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疫情醫療廢物處置:日產日清 守好最後一道防線

2020-12-15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通訊員 餘佩遙 王藝)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推進,不論是戰「疫」最前線的醫療機構,還是老百姓的日常防護,每天都會產生很多醫療廢物。如何安全、及時處理好這些疫情醫療廢物,確保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防線。2月10日,記者來到溫州市洞頭區大門鎮,實地探訪溫州市唯一一家疫情醫療廢物焚燒處置企業——溫州市綜合材料生態處置中心。

  走進處置中心,工作人員「全副武裝」,配備N95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橡膠手套等防護裝備,有條不紊地工作著,有的在對醫療廢物轉運車進行消毒,有的將醫療廢物進行稱重卸料。這些醫療廢物包括醫護人員使用過的口罩、手套、防護服以及患者使用過的醫療器材等,將經過層層關卡,最終在車間裡經過高溫焚燒,將病毒完全滅活,實現無害化處置。

  處置中心負責人周祥雷告訴記者,為了及時安全處理所有醫療廢物,讓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無「後顧之憂」,中心第一時間部署調整疫情防控和生產保障工作,在確保人員管理到位、醫療廢物收集運輸和處置操作人員防護到位、生產應急物資儲備到位的同時,安全快速做好醫療廢物收運處置。1月24日以來,該中心130名多員工連續加班加點18天,24小時不停歇處理醫療廢物,已為包含5家定點救治醫院在內21家大型醫院醫及其他醫療機構,合計收集轉運處置醫療廢物129噸,轉運距離超過28000公裡,全力保障全市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的「日產日清」,成為全民戰「疫」的堅強後盾。

  當前疫情下,如何同步做好員工自身的安全防護,成為重中之重。現場,原有的處置車間、過渡區和潔淨區,被進一步明確和細化為汙染區、隔離區、潔淨區。汙染區除限定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汙染區的作業人員出來則需通過隔離區的多道淨化程序。

