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將仇報!中國剛買下10萬噸印度大米,印度政客就開始血口噴人

2020-12-24 騰訊網

撰文、校對丨南喬

全文927字,閱讀約需2分鐘

當前,印度國內的整體局勢並不樂觀,因為印度的農民正在掀起抗議活動,來阻止政府的所謂新農業法案。而莫迪政府也已經對此作出了公開的回應,他不會廢除新農業法案,只願意在原先的基礎上作出一定程度上的修改。所以印度農民的民意代表也公開表示,他們也是絕對不可能與政府進行妥協的。而印度政府卻沒有對此做出一個應有的態度,他們沒有想辦法解決國內的社會矛盾,反而試圖在國際社會上將其國內的社會動蕩甩鍋給中國和巴基斯坦。

示威與中國和巴基斯坦毫無關係

事實上,印度國內的抗議完全是因為政府的決策錯誤。印度政府完全放鬆了對於農業市場的整體限制,允許資本在沒有阻礙的情況下湧入到印度的農業市場中。印度政府希望通過向資本妥協的手段來獲得資金,挽救當前印度逐漸低迷的經濟。

但這是嚴重損害到了印度農民的合法利益的,所以印度農民才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抗議活動。這完全是因為印度政府自身的行政錯誤,怎麼可能和中國和巴基斯坦產生關係呢?而中國本身就奉行的是防禦性國策,中國從來沒有幹涉過其他國家的內政,印度對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指責是完全沒有證據的。

現在還有很多印度媒體在洗白莫迪

就在莫迪的政策在印度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的情況下,依舊有很多印度媒體不分青紅皂白地洗白莫迪。他們公開宣稱,莫迪是農民的總統,他怎麼可能會採取一些危害到印度農民的利益的相關法案呢?但事實上,正是莫迪自己推動了印度的新農業法案。

在之前,中國剛剛從印度進口了十萬噸的大米,這是印度和中國在最近這20年來達成的總額最大的相關貿易合作,對於印度的經濟復甦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是印度卻在此時宣稱中國控制了其國內的所謂抗議活動,這無異於"恩將仇報!"

印度不應該和中國搞對抗

事實上,印度最不應該的就是和中國搞對抗。中國在之前剛剛幫助了印度,而且,在後疫情時期,如果印度能和和中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非常有助於它們的整體經濟恢復。印度政府應該改變自己的錯誤政策,改善與鄰國的關係,化衝突為合作,專心解決國內的農民問題,否則疫情之下,印度的狀況只會越來越糟。

