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低脂到生酮飲食,脂肪不是肥胖真兇

2020-12-17 虎嗅APP


為了與肥胖做鬥爭,減肥飲食風潮穿越幾代人,但依然沒有達成對「脂肪」的統一看法。


比如從低油不沾的「低脂飲食」,到如今高油高脂的「生酮飲食」,兩種潮流減肥法的變化,對脂肪的態度迥異,最後發現:脂肪可能並不是肥胖真兇。


這種當下看似輕鬆的總結,在近百年來經歷過不短的演變周期。人們對脂肪等的看法,是一部靠食物減肥的演進史。


雞鴨魚肉存在脂肪,過去被認為是導致肥胖的危險食物。無論1980年的一份脂肪致病假說,還是美聯邦政府到世界衛生組織的低脂倡議,脂肪都是肥胖和冠心病的頭號元兇。


但是,低脂飲食風潮卻擋不住更多人逐漸圓潤。因為在低脂高碳飲食概念下,大量的精緻碳水化合物蘊藏了大量糖分,間接促進數億人肥胖。


減肥者開始與食物內的脂肪和解,更多人肥胖並非由於脂肪。


■ 歐陽娜娜的「低碳炒飯」來源:微博


但與脂肪和解的同時,碳水化物化合物又成為眾矢之的。人們從極端「無脂」走向極端「全脂」。


流行的生酮飲食,通過佔比低至5%的碳水化物,和超過80%的脂肪,構成了「吃肉不胖」的低碳飲食法。相比尚未被證實的健康減脂作用,卻被證明可導致噁心嘔吐、女性閉經等。


飲食並沒有「吃不胖」的神奇秘訣。至少就目前人類對飲食的了解來看,肥胖根源是熱量過剩,不只在於特定營養素的攝入過量。均衡膳食,控制適度的熱量攝入,或許才能與任何營養素和解。


女性的卡路裡焦慮,催生低脂飲食法


低脂飲食的起源,是美國女性對瘦的追求。


隨著女性對身材的要求愈發苛刻,卡路裡計算逐漸流行。面對每克9大卡的脂肪相比,每克4大卡的碳水和蛋白質更受歡迎。低脂等於低卡的飲食觀念,逐漸於減肥者心中孵化出雛形。


緊接者,開始有科學研究為低脂飲食站臺。


■ 1940年女性追求瘦身


1940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了一篇關於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指出脂肪的攝入可能是疾病元兇的假說。


甚至在1955 年,艾森·豪威爾總統突發心臟病。心臟病在一夜之間,成為了政府和科學界密切關注的健康公敵。兩年後,美國心臟協會首次提出減少食物中脂肪攝入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


低脂飲食概念,正式出現在大眾眼前。


美國政府人類營養委員會,the U.S. Senate's Select Committee on Nutrition and Human Needs, 將脂肪導致心臟病假說放入美國國家飲食指南中。美國政府首次建議人們多吃蔬果穀物和肉類,少吃高脂肪食物,並喝脫脂奶,而不是全脂牛奶。


隨後,有實驗人員對這篇心血管進行了跟蹤調查,提出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單獨因素之一,而低脂飲食不但可以降低疾病風險,也降低了肥胖症機率。


自此,食物中的脂肪成為全美人民的飲食公敵。


■ 食物中的脂肪成為公敵


1980年一位名叫 Ancel Keys的生理學家發表的「七國研究」項目,似乎驗證了脂肪攝入是心臟疾病罪魁禍首的假說,低脂減肥的思想開始被普及。


然而,這份影響深遠的研究,在統計實驗數據時,人為篩選出了日本、芬蘭、義大利等符合脂肪導致疾病假說的國家的數據,並偏向性地避開了瑞士、法國、德國、挪威、瑞典等脂肪攝入量很高,但心臟病發病率卻很低的國家。


■ 脂肪攝入是心臟疾病罪魁禍首的假說來源:Seven Countries Study


同時,實驗數據中發病率高的人群也平均攝入了更多糖分,這一重要相關因素卻被實驗者所忽略。


儘管相關實驗研究都頗含水分,脂肪致病論僅為假說,科學家和政府卻已經開始將「低脂飲食更優」作為一個已被證實的事實來宣傳。而到1984年,科學家基本達成了低脂飲食,是可以防止除嬰兒以外大眾群體肥胖的科學手段。


