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二胎開放後,不少家庭從「三口之家」變成了「四人小隊」!
但是,面對兩個孩子,正如民間流傳的那樣:「老大憨,老二精」,許多家長都很奇怪,同是自己生養下的孩子,為什麼無論是性格、秉性還是說聰明程度,都不太一樣呢?
最關鍵的是,大家似乎得出了一致的結論,老二好像比老大看起來聰明那麼一丟丟!
姜文談與弟弟姜武趣事,姜武聰明嘴貧招母親疼愛!
姜文是娛樂圈裡獨樹一幟的導演,雖然作品不多,但是部部精品,有一次,姜文參加節目的時候,談起了和弟弟姜武小時候的趣事。
姜文說小時候帶著姜武出去淘,回家的時候,母親問他們去哪了,姜文最笨實話實說:「我們去玩了」!
結果母親的巴掌就扇了過來,輪到姜武,人小鬼大眼珠子一轉,把自己撿到的樹枝往目前眼前一遞:「我們撿樹杈子去了,你看咱們家這個爐子能生火……」
本來還怒氣衝衝的母親,聽見姜武這話,噗嗤一下就被逗樂了,把揚起的手又縮了回去,只能佯裝怒罵:「滾滾滾」!
像姜文、姜武兩兄弟小時候發生的趣事,在我們童年時,可能都接觸過,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都是一個母親生養的,孩子的脾氣秉性,還有聰明程度,怎麼不一樣呢?
其實仔細想想,兩個孩子從懷到生再到養,所體驗的環境和教育方式,其實是不一樣的。
懷孕時,大寶和二寶其實區別很大哦
1、孕媽自己的感受
懷大寶時,各種謹慎小心加仔細,生怕自己一個囫圇,對孩子造成傷害,能躺著養胎,絕不坐著發呆,早孕反應再強烈,也抵擋不住給大寶傳遞營養的決心,沒錯,再苦再累,娘一個忍著,你就負責慢慢發育。
懷二寶時,態度不說發生一百八十度轉變,也得說沒有懷一胎時那麼小心謹慎了,秉承著該吃吃、該喝喝,啥也別往心裡擱的輕鬆愉快,有時候懷孕生個孩子,其實也不需要那麼擔驚受怕,所以麻辣燙、火鍋與燒烤,今晚還得安排一下……
2、周圍人的感受態度
懷一胎,周圍常常是各種噓寒問暖,尤其是婆婆公公和親媽親爸,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喝,全家人齊上陣,恨不得二十四時對你進行「監控照顧」。
老公恨不得把你當祖宗一樣供起來,時不時的聽聽肚子,講講故事,十分殷勤、愛心爆棚。
除此之外,親戚朋友也是滿心歡喜,各種喜中五百萬的既視感。
但懷二寶的時候,發現周圍人的態度變淡了,要不就是驚訝的問候一句:「你要二胎了」?
然後,轉身離開,雁過留痕、風過留聲,但這次懷孕這麼大個事,怎麼連一點浪花也沒激起呢?
而老公的態度,看起來也是見怪不怪的了,玩手機刷視頻不亦樂乎,獨有自己在風中擺動,不太現實,但這就是現實。
娃出生後,重視程度也不同
坊間有云:「大寶照書養,二寶照豬養」!其實不是說寶媽對兩個孩子的態度和愛不盡相同,而是說有了第一胎的經驗教訓,在二胎的教育和護理上,更加的接地氣了。
1、餵養方式
大寶時,都說母乳餵養好,所以不管自己會經歷多少煎熬,都要把母乳餵養進行到底,正所謂輕傷不下火線,自己遭罪都是次要的,我只要孩子吃得好。
到了二寶,其實母乳+奶粉也未嘗不可,畢竟別人家的孩子也這樣吃的,不照樣聰明可愛,年年考全年級第一嘛,所以不差事,奶粉可以安排上,順其自然就好。
2、育兒觀念不同
大寶時,什麼都要用最好的,給娃用之前,說明書、使用指南必須瞭然於心,要不然給孩子用不健康、不衛生的東西多不好。
掉在桌子上的飯菜,不衛生,孩子紙尿褲超過兩小時不換,不衛生,嬰兒床要買最安全的,用的貼身衣物、洗漱用品,也要盡善盡美。
到了二寶,沒關係,哥哥姐姐用剩的,可以安排起來,畢竟還都挺新的,還在乎什麼乾淨不乾淨,所謂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那就是二寶的專屬座右銘,簡單幹脆,杜絕矯情!
孩子自己本身,感受也不同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同胞競爭關係」,指的就是兩個或者多個孩子,在同一個家庭中,所可能出現的一種情形。
而對于大寶來說,自己第一個出生,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起初是沒有競爭意識的,所以對於一些事情,就比較後知後覺。
而二寶則不然,從出生後開始,這種競爭關係就自然而然存在了,所以為了爭奪生產資料、物質、陪伴等東西,就必須要通過一些「手段」武裝自己,所以在這種不斷的訓練之中,孩子自然慢慢人小鬼大了。
忒咪媽媽寄語:
其實,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每個孩子都不太一樣,就像相聲演員郭德綱說的那樣:「一個猴一個拴法」。
所以同樣的教育方式,不一定適應兩個孩子,而不同的教育手段,因人而異,可能會有不一樣的驚喜哦。
今日話題:
想問問大家,你們家裡有這種「老大憨,老二精」的情況嗎?歡迎關注,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