《唐邕寫經碑》橫向全部佔滿石面,高度為151㎝,寬99㎝。20行,每行34字。總計近800字,字體為隸楷。字徑大小約6㎝左右。

《唐邕寫經碑》

碑記還詳細描述了鼓山的秀麗風景,「山間谷虛靜,邑居閒曠,林疑極妙,草匹文柔,禽繞空中,獸依樹下……允集慧定,之侶攸歸,如日貫雲,常轉不息」。說明這裡是清幽之地,宜於修行向佛,適宜保存佛經。同時這種優雅的風景描述也可足當雋永的風景美文。

《唐邕寫經碑》拓片

二、《唐邕寫經碑》的書法特徵

《唐邕寫經碑》的書法藝術特色,楊守敬評之云:「若楊太真之肥不傷雅。」歐陽輔《集古求真》云:「書兼篆隸,然圓腴遒厚,實導唐賢先路。」

該碑作為北響堂山刻經記事之碑,較之所寫刻佛經,字徑大了許多,整個碑的上方為造像,碑面書丹前淺刻方格底線,整體近800字,基本排滿碑面,實為特別經心之作。

《唐邕寫經碑》

概略說來具有如下一些特點和意義:

1、書體為當時盛行的隸楷,即隸多楷少,具有典型的北齊書風價值。從大體風格看,是碑與刻經洞左右側之大字《無量義經》是一致的。一些字的用筆結字完全相同,可以斷定,其當為唐邕一人手筆。

碑記寫得更為整飭,經文寫得相對鬆弛活潑。碑記多方筆,經文多圓筆。小字隸書經文與碑記屬兩大類書體,但結體用筆上也有相通之處,不排除唐邕同時書寫隸書小字經文的可能。

《唐邕寫經碑》拓片

2、在用筆上,其橫豎起筆多為順勢切入或帶圓弧順勢而入,行筆沉實。收筆除主筆仍保持大捺書寫方法外,橫筆多為輕頓圓逮,並作回鋒藏鋒。

該碑記較刻經洞大字隸楷經文更具楷意。刻經橫豎折為圓轉帶過,實為漢簡行書筆法。此碑記為橫筆到位,然後頓筆折筆向下,已屬楷書筆法。這些不同可能是唐邕為突出《寫經碑》,有意強化其厚實莊重感所致。

《唐邕寫經碑》

3、在結字上,它兼有了隸書的平畫寬結、結體中正和魏碑的方整沉實、厚重、雄健,字形方整。結構呈上大下小梯形之勢,增加了其魁偉感。

4、用筆豐腴、平畫寬結,實開唐楷顏體書法之先導。其用筆豐腴特徵,結字不同於魏碑之斜畫緊結而為橫畫寬結,實為唐代顏體書法端莊、寬博、中正、雄渾風貌的形成開啟了先導。

《唐邕寫經碑》拓片

三、總結

總之,《唐邕寫經碑》從字體上講,也就是今天所說的非隸非楷、亦隸亦楷的破體。這是在北魏已經形成具有成熟楷書書體後,一次以漢石經隸書為正統的復古運動。

這一隸楷復古,則從用筆和結字上對漢字規範應用審美的可能性進行了多方面細緻探索,對後世書法在用筆、結字上的變化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鑑作用。