■ 瑞士、法國、德國等脂肪攝入量很高,但心臟病發病率很低的國家被排除,來源:Diet Doctor


低脂飲食風潮,促成數億美元生意


1988年,美國政府將脂肪列為美國飲食最不健康的一部分。


隨後,美國國家健康組織,美國醫學協會,國立醫學研究中心等各大政府、科研機構都對低脂飲食進一步的加大宣傳。而美國政府也在這個時期推出了,至現在都有廣泛影響的膳食金字塔,倡導零星脂肪和大量碳水。


臨近21世紀,減少攝入脂肪已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提倡的。


■ 上世紀的美國膳食金字塔


如果說政府和科學宣傳是低脂飲食的起源,那食品生產商發展的商機是推動低脂飲食走向極端的源動力。


商家發現低脂商品提供了更高的利潤和更廣的消費者市場。生產商開始生產用便宜且有上癮性的糖來替代脂肪,製造出更不健康的加工食品。


最典型的案例,是美國一家叫SnackWell's的餅乾公司。1992年問世的SnackWell's餅乾在低脂飲食的推動下成為爆款。兩塊120大卡的精製餅乾,在三十年前卻是減肥者口中吃不胖的減肥神器。


■ Snackwell的營養成分


剛上架的短短五個月裡,SnackWell's的銷售額高達美金570萬,成為餅乾類前十的暢銷品牌。三年內,SnackWell's銷售額高達5億美金。


由於大眾對宏觀營養素的認知缺失,商家口中的低脂,便成為了極有吸引力的「健康標籤」。更多人並不在乎所謂好脂肪壞脂肪,健康似乎只與低脂相關。


■ Snackwell


但在SnackWell's「低脂」的概念背後,是兩塊餅乾14克糖,用植物油替代動物油的健康騙局。而低脂標籤帶來的安慰劑效應,還會導致越吃越多。而這些低脂產品常常含有高碳水,讓我們更容易感到飢餓,越吃越多,更容易為身體造成負擔,導致肥胖。


這種安慰劑效應,也被稱為「SnackWell's效應」。


到1988年,美國心臟協會推出了「心臟健康友好」的食品標籤,低脂食品生產商需要付錢購買認證標籤。超600家的認證產品中,大部分是加工的精製麥片。


一時之間,糖霜麥片、零脂餅乾成為了健康、減肥的代名詞。


低脂飲食風靡,但大家越吃越胖了


不出意料,低脂飲食日漸流行的半個世紀裡,美國人越吃越胖。


高碳低脂的膳食指南,可能直接影響了之後的二十幾年中,幾億人的生活:1990年,美國沒有一個州肥胖率統計超過20%;截止至2019年,美國35%人群被診斷為肥胖,是1980年的2倍多。


■ 如今美國各州的BMI指數 來源:Obesity


現在,有超過 2900 萬美國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每年約 50 萬人死於心臟病,佔總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


即使在中國的傳統飲食,倡導的也是碳水化合物所主導的「低脂飲食」。包含脂肪的牛羊肉,似乎從來都是長輩口中應「少吃、不吃」的食物。但升糖指數的鹹菜白粥、米麵饅頭,卻是養胃助消化的「健康食品」。


全球共計4.22億糖尿病患者,其中有1.1億是中國人。預計在不遠的將來,會很快達到1.5億。成年人和兒童的超重比分別達到了30%和9.6%。



低脂飲食,逐漸顯露出了弊端。2002年,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名為「如果這只是一場脂肪的騙局What If It’s All Been a Big Fat Lie?」,對低脂飲食提出了質疑。


科學家逐漸開始倡導,不應對所有脂肪一視同仁: 牛油果中的不飽和脂肪不應被抹去,炸雞中的飽和脂肪才是發胖的元兇之一。


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從2002年開始,低脂產品銷量急轉而下。低脂零脂產品總量由02年的323億降至05年的167億,僅有三年前的一半。




脂肪不是肥胖元兇,碳水成為眾矢之的


21世紀,食物中的脂肪開始得到諒解。


2015年,美國發布的新版健康飲食建議提出,不再限制美國人的膽固醇攝入量,低脂肪代替品食物、以及低脂飲食也不再被推薦。2016年,美國心臟協會公開公布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吃對脂肪可以挽救全球超過100萬人的生命。


脂肪不再是元兇,科學家將目光放在另一宏量營養素——碳水化合物。


■ 低碳飲食風潮迫使商店閉店


美國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上發表了關於低碳飲食減肥的研究結果。通過分析評估低碳飲食對體重減輕影響的41項試驗表明,與低脂飲食者相比,低碳飲食者平均多減了2.5至9磅。


事實上,在2019年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指南中,第一次承認了低碳飲食對於糖尿病患者的益處。


