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卡脖子」?美國限制電力公司與華合作,不料中國早已自力更生

2020-12-22 騰訊網

據全球能源行業新聞與技術網站12月20日報導,日前,川普政府針對重要企業進口中國電力產品,發出了最新的指令:禁止美國CDF供電的電力公司進口中國相關電力系統產品。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美方有關做法違背國際貿易原則,還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但最終會損害其自身形象和利益。

網絡圖片

川普政府又下黑手,禁止電力公司進口中國設備

根據美國能源部官網發布的聲明顯示,這項指令將禁止供應服務電壓為69千伏的關鍵防禦設施(CDF)的公用事業公司採購、進口、轉讓或安裝由中國實體提供的BPS電力設備。

該指令特別適用於擁有或運營國防關鍵電力基礎設施(DCEI)和積極為CDF提供服務的公用事業公司。目前美國相關部門特意建立了一個內部監控程序,以準確跟蹤這些公司是否遵守該命令。

網絡圖片

美國政府還要求指定的公用事業公司,在2021年2月15日之前採取行動,提交一份證明,表明他們已經採取了"所有合理可用的行動"。

美國能源部表示,該指令援引了第13920號行政命令《確保美國散裝電力系統安全》(EO 13920)授予能源部長的權力,還要求相關企業禁止購置、進口、轉讓或安裝20多個風險高的BPS電力設備類別。

而報導稱,白宮在2020年5月1日突然推出了這一有爭議的命令,使得整個美國電力部門陷入執行任務混亂的局面,電力組件採購的不確定性也陡然增加。

網絡圖片

面對美國政府頒布的這項指令,一些行業利益相關者表面上雖然贊同能源部在評估美國電力系統供應鏈風險方面的努力。

還有行業相關者表示,希望政府能更清楚地說明能源部希望BPS設施所有者、運營商和設備供應商,如何評估和降低其公司和供應商將會面臨的相關風險,以及日後應該如何發展相關業務。畢竟美國經濟已因疫情遭受重創,如果相關企業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受限,大批工人又將面臨失業。

網絡圖片

美國一年從中國進口1428億電力設備,誰的損失大可想而知

根據中國報告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進口中國產品的金額超過5000億美元商品,其中電氣設備和機械設備主要以變壓器和電纜為主,佔比約50%,進口金額超過2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28億元。

雖然美國在世界上的科技製造業是數一數二的,但在電力設備製造上,美國並不是最強。進入21世紀後電力產業轉向許多發展中國家,中國因為生產需要,電力需求的迅猛增長,電力設備裝配行業也在不斷升級。雖然美國面對這種產業轉移的局勢不會吃虧,但中國電力裝備行業日益壯大,成本低價格也低,較美國本土電力設備來說,性價比更高,市場份額也大

網絡圖片

中國在電力技術方面還沿用著"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路徑摸索前進,在自主研發新技術處於瓶頸階段,中國也曾面臨"拿錢也買不到成熟技術和設備"的局面,但最終依靠自主創新,中國突破現有工業基礎、技術與人才儲備等多種限制,成功發展自主電力設備,在海外市場也佔據了高地

2013-2017年,我國主要電力企業在相關國家累計實際完成投資80億美元,籤訂了大約500份電力合作訂單,這也意味著中國相關電力出口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而且,我國對美國的電力設備出口主要是與通用電氣公司等跨國公司合作,出口的份額也不算大,總體而言,美國此舉對我國主要的電力設備公司產生的影響也不會很大。

