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人類被幾十億種不同的微生物包圍著,而我們對它們,卻知之甚少……
——我們一個重要的研究問題是了解動物將病毒傳播給人類的條件是什麼。
——病毒是一種隱形的威脅,虎視眈眈,它們有些比較罕見,可一旦發生,就興許是毀滅性的。
近幾年來,幾種致命的病毒肆虐全球,世界各地的衛生部門皆為之震驚。
時任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
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對全世界造成了威脅。
過去未去,未來已來。新冠肺炎疫情現如今已經演變成一場混合性的全球大危機,國際公共衛生領域正接受著百年未遇的大挑戰。
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之快、導致重症人數之多,使全球「抗疫」戰爭都已打響。而在這場戰爭裡,先進大國那些技術再精尖的飛機大炮也起不到作用,我們需要的武器是呼吸機、口罩、防護服,以及能克敵制勝、挽救生命的白衣戰士。如果說這場疫情如一張考卷,那第一道題可能就是:誰來了?科學家們也在跟時間賽跑!分離病毒、研製疫苗、有效防控……這一周我們就從「伊波拉病毒」入手,探索人類該如何打贏「傳染病」這場生死攸關的戰爭。
美國著名病毒研究專家、生態健康聯盟主席彼得·達斯扎克教授提醒人們:
正有越來越多的病毒被發現來自動物界。他認為,某些物種,又或是世界上的某些地區,尤其危險!
彼得·達斯扎克:
這個星球上有人的地方,環境就會被人類改變。環境的改變導致野生動物把病毒傳給了人類,比如集約型農業、濫伐森林,在偏遠地區修建新公路等,這些都是導致疾病出現的原因。因此,人口快速增長的地區往往是熱點地區。
中非就是這樣一個熱點地區,這裡發現了世界上最可怕的線狀病毒:伊波拉!它會引起病毒性出血熱。
2013年12月,非洲西部幾內亞的叢林區,梅連鬥村的孩子們在一個樹洞裡發現了數百隻蝙蝠。那時的他們還不知道,蝙蝠身上可能帶著致命的病毒。現在也沒人能說得準,但村民們覺得,這一切或許就是從那個樹洞和那些蝙蝠開始的。
從2013年底到2014年3月,梅連鬥村有50多人離奇發病死亡。於是,幾內亞政府派出了科學家小組前去調查,採集血樣。
科瓦古伊醫生找到了一名叫哈利勒的少年,他也染上了這種神秘的疾病。
科瓦古伊醫生:
孩子躺在那裡。到處都是血。我的同事說:「醫生,我見過很多種疾病,但這樣的還是第一次。」我們把他扶了起來,讓他靠牆坐好,這樣我們好採血。我們抽了他四小管的血。我知道這很危險。我知道他可能得了出血熱。但具體是哪一種,我也不知道。沒多久,孩子死了。我們很難跟他父親說,他就坐在那裡,眼睜睜地看著孩子死去。
醫務人員隨後對哈利勒的血液進行了檢測。他們發現了伊波拉病毒!
