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女王出房後可以上囚王籠嗎?需要注意什麼?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2020-12-24 蜂部落

在蜜蜂養殖中,由於有時候養殖的需要,我們未必能夠在新王出房前將王臺介入其他蜂群,比如時間來不及的時候,處女王就出房了,或者我們需要運輸蜂王的時候,都有可能導致處女王出房了卻還沒派上用場,對於我們沒時間介王的情況來說,如果處女王出房沒有及時介王,那麼蜂群中就會出現多隻蜂王,可能引發蜂王廝殺,如果是在運輸的時候,不囚禁處女王它又要跑,由於處女王的特殊性,我們想要囚禁有的朋友又擔心影響處女王的生長,所以有的朋友就有疑問了,究竟處女王出房後是不是可以用囚王籠囚禁?實際上,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條件允許,建議不要囚禁處女王,實在要囚禁,也要講究技巧,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什麼是處女王?

所謂的處女王,實際上是蜜蜂養殖中對沒有交尾的蜂王的一種稱呼。在蜜蜂養殖中,由於生產需要,可能有的蜂群失去了蜂王,蜂群中產生了王臺等等,我們都需要培育蜂王,保證蜂群中蜂王的長期年輕是我們蜂群旺盛的一種常用方法。

一般來說,蜂王培育以後是需要交配以後才可以使用的,我們把蜂王已經離開王臺(蜂王幼蟲成長的巢房),但是還沒有與雄蜂交尾這段時間,叫做處女王。這樣我們不難發現,處女王是有時間限制的,一旦處女王完成了交尾,我們就把這樣的蜂王叫做新產卵王或者新交尾的處女王,正常產卵的蜂王一般我們叫做產卵王。

為什麼不建議囚禁禁女王?

對於處女王來說,雖然說處女王已經離開了王臺,可以說已經是一隻幼齡蜂王了,但是實際上這隻蜂王並沒有完全的發育成熟,還需要經過幾個階段,最主要的就是交尾。新出房的處女王一般出房後一兩天身體開始變小,能夠適應飛行,這時候處女王會進行人認巢試飛,也伴隨著婚飛,這個過程中處女王會完成交尾,一般處女王交尾的時間是出房後的第5到第9天最多,最遲不超過13天。

從處女王出房後要進行的這些活動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我們在哪個時候囚禁處女王,其實對處女王出房以後的活動都是有影響的,因為在處女王新出房的時候也會進行一些活動,比如進食,毀除其他王臺等等,所以說如果沒有必要,並不建議囚禁處女王。

如何囚禁處女王?

雖然說囚禁處女王有一定的風險,但是在實際養殖中有時候又必須進行,那麼我們如何控制囚禁處女王的時間呢?其實通過上面的時間我們可以發現,處女王出房以後,實際上處女王存在的時間最多為13天,一般超過14天沒有交尾的處女王在實際養殖中都要淘汰,所以我們囚禁處女王的時間,蜂部落小編建議至少有2天的時間給處女王進行試飛,那麼我們按照最長時間計算,我們可以囚禁處女王的時間最多為11天,但是這已經帶有巨大風險。

如果我們以處女王自然條件下交尾高峰期來算,那麼處女王實際上可以囚禁的時間為3天到7天,這是相對安全的時間,但是如果我們要減小對處女王的影響,蜂部落小編的建議是不要囚禁超過2天,而且是從處女王出房的時候開始計算,囚禁的時候可以選擇竹柵王籠或者兩節王籠都可以,如果是我們暫存,可以存放在幼蜂比較多的蜂群中,如果是運輸,則應該注意在蜂王盒子中放入裴家峰。