  「作業環境方面,所有的公共區域和生產設施每天執行四次消毒,並且提高了消毒液的濃度,確保殺毒更徹底,相關檢測也從原來的一天一次提高到一天四次。」周祥雷介紹說,人員防護方面,1月22日起已對中心所有在崗、不在崗員工的體溫和健康狀況進行跟蹤調查,目前工作人員吃飯等事項均採取疏散獨立方式進行,衣物換洗有著嚴格規定,最大程度保障人員安全,進而確保生產的順利開展。 疫情醫療廢物處置的安全處理,當地政府的密切配合和強有力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洞頭區政府黨組成員、大門海洋經濟示範區(大門鎮)黨委書記李毅表示,當地政府將持續做好醫療廢物轉運車輛的通行服務,保障好處置中心生活生產所需物資,全力保障處置中心的正常運轉。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另類「白衣戰士」:安全處理疫情醫療廢物 守好最後一道防線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級醫療機構作為戰「疫」最前線,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醫療廢物。而如何將這些廢物處理好,守好最後一道防線,成為切斷傳播隱患的重要步驟。2月9日,記者探訪寧夏唯一一家疫情醫療廢物焚燒處置企業——位於銀川的寧夏德坤環保科技實業集團,了解其如何將寧夏各大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隔離區醫療廢物「日產日清」。截至目前,德坤環保累計收集轉運處置疫情醫療廢物7502.83公斤,轉運距離超過5000公裡。圖為工作人員將醫療廢物桶運送至焚燒爐。中新社記者 李佩珊 攝
  • 溫州疫情醫療廢物處置點:政企聯動 日產日清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推進,不論是戰「疫」最前線的醫療機構,還是老百姓的日常防護,每天都會產生很多醫療廢物。如何安全、及時處理好這些醫療廢物,確保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環節。2月10日,筆者實地探訪溫州市唯一一家疫情醫療廢物焚燒處置企業——溫州市綜合材料生態處置中心。 走進處置中心,工作人員「全副武裝」,配備N95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橡膠手套等防護裝備,有條不紊地工作著,有的在對醫療廢物轉運車進行消毒,有的將醫療廢物進行稱重卸料。
  • 「新冠醫廢」日產日清 江蘇日均處置醫療廢物183噸
    疫情暴發以來,省生態環境系統及早謀劃、科學應對,守住疫情防控生態環境紅線,堅決防止二次汙染,堅決阻斷病毒通過醫療廢物、汙水傳播,先後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對和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等18個文件,指導全系統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醫廢」日產日清  守好疫情防控「最後一道防線」,是生態環境系統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中之重。
  • 濟南「新冠」醫療廢棄物去哪了?記者揭秘最後一道防線的守衛者
    針頭......每一天,濟南近約7000家的醫療機構都會產生一批醫療廢物,而在疫情期間,這些醫療廢物的處置卻顯得十分重要,有這麼一類人,他們不是挨家挨戶敲門的「排查者」,不是路口、小區的「攔截者」,而他們卻被稱為最後一道防線的守衛者......與病毒距離最近的人「每天下班之後衣服經常溼,老感覺身上黏黏糊糊的。」
  • 中國累計處置涉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13.6萬噸
    中新社記者 李佩珊 攝(抗擊新冠肺炎)中國累計處置涉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13.6萬噸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生態環境部10日消息,1月20日至3月7日,全國累計處置醫療廢物13.6萬噸,涉疫情醫療廢物基本「日產日清」。
  • 醫療廢物基本實現日產日清
    所有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與服務100%覆蓋  醫療廢物、醫療汙水及時有效收集和處理處置100%落實  截至4月10日,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6074噸/天  截至4月11日24時,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現有確診病例1138例,其中重症病例
  • 武漢醫療廢物日產出量曾高達200多噸 如何實現了日產日清?
    疫情開始後,各大醫院每天都是晝夜不停地產生著帶有強感染性、容易引發二次汙染的醫療廢物。以下是來自中國之聲關於「武漢市醫療廢物日產出量」的數據表:疫情前,武漢市醫療廢物的日均總產值大約為40多噸。疫情期間,醫療廢物日產量開始了大幅度增長,最高數值時可達六倍。一直到三月中下旬,該數據才開始慢慢降下來。
  • 深度關注|醫療廢物日產日清是這樣實現的(中國紀檢監察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每天產生的巨量醫療廢物成為武漢市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圖為近日,在武漢市青山區雲峰公司,工作人員在對醫療廢物轉運箱消毒。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3月11日,記者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得知,1月20日以來,全國累計處理醫療廢物14.2萬噸。
  • 25家公司300多名骨幹奮戰在湖北 保障醫廢處置日產日清
    談起這些「幕後英雄」,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瑞勤說:「他們不顧個人安危,風雪無阻、星夜兼程趕赴湖北,開展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為湖北醫療廢物安全處置實現『日產日清』目標做出了巨大貢獻。廣大醫廢處置人員是病毒阻斷最後一道防線的幕後英雄,是『病毒終結者』!」
  • ...確保所有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產生的醫療廢物「日產日清」
    受疫情影響,請問貴公司環保業務的(醫療廢棄物)處理超負荷了麼,營收怎麼樣?  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對潤邦股份的關心。目前,中油環保旗下7個醫廢處置項目開足馬力處置醫療廢物,確保所有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產生的醫療廢物「日產日清」。中油環保將根據湖北省疫情防治指揮部的統一調度,「不講條件、不計代價」傾盡所能地完成武漢及周邊重疫區的醫療廢物收集轉運及處置任務。謝謝!