文/六元

相關焦點

  • 印度自力更生不得志,要拉日本下水,為對付中國已沆瀣一氣
    自2014年莫迪出任印度總理後,就逐漸提出了「自力更生」的口號,試圖推廣印度製造。這個經濟政策的改革表面上是為了降低印度經濟對外依賴性,推動本民族工業自主發展,但實際上卻變成了莫迪政府推行民族主義,加強對華「脫鉤」的藉口。 自今年年中,中國和印度在邊境發生衝突之後,莫迪政府就收緊了對華政策。
  • 國際觀察丨荷蘭ASML公司:與中國進行合作
    但是事實證明國家發展是不可阻擋的,就拿華為5G技術來說,美國為了制裁該技術,下足了功夫。晶片領域,美國對華全面斷貨據外媒報導,美國已經對華為晶片全面斷貨,在美國的呼籲下,三星、sk海力士及臺積電等廠家也陸續開始停止對華為的供貨。
  • 北大教授說,美國擔心未來在文化上被中國「卡脖子」
    今年事情特別多,還都大得離譜兒,這我們中國人得關心一下。環球時報就組織了以「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為主題的2021年年會。5日下午,在專家就「化解『卡脖子』會不會走入新誤區」的議題展開討論時,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表示,禁用TikTok和微信,說明美國擔心未來在文化上被中國「卡脖子」。
  • 張頤武:禁TikTok和微信,說明美國擔心未來在文化上被中國「卡脖子」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5日下午,在以「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為主題的環球時報2021年會中,專家就「化解『卡脖子』會不會走入新誤區」的議題展開精彩討論。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表示,禁用TikTok和微信,說明美國擔心未來在文化上被中國「卡脖子」。
  • 1年賺中國7.8億,俄企卻考慮停止對華供電!我國為何要進口電力?
    來源:金十數據據俄媒12月9日報導,俄羅斯電力公司InterRAO稱,由於虧損,今年起可能會暫停對中國的冬季電力出口。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電力供應大國,並實現了全國通電問題,為什麼還要從國外進口呢?而俄電力企業又為何考慮停止對華出口呢?
  • 美對中國實體新制裁今日生效,專家:想通過「卡脖子」讓中企死掉,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此前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新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國家無權幹涉。中方對美方舉動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實體清單」被認為是美國出口管制的「黑名單」,旨在限制向相關企業銷售和付運美國商品,以及一些使用美國零件或技術在國外製造的產品。被列入的實體需要獲得美商務部頒發的許可證,才能購買美國技術。
  • 中國晶片產業為何老被美國「卡關」?外媒給出2個原因!
    圖表視界:最新數據顯示,自從華為、中興通訊被制裁後,中國半導體產業就掀起了一場「造芯(晶片)運動」,相關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成立。不過,外媒則分析評論稱,即便如此,中國半導體產業可能還面臨2大阻力,而這也是中國半導體產業被美國「卡脖子」的原因……01 中國晶片產業屢屢被美國「卡脖子」!
  • 蓬佩奧對華出招,不料中方還未反擊,重要組織先行動
    同時蓬佩奧還表示在任職期間,對世界看法有著很大改觀,美國駐外大使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會把中國放在首要位置,這意味著針對中國力度將不會縮減。美國國務院監察局調查蓬佩奧2020年上半年民主黨議員調查蓬佩奧,這次調查是為了查清蓬佩奧解僱國務院檢察長史蒂夫裡尼克原因,除了這些調查之外,蓬佩奧還曾拒絕過多項調查採訪,其中一項調查正在開展中。蓬佩奧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一旦卸任面對的危機可能會更多。蓬佩奧對華出招,不料中方還未反擊,重要組織先行動。
  • 中國抗疫成果獲得世界認可,多國放鬆赴華旅行限制
    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 多國放鬆赴華旅行限制中國抗疫成果獲得世界認可(環球熱點)9月20日,行人經過美國紐約聖派屈克大教堂。新華社記者 王迎攝經過艱苦努力,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隨著中國新冠肺炎疫情趨穩,境外赴華人員越來越多。韓國、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紛紛放鬆赴華限制。
  • 對中國年供30億度電,俄企卻突然宣布:將叫停對華電力供應
    俄羅斯方面每年都會給中國提供差不多30億度電,但就在近段時間,俄企卻突然對外宣布:將會叫停對華的電力供應,這種情況也讓不少人都感到好奇,畢竟俄羅斯對於跟中國的合作一向都是比較認真的。02中國跟越南之間的電力合作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一邊從俄羅斯進口電力,而另一邊卻在為越南提供電力供應的原因,
