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對於我們整個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期,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曾經說過:「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在兩宋時期,一些大的城市中誕生了許多消費性、商業化濃重的娛樂活動,比如說瓦子勾欄這種專業的娛樂場所;還有一些大型的酒館茶坊,他們中也有許多娛樂項目;在宋朝各種集會、節日、廟會更是人們消費娛樂好去處。
瓦子、勾欄
瓦子是宋朝的一種大型的演義場所,也是各種娛樂場所的統稱。在瓦子內的表演項目十分豐富,比如唱歌、跳舞、雜劇、雜技、魔術、相撲等等不計其數,無論是單個節目之間的系統性,還是節目與節目之間的協調性,無不表現出瓦子中演出的專業水準。在瓦子中,不僅僅是項目繁多,而且表演人員非常專業,而且有很多人都是御用藝人。
勾欄是瓦子中的基本單位,一個比較大的瓦子中有著50多座勾欄。勾欄雖是在瓦子內部,其實勾欄還是很大的。勾欄中有演出臺、後臺、觀眾席等等,他的規模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一些小劇場。不僅在瓦子中有勾欄,在街邊小道上也有很多單獨存在的勾欄,人們可以去瓦子中享受大型娛樂城的歡愉,也可以去勾欄中享受自己鍾愛的樂子。
酒樓、茶坊
在宋朝的酒樓是分等級的,按照規模來說分為三等。第一等在當時稱之為「正店」。我們在很多影視劇中都聽說過「樊樓」,樊樓是當時最知名的「五星級」酒店,拿北宋開封來說,光這種「五星級」的酒店就有72家,而且這種正點是有權利釀酒的,並且可以將自己釀的酒批發給下一級的酒店。第二等叫腳店,是普通的酒店。這種酒店主要為社會中層服務。第三等是拍戶酒店,這種酒店就是從大型酒店批發酒麴進行販賣,從中賺取差價。在酒樓中,不僅僅是喝酒吃飯這麼簡單。在一些大型酒樓中,有吹拉彈唱,也有美人作伴。有些酒樓可以通宵營業,人們可以在花街永巷,看著芬芳多彩的美女,品著美酒佳餚,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在歡呼雀躍著。
在宋朝時期,我國的茶館的很多特徵都是在那個時候確立下來的。茶坊在比較高級的休閒娛樂的地方,其中自然少不了吹拉彈唱,一些語言類的節目自然也是茶館中流行的節目。茶資也是隨著茶館的氛圍來確定的,一些有優秀演員的茶館茶資自然高。我們現在所見的茶館,雖然五彩繽紛,但是大都離不開宋代茶館的模樣。因此,說宋代茶館是奠定了中國茶館文化的基礎,是非常有道理的。
遊山玩水
宋朝人特別喜歡遊山玩水,這和宋朝對文人的寬容態度是離不開的。西湖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有很多對於西湖的詩詞歌賦,《夢梁錄》中有這樣一句話「西湖畫舫盡開,蘇堤遊人,來往如蟻」,將西湖遊人的盛況,描述的淋漓盡致。宋代的遊人不僅僅喜歡自然景觀,還對各種寺廟有著很深的熱情。比如說汴梁的相國寺,相國寺每月開放5次,寺廟裡可以容納上萬人,無數貴胄都喜歡在相國寺內賞人文美景、拜古佛求願。
蹴鞠
蹴鞠我們很清楚,在《水滸傳》中,高俅就是因為是蹴鞠高手而被倚重。從這個情況來看,我們就可以知道,蹴鞠運動在大宋時候非常盛行,上至皇帝王爺,下至販夫走卒,都是蹴鞠運動的愛好著。陸遊有這樣一句詩「寒食梁州十萬家,鞦韆蹴鞠尚豪華」,還有「蹴鞠場邊萬人看」的詩詞,來描寫蹴鞠場面的盛大。在南宋時期還有專門的蹴鞠「社團」,稱之為「齊雲社」,取球踢入雲霄的寓意。據說當時高俅還是齊雲社的社員。
博戲
博戲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賭。宋代時期博戲成風,上到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無不對博戲歡喜異常。宋代的博戲類型也很豐富,有球類、棋牌類、色子類、鬥禽蟲類,還有葉子格,就是我們現在的紙牌等等。南宋的孝宗對博戲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但是,與現在不同的是,在宋代的文人看來,博戲是一種「雅戲」,歐陽修、李清照等等這些文人都對博戲有很深入的研究。
曲藝
在曲藝中,說書這種藝術形式是宋代時候出現的,也是瓦子勾欄、酒樓茶館中最長見的一種。說書的人,在當時也叫說話人,他們的稿本就叫做話本。小唱是宋朝最廣為流出的一種,或許在當時這種類型的演唱節目就是當時的「流行歌曲」吧。「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宋詞經過了柳三變的改造,創作出來大量的容易演唱的歌詞,小唱也是瓦子勾欄中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