碳水和糖變成肥胖的罪魁禍首。與此同時,流行起來了另一種較極端飲食方式: 生酮飲食。


■ 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於1921年首次用於治療兒童癲癇症,這種低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高脂肪飲食,目前科學上仍然是被用在癲癇兒童,需在醫療和飲食指導下進行一種飲食方案。


而低碳飲食倡導者發現,這樣的醫療手段與低碳飲食的流行趨勢契合。生酮飲食愛好者開始湧現,減肥者開始通過這種徹底顛覆以碳水為主要能量攝入的飲食結構,達到減肥效果。


米飯一口不吃,香蕉蘋果也成為高碳水的「違禁品」。美國人的早餐選擇從蛋奶星星變成培根和雞蛋,咖啡伴侶不再是糖和脫脂奶,而是一整塊融化黃油製成的防彈咖啡。


■ 防彈咖啡


飲食健康無捷徑,均衡膳食是定律


當2000年,被糖包裹的低脂餅乾,還是美國超市貨架上暢銷的健康食品。


經過幾十年不斷被更新的科學理論和研究實驗,人們已經意識到脂肪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低碳飲食也正被主流醫學界、科學媒體、以及政府機構所接受。


但近20年後,在2018年的Google搜索中,keto diet生酮飲食快速發展,位居第一。


■ 生酮飲食發展趨勢,來源:Google Trends


生酮飲食,已經成為一種潮流。美國矽谷的生活黑客們以它作為飲食癖好,好萊塢明星將其奉為時髦飲食減肥術,甚至在Instagram上,無數個生酮飲食社群呈現現象級刷屏。


不可否認這種飲食結構在科學實驗中,是被驗證是可減重的。醫療界也開始承認低碳生酮飲食可以作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一種營養治療選擇。科學家也在逐步探索生酮在醫學治療上能更多可能性。比如對於糖尿病、胰腺癌和癲癇等等,都有正面的臨床效果。


然而事實是,與當初的零脂運動一樣,人類目前並沒有大量的科學研究能支持,生酮飲食對普羅大眾的益處。


「低卡即減肥、狂吃脂肪不會胖、咖啡加黃油是燃脂神器」等較極端的減脂行為,似乎亦有半個世紀前一味追求低脂的意味。


極端不吃碳水的生酮飲食,目前其健康好處也並未被證實,卻被證明導致食慾下降、噁心嘔吐、女性閉經等不良症狀,並不適合所有減肥者。


甚至有研究表明,生酮飲食者的膽固醇水平也會隨之升高,而其造成的潛在健康威脅還未被確定。醫療界這種高脂肪治療被認為可能對心血管系統,腎臟和大腦造成損害,特別是高脂肪引起的高膽固醇。


