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後,可進入華人圈裡最好的文化藝術微信公共平臺!
奧利維爾·萊奧甘(1980),現居蒙特婁,其父母是法國瓜德羅普島的原住民。奧利維爾認為,無論是何種形式的藝術,總有一股力量驅使他畫畫,而這股力量就是一種內在驅動力,既難以形容也無跡可尋。時至今日,他還是無法解釋這種關係從何而來,但仍是他繪畫的核心部分。但爸爸是一位視覺藝術家,多少給予他正面的影響。
「壞孩子」以塗鴉為校
小時候,奧利維爾只是和大部分孩子一樣手握蠟筆或氈毛筆,把注意力投放在對符號的創造和表達上,以塗鴉為主。青年時期一度沉迷於街頭塗鴉,那個滿腔熱血的奧利維爾讓他無比懷念。當時,繁重的學業徹底褪去了他對生活的激情,而街頭藝術上升為一片靈感高地,讓他深陷探索色彩、空間、充滿創造力的宇宙。
蒙特婁 - 2011
AEM 概念 - 1997
教科文組織- 1998
他在1998年至2000年期間,和AEM(移動藝術家)遊走街頭,設計室內外的噴繪,曾為廢除奴隸制150周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活動創作壁畫。
2009年在瓜德羅普島Connivence個展
從2009年開始,他堅定了自己的藝術道路,用丙烯製作抽象畫。 奧利維爾認為,畫畫是表達自我的有效方式,也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些創作源自於自身的潛意識,因此他非常肯定潛意識的存在。從潛意識產生的繪畫,基本上是抽象繪畫,這種藝術媒介打破了固有的思想觀念,也給當代藝術帶來新的模式。創作過程中除了依靠本能,奧利維爾也會藉助到砂、椰絲、膠水、紙等材料達到紋理的效果。
長期以來,畫家以繪畫材料和繪畫工具為媒介,通過造型手段傳遞文化觀念和社會意識。繪畫語言作品作者創造的目的和手段,貫穿作者從選擇素材到造型加工的整個創作過程。常見的繪畫語言大致可歸納為寫實的繪畫語言,誇張的繪畫語言和象徵的(即曲折隱喻的)繪畫語言三種。
奧利維爾坦言,這些作品除了是抽象畫以外,他覺得自己從過去作為「塗鴉藝術家」時就存在繪畫的隱喻性。有人說,繪畫的隱喻性在於打破陳規構思,並重組刻畫對象表面存在的意義,由此,畫面的不確定性和多元性便使擁有不同生活經歷和文化觀念的人也能有各自不同的審美體驗。
隱喻給了繪畫作品內涵和深度,寄予觀眾充分的想像空間和思想維度。
自立品牌「Horagai」
2009年,奧利維爾正式成為繪畫藝術家,在蒙特婁創新了一種叫「本能噴塗」的藝術工藝,打破用畫刷畫畫的陳規,而這種藝術形式目前歸商標「螺號(Horagai)」所有。
品牌背後的「隱喻」
追溯到四百多年以前的戰國時代,如神話騎士般存在的日本武士道早已根治在這個「太陽升起的地方」。日本武士一直嚴格遵守盡忠獻身和誓死維護榮譽的行為準則,為死而生,而他們佩戴武士刀和野太刀在腰間,就像由昆汀·塔倫蒂諾執導的動作電影《殺死比爾》中,主演烏瑪·瑟曼佩戴長達90釐米的佩刀一樣。
在戰爭中,戰場通信是統一指揮執行進攻戰略的主要渠道。戰場通信為多個兵種(步兵、騎兵、火箭兵、弓箭手)協同作戰保駕護航,使各戰單位之間的戰場環節高度協同和一體化所開發的一種高效的通信工具。如果官員之間選用戰場信使(江戶時期的偵察兵)傳遞書面命令,那麼就能用同樣的方法傳達口頭命令給步兵(AHIGARU)。而樂器中的鼓(Taiko)和螺號(Horagai)也是能同時快速傳遞信息和下發命令給數千士兵的傳令工具。
螺號
螺號(Horagai)是用海螺殼做成的號角,在戰爭中,武士不但在海螺表面系上緞帶和上漆,還會配上銅製的喉舌,吹響不同的「音符」組合向部隊發出進攻、撤退或改變策略的信號,是士兵有任務在身時用到的信號裝置之一。並且,步兵的螺號也能發過陣型信號來確定行軍節奏。
而加拿大抽象藝術家奧利維爾選擇用螺號(Horagai)「承載」自己的藝術,那麼他的作品就是螺號「吹響」的信號,這個想法是否存在意義,則見仁見智,畢竟藝術本就是充滿想像力和奇幻的東西,奧利維爾就是通過「螺號」這個故事創意「呼喚」自己的潛在驅動力。
奧利維爾也為自己的這個螺號創意申請了商標「Horagai」(OPIC,1693588),由此來證實自己的藝術家身份,以及保護被欣賞和共鳴的宏願。
街頭少年搖身一變 化學博士/大學教授
那個曾經沉迷街頭塗鴉的熱血少年,最終畢業於蒙特婁大學化學博士學位,成為具備雙重身份的藝術家,化學家的成就在他的藝術事業發展上而言,可謂是錦上添花。科學用「理性方式」來把握世界,而藝術則用「審美方式」把握世界,兩者貌似水火不容。如今,奧利維爾就是精通兩個領域的聚集點,也是築建科學與藝術橋梁的重要角色。
由此,是否就能明白,奧利維爾為何精挑細選出「Horagai(螺號)」來代表自己。某種程度上來講,「螺號」被武士用於完成傳達口諭的任務之前,不過是茫茫大海中的一隻海螺,正因為人類的某種需求,才讓沒有生命的螺殼重新擁有新的使命。今天的螺號承載的就是科學與藝術共融的使命。
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人生
藝術家是感性的、情感豐富的,而科學家是理性的、嚴謹的,以上都是常見的看法。生物學家魯裡亞認為,藝術的目的是傳達和分享感覺和情感,而科學的目的在於交流真理。奧利維爾為了藝術家與化學家雙重身份的共存,他希望在極端的兩者之間築建橋梁,成為信使,化為「螺號」。目前,他致力於將藝術與科學的不同之處作為靈感源泉,並將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分享給別人,尤其是未來充滿可能性的年輕人。
在這方面,奧利維爾以「Horagai」的名義已經舉辦過一系列的研討會,結合繪畫和科學概念,主要目的是讓任何膚色的學生都持有民主化的氣度和心懷去學習和面對當代藝術以及基礎科學,講授自然科學的基本概念、工具的運用,進行課題分享等,拓展學生自由和創新的創造思維,從而促進學習。
「垂涎三尺」的跨界
當巧克力工藝遇上天馬行空的藝術家,會開始一段怎麼樣的奇妙際遇?
答案是水到渠成。
奧利維爾跨界合作當地一家巧克力工坊,在巧克力上創作了一系列獨一無二的原創作品,賦予巧克力新的生命力。以巧克力為底,奧利維爾駕輕就熟地在表面作畫,這些成果的品質完全媲美很多巧克力。這些被Horagai衍生出來的巧克力雖然「生命」短暫,但也曾經歷過華麗轉身。
奧利維爾·萊奧甘作品: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