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論病機十九條的適用性

2021-01-14 中醫書友會


中醫書友會第265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作者以自己的方法論述了病機十九條的適用性,這種探索、思考的精神值得提倡,關於病機十九條,您有什麼看法?(編輯/千誠)

論病機十九條的適用性

作者/朱鵬


病機十九條載於《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歷代醫家都認為病機十九條內容意義重要,認為其涵蓋了外感與內傷的辨證方法,《內經》云:「審察病機,無失氣宜」「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才能達到「疏其氣血,令其條達,而致和平」的治療目的。但病機十九條的內容,真的如歷代醫家所描述的那樣嗎?後世對病機十九條的理解會不會有所偏差,畢竟《內經》中主要提及的是腧穴治療等外治法,對於內服藥物的內治法所提甚少,會不會病機十九條的內容被誤讀,把本來屬於外治法的病機十九條,誇大地用於內治法。抱著這樣的疑問,筆者進行了一次臨床試驗,下面就整個試驗過程進行簡要闡述。


筆者選擇了「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和「諸溼腫滿,皆屬於脾」兩條作為試驗條目。選擇眩暈和下肢水腫作為對應病症。


首先筆者應用經方治療眩暈症患者15例,分別應用了附子劑、茯苓劑、柴胡劑、大黃劑等,所有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以筆者的臟腑辨證水平無法將這些方藥全都歸於治「肝」,而條文中的「諸」字顯然是和這種情況相矛盾的。那麼古人所說是否有故意誇大的情況呢,於是筆者又對15例患者進行純針灸治療,一共治療5次,超過5次未治癒者再給與中藥治療。結果顯示所有針刺患者改善明顯者有12人。有3人雖然有效,但療效不理想,後給與真武湯治癒。針刺選穴上所有病人存在風池、三陰交、太衝壓痛的情況,超過1半病人陰陵泉有壓痛,在效果明顯的12例病人中腹診少腹都無明顯異常,而3例療效不明顯的患者均存在少腹壓痛。從所選穴位看,所有患者都有肝經、少陽經穴位異常,而這就符合了條文中「諸」的定義。因此筆者懷疑條文中的「肝」僅僅只是肝經系疾病。下面列舉具體方藥和針灸病案:


方藥病例:


病例一


王某,男,45歲,「突發頭暈,視物旋轉3天」,經輸液治療後療效不理想來診。刻下:頭暈,頭重足輕,睡眠欠佳,口苦,刷牙乾嘔,納差,胃不和,大便偏幹,小便偏黃。發病前1天吃火鍋飲酒。腹診:胃投影滿痛,右肋下滿痛,臍右壓痛,餘正常。脈右弦,左未診。給與大柴胡湯3劑:柴胡15g,黃芩10g,半夏12g,生薑15g,大棗20g,枳實10g,芍藥10g,大黃6g。


三日後複診,頭暈服1劑已減輕大半,目前僅睡眠不佳,想調理一下,腹診心下滿痛除,臍右仍壓痛,給予小柴胡湯5劑善後。


病例二


李某,女,49歲,「反覆頭暈,視物旋轉1月」,經輸液,針灸療效不佳。刻下:頭暈,頭重足輕,睡眠差,口苦,納差,胃不和,大便不成形,小便黃少。腹診:上腹壓痛,少腹壓痛,脈右沉細,左未診。給與真武湯3劑:炮附子30g,茯苓30g,白朮20g,芍藥30g,生薑30g。3劑。


三日後複診,頭暈已除大半,其餘症狀均明顯改善,再給上方5劑愈。


病例三


張某,女,60歲,「頭暈,視物旋轉1天」,刻下:睡眠差,頭暈,臥起視物旋轉,口中和,納可,胃不適,小便黃,大便如羊屎。腹診:心下滿無壓痛,餘無異常。脈右弦,左未診。給與苓桂術甘湯3劑:茯苓40g,桂枝30g,白朮20g,炙甘草20g。後隨訪服完2劑已愈。


