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 慶紅
「在線新經濟」概念雖然是幾個月前才開始從上海興起,但很多人對此並不陌生,事實上它早就以各種形式滲入商業場景以及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或許不少人的「在線新經濟」體驗就是從一輛哈囉單車開始的——打開APP,掃碼,開鎖騎走;騎行完畢,鎖車,自動扣費。
今年4月上海市發布的《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中,對於「在線新經濟」是這樣定義的:藉助人工智慧、5G、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智能交互技術,與現代生產製造、商務金融、文娛消費、教育健康和流通出行等深度融合,具有在線、智能、交互特徵的新業態新模式。
一次簡單的騎行背後其實並不簡單。其中融合了物聯網、大數據、算法、在線支付等技術,這有賴於一套被稱之為「哈囉大腦」的精細化運營系統——通過車上的智能鎖,哈囉的大數據中心每天會從路面上的哈囉單車收到數億次定位信息,讓每輛單車的生命體徵、場景數據和用戶騎行數據,與大數據平臺進行實時交互,實現共享單車的智能規劃、智能調度、智能派單等全鏈路運營決策智能化。
上面這段話通俗來講,就是「哈囉大腦」可以預判車輛騎行需求,給運維人員發送諸如「填補特定區域車輛需求缺口/處理特點區域車輛堆積」的任務指令,並且按照運維人員的實時位置、載具運力大小為其規劃出一個相對最優的調度路線。從而提升每輛車的騎行效能,用戶用戶、找車的滿足度也相應提高。
從本質上來說,共享自行車實際是一門自行車租賃生意,在車輛的使用生命周期裡,車輛的生產製造成本佔比不會太高,最大的成本是後期的運維費用。因此,不同共享單車公司之間不是簡單的規模競爭,大家最終比拼的是運維效率——誰的管理策略更精細化,誰能最大限度提升車輛運營使用效率、最大限度減少運維成本,誰就能更成功——歸根結底是技術的競爭。
用技術提高運轉效率,用技術驅動商業模型運轉,這是哈囉出行跑贏共享單車下半場的關鍵。
哈囉單車2016年下半年入市時,摩拜和OfO如日中天,它們受到資本追捧,市場老大和老二「打架」,都在不惜成本砸錢跑馬圈地。哈囉、小藍等新進入者都被壓製得幾乎喘不過氣。「那時非常艱苦,看不到希望,」哈囉出行的聯合創始人李開逐在接受採訪時曾坦言,雖然我們知道這種資源消耗模式不可持久,一定會扭轉,「但是不知道扭轉期需要多久」。
一直堅持到2017年下半年,轉機出現,兩個頭部大玩家的「無限資源」消耗模式難以為繼,供應鏈出現問題,「資金池」遊戲終結。而堅持不燒錢,精細化運營的哈囉在市場下行時獲得螞蟻金服的投資,接著在全國率先推出信用免押騎車,一舉躋身行業領先地位。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後來都知道了,ofo崩盤、摩拜潰敗,其餘規模和知名度不一的共享單車品牌紛紛關閉,哈囉躍居行業第一。目前,哈囉出行的註冊用戶已超過 4 億。據哈囉出行在今年的媒體溝通會上透露,哈囉單車和助力車2019年已有一些毛利,隨著業務規模持續發展及效率持續提升,在2020年實現整體盈虧平衡是可預期的。
這是哈囉出行一以貫之的健康發展的商業模式的成功。無論是共享單車初起的野蠻生長時期,還是精耕細作階段,技術一直是哈囉出行最底層的驅動力。現在,哈囉出行正進入企業與政府共建共享階段,即有機融入城市公共運輸生態,成為公共運輸服務的一部分,助力智能宜居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中國已成為全球智慧城市建設最為火熱的國家。德勤去年發布的《超級智能城市》報告顯示,全球已啟動或在建的智慧城市達1000多個,中國在建的有500多個。智慧城市對交通、醫療、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環保等領域的發展具有顯著帶動作用,給城市帶來實際的效益。
智慧城市像是技術的「大考」。技術能否大規模穩定地商業化落地至城市中,考驗的是所有技術型公司的基礎研究能力、應用開發等各種技術綜合實力。
對哈囉出行而言,它不僅僅是提供了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等產品,而是以硬體為載體,利用應用開發方面積累的各種技術、解決方案營建起智慧城市中的實際應用場景,從而在實際商業運用上走在了行業前列。
以規範用戶停車為例。早期共享單車的亂停亂放給城市交通管理帶來很大挑戰,運營企業依靠人工整理單車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哈囉出行的解決方案是稱為「藍牙道釘」的技術——預設在定點停車區域的藍色小方盒發射藍牙信號,與單車智能鎖產生信號交互,智能車鎖搭載的功能晶片會通過掃描藍牙道釘的藍牙信號強度,進而判斷車輛是否合理停放在由藍牙道釘構成的電子圍欄區域內。用戶在定點停車區域內還車,車輛自動關鎖;如果用戶在非定點停車區域手動關閉了車鎖,車輛的智能鎖也會自動彈開,同時用戶還會收到手機簡訊/APP推送消息提醒,如不糾正,則無法結束本次騎行訂單。目前,哈囉的這一技術已經在上海市奉賢區、松江區實際落地。
定點還車只是哈囉出行助力城市智慧管理的一環,它更大的「野心」是將共享兩輪出行納入公共運輸系統,甚至於將共享出行運營管理平臺與整個城市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融合到一起。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城市化增長率最高的國家,而隨著城鎮化以及人口不斷增加,城市管理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其中,城市的交通管理需要更加智能化、精細化,城市交通管理亟待加速從「單向度」向「多向度」轉變,讓監管者、市場、市民共同參與,激活社會共治力。
「一個大城市的地鐵或者公交是一個城市出行的骨幹系統,我們希望兩輪出行工具成為一個密度比骨幹網絡還要密集、還要發達、便捷的毛細血管網絡,成為城市慢行的交通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哈囉出行的聯合創始人李開逐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