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記者陳克力)家住醫院旁,醫療垃圾會不會影響居住環境?針對環評市場中出現的「給錢就給報告」亂象有何措施?住在S1線附近,被噪音影響日常生活怎麼辦?4月27日,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潘黃星接聽12345政務服務熱線,圍繞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空氣、水、土等環境問題,與市民展開在線交流。一個半小時裡,共接聽來電11個,網絡問題41個。
有市民來電稱,自己家住溫醫大附一醫周邊,前期疫情爆發時,該醫院是重病患者收治點,他比較擔心醫院產生的醫療廢物對周邊環境產生影響。
對此,潘黃星回復,疫情爆發後,生態環境部門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在醫療廢物的處置上,做到全收集、全處置。從1月20日起,全市已累計處置醫療廢物近2000噸,並做到「日產日清」,市民不必擔心。
黃先生是一名環評工程師,他發來視頻提問,當前的環評市場比較混亂,周圍一些環評機構有時候甚至是「給錢就給報告」,針對此類亂象,生態環境部門接下來會不會採取相關措施?
對於黃先生反映的問題,潘黃星表示,主要從規範、引導、監管三個方面著手解決。去年,市生態環境局就出臺了相關辦法,對中介機構的標準化、信息公開、專家管理等方面進行制度建設。其次,是引導行業自律,成立市生態環境技術服務協會,引導行業協會起草制定行業自律公約。另外,是加強監管。去年,市生態環境部門邀請專家,對環評中介機構開展第三方技術評估,對評估結果較差的予以通報,對違反法律法規的予以立案處罰。
接聽過程中,家住S1線附近的陳先生講述了困擾自己的煩心事。陳先生說,他所住的樓盤距離S1線僅47米,S1線運營以後,列車經過會發出較大的噪音,已經影響到他的日常生活,「早上五六點鐘就有列車經過,被吵得睡不著。」他想問下市生態環境局,接下來有沒有什麼舉措,解決臨近區域的噪音問題。
潘黃星回復,該區域前期建設了部分隔音屏,減少噪音影響。針對陳先生反映的情況,接下來將委託專家到現場進行進一步論證,制定針對性措施。
網絡互動環節,不少網友對疫情期間全市的飲用水、空氣等環境情況十分關注。對此,潘黃星介紹,據最新數據顯示,監測人員對10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進行監測,監測結果表明:生物毒性、餘氯兩項特徵項目和61個常規項目指標都很正常。1-3月份,溫州市區的空氣優良率100%,水源地達標率也保持在100%,請廣大市民放心。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