病例四


王某,男,35歲,「頭暈,頭痛6天」,服用西藥散列通等療效不佳。刻下:頭暈,頭痛,口苦,睡眠差,納可,胃不和,大便成形、通暢,小便偏黃。腹診:心下痞,餘無異常,脈右浮略滑,左未診。給與三黃瀉心湯3劑:大黃12g,黃連6g,黃芩6g。隨訪患者服藥2劑痊癒,剩1劑因味苦未服用。


針灸病例:


病例一


付某,男,49歲,「頭暈,頭痛10餘天」,藥店購買西藥服用療效不佳。刻下:頭暈、頭痛,口苦,睡眠差,納可,胃中和,刷牙乾嘔,大小便正常。腹診:右肋下壓痛,臍右壓痛,餘正常。脈右弦,左未診。查體:雙風池壓痛,右三陰交壓痛,右太衝壓痛。給與針刺雙風池,右日月,右三陰交、右太衝逐層進針探查出現明顯脹痛感後停止進針,進行捻轉,待針下鬆弛脹痛消失後出針,囑2日後複診。


複診患者訴頭痛,頭暈明顯改善,查體穴位壓痛仍有,繼續給與針刺治療,前後共計3次而愈。


病例二


張某,女,51歲,「頭暈,視物旋轉10餘天」,打針輸液後有所緩解,但起臥仍有視物旋轉,走路飄忽。刻下:起臥頭暈視物旋轉,訴走路飄忽,口淡,睡眠可,納差,胃中和,大便先幹後稀,小便偏黃。腹診心下滿壓痛,少腹壓痛。脈右沉細,左未診。查體:雙風池壓痛,風府壓痛,雙陰陵泉壓痛,雙三陰交壓痛,雙太衝壓痛。給與針刺以上穴位,針下酸脹後留針15分鐘,隔日1次。並囑患者自行艾灸關元每日40分鐘。


針刺1次後複診,患者訴頭暈有所改善,查體同前。前後共計治療5次,患者自覺10分好了3-4分,於是停止針刺,給與真武湯3劑。


3日後複診,症狀明顯改善,走路飄忽感消失,僅有輕微頭昏,腹診壓痛明顯減輕,繼續真武湯5劑善後。


病例三


劉某,女,42歲,「頭暈,視物旋轉1周」,打針吃藥後改善不理想。刻下:頭暈,臥起視物旋轉,口苦,失眠,納可,胃不和,大便偏幹,小便黃。腹診:胃滿壓痛,臍右壓痛,右肋痞滿,餘正常。脈右弦,左未查。查體:雙風池壓痛,右合谷壓痛,右陽陵泉壓痛,右足臨泣壓痛,右太衝壓痛,右三陰交,右陰陵泉壓痛。給與針刺右日月及以上穴位,針法同第一例,隔日1次。前後共計治療4次而愈。


經過上述臨床試驗後,為進一步證實自己的想法,筆者又嘗試對「諸溼腫滿,皆屬於脾」進行了驗證,治療下肢水腫的病人。仍然使用經方治療15例,同樣使用了附子劑、柴胡劑、茯苓劑、桃仁劑等,撇開桃仁劑不說,其他方藥與治療眩暈的方藥多半同方。如果說前面可以解釋「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那麼後面為何同樣的方劑可以治療「諸溼腫滿,皆屬於脾」,顯然這中間存在矛盾的地方。


接著筆者又應用針刺治療15例患者,一共治療5次,超過5次未治癒者再給與中藥治療。結果顯示所有針刺患者改善明顯者有10人。有5人雖然有效,但療效不理想,後給與附子劑治癒。針刺選穴上所有病人都存在脛骨內側緣壓痛的情況,超過1半病人陰陵泉有壓痛,在效果明顯的10例病人中腹診除2例左少腹壓痛外,其餘無明顯異常,而5例療效不明顯的患者均存在上腹少腹壓痛。從所選穴位可以看出,所有患者都有脾經經穴位異常,而這就符合了條文中「諸」的定義。因此筆者懷疑條文中的「脾」僅僅只是脾經系疾病。下面列舉具體方藥和針灸病案:


方藥病例:


病例一


毛某,男,78歲,「雙下肢水腫1月」服用利尿劑療效不佳。刻下:口苦,睡眠差,咽喉不適,納可,胃隱痛,右肩疼痛,大便偏幹,小便正常,雙下肢凹陷性水腫。腹診:胃投影滿壓痛,右肋下滿,臍右壓痛,少腹無異常。右脈弦,左未診。診斷:水腫(少陽氣滯)。處方:大柴胡湯3劑:柴胡15g,黃芩10g,半夏12g,生薑15g,大棗20g,枳實10g,芍藥10g,酒軍6g。


3日後複診,患者水腫消退,睡眠改善,口苦減輕,肩痛除,大便正常。腹診上述壓痛減輕,繼續給與上方去酒軍5劑善後。


病例二


李某,女,55歲,「雙下肢水腫半年」,服中西藥療效欠佳。刻下:雙下肢凹陷性水腫,口中和,睡眠欠佳,納可,胃中和,大便正常,小便無異常。腹診:上腹和,左少腹壓痛。脈右沉弱,左未診。診斷:水腫(淤血)。處方:桂枝茯苓丸加土鱉蟲3劑。桂枝茯苓改湯各12g,土鱉蟲10g。


3日後複診,患者水腫消退,腹診少腹壓痛仍有,給與桂枝茯苓丸成藥2盒善後。


針刺病例:


病例一


張某,女,53歲,「雙下肢水腫1月」,自訴未服用藥物,上午減輕下午加重。刻下:睡眠欠佳,頭昏,納可,胃脹,大便不成形,小便黃,雙下肢凹陷性水腫。腹診:心下痞滿,拍水音,少腹和。脈右弦,左未診。查體:右側陰陵泉、地機、三陰交壓痛,右合谷壓痛。給與針刺右側陰陵泉、地機、三陰交、合谷、中脘。針刺手法同眩暈第一例,隔日1次。前後治療4次而愈。


病例二


劉某,男,67歲,「雙下肢水腫3月」,既往高血壓、糖尿病史,平時口服降糖藥,降壓藥,有利尿劑。刻下:雙下肢凹陷性水腫,手足冰涼,頭昏,納差,胃脹,大便不成形,小便黃。腹診上腹壓痛少腹壓痛。脈右沉細,左未診。查體:雙側陰陵泉、三陰交、太溪壓痛,內關壓痛,給與上述穴位針刺,針下酸脹後,留針15分鐘,並囑患者自行艾灸關元每日40分鐘。前後治療5次,水腫減輕約5分,停針改用真武湯5劑患者水腫消退。


筆者通過對「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和「諸溼腫滿,皆屬於脾」兩條經文的臨床驗證,認為病機十九條是合理的,具有很高的臨床指導意義。但是這種臨床價值僅適用於針灸推拿等外治法,幫助醫者快速定位經絡穴位。條文並不適用於內服中藥的內治法,如果以此作為處方的依據,將難以準確判斷病因病機,出現偏差機率將會很大,雖然通過後續調整可能找到正確的方向,但想要做到十診九中,三診必效,以此十九條是難以做到的。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當之處敬請指教!



推薦閱讀

經典指導方藥:孟慶雲解讀病機十九條

學中醫20:疾病的樞機(附病機十九條記憶法)


I 版權聲明

I 投稿郵箱  tg@linglan.com



你知道麼?當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曾專門在鄧鐵濤、朱良春、李可、餘國俊等百餘位當代名老中醫裡做了一次調查:你最推崇的中醫藥學家是誰?結果張錫純先生的人氣竟然與仲景先師持平!


