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價又加量,共享充電寶風波再起!
共享充電寶最近可算是好好的火了一把。
先是暗戳戳的漲價被發現,一小時4-10元的價格讓人直呼用不起,隨後公安部關於木馬植入的提醒,又引起了人們對信息安全的擔憂。
經過這一輪的發酵,原本風平浪靜的共享充電寶市場波瀾再起,早已置身事外的王思聰也被人們拉了回來,要不要吃翔繼續成為話題擔當。
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共享充電寶的大盤依然無虞,在短期內並不存在大範圍崩盤的可能,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因為格局基本穩定,除了三電一獸和美團以外,共享充電寶市場已找不到其他的攪局者。這是一個行業準備進入收割期的標誌,只要熬過去怎麼都能賺,沒人願意輕易放棄這個機會。
漲價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人離不開共享充電寶了。面對這些剛需人群,一定程度內的漲價根本不成問題。
其二則是植入木馬病毒並不是五大巨頭搞的,就算輿論吵得再兇也怪不到他們頭上。
只要運作得當,這次突發事件很有可能還會給他們帶來豐厚的回報,比如進一步淘汰掉那些共享充電寶小作坊,增強三電一獸和美團這方面的品牌效應。
所以無論是之前的漲價還是現在植入木馬,五巨頭們基本上都沒有發聲,面對這種免費的午餐,他們確實沒必要做多餘的動作。
共享充電寶現在活得這麼滋潤,這是否就意味著王思聰輸定了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甚至從某種程度而言,這可以看做是共享充電寶最後的餘暉,留給陳歐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共享充電寶還有多久才涼?
王思聰當年的帖子刪得太早了,如果留到現在可能會更有意思。
共享充電寶當年之所以興起,除了共享理念興起的促進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手機電池的續航時間有限。
一旦出門沒帶充電設備或者充電寶,很容易就會陷入電量不足的焦慮之中,共享充電寶解決的就是人們在這方面的需求。
有需求自然就會有市場,所以作為應急充電設備的共享充電寶才會應運而生,隨著共享經濟的浪潮一起瘋狂翻湧。
但是這種剛需畢竟只是偽的,早晚會有終止的時候,而如今距離那一天的到來已經不遠了。
首先,是電池容量的提升。
與共享充電寶誕生時相比,如今的手機電池容量已經有了重大突破,以往的2000-3500毫安,現在卻都變成了4000毫安以上,部分品牌甚至超過5000毫安。
電池容量的增長,極大的加強了手機自身的續航能力,減少了手機的充電頻率,充電寶的發揮空間自然就少了。
其次,是快充技術的發展。
在充電寶興起的2017年,快充技術其實遠沒有現在發達,以蘋果手機為例,直到iPhone11系列面市之前標配的都是5V1A。
如此緩慢的效率,想要從零開始充滿一部手機的電,所需時長大概為2-3時,這其實給了共享充電寶很大的發揮空間。
二者充電速度大致相同,使用起來並不會存在明顯的差距,漫長的充電時間,也使得人們必須長時間處於「連線狀態」。而隨著快充技術的逐漸壯大,共享充電寶正在失去自己的優勢。
OPPO在2019年下半年發布的Reno Ace搭載了65W的超級閃充,能實現充電5分鐘通話10小時、遊戲兩小時。
今年7月OPPO又進一步推出了125W閃充技術,一塊4000毫安的電池,5分鐘便能充至25%,30分鐘就能充滿。
與此同時,小米、華為、vivo等手機廠商在快充技術方面也都有所突破,就連蘋果手機今年也都升級到了20W的快充。快充技術的突飛猛進,意味著用戶們可以利用閒暇時間便可完成充電需求,出門前隨便充一下就能保證電量充足。
再次,是電池技術的突破。
這個其實才是對共享充電寶衝擊最大的一點,以往的手機電池受制於材質,電池容量和充電效率都比較保守,一旦太過大膽可能就會變成下一個三星Note7。
而今年開始,一直備受看好的石墨烯電池終於有了實際運用,小米10至尊紀念版搭載的石墨烯基電池,配合上自己120W的充電器,充滿一塊4500毫安的電池只需23分鐘!
這一電池技術的突破,是對手機電池容量和快充技術的再次補強,同樣也是對共享充電寶的絕對壓制。當人們不再為手機續航擔憂,共享充電寶自然也就沒了用武之地。
結語
除了上述的三個問題以外,共享充電寶其實還面臨著一個重大挑戰,那就是商業模式遲遲無法擴張,只能靠最基礎的租賃方式掙錢。
這種過於單一的營收結構,本身就存在著較大的風險,也很難形成穩定的行業壁壘。消費者更不會產生什麼品牌忠誠度,能用誰就用誰。
這也是美團今年為什麼敢大舉殺入的原因,只要點位鋪得夠多就不愁沒人用,既簡單又粗暴。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隨著美團殺入共享充電寶市場,三電一獸今年都停止了吶喊。要知道去年這個時候,他們可是在高調宣布自己盈利啊,怎麼到現在還沒放出任何消息?
木易在此做個不負責任的猜測,感覺他們今年的業績大概率不太好,否則也不至於著急著漲價不是。
從這個角度上看,共享充電寶確實已經後繼乏力了,也許很快就會被其他巨頭收編,變成他們的流量入口之一。
如果這一推測應驗,在手機電池續航能力進一步提升後,共享充電寶必然會成為可有可無的工具人。
屆時,共享充電寶可能依然會以苟延殘喘的方式存在,但王思聰和陳歐到底誰輸了,想必大家心中應該會有定論。
作者: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