相關焦點

  • 蜂群換王不用「囚王」的2大技巧,省去將蜂王放入囚王籠的操作!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的繁殖發展過程中需要更換蜂王,在定點飼養蜂群的時候,可以給蜂群進行1年兩次更換新蜂王,新蜂王可以助力蜂群繁殖發展,蜂群的繁殖能力需要外界蜜源做助力,中蜂採集零星蜜源能力較強,養蜂人做到強群
  • 收捕的野蜂群已有7天,為何蜂王還是處女王?老蜂農這樣解釋
    上了防逃片對於收捕的蜜蜂來說,尤其是新手,不管蜂王產卵王還是處女王,首先上個防逃片,但是蜂部落已經說過很多次,上防逃片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上有處女王的蜂群,一旦把有處女王的蜂王上了防逃片,很容易導致處女王產卵,如果發現不及時,甚至會導致整個蜂群覆滅。
  • 如何給中蜂介紹王臺?怎樣介紹成功率比較高?老蜂農告訴你答案
    導讀:在中蜂飼養中,很多養蜂人為了保持蜂王永久的年輕力壯,往往會定期的更換蜂群中的蜂王,一般根據實際情況往往有介紹王臺、介紹產卵王、介紹處女王三種方法。關於蜂群介紹王臺的方法,實際上還是結合蜂群的實際情況,往往有更換蜂王介紹法、工產蜂群介紹法、失王蜂群介紹法三種。我們現在就圍繞這三類蜂群來介紹每一種蜂群的介紹王臺方式和應急處理辦法。第一:更換蜂王介紹法。這種方法是養蜂人有規律的對蜂群進行蜂王的更換,首先人工批量培育一批王臺,然後將這些王臺分別介紹到需要更換蜂王的蜂群中。
  • 處女王交尾失敗,只有蜂子,如何介入產卵王?
    關於處女王交尾失敗,只有蜂子,如何介入開產王的問題,蜂部落認為介入開產王並不難,但是應該根據我們的蜜蜂種類來選擇恰當的介入方式。在蜜蜂養殖中,其實介入開產王的方式就兩種,但是這兩種方式用來介紹中蜂和意蜂是有差別的,因為中蜂和意蜂的習性上有一定差異,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 專家:蜂王14天不交配就廢了;養蜂人:28天也未必!誰在說謊?
    在提到蜜蜂養殖的時候,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一句話,那就是超過14天沒有交尾的處女王就算是廢了,一般在蜜蜂養殖中,養蜂人也會把超過14天沒有交尾的蜂王進行報廢,而且當成了一種判斷蜂王是否可以用的標準,可以說是越是專業的養蜂場,這種標準執行就越是嚴格。
  • 新王出房是先交尾還是先分蜂?好多人都搞錯了
    在蜜蜂養殖中,我們都知道蜜蜂的繁衍要經過不斷的分蜂來實現,隨著人工育王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成規模的養蜂場中一般很少出現蜜蜂自然分蜂的情況,大多以人工分蜂代替。自然王的出現是一個蜂群中有計劃的出現的,關於這點我們很多朋友都比較了解,分蜂的情況是老蜂王先產下幼蜂王,然後培育,讓幼蜂王長大,在幼蜂王封蓋快要出房的前兩天,老蜂王帶走一半的蜜蜂,這樣就是和平的分蜂了,然後新王出房,管理剩餘的蜜蜂,可見這種情況新蜂王並不是在交尾後分蜂。還有我們比較常聽說的交替王。
  • 黑蜜蜂多會影響整箱蜜蜂嗎?
    關於蜂群中黑蜂多會不會影響整箱蜜蜂的問題,蜂部落認為要看從什麼角度考慮,並不是說只要蜂群中黑蜂多就會對整群蜜蜂產生影響。蜂群中為什麼黑蜂多?一個蜂群中蜂王變老了,接下來就是蜂王的交替,這個過程中蜂群中雄蜂會增多,而且工蜂會照顧好這些雄蜂,主要就是為了這些雄蜂能夠與新王交尾。第二:自然分蜂自然分蜂是一個蜂群中的增殖行為,這種情況未必是蜂群中的蜂王老了,而是蜂群已經容不下了,需要分蜂,這個時候蜂群中也會產生蜂王,所以蜂群中仍然需要雄蜂,在這個時候蜂群中的雄蜂也會增多,出現我們看到的蜂群中黑蜂增多的現象。
  • 一個分蜂期可以分出幾群?
    發生自然分蜂的前期工蜂會建造造雄蜂房,雄蜂出臺後緊接著就會出現王臺,工蜂脅迫蜂王在臺基內產卵,待王臺封蓋成黃褐色時也就是分蜂期的到來。因此自然分蜂的次數也就是從老王出走作為第一次的開始。事實證明很多時候中蜂一個分蜂期分家的次數並不止一群,我見過最多的時候都有5群好分,但這也只能算是一個自然分蜂期。
  • 中蜂黃色王為什麼比黑色王產卵更多更快?養蜂人告訴你原因
    中蜂黃色王比黑色王產子多,快的原因如果我們硬是要給中中蜂黃色王產子比黑色王多和快找個理由,蜂部落小編認為最好的解釋就是基因決定,就像我們人的種類也一樣,也分為較少,黑種人,黃種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色,而且這個特色並不是出生以後形成的,而是出生的時候就決定的,所以說引發這種結果的原因,是由上一輩的基因遺傳下來決定
  • 養蜂第四章:養蜂工具與安全
    一,養蜂工具:割蜜刀,蜂掃,蜂帽,手套,灰刀,搖蜜機1.割蜜刀:使用位置是在取蜜的時候就需要割蜜刀割開封蓋蠟,巢脾上起雄蜂房就需要割蜜刀把她封蓋頂上割開防止雄蜂出房。2.蜂掃:它的作用是在取蜜期間使用,如在抖蜜脾的時候還有一些蜜蜂爬在蜜脾上的時候就用蜂掃就行驅趕下去,使得蜜脾沒有蜜蜂好進行下一步。3.蜂帽:蜂帽的作用在檢查蜜蜂的時候就需要把蜂帽帶上,後面講安全的時候回提到關於蜂帽。