原因是老中醫們認為:張錫純的臨床經驗,「屢試屢效,而後筆之於書,公諸醫界。迨醫界亦用其書屢效,而後可傳諸異祀,永為醫界法程。」「從此知《衷中參西錄》實為醫學家不可不備之要書也。」


你的案頭有《醫學衷中參西錄》嘛?

by 人均1.35本《參西錄》的靈蘭課程組

相關焦點

  • 《黃帝內經》病機條文:「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該如何辨證施治
    而便秘的原因有許多,如熱結便秘、飲食積滯等實證,也可由於氣虛推動無力或是陰血虧虛腸道失養而造成的虛證,那麼在治療時自然就需要具體來辨證論治了。實證用瀉下之法,可謂是藥切病機,但如果是虛證誤用下法,可能大便通了,但同時正氣也被耗傷了,這肯定是得不償失的。所以,別小看便秘這個病證,在調理中還是要辨證施治。
  • 病機與傷寒論方劑
    陽明病 陽明病,太陽經證未罷,中風,仍以桂枝湯主之,傷寒,仍以麻黃湯主之 太陽未解,而將入陽明,以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少陽壞病結胸痞證 按結胸證,以大陷胸湯主之。
  • 傷寒論:太陽蓄水證與蓄血證的病因病機及治法的比較
    有豬苓、澤瀉、白朮、茯苓、桂枝組成,五味為散,每次六至九克)第71條:「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第74條:「中風發熱, 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 中醫基礎理論病機
    病機的概念:是指臟腑病變發生、發展、變化以及相互影響的病理機制。(1)邪正盛衰與疾病的虛實變化: 虛和實的概念①實,是指邪氣亢盛而正氣未衰,以邪氣盛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狀態(即《素問通評虛實論》所說的「邪氣盛則實」)。a.病機特點是:邪氣亢盛而正氣未衰,邪正鬥爭激烈,病理反應強烈。
  • 陰陽師:雲外鏡帶鎮墓獸傷害爆炸,論破勢和鎮墓獸的適用性
    陰陽師:雲外鏡帶鎮墓獸傷害爆炸,論破勢和鎮墓獸的適用性現在玩家們使用雲外鏡的套路很多都是先輔助後輸出,鮮少有以輸出為先的。不過只要是為了輸出而做的一套御魂,傷害效果還是非常驚人的。
  • 中醫基礎理論——肝與膽的病機
    肝的病機肝主疏洩,主藏血,體陰(血)用陽(氣),肝氣喜條達而惡抑鬱。這些生理特點決定了肝的病機特點為肝氣肝陽常有餘,肝陰肝血常不足。肝為五臟之賊,肝的病變常影響到其他臟腑,主要表現有氣機失調、血液生成運行失常、消化吸收功能異常、神志活動改變、水液代謝失常。
  • 一部偉大的中醫學經典著作――《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是中國第一部理法方藥皆備、理論聯繫實際的中醫臨床著作。被認為是漢醫學之內科學經典,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醫家類。因為歷史因素,本書原貌不復可見,後世分成《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書分別流通。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
  • 《傷寒雜病論》:張仲景用藥的絕妙之處,從古到今卓乎不群
    《金匱要略.痙溼暍病脈證治第二》中關於本方證的條文與此相同。「傷寒八九日」,這裡指外邪入侵人體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後面提到的「不嘔,不渴」是指疾病沒有向體內的少陽和陽明傳。一般說來,風寒束表後八九日,外邪已經入裡,但這裡描述意思是沒有傳。也就是說這裡所謂的「傷寒」是「類傷寒」,是風溼進入到人體「風溼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而不是典型的風寒。
  • 【軍機閣投稿】打架只會硬剛 先鋒陣容讓你四兩撥千斤
    內容來自玩家投稿,不代表官方觀點,歡迎討論~ 匿名 〉 S2勇者賽季即將開啟,新賽季開荒其實和S1賽季較為相似, 在S1賽季,【軍機閣
  • 中醫基礎理論——腎與膀胱的病機
