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由團市委、市委網信辦、市文明辦、市青聯聯合主辦的2020尋找「珠海好青年」主題活動受到廣泛關注,共推選出7個類別30名「珠海好青年」、22名「珠海好青年(提名)」。今天,讓我們一起感受「珠海好青年·愛崗敬業好青年」熊東立的別樣青春故事。
「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這樣的救撈精神來形容熊東立一點也不為過。
熊東立是「南海神鷹」——交通運輸部南海第一救助飛行服務隊的一名電子工程師。2010年大學畢業後,他便一直紮根珠海這片熱土,從初出茅廬的大學生,逐漸成長為飛行隊的技術骨幹,用自己的青春與汗水,為祖國的救助飛行事業貢獻力量。
作為「技術中堅」,他每年參與直升機的年檢等大型工作,多次在關鍵時刻及時排除直升機的疑難雜症;作為「救撈標兵」,他常年奮戰在救助一線,在疫情期間主動請纓,全力保障發熱患者的海島轉運工作,被譽為「最美南海救助人」。
「珠海好青年·愛崗敬業好青年」熊東立
一次「特殊」的海島轉運任務
2020年2月9日,對熊東立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
當天13時31分,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接到南海救助局發來的一則救助請求:某海島醫院有一名發燒咳嗽患者,由於島上醫療條件有限,請求派遣直升機轉送三亞救治。
由於是一次遠距離的長途飛行,過程中需要一名工程師跟機保駕護航,完成直升機檢查放行等任務。
平時一次再普通不過的傷病員轉運任務,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籠罩肆虐下,都會變得「特殊」起來:除了要在醫生指導下全程穿戴好專業的防護服、口罩、護目鏡等,還要在返回後對直升機進行徹底消毒,並進行自我隔離……
密閉的機艙、近距離的患者、長時間的飛行,面對各種被感染的風險,熊東立沒有絲毫猶豫,主動請纓。「沒有什麼比救助病人更重要。」他說。
時間就是生命,險情就是軍令,直升機出動刻不容緩。20時22分,落地海島後,熊東立便立即對直升機關鍵部件進行仔細檢查放行,並引導患者和監護醫師登機。21時51分,直升機順利降落三亞,患者被及時送往醫院救治。
執行救助飛行任務的熊東立(左一)
看到病人被送上救護車,熊東立剛松下一口氣,轉過身,又繼續帶領防疫人員對直升機進行全方位的消毒。
「這是我疫情期第一次如此靠前地參與救助任務,也正是這次『特殊』的轉運病人經歷,讓我更加理解了飛行人員在救助時的不容易。」在之後的隔離期間,熊東立仍然心系疫情,主動對這次轉運任務進行認真總結,提出改進方案,最終形成了《直升機新冠肺炎期間陸島救援的方案》並獲得刊發,為各飛行隊執行疫情期的救助處置提供參考。
救助直升機已成「老夥計」
七年春節相依為伴
作為直升機醫生,熊東立工作多年來一直刻苦鑽研專業知識,努力提升專業技能,只為更好完成直升機日常維護和救助值班等工作。
他年年參與EC225或S76D機型大型年檢工作,常常跟隨直升機遠程執行永興島、琛航島、潿洲島、湛江、北海等地的異地救助工作,多次參與海博會、珠海航展、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首飛等重大應急保障工作,以及救撈系統應急演習、粵港澳三地演習、深圳大運會演習等重大演習保障工作。
「粵南海7613」船14名人員遇險、「仕泰138」散貨船6名船員遇險、「北遊25」輪770人被困……熊東立回憶,他已參與過近兩百起救助保障工作,還包括海上溢油搜尋等多起特殊任務。
憑藉過硬的專業功底和敏捷的思維能力,他多次在任務前線等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排除交流發電機警告、應答機失效等多起運行故障,為後續任務的順利執行提供堅實後盾。
在「老夥計」的駕駛艙內進行日常維護工作的熊東立
「飛行隊2015年引進S76D救助直升機以來,這一機型的放行師尤其是電子師一直較為緊缺,我只想儘自己所能貢獻出一份力量。」
為此,他經常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值班,在春節等關鍵時間段主動申請去三亞飛行基地「跨年」。工作十年來,他有七年春節沒有陪伴在父母身邊,而是與「老夥計」救助直升機相依為伴,和隊友們一起隨時候命,守護著人民群眾海上最後一道安全防線。2017年除夕前海島救助、2018年元旦後首救、2019年元旦後首救、2020年鼠年首救……次次救助任務背後,都有熊東立默默保駕護航、守好祖國「南大門」的忙碌身影。
熊東立正在認真檢查駕駛艙電子系統
獲評「珠海好青年·愛崗敬業好青年」後,熊東立倍感榮幸與珍惜。他坦言,這份榮譽不僅是對他個人的肯定與認可,也是對這支「南海神鷹」飛行隊伍多年來默默守護海上安全、建功碧海藍天的鼓舞和褒獎。
「作為救助隊伍中快速成長的青年一代,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篤定政治方向、苦練專業技能,以過硬的實力和積極的心態應對未來挑戰,關鍵時刻發揮出關鍵作用,不負韶華不負青春。」熊東立說,他將繼續懷著感恩之心,在一線工作中勇當先鋒,為救助飛行事業保駕護航。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