  • 美國政府再出新招!禁止關鍵電力公司從中國企業購買設備
    近日,川普的矛頭又指向了中國生產的電力設備,美國能源部門禁止美國關鍵國防設施使用中國某些特定企業進口的電力設備,該項命令明確禁止美國國防設施供應69千伏及以上的電力設備,包括進口,轉讓以及安裝等不得與中國企業相關,該項命令將於明年1月16日正式生效。
  • 印政府再出損招:限制中國電力設備進口,部長竟稱可能有「特洛伊...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從突然終止商業合作到設置通關壁壘,再到抵制中國商品、封禁中國公司研發的手機應用程式,印度針對中國的「全方位報復」行動還在繼續。據路透社3日消息,印度電力部今天出臺新規,要求印度企業從中國進口電力設備和部件將需要得到政府許可。
  • 日報文章:美限制對華技術出口殃及日企
    參考消息網10月30日報導《日本經濟新聞》10月29日發表題為《美國死守技術要害》的文章稱,日本企業生產出包含美國技術的產品,再向中國出口時,也開始受到美國的限制。在中美矛盾加劇的情況下,雖然日本的對華談判籌碼增加,但跟美國之間也需要摸索不可逾越的界限。
  • 美國反戰組織:美國對華輿論現在「非常危險」
    就經濟利益而言,必須看到,美國商界精英在對華問題上是分裂的。高科技產業領域同樣如此。美國公司不喜歡來自中國公司的競爭,這些中國競爭對手現在在美國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兩國公司一起生產很多電子產品。所以我們必須了解美國商人的複雜性和不同利益。環球時報:為什麼美國的對華政策越來越極端?
  • 大多數在華英國公司看好中國市場
    作者: 弗拉基米爾 費奧多羅夫 82%在華運作的英國公司將其樂觀經濟前景和市場潛力視為2021年增加投資的主要原因。在今年頭10個月中英貨物貿易增長快於中國整體對外貿易。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們表示,2021年中英經貿關係的發展趨勢會繼續保持下去。
  • 航天科技七院青島華濤公司與美國MPI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原標題:航天科技七院青島華濤公司與美國MPI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日前,美國MPI公司董事長前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七院所屬青島華濤汽車模具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在參觀了生產裝配車間、模具工裝製作車間、技術中心後,對該公司的模具工裝製作能力、塑料件生產能力、技術研發能力給予肯定。
  • 《怪獸電力公司》非常經典的創意,通過孩子的叫聲產生電力
    我的夥計華斯基也是我的助手。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斷上交報表、報表,像是一家跨國諮詢公司的業務員。然而,他每天接收的不是電子郵件,而是一扇扇從天而降的門。我的工作則是,穿過這每扇門,用怪腔怪調來驚嚇那些正在熟睡的孩子。他們的尖叫聲是我們怪獸生活的動力。
  • 原來美國公司是這麼玩轉電力大數據的
    導讀原來美國公司是這麼玩轉電力大數據的,昨天發布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你看出和能源行業有多大關係了麼?如果沒看懂的話,可以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今天講的這家美國公司,已經把數據分析和預測能力做到了PB級,吸引了眾多公用事業公司和軟體公司   昨天發布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你看出和能源行業有多大關係了麼?如果沒看懂的話,可以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
  • 歐洲羅羅公司倒向中國,主動提出在華建廠,並願意分享發動機技術
    11月6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歐洲航空發動機巨頭羅爾斯·羅伊德公司表示,願意與中國展開深入合作,增加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中俄舉辦的一場招標活動中,羅羅公司表示願與中國分享發動機技術,並希望能在華建立工廠。
  • 美國不讓中國參加航天會?馬特呆萌接著吃土豆吧!
    1992年12月21日,中國長城公司與美國休斯公司合作的澳星發射失敗了,而之後這兩家公司及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花了7個月的時間調查為什麼出事故的原因,本身是想找出事故原因,總結一下經驗而已。美國出臺了更為嚴格的對華高科技出口禁運,美國製造的衛星、太空飛行器或採用美國部件的衛星及太空飛行器都被禁止運往中國,從而使中國失去了國際航天市場的大部分份額。由於美國對中國實施的技術禁運,中國不能發射任何美國衛星或含有美國衛星零部件的他國衛星,結果就是目前任何衛星若包含ITAR規定清單內物項,必須由總統特批才可進入中國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