    腎的病機腎藏精,主水,主閉藏,主納氣。腎精是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基本物質,腎主閉藏,腎精宜藏不宜洩,腎陰腎陽是人體諸陰諸陽之本,所以腎的病機特點是虛多實少,即使有實證也是本虛標實。膀胱的病機膀胱的功能有貯尿排尿和司開合,膀胱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小便異常。膀胱虛寒:是腎陽虛衰,膀胱開合功能失常的病理變化。
  • 李東垣的一方,其基本原理來自於《傷寒雜病論》
    肝氣條達,則脾升胃降,氣機順暢。上述病因均可影響到胃,並涉及脾,肝,使中焦氣機不利,脾胃升降失職,而發痞滿。本方證的病機是脾胃虛弱,升降失司,寒熱互結,氣壅溼滯而成。脾虛不運,胃納不振,則不欲飲食;氣血生化不足,則倦怠乏力;食積內停,傳導失司,則大便不暢;氣機阻滯,寒熱互結,則心下痞滿、脈弦;食積氣鬱化熱,則苔膩而微黃。
  • 【投稿精選】一個中二病患者對戰神的執念
    因此此次投稿,我選擇了於東京銀座Nissan Crossing展廳遇見的日產GTR Nismo 2020。 (日產GTR Nismo 2020) 「唯有速度和信仰不可辜負」 ,中二病的我如是引用道(笑)。
  •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內風多從肝論治,那麼該用什麼方呢?
    這便是在概括肝之病機。風為六淫之一,也是百病之長,故風邪侵犯人體是十分常見的。風有外風與內風之區別,外風則是外來之風邪犯於人體,若侵犯肌表,會出現發熱、汗出、身痛等表證;若風中經絡,則可能出現口眼歪斜、肌肉跳動、抽搐等症狀。當然,條文中提到的其實主要是指內風。所謂「掉眩」,便是指頭搖不定、頭暈目眩之症,而屬於肝,也是說明內風之病機主要責之於肝,即肝風內動。
  • 中醫基礎理論——脾和胃的病機
    脾的病機 主要表現有1、消化吸收功能減退,會有納食不化、腹脹少食、大便不成形等症狀;2、運化功能減退,氣血生化無源,最終演變為全身氣血兩虛,會有神疲乏力、體弱多病、心悸失眠、面色淡白或萎黃等症狀;3、脾氣虛損,氣機降多升少,無力升舉內臟,會導致脾氣下陷(中氣下陷),會形成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病症;4、脾氣虛不能固攝血液,會有便血、衄血、皮下出血、崩漏等出血症狀;
  • 書·法|崔天慶:民法典第二十九條
    「書·法」活動以書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法條開筆,未來將對準更多的法律。民法典第二十九條 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 寫作、投稿:青椒給研究生的三條建議
    二、論文投稿 (一)如何投稿一般遇到問題就用百度,但是大家在百度搜索期刊投稿的時候,會出現許多廣告,而且還有許多詐騙的信息。如何避免在投稿過程中被欺騙呢?因此,作者在投稿前,務必要閱讀欲投期刊的投稿要求,並參閱刊物近期發表的論文的相應格式。另外,論文初稿完成後大致都不成熟,此時不要急於投稿,而是將文章放置幾日,沉澱後重新閱讀,此時作者的思路會變得更加順暢,語言也會更成熟。而且學術研究過程中,不能閉門造車。
  • 投稿須知
    《中國高等教育》投稿規範  一、《中國高等教育》唯一投稿郵箱為gdjy@edumail.com.cn,本刊對投稿人不收取任何版面費、審稿費或其他費用。  二、來稿文責自負,切勿一稿多投。稿件應有創新性,論點明確,邏輯性強,術語使用規範,論證清晰,結論可靠,文字精煉。
  • 土鱉蟲 《傷寒雜病論》中的蟲類藥
    《傷寒雜病論》在其300餘首方劑中用土鱉蟲、水蛭、虻蟲、蜣螂、蠐螬、蜘蛛、蜂窠、鼠婦、白魚9味蟲類藥,散在於抵當湯、抵當丸、鱉甲煎丸、大黃 蟲丸、下瘀血湯、蜘蛛散、土瓜根散等7個方劑中,主要用治蓄血證,瘀血內閉的經閉、腹痛、癥積、瘧母,寒氣凝結肝脈之陰狐疝氣等,以達破血逐瘀、活血通經止痛、消積化癥、破結通利除疝等多重治療目的,
  •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五)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五) 2020-11-30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