(本文為沙漠雄鷹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部分參考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10萬噸大米訂單剛籤好,印度就一口「黑鍋」向中國甩來
    編輯:格桑印度一直以來都把中國當做它在亞洲的對手,想要超越中國,處處和中國做對。每次國內發生什麼,印度總喜歡把中國牽扯進來。比如最近印度國內爆發的農民抗議,印度就把此事歸罪到中國頭上。要知道中國可是剛剛和印度籤訂了10萬噸大米的訂單,印度的這種做法無異於是在恩將仇報。剛和中國籤完大單,印度國內農民就抗議不斷近日,印度國內不是很太平,國內的農民一直在向政府抗議,原因就是印度政府最近通過的多個農業法案。
  • 中國開始進口印度大米,到底意味著什麼?
    印度官方稱,中國已經開始進口印度大米,這是30年來的首次。據稱,印度貿易商已籤約出口10萬噸大米,12月份至明年2月份裝運,離岸價為每噸300美元左右。同為亞洲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而中國是最大的大米進口國。這引發了廣大讀者朋友的熱議。進口是因為短缺嗎?
  • 中國不缺大米,為何還要從印度進口?
    正解局出品 最近,印度大米出口商協會主席透露,中國向印度購買了6萬噸的大米。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事件:近30年來,中國第一次向印度進口大米。 中國不缺大米,為何還要從印度進口大米?
  • 中方拋出「橄欖枝」,可解印度的燃眉之急
    印度大米嚴重滯銷,中國來解決 12月2日印度媒體報導中國30年以來首次向印度購買大米,而印度也不忘「吹噓」自己國內的大米,並且表示還會有第二次的回購,大米一定具有不會讓中國失望的品質。
  • 越南首次進口印度大米是什麼意思?
    目前的印度大米價格與越南的大米價格相比相當低。因此,對於越南企業來說,進口它們來製造動物飼料或用於加工是正常的現象。 眾所周知,進口印度大米的數據正在發送給農業和農村發展部,以進行管理和運作。
  • 印度向全球賣大米,中國滿世界買大米,同樣是人口大國差別在哪裡
    近年來,印度出口了很多東西,尤其是大米。印度的大米出口到世界各地,而中國則在世界各地購買大米。中國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國。到底有什麼差別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印度的人口現在排名世界第二,總人口已達到13億,與中國差不多,而且印度的糧食產量肯定不及中國。中國的糧食產量甚至是印度的兩倍以上。但是,為什麼中國和印度在糧食方面的需求恰恰相反呢?事實證明,在印度,人口眾多土地也不少,所以大多數人主要是靠農業為生。儘管印度的氣候和土壤還有耕地面積都比中國強,但印度的種植技術並不好。
  • 為何印度的大米煮熟是散狀的,中國卻是膠狀的?
    而印度雖然也吃米飯,但是他們做飯的方式就比較單一,基本上都是手抓飯。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同樣都是大米煮熟後,為何印度的大米煮熟是散狀的,中國是膠狀的?是水質的問題嗎?原因有4點。第一,每個國家的飲食習慣都不同,因而烹飪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中國人在做飯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把米和水一起放入鍋中蒸煮,米粒經過一定時間的浸泡,會吸收充足的水分,所以做出來的米飯香軟,基本都是黏在一起的。
  • 印度政客給莫迪抽鞭子:拆除「柏林圍牆」,合併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
    日前,印度一位政客深受此戰略思想的影響,口出狂言,語出驚人,聲稱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三國應該拆除三方之間的"柏林圍牆",將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三個國家合併在一起,從而建成一個更為強大的國家。納瓦布-馬利克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報導,這位野心勃勃的政客,便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內閣部長納瓦布-馬利克。他是在當地時間11月22日接受印度一家媒體採訪時,做出上述表述。
  • 印度經濟正在「過河拆橋」,印度人:我們無法忍受沒有中國製造的日子
    繼印度希望中國能擴大對印度大豆、大米、果蔬等農產品的市場準入後,據俄媒RT網站12月3日報導稱,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印度正在以大幅打折的價格向中國出售大米。中國是全球主要的大米進口國,每年消耗約400萬噸穀物。
  • 農民抗議愈演愈烈,印度掀起大罷工,印政客甩鍋中國,不料遭狠批