2014年2月起,幾內亞爆發伊波拉出血熱疫情,4月4日,根據幾內亞衛生部報告,幾全境感染伊波拉病毒143例,死亡86人。鄰國賴比瑞亞已有7人喪生,其中2人確診感染伊波拉。
在獅子山,一位名叫門迪諾的很有名氣的術士也染上了病。
曼米·勒比:
門迪諾是我見過的最好的術士。她法力強大。無論她走到哪,都有鬼魂跟著。門迪諾還能和死人說話。
然而,4月8日,門迪諾死了,她的屍體準備下葬。
凱塔醫生:
對屍體採取隔離預防措施非常非常重要。屍體比活人更具傳染性。人活著的時候,病毒藏在身體內部,而不是外部,但人死了以後,病毒會到達皮膚表面。
對當地人來講,不讓靠近伊波拉死者遺體的規定簡直不可理喻。人們發起了無數抗議,因為按照當地習俗,葬禮的準備工作應由死者的近親完成,還要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來仔細清洗屍體,以備下葬。而且他們還會抬著屍體從一個村莊走到另一個村莊,以便死者生前的熟人表示最後的敬意。他們不能理解伊波拉致死者的屍體極具傳染性。
門迪諾的嫂子-馬圖·莫魯:
我們先清洗了她的身體,然後給她換上了乾淨的衣服。我們擦拭了她的腋下和兩腿之間,還給她剪了腳趾甲。頭髮鬆了,我們就給她編好辮子。
這些傳統的喪葬習俗對病毒傳播起了相當的助長作用,因為哀悼者通常還會在葬禮上觸摸屍體。
馬圖·莫魯:
如果不按程序恰當地安葬屍體,她的鬼魂,就會回來纏著我們。
曼米·勒比:
周圍村子的人都認識門迪諾,很多人都參加了她的葬禮,數都數不清。
術士的葬禮成了一場災難。它引發了一連串的感染,導致數千人因此喪命。
幾內亞已然被疫情蹂躪,而後,獅子山的村子裡也病毒泛濫了,有的一整個家庭都被病毒吞噬。術士的侄女甚至還把病毒帶到了400公裡外的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
那時,還沒人知道,疫情已經完全失控。
5月25日,獅子山向世衛組織通報了本國的首例確診病例。僅三天後,塞國與幾內亞接壤的凱拉洪地區就出現了7例確診。隨後病毒蔓延速度之快,使凱拉洪本地的衛生能力應接不暇,亟需支援。世衛組織立即在凱拉洪設立辦公室,6月初,無國界醫生組織建起了一個伊波拉危機協調中心。
無國界醫生理察·布魯姆:
獅子山目前的死亡率大約在60%左右,這種病毒通過接觸人體體液傳播。從根本上講,這種病毒會攻擊你的免疫系統和抵抗能力,導致器官衰竭,血管出血。這真的讓人無法承受……病毒會壓垮你的身體」。
面對大規模感染以及將近一半的病死率,世界衛生組織考慮宣布此次疫情為「國際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這可以向全球釋放一個危急信號。但西非國家的一些官員卻擔心,這會引起恐慌。
世衛組織非洲地區幹事弗朗西斯·卡索洛:
當時,我認為大家想的都是,「再等等。我們要謹慎。讓我們看看事態會如何發展。」我們已經調動了專業人員。我們認為已經有所進展。但事後看來,假如能回到2014年6月,我可能會說一些完全不同的話。我可能會站起來打電話給總幹事跟他說:「請行動吧。」
但在當時已有的 1400多名死亡案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志願者和醫務人員。在整個西非地區,大約有170名志願者和醫務人員被感染,80多人死亡。
獅子山醫護工作者穆什·蒂亞:
一些嬰兒失去了媽媽,一些家庭全員死亡,這非常令人沮喪。孩子們也沒法兒上學。我是說,伊波拉疫情的到來讓我們非常沮喪」。
醫院裡死了很多人,以致於鎮上開始謠言四起。
獅子山凱內馬政府醫院副護士長約瑟芬·塞盧:
有個瘋女人跑了出來,她站在鎮中心的集市上大喊:「根本沒什麼伊波拉!」
瘋女人:沒有伊波拉!我要告訴大家,一切都是假的。我說了,伊波拉是假的。他們在吃人。
約瑟芬·塞盧:
這個女人喊道:「我是一名護士。我要告訴你們,我們是食人者,我們在吃人。我們就是在殺人。我們會摘除他們的身體器官。」市場上的每一個人,整個市場的人都亂套了,他們跑來跑去,大聲喊道「哦,沒有什麼伊波拉。一名護士承認了沒有伊波拉。快來看這個護士啊,快來看吶,一名護士坦白了。」於是每個人都開始向我們扔石頭。他們說:「我們要到醫院去。我們要一把火燒了凱內馬政府醫院。」
醫學博士、無國界醫生國際主席廖滿嫦:
過去幾個月來,我一直在告訴全世界,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伊波拉疫情,局面已經失控。可我沒有職權,人們不聽我的。但你需要站出來,宣布進入國際緊急狀態,因為你有權這麼做,你有合法性
2014年8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進入國際緊急狀態。