  • 蜂王「出房後」的活動有哪些?
    蜂王「出房後」的活動有哪些?關於蜂王,這些知識你都知道嗎?我們常常說的「王臺」,其實就是指蜂群分蜂前,臨時修剪出來,為了培育蜂王的巢房。和工蜂們居住的「集體宿舍」不同,王臺內一般只有一個雌性幼蟲,且這個蜂房的形態也和蜂巢不大一樣,它是呈現為下垂的花生樣,多數在巢脾的邊角,或是下部位置,在造王臺的時候,蜂群會建設多給王臺,第一隻蜂王出現之後,蜂王就會指揮工蜂,將還沒有出房的「蜂王」都處死。
  • 搖蜜機也搖不出的蜂卵,蜂王是如何將它固定在巢房底的?答案來了
    對於王臺來說,幾乎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王臺很大,在蜂群中的位置長長情況下在蜂脾的底部,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這個大小不用什麼「測量」的尺子都能夠明顯的看出來,但是對於雄蜂巢房和工蜂巢房來說,這兩種巢房的大小相差並不大,如果不經過「測量」,蜂王是難以知道其大小的。這裡就不得不說蜂王頭上自帶的「尺子」了。
  • 養蜂蜂場布置有講究,蜂箱擺放有技巧,講求科學御天敵
    關於養蜂蜂場的布置,有一些科學的方式需要我們借鑑,要了解清楚,在蜂場布置的時候,要充分利用不同的方式,使蜜蜂能夠快速的找到自己的蜂巢,從而避免蜜蜂因為找不到家而造成損失。眾所周知,蜜蜂是有識別自己群蜂巢的能力的。
  • 答案在這裡
    雖然我們很多朋友都知道只要蜂王超過14天不交尾就應該淘汰,也知道超過14天不交尾的蜂王不能用,但是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超過了14天不交尾的蜂王就不會再交尾了,究竟是蜂王已經不再具備交尾的條件?還是蜂王已經不會再釋放性外激素?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告訴大家真相。
  • 蜜蜂介王被工蜂咬怎麼辦?失王后有哪些變化,應該如何補救
    正常情況下,養蜂人都會儲備一些蜂王,以備不時之需,如果蜂群出現失王,一般24-48小時後就可以介入產卵王,但百事通認為最佳介王時間應該選擇在36小時以後,因為這個時候蜂箱裡已經完全沒有老蜂王留下來的信息素,介王成功率會更高。這樣蜂群從失王到介王產卵,只需要幾天時間,對蜂群群勢不會帶來明顯影響。二、介入處女王。
  • 52歲小夥在大山裡養蜂七八年,秋季管理最關鍵,看看他是怎麼做的
    圖片上正在大山裡管理蜂的人名叫韓國平今年52歲,他正在對蜜蜂的秋季管理,秋季管理主要是搞好蜜蜂的秋季繁殖工作,秋繁是為來年做準備,第一徹底清除蜂蟎,用不同的藥劑,間隔噴脾,第二留足飼料,取出蜂箱裡多餘的蜜粉脾,白脾,換深褐色的空脾供蜂王產卵,做到蜂略多於脾,視外界蜜源狀況,酌情獎勵,蜂王產卵20
  • 蜂群中王臺變黑,不管天氣好不好養蜂人都進行分蜂,如何做到的?
    關於王臺封蓋變黑了氣候條件差是不是可以分蜂的以及需要注意什麼的問題,這個問題看起來沒有給出更多的條件,但是其中有一個關鍵詞實際上透露了養蜂地的條件的,所以說按照這個條件進行人工分蜂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裡的人工分蜂也是這問題中已經透露出來的,下面第一科普小編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的做法。
  •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讓我一家過上了「甜蜜」生活丨黃平縣紙房鄉...
    5年前一直在外務工,一度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農戶,2015年我返鄉創業,成了紙房鄉墮坪村一位養蜂人,我通過養蜂脫貧了,但是我最大的願望還是帶領村裡的貧困戶大力發展養蜂業,共同增收致富。還記得5年前,我家的日子著實過得捉襟見肘,家裡原本就有四個孩子,哥哥意外離世後,嫂子又不告而辭,留下一個無依無靠的兒子同我們一起生活,加上父母和妻子,一家就有9口人,五個孩子都要上學,開支很大,因此,早在2015年初,我家就被識別為貧困戶。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這樣一個家庭,我和妻子不得不外出打工。
  • 急造王怕不好,人工王蜜蜂難接受,這個方法育王很管用,百試百靈
    作為養蜂人,最需要具備的一個技術就是人工育王,只有自己懂得育王才能在蜂群失王后得以快速處理蜂王問題。我們都知道自然王臺很難得,只有在分蜂季節才會有,而急造王往往被很多養蜂人嫌棄質量不佳,那麼唯一能解決問題的就是人工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