    因對農業改革法案感到不滿,自11月26日開始,大批印度農民揭竿而起,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挺進新德裡」抗議活動,參與者超過20萬人,事情愈演愈烈。雖然莫迪政府代表和農民組織代表進行了7輪談判,但雙方各執一詞,幾乎毫無進展。
  • 事關中印邊境,印度傳來重要消息,世界嗅到不尋常信號
    據印度《一周》周刊9日報導,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當天在與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執行主任富利洛夫進行視頻互動時表示,中印關係可能處於過去三十至四十年來「最困難的階段」,如何讓兩國的關係重回正軌是個「大問題」。蘇傑生表示,印度很清楚,維護「實際控制線」的和平與安寧是兩國關係和發展的基礎 。
  • 又有印度政客出招了,只要刪除中國手機App,就可以換取免費口罩
    圖為印度用口罩誘導民眾刪除中國APP最近在邊境局勢緊張之際,又有印度政客出招了,為了能夠刪除民眾手機中的中國軟體,印度人這次想出了一個損招,那就是只要印度民眾主動刪除手機中的中國APP,就可以免費換取口罩,此舉完全是將民眾捆綁在了印度的戰車上
  • 同為人口大國,為啥印度向世界出口大米,而中國卻向世界進口大米
    我國為此從耕地、種植物和市場三方面來著手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是在印度似乎他們一點也不著急。同為人口大國,我國在滿世界進口大米,自己也在不斷研究,可印度卻向全世界在出口大米,這是為什麼呢?難免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耕生活從華夏文明剛剛起步時就已經開始出現。漫長時間沉澱積累下來的耕種領悟,讓我們在如今的生活中對於作物種植有著非常先進的技術。
  • 中國攬下近30%鋼材出口!印度卻宣布:對美歐等地部分鋼板收費
    來源:金十數據據印度媒體《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12月4日最新報導,印度中央間接稅和關稅委員會發布的通知顯示,該國將進一步延長對中國、美國以及歐盟等國家和地區不鏽鋼冷軋鋼板產品的反傾銷費用,收費期限將維持至2021
  • 家道中落,威爾斯親王號航母掛牌待售,印度躍躍欲試
    航母還沒開始海試,這邊就開始討論英國會把他賣給誰了。回歸正題如果未來英國皇家海軍真的打算出售剛服役的「威爾斯親王」號誰最有可能接手,成為這艘滿排8萬噸大型航母真正的主人?答案其實很明顯,只有印度一家。首先:想要購買英國最新製造的航母和英國的關係得夠鐵!第二:有錢,英國人就是因為沒錢才會忍痛割愛。第三:有需求,有志向成為一個航母大國,有航母的用武之地。第四:不會損害英國的海外利益。
  • 印度要造萬噸驅逐艦?想趕超中國055?這事兒靠譜嗎?
    圖為055大型飛彈驅逐艦印度在軍事武器方面一直向國外進行購買,因此在武器自主研發方面處於弱勢,對於該國來說,最受不了的事情應該就是鄰國實力都比他們強,尤其是中國早就裝備了世界先進的大型驅逐艦。至於「弱小」的印度,該國最近公布了研發大型驅逐艦的研發計劃,其目標是成為亞洲第一。按照印度的說法,該國建造的大型驅逐艦被命名為P-18,且排水量將要達到13000噸,是名副其實的大型戰艦,但是建造如此巨型的驅逐艦談何容易,對於印度這麼一個軍事不發達且軍費緊張的國家來說,可謂是天方夜譚。
  • 疫情下離不開中國的印度鋼鐵、礦石,這便宜要還是不要
    鋼產量的減少則直接影響了印度礦石的銷售,內部需求遠遠無法滿足印度2.47億噸的生產量。4月份,印度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NMDC鐵礦石產量為180萬噸,同比減少110萬噸,降幅為37.9%;鐵礦石銷量為138萬噸,同比減少132萬噸,降幅為48.9%。
  • 我國從印度進口哪些產品?有一樣東西很多人一直以為是英國的
    看到印度網友打砸中國商品,很多中國網友都開始好奇了,目前我們所使用的一些產品當中,有哪些是從印度進口的呢? 2019年我國從印度進口的乙烯達到5.5萬噸,從印度進口的PX規模達到128萬噸。 第三、機電產品 機電產品也是目前印度最主要的出口產品之一,這些機電產品包括機械,電器,電子設備,儀器儀表,電子元器件等等。
  • 同樣是人口大國,為何印度能向全球出口大米,我國卻滿世界買糧呢
    每當提到印度的時候,給人的印象就是貧窮落後,但印度其實整體財富並不低,只不過是因為他們的貧富差距較大而已。其實印度的整體軍事實力並不大,已經有種種跡象足以表明印度已經開始具備大國的雛形了。但因為一直沒有明確的路線,所以印度更像是一顆定時炸彈。
  • 搶飯碗,鐵礦石漲價,印度鋼鐵也受不了了
    大家都知道,今年中國粗鋼產量預計達到10.5億噸,佔全世界的一半還多,自產鐵礦石只能滿足20%,2019年,我國進口鐵礦石總計10.69億噸,其中6.65億噸來自澳大利亞,2.28億噸來自巴西,剩下的1.76億噸來自印度、南非、馬來西亞、秘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