《唐邕寫經碑》拓片

在當代書法日益走向純審美藝術化的時代,這種隸楷之變書體風格依然具有很好的藝術創作生發空間和價值。

相關焦點

  • 五種書體,他都樣樣精通,並熔於一爐,獨創了「破體」
    書法,一共分為篆、隸、草、行、楷五大書體,其中楷書,又稱真書,能寫精一兩種書體,都不容易,能全才的歷史只有趙子昂、文徵明等人,今天更是少有人能做到!而書法名家姜東舒先生,就是這少有人之一!姜東舒先生薑東舒,是少有的全才,他在文學上(詩詞、小說、散文)與藝術上(書法、繪畫、作曲)上均有不凡建樹,書法更是在硬筆、毛筆都有不凡功力。
  • 化隸法入楷書的高手徐渭:高書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書
    許多人練習書法都是從楷書起步的,這似乎是一個學書法的常識。這個觀念大概從宋代的蘇東坡就有了,他說:「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流風所及,「楷書沒寫好,直接奔行草,還敢裱了送人」這種現象就受到了嘲笑。
  • 汪雷老師書為心畫系列課程—談書法的臨摹(楷隸篆)
    篆、楷、隸各有各的特點和規律,也各有各的規定性。「臨摹」,顧名思義是模仿,所以臨帖要像,包括用筆與點畫樣式、筆的運動狀態和質量與結體,學古就要得古味,在帖中尋找靈魂,能做到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如何進行篆、隸、楷的臨摹才能得其神髓,由技入道?
  • 「二王」及其書脈對黃庭堅書法審美觀的啟示——篆隸筆意
    「王右軍初學衛夫人,小楷不能造微入妙,其後見李斯、曹喜篆、蔡邕隸八分,於是楷法妙天下。」王羲之借鑑了篆、隸古法,並將圓厚的筆法融入正、行、草書中,才能彪炳百代。黃伯思指出:「晉史稱王逸少書暮年方妙,此帖昇平二年書,距其終才三載,正暮年跡也,故結字比《樂毅》、《告誓》諸帖尤古質,殊類鍾元常,渾渾然有篆籀意,非遇真賞未易遽識也。
  • 山師大李宗瑋教授:風行雨散,潤色花開——王獻之的「破體」拓展
    在中國書法史上,以一個大家族形成流派又以父、子並稱於世的現象是不多見的。我們所熟知的不過大王(羲之)、小王(獻之),歐陽詢、歐陽通,大米、小米而已。在一般情況下,父親開宗立派,彪炳青史,其子輩往往被其父名所掩,很少能在父輩的基礎上,有新的開拓和創造。
  • 上海書法篆刻大展:呈現當下創作,獲獎入展者趨年輕化
    上海書法篆刻的傳承與創作以其實力一直受到關注,當下的上海書法與篆刻界的最新創作現狀與風格如何?12月18日下午,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覽現場展覽現場走進中華藝術宮「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展廳,在悠揚的笛聲中,精心裝點的瓶花,仿古家具、雅致的點茶、焚香與書香墨香相映襯,現場呈現了一幅幅涵蓋真草隸篆行五體的書法作品與篆刻,有清新怡人的小楷或行書,也有古拙蒼勁的篆隸作品。
  • 王獻之「破體」的「和諧」:以其筆法、筆勢、章法為例
    王獻之的「破體」書法是以措、行、草三種不同書體進行創作的。不同的書體在同一幅作品中出現,會產生很多問題,如:異體的筆法如何處理、異體怎樣連接、全篇如何和諧等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也是研宄王獻之「破體」書法藝術特徵的一個重要環節。
  • 蘇軾評價他人書法和自己書法總是以「法」為基本標準
    他對他人書法的一些評價,如:「永禪師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歐陽率更書,妍緊拔群,尤工小楷」,「褚河南書,清遠蕭散,微雜隸體」,「張長史書,頹然天放,而意態自足,號稱神逸」,「楊凝式書,頗類顏行李建中(宋初書家,筆者注)書,雖可愛,終可鄙;雖可鄙,終不可棄蘇子美兄弟(指蘇舜欽兄弟,筆者注)俱太峻,非有餘,乃不足也。」
  • 書法創作中,通篇「留黑與布白」的幾種章法
    章法又分有「大章法」「小章法」即,整幅作品的「布白」稱「大章法」。稱一字之中的點畫布置,和一字與數字之間布置的關係為「小章法」。簡單說書法創作中,通篇的「留黑與布白」有以下幾種章法:一、縱有行橫有列這種章法縱、橫兩向,都字字相對,字若列陣。這種表現形式面世較早,可追朔到甲骨文時期。
  • 中國書法藝術的美學思想,是如何影響文人園林創作設計的?