沒有疫苗,沒有對症藥物,醫生只能設法減輕病人的痛苦,給無法治癒的病人送去臨終關懷。
無論患者、疑似病人、逝者的親屬,甚至周遭沒被感染的村民,人人心裡都籠罩著恐怖的陰雲。
無國界醫生心理學家馬爾科姆·雨果:
你可以想像得到,他們的處境很可怕。他們處於危及生命的境地,被死亡和痛苦包圍著。這明顯會造成一些心理影響。
在離伊波拉村幾十米遠的臨時P4實驗室裡,法國病毒學家讓-克勞德·曼努格拉正在監視檢測過程:
我們現在要對部分感染樣本進行分析,但首先必須使它處於非活性狀態,這樣才能在手套箱外進行操作……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想像一下吧,一種流行病蔓延到整個城市,再感染其他大城市。這是最壞的情況,幸運的是,當時的情況決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它確實也沒有發生。但假如沒有國際社會的應對措施,假如我們什麼都不做,天知道會發生什麼……
在西非,伊波拉病毒發現了一處新獵場——西點貧民窟,這裡是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芬達·法拉:我們的家人開始死去。我丈夫病了。他嘴裡一直流血。我母親星期三去世,我姐姐星期四就跟著去了,星期五我又沒了丈夫。他們都死了。
時任賴比瑞亞總統埃倫·詹森·瑟裡夫:
衛生部長給我打電話說,人們正相繼死去,完全,完全亂成一團了,混亂、猜疑、恐懼,我們一點兒解決辦法都沒有,因為我們缺乏知識、缺乏設備,無法照顧病人。我們完全沒有意識到這種疾病的傳播速度有多快,它有多致命。我們很困惑,它在這些社區裡的傳播速度實在太快了。
芬達有六個孩子,最終失去了三個,另外三個活了下來。
那時,伊波拉病例數目還在迅速攀升。無國界醫生直接向美國呼籲出動數千名士兵來協助隔離和治療病人。世界各國紛紛出手相救。早在2014年5月,中國政府就首次向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幾內亞比索四國各提供了價值100萬元人民幣的防控救治物資,並已在第一時間投入救治現場,公共衛生專家組也隨後多批次前往疫情災區。
2014年10月,伊波拉病例數開始急劇下降,西非人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不再盲目地看護病人,也開始安全地埋葬死者了。
在對外醫療援助方面,中國從來都有著大國擔當:新冠疫情正肆虐全球的當下,中國已向義大利、伊朗等7國重災區提供了及時援助,「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共同抗疫的行動將挽救更多生命。
一隻蝙蝠就引發了一輪伊波拉疫情;家禽成了新型致命流感病毒的傳播者,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的罪魁禍首依然是蝙蝠……
所有這些新發現病毒都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它們都來自動物界。
這一驚人的觀察結果提出了一個新的科學範式——「同一個健康」,即人類的健康和野生動物的健康息息相關。
彼得·達斯扎克:
在過去50年左右的時間裡,我們對大流行威脅的看法是:人類能做些什麼?我們會關注有多少人被感染,會研究治療藥物、開發疫苗。而「同一個健康」的概念讓你關注全局,並讓我們發問,如何才能阻止人們改變環境,防止新疾病的出現,以此來真正阻止大流行病的爆發。
今天,人們對病原體的了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我們知道它們的整個基因序列,知道它們的突變率。我們掌握了大量信息,卻仍然無法預測這些突變會在哪裡發生。因此,我們面臨著必須做出預測的窘境,其實大自然更有創造力……
全世界的生物學家都在努力和時間賽跑攻克疫情,他們還要通過研究病原體的特性去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流行病。但這個世界四通八達,一旦踏上航班、輪渡、長途列車,偷渡的病毒就能不費吹灰之力引起全球流行病大爆發。在人類還在繼續大肆侵佔原始森林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考慮一下,那些在野生動物群體內已經進化和隱藏了千年的未知病毒呢?
編輯:蘇珍妮、巴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