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對農業改革法案感到不滿,自11月26日開始,大批印度農民揭竿而起,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挺進新德裡」抗議活動,參與者超過20萬人,事情愈演愈烈。雖然莫迪政府代表和農民組織代表進行了7輪談判,但雙方各執一詞,幾乎毫無進展。
如今,抗議活動有向印度全國蔓延的趨勢。當地時間8日,印度全國掀起了大罷工和罷市,多地的公共運輸、批發市場、商業街區、鐵路都出現罷工,以聲援農民抗議活動。據全印中央工會統計,最多時有約2.5億人參與罷工。
面對印度農民一波更比一波高的抗議浪潮,莫迪政府無力應對,部分印度政客為轉移注意力,又玩起了甩鍋的把戲。當地時間9日,印度消費者事務、食品和公共分配部部長、人民黨成員饒薩赫布·丹維在一場活動上,公然指控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印度農民抗議活動的「幕後推手」。
在沒有提出任何根據的情況下,丹維聲稱,「正發生的騷動不是農民的問題。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幕後推手,這是其他國家的陰謀。」在甩鍋中巴的同時,他還替莫迪開脫,稱莫迪是印度農民的總理,其任何決定都不會對農民不利。
不過,丹維這番毫無根據的指控,很快便遭到其他政客的狠批。馬哈拉施特拉邦政黨溼婆軍發言人阿爾溫德·沙旺特就毫不留情的炮轟丹維已失去理智,「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沙旺特認為,丹維張口就來,是因為人民黨在該邦失去影響力。
實際上,印度農民舉行抗議活動,問題出在印度本身,其根源在於莫迪政府長期漠視農民的利益,跟中巴兩國八竿子打不著。今年9月,莫迪政府批准3項有爭議的農業法案,旨在將農業產品的收購交給市場,政府淡出重要農產品主收購渠道的角色,使農業生產市場化。簡單點說,就是允許私人部門直接收購農民的農產品。
然而,儘管莫迪政府一再保證不會更改「最低支持價格」體系,但印度農民並不相信。他們擔心一旦農業生產銷售市場化,就會讓大企業獲得定價權,屆時農民就沒有與其商討的餘地,將任由大企業擺布,有可能使其收入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