不論是低脂亦或低碳,肥胖根源是精製碳水和加工油,而不只是某種營養素的攝入過量。


包括中國膳食金字塔在內的推薦飲食方案,其主旨在於實現「去個體化」One diet fit all的公共健康。而減肥者應該追求低脂、低碳,需要遵循差異化。


一個世紀以來,我們始終還無法與三大營養素真正和解,控制熱量攝入、保持均衡膳食,或許是值得敲黑板的重點營養學知識。


相關焦點

  • 生酮飲食改變腸道微生物群和腸道免疫系統!
    在生酮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顯著減少,以迫使身體改變新陳代謝,以脂肪分子而不是碳水化合物作為主要能量來源--產生酮體作為副產品--這一轉變的支持者聲稱有許多健康益處。該研究的亮點包括:生酮飲食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方式不同於高脂肪飲食;生酮飲食導致的腸道微生物的部分變化是通過宿主體內酮體的產生來驅動的;β-羥基丁酸選擇性地抑制雙歧桿菌生長;與維生素D相關的腸道微生物群降低了腸道Th17細胞的水平。
  • 減肥神速的生酮飲食靠譜嗎?醫生:記住這5點,就是生酮飲食
    最近,一種叫生酮飲食的減肥方法風靡網絡,很多網絡名人、健身教練大力推薦生酮飲食,很多關於生酮飲食的書應運而生。那生酮飲食到底靠譜嗎?這到底是一種什麼飲食呢?今天來了解一下 1、生酮飲食到底是啥?
  • 什麼是生酮飲食?低碳生酮飲食能減肥嗎?生酮三餐吃什麼?
    低碳生酮飲食拆開說其實是低碳飲食和生酮飲食。低碳飲食的範圍比生酮飲食要廣,生酮飲食也是屬於低碳飲食的一部分。一般來說,生酮飲食會比低碳飲食更嚴格。簡單來說,低碳飲食其實就是減少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增加脂肪攝入量的一種飲食方式。低碳飲食除了減肥效果顯著,還具有自然抑制食慾、降低身體炎症、促進脂肪分解、改善2型糖尿病、保護心腦血管等作用。
  • 生酮比例是什麼?它和生酮飲食有什麼關係?
    在使用生酮飲食的過程中,你可能會聽到醫生或營養師說生酮比例2:1或3:1,那究竟什麼是「生酮比例」呢?生酮比例指的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克數比值,這是一個重量比。比如,「生酮比例4:1」指的是生酮飲食中每1克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就有4克脂肪。也就是說,每消耗5克的食物,有4克為脂肪,1克為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因此,一個4:1的生酮飲食含有80%的脂肪(4÷5=80%),20%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1÷5=20%)。
  • 什麼是地中海飲食?什麼是生酮飲食?談談二者間的最大差別——上
    生酮飲食要計數和計量,但地中海飲食主要是一個總的指南。這兩種飲食都包含脂肪,但是脂肪的類型不同。地中海飲食和生酮飲食,儘管都很流行,但二者之間的差別卻非常之大。生酮飲食嚴格遵守一個飲食方案,高脂肪,適量蛋白質,少量碳水化合物。」她接著說:「與生酮食譜不同的是,地中海飲食方案中沒有附加任何硬性規定。所以我們稱其為飲食方向而不是具體組合。」
  • 17生酮飲食為什麼要喝防彈咖啡
    很多人說生酮必須要喝防彈咖啡嗎?不喝防彈咖啡就不能生酮飲食嗎?不喝防彈咖啡會不會影響減脂效果?喝防彈咖啡心慌怎麼辦?防彈咖啡的配方其實很簡單,只有咖啡、草飼黃油和中鏈甘油三酯油的MCT油或有機椰子油,經攪拌器攪拌就可以做成一杯質量上乘的防彈咖啡,而生酮飲食的原理是極低碳水(糖),讓身體先消耗脂肪以達到減肥,所以優質的油脂在這裡起到抗餓的作用。
  • 什麼是地中海飲食?什麼是生酮飲食?談談二者間的最大差別——下
    哈特利說:「地中海飲食和生酮飲食之間還有一個營養上的差別,即地中海飲食重視吃全顆粒糧食、豆類和纖維素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而生酮飲食不強調這些營養豐富的食物組合。」哈特利說:「吃生酮飲食,要牽涉很多數字和計算工作。為了維持假想中的酮症狀態,吃的人必須以克為單位計算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吃這個飲食的人就成了一個計算器。用地中海飲食,重點在食物本身而不在量。」
  • 「成人電影女皇」用生酮飲食瘦了80磅,我適合這種方法嗎?
    一直到2018年12月,她在個人社交站分享了自己成功減肥的照片。粉絲網友紛紛表示驚奇,也詢問她是如何減肥的?她直言道:2018年初,我嘗試了生酮飲食減肥,效果正如你們所看到的。什麼是生酮飲食?它是一種,通過降低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繼而讓身體可以產「酮」體,從」糖「供能轉變為由脂肪分解產生的「酮」體供能,繼而達到減肥目的的一種飲食方式。
  • 搭配生酮飲食想快速減重,小心隱藏這些地雷
    防彈咖啡內如果是添加椰子油,椰子油的脂肪酸比例中飽和脂肪酸過高,約有90%,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也易使得血液中LDL增加。 防彈咖啡搭配生酮飲食瘦身有效果?小心有這些地雷 廣傳以防彈咖啡瘦身的方式,其實是生酮飲食的概念。有些人會以防彈咖啡來增加油脂的攝取,幫助生酮飲食的減重效果,在飲食中大幅增加油脂的比例,且醣類攝取不足,油脂進入體內後會將脂肪生成酮體,取代葡萄糖當做身體能量來源,也能有抑制食慾的效果。
  • 南京同仁堂生酮太能SO代餐咖啡市場反饋