    文人園林藝術是自然環境、建築、詩、畫、書法、楹聯、雕刻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而園林的意境,正是這些園林藝術綜合而成的效果。它們在提供遊賞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的同時,會喚起以往經歷的聯想,產生物外情,景外意。同時文人也將書法藝術的美學思想運用到了園林內部設計中的方方面面,所以書法藝術和文人園林的創作思想有許多相同之處。
  • 揚州八怪在書法的發展上到底有什麼作用?現在我們來看看
    中國書法與繪畫自古息息相通、同源異流,到元代出現了畫中大篇幅題字的創作形式,使書與畫輝映成趣,別具特色。石濤傳世的書法作品並不多,但他繪畫中書法的題跋數量是相當的可觀。從書畫作品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石濤的書法和他的畫風非常一致,既不拘一格,又磅礴大氣,古樸自然。但其書法的總體特點是樸拙、古怪。石濤追求異體字和古體字所表現出來的「古怪」效果,甚至還有一些他自己杜撰的文字。
  • 書法作品如何落款,有什麼講究
    書法作品如何落款,有什麼講究文/@成長新視點落款,是指書法作品中除正文內容以外的書寫內容。書法作品落款,主要有落款格式、字體要求、落款內容、印章使用和敬詞稱謂等五個需要注意的內容。一、落款格式。書法作品,在謀篇布局時,需要提前考慮落款的位置。落款的書寫格式,有「雙款」和「單款」兩種,各有不同的要求。1.雙款,是將書贈對象與書寫者分別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為上款,後者為下款。上款,位置應比較高,以示尊敬之意,寫明作品內容的名稱、出處,受贈人的姓名、稱呼、謙詞;下款,記述創作年月、創作地點、作者姓名和謙詞等。
  • 繼承傳統追前賢 隸爨兼容成「張體」信然
    繼承傳統追前賢 隸爨兼容成「張體」信然他叫張克鵬 筆名 太行墨夫 他創造的「張體」,當是中國書壇上一件新鮮之事。截止目前,他已在全國一百多家專業報刊和非專報刊上登載。我說的非專業報刊並不是一般的小報。他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 100個專業書法術語,考考你對書法的認知度?
    《書史會要》稱:「(趙)宦光篤意倉史之學,創作草篆,蓋《天璽碑》而小變焉,繇其人品已超,書亦不躡遺蹟。」傅山等都擅長草篆書。47隸 書亦稱「佐書」、「史書」。字體名。形體扁平方折,便於書寫。始於秦代,通用於漢魏。
  • 市硬筆書法協會抗擊新冠疫情優秀硬筆書法作品展開展
    近日, 「抗疫路上,我們在一起」東莞市硬筆書法協會抗擊新冠疫情優秀硬筆書法作品在塘廈城市展示館三樓開展,共展出100幅抗擊疫情為主題的優秀硬筆書法作品,展覽由東莞市硬筆書法協會和塘廈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塘廈鎮文聯共同主辦。
  • 漂亮的義大利女孩的左手書法——大象無形
    中國書法的內容很寬泛,正草隸篆,碑帖手札,顏柳趙歐,蘇黃米蔡,蔚為大觀,學哪一家,哪一體呢?倘是中國學生,倒可以選一家楷法,一頭扎進去寫個三四年,打好底子,再學其他,而朱卻很特殊,據趙齊老師介紹,她在中國的時間只有一年,且每周只能上一次課,所以這一問題直到見到她的前一刻仍然懸而未決,經過交談,我知道朱的母語是義大利語,第二是英語,而中文則是第三語言,因此我覺得她學習書法,更偏重書法的藝術性,而非實用性。
  • 楷書字寫工整了就是書法美了嗎?書法美是我們欣賞書法的高境界
    經常有人說某某人的楷書真見功夫,然後就加上了一句這書法真美。可我看這人的楷書筆畫很匠氣,缺少變化。而且看不出是寫古代哪本經典法帖的。也就是說學時人的東西很多,傳統的繼承很少。沒學過鍾繇,沒有晉唐小楷風範,沒有靈飛經的靈動,沒有文徵明的精到。
  • 書法大家言恭達書法集評
    縱橫捭闔 境界高遠——書法大家言恭達書法集評言先生書法始於篆、隸而終於草書,其習書的路徑,正好吻合了漢字藝術的三次變革。他的草書獨樹一幟,不但展現出激情四溢、想像飛騰的時代特質,更體現了雲蒸霞蔚、雍容大度的盛世氣象。當我們身處這個時代,會感到眾聲喧譁,莫衷一是。
  • 書法知識 落款小常識
    壹 落款分類 落款有單款、雙款之分。 單款 有長款、短款、窮款之分。
  • 素處以默鑑古今 筆正墨純開新境——夏湘平書法藝術管窺
    公壯歲屬意書法,專攻八分,亦治他技。由丹青至翰墨,始基於點畫,後精於點畫,遂忘於點畫,蓋凡三變而至化境,為同道所推許。久之,乃得夏隸之美譽。    何謂夏隸?書家學人見仁見智。或石門底色說,或漢隸變異說,或隸韻草情說,或引草入隸說。眾說紛紜,不一而足。竊以為夏公自況最為洽和。曰:不倫不類,非馬非驢,無法無天。既不泥於古人,也不趨步今賢,亦不模擬時尚,更不墨守故我,故曰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