  • 確保醫廢日產日清的「白甲衛士」:用生命擔當使命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市醫療廢物呈現井噴式增加。每日數以噸計的醫療廢物,如不能及時高效無害化處置,二次汙染風險不可估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承擔荊州市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責任的荊州市中環環境治理有限公司,春節前夕召集45名員工全部回歸,第一時間向疫情宣戰!無法深入治病救人一線,就築起一道生命安全防線,為「疫情」阻擊戰貢獻一份厚重的力量!45名員工身著全套防護服,夜以繼日地輾轉荊州各個醫療機構,收集、轉運醫療廢物,及時對它們進行規範化無害處理。
  •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接聽12345熱線 疫情期間醫療廢物做到「日產日清」
    溫州網訊(記者陳克力)家住醫院旁,醫療垃圾會不會影響居住環境?針對環評市場中出現的「給錢就給報告」亂象有何措施?住在S1線附近,被噪音影響日常生活怎麼辦?  有市民來電稱,自己家住溫醫大附一醫周邊,前期疫情爆發時,該醫院是重病患者收治點,他比較擔心醫院產生的醫療廢物對周邊環境產生影響。  對此,潘黃星回復,疫情爆發後,生態環境部門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在醫療廢物的處置上,做到全收集、全處置。從1月20日起,全市已累計處置醫療廢物近2000噸,並做到「日產日清」,市民不必擔心。
  • 福建日產日清涉疫醫療廢物 未發生二次汙染
    人民網福州5月14日電(陳歡歡)在5月14日上午舉辦的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第二十三場新聞發布會上,福建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鄭彧介紹了福建涉疫廢物、廢水、垃圾處理處置情況。鄭彧介紹,福建省已累計出動約2萬人次,深入現場督導幫扶,確保涉疫廢物、廢水、垃圾安全規範處理處置。目前,全省醫療廢物處置能力達133.1噸/日,平均負荷率為62.5%,福建省醫療廢物全部做到應收盡收、日產日清,未發生二次汙染。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醫療廢物管理培訓指南》在聯合國工業發展...
    記者了解到,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網站近日刊發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醫療廢物管理培訓指南》。國家醫療廢物管理培訓基地(上海)在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指導下,參與了該《指南》的編寫過程,上海醫療廢物一、二、三級響應與應急保障機制中的案例也被納入《指南》之中。
  • 醫廢處置難在哪?如何「日產日清」「應處盡處」?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廢物產生量大幅增長,對醫療廢物進行安全、及時、專業的處置清理,是確保不發生二次感染、阻斷疫情擴散的重要環節。為實現「日產日清」「應處盡處」,科技環保企業作為醫廢垃圾處理中的一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布會 武漢市醫療廢物已實現日產日清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布會
  • 每日一詞∣醫療廢物處置能力 medical waste disposal capacity
    近日,國家衛健委和生態環境部等部委聯合印發的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全國每個地級市都要至少建一個規範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
  • 四川成都醫廢處置能力滿足疫情防控需求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15日訊 (記者 劉暢) 12月15日上午,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四川省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相關工作。據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銀昌介紹,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成都市共接收處置醫療廢物2.4萬噸,含疫情醫療廢物2392噸,做到了「日產日銷、即收即銷」,確保不發生「二次汙染」。目前,成都市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的負荷率為75%,能夠滿足疫情醫療廢物處置需要。
  • 醫療廢物處置人員:特殊戰場戰病毒(19)
    新華社照片,武漢,2020年3月26日醫療廢物處置人員:特殊戰場戰病毒3月26日,王鵬(前)和同事在等待運醫療廢物的汽車抵達。35歲的王鵬在武漢漢氏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氏公司)運營的武漢市有害廢物焚燒處置中心工作。他的工作是和同事一道,將醫療廢物進行焚燒處理。漢氏公司負責武漢眾多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的焚燒處理工作。
  • 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關 打造醫廢處置蘇州樣板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這裡每天醫療廢物的處理量在25噸左右。    根據此次公布的《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在2020年底前實現每個地級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個符合運行要求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到2022年6月底前,實現每個縣(市)都建成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據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固體處負責人宋歡詢介紹,在目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上述《方案》出臺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