    Dave Asprey積極的推廣這種飲料,建議大家以這樣一杯高脂肪高熱量的飲品代替早餐。如今防彈咖啡已經成為一種新時尚被廣為推廣 ,如果想了解防彈咖啡的減肥原理,有必要提起生酮飲食這一概念。所謂生酮飲食,就是一種由非常低的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結構組成的飲食方式。它除了用於治療癲癇症外,在減輕體重、保持大腦健康和調整運動表現等方面也越來越受歡迎。
  • 生酮飲食之糖癮
    關於糖癮的定義:指的是吃糖上癮,使大腦像攝取精神活性藥物如嗎啡、杜冷丁類藥物那樣刺激神經遞質多巴胺和內啡肽的產生,從而導致強大的成癮性,讓人吃到停不下來。「糖」真的會讓人上癮嗎?舉一個例子,在通常的印象裡,小孩一般都喜歡吃糖,但是吃糖一多,牙齒一般都會受影響。
  • 郭德綱的又一弟子成功從210斤減到140斤,德雲社快成減肥品牌了
    但經過依個人經驗來看,沒有一種飲食方式是最適合大家的。下面著重講講,低碳飲食、生酮飲食、間歇性斷食等減肥飲食法的原理。,另一半用低脂飲食且要算熱量。以下是低碳飲食的步驟:減少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攝取碳水化合物是最會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主要營養素,已經肥胖的人通常都會有胰島素敏感度過低的問題,這時若再吃太多碳水化合物就會容易堆積太多脂肪。
  • 全脂、低脂、脫脂奶哪個更好,喝全脂真的會發胖?你可能想錯了!
    在喝牛奶對身體的健康益處上,大家爭論最多的就是牛奶中的脂肪對體重和心血管的影響。那我們先來看看牛奶中所含的脂肪對體重和心血管到底有沒有影響,影響有多大?細數牛奶的脂肪含量、能量以及其他所含能量營養素是否會影響到肥胖?
  • 13個生酮成功減肥案例,瘦下來後簡直換了一個人
    但是一開始,生酮飲食還真不是用來減肥的,用來治療糖尿病,後來被用來治療癲癇,然後被世人所知。 正確的生酮飲食是超低碳水化合物(保持20-30克低碳水化合物),脂肪佔總卡路裡的70%-80%,適度的蛋白質約佔總卡路裡的20%。
  • 扒掉減肥產品底褲的自然飲食指南
    傳統的健美飲食要求低脂肪、高蛋白、中等水平的碳水化合物攝入,效果的確不錯。本文推薦的是另一種飲食模式——生酮飲食,其主要特點是脂肪攝入量很大,而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很少。生酮飲食簡介儘管很多健身健美運動員對脂肪唯恐避之不及,但實際上,不少運動員已經採用生酮飲食十幾年了。具體來說,生酮飲食就是每天飲食構成的75%來自脂肪,20%來自蛋白質,5%來自碳水化合物。
  • ——全脂奶、脫脂奶、低脂奶?
    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包括: 脂肪:牛奶中的脂肪酸既包括飽和脂肪,也有單不飽和脂肪和膽固醇。 碳水化合物: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和半乳糖。 蛋白質:牛奶中的蛋白質包括酪蛋白、乳清蛋白和一些免疫球蛋白。
  • 全脂、脫脂、部分脫脂牛奶,只是脂肪多少的區別嗎?哪種適合你?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牛奶有3種,按照每100克牛奶中的脂肪含量來分類,可以分為全脂牛奶、脫脂牛奶、部分脫脂牛奶。隨著肥胖、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等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大家對於熱量和脂肪的焦慮越來越大,脫脂牛奶也逐漸成為了很多人乳製品的主要選擇,那麼脫脂牛奶的優缺點有哪些呢?
  • 手把手教你在家如何製作生酮版的巧克力榛果
    首先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生酮飲食:生酮飲食是一種利用高脂,低糖食物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方法,會誘使人的身體狀態處於一種飢餓狀態,促使人體通過燃燒脂肪來產生能量,而不是燃燒碳水化合物。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從而誘導身體成為酮症的狀態,讓脂肪成為身體的主要能源,從而促進人體的代謝。雖然生酮飲食的方法有它的優勢,但事事沒有絕對,因為生酮飲食的方法會增加排尿的次數,隨著排尿次數的增多會使人體自身的礦物質造成流失,請各位一定要依據自身情況酌情飲食,量力而行。
  • 來看看它與生酮飲食的最新研究吧
    2 生酮與橋本的關係甲狀腺調節新陳代謝,並顯著控制體重,能量消耗,甚至體溫。當自身免疫開始時,免疫系統會錯誤地攻擊甲狀腺並幹擾其正常功能。研究發現,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炎症和甲狀腺激素和抗體的靶向作用。
  • 飲食導致的肥胖會讓脂肪細胞出現什麼變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脂飲食及其造成的肥胖已經逐漸成為危害健康的一大殺手。肥胖不僅會引起多種代謝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種疾病的重要易感因素。事實上,我們關注最多的還是脂肪細胞在其中的變化和作用,這也是進一步研究肥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