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部科幻電影讓你一步步戀上人工智慧!

2021-01-08 網易科技

2017-12-05 08:31:02 來源: 網易智能

舉報

本文系網易智能工作室(公眾號smartman 163)出品。聚焦AI,讀懂下一個大時代!

【網易智能訊12月5日消息】如果你看過《黑客帝國》(The Matrix)、《終結者》(Terminator)或《戰爭遊戲》(Wargames)等好萊塢科幻大片,那麼你很可能已經準備好了藏身地堡,以應對後AI時代的末日。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每周都有更新和更陌生的設備誕生。甚至那些我們從未想過會過時的技術也在發生改變:電視正在向網際網路轉移,網際網路正在觸及世界最偏遠的地區,而地球可能很快就會被真正的機器人所覆蓋。

數以百計的書籍、電影和電視節目都預言AI將最終接管地球,但有些最勇敢的導演卻看到了人類和機器人和睦共存的光明前景。以下這三部電影對AI的興起持有積極看法,我有90%的把握確信它們不是由機器人執導拍攝的。

1.瓦力(WALL-E)拯救人類

2008年,皮克斯工作室(Pixar Studio)的動畫電影《機器人總動員》(WALL-E)推出,為我們帶來了有史以來銀屏上最可愛的機器人。《機器人總動員》講述了一個名為瓦力的小機器人的故事,故事場景發生在未來因被嚴重汙染而廢棄的地球上。

電影中的機器人瓦力是個垃圾分類機器人,任務是清理地球。但到了2805年,他是唯一一個還在工作的機器人。在獲得了感知能力,並讓自己可以使用備用零件自我修復之後,瓦力愛上了一個名叫伊芙(EVE )的清潔機器人,他發現自己被運送到一個塞滿了不健康人類的太空巡遊星船上。瓦力發現了一株小植物,這預示著地球上將誕生新的生命。對現在已經很虛弱的地球人來說,這可能是一種救贖。

《機器人總動員》或許是一部適合全家人觀看的電影,但它對我們社會的消費、廢物生產以及生活方式有著重要的影響。瓦力證明,有時候,AI可能會戰勝我們人類的智力,它的勇氣和愛幫助我們重新找回對地球的責任。瓦力是電影界最受歡迎的AI角色之一,我們很容易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2大衛(David)可進行愛的編程

2001年的電影《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執導的影片,它描繪了一個不那麼遙遠的未來,講述了一個機器人孩子的故事,它對自己的家庭充滿了永恆的愛。故事發生在22世紀的後氣候變化世界裡,講述了mecha機器人大衛(David)的故事。大衛是個AI機器人小孩,它可以「印」在家人身上,模擬人類愛的情感。

由海利·喬·奧斯蒙特(Haley Joel Osment)扮演的AI機器人大衛模糊了編程和真愛之間的界限。在故事的整個過程中,大衛對母親的愛(由弗朗西斯·奧康納(Frances O』Connor)扮演)比人類本身更長久,推動著這個故事走向人類滅絕的遙遠未來。與大多數專注於AI的科幻電影不同,擁有AI支持的mecha不應對人類的滅絕負責,它們對人類的迷戀驅使它們從一縷頭髮中克隆出大衛的母親,讓大衛體驗到天倫之樂。

《人工智慧》描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AI故事。在電影中的機器人屠宰場Flesh Fair裡,人類被描繪成邪惡的侵略者。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人工智慧,我們對大衛想要回到母親身邊的努力深受感動。通過創造一個可以愛的機器人,AI可以幫助我們愛上一個機器人,而且這個未來看起來比大多數以AI為中心的電影更容易描繪。

3.格蒂(GERTY)是最好的AI朋友

在2009年備受讚譽的獨立電影《月球》中,薩姆·洛克威爾(Sam Rockwell)和凱文·斯派西(Kevin Spacey)在這部非常不尋常的兄弟喜劇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洛克威爾扮演太空人薩姆·貝爾(Sam Bell),他是月球空間站上唯一的人類員工,他為Lunar Industries公司開採月球資源達三年時間,並操控船隻返回地球。為了不讓他瘋狂,公司派出了聰明的AI夥伴,即由斯派西扮演的格蒂(GERTY)。

在超長的工作輪換中,我們強調了薩姆所經歷的孤獨。不出所料,薩姆與格蒂的關係非常密切,這對人類和機器人在屏幕上的化學反應達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程度,就像複印機那樣。格蒂是薩姆最好的朋友、醫生、美髮師、治療師,最後甚至成了他的救星。薩姆發現了公司邪惡而不道德的陰謀,他們打算利用原始薩姆的克隆體來完成不可能的月球輪換,格蒂幫助薩姆的克隆體逃回地球,揭露了公司的陰謀,並最終拯救了薩姆(至少是薩姆中的一個)。

困惑?好吧,要知道《月球》中的奇妙節奏,主要是由薩姆和格蒂的詼諧玩笑所驅動的,以這部電影的情節為基礎,向我們強調:我們都想要能夠和AI成為最好的朋友。

結論

史蒂芬·霍金博士(Dr. Steven Hawking)曾說過:「完整AI的發展可能意味著人類的終結。」這句話描述了AI的陰暗面,這也是科幻小說中最簡單的一招。這三部電影逃過了常規套路,給我們帶來了我們可以真正愛上的AI角色。AI這些比較積極的表現預示,或許將來機器人不會接管地球。(選自:venturebeat編譯:網易見外編譯機器人  審校:小小)

關注網易智能公眾號(smartman163),獲取人工智慧行業最新報告。

本文來源:網易智能 責任編輯: 丁廣勝_NT1941

相關焦點

  • 3 部科幻電影讓你愛上人工智慧,你都看過嗎?
    編者按:人工智慧愈演愈烈,人們對其的態度也逐漸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態勢。一方面對其非常恐懼,一方面認為其將造福人類,這些態度也都在科幻電影中表現了出來。近日,VentureBeat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了3部關於人工智慧與人類共建美好未來的科幻電影。文章由36氪編譯。
  • 10部經典人工智慧電影全都看過的肯定是科幻迷
    只是我們平時接觸人工智慧,多是通過文學或影視作品,而目前的人工智慧看起來顯然不太符合我們平時的認知,所以我們並沒有把它們當做人工智慧。雖然現實和電影還有很大差距,但優秀的科幻作品一直以來都對科技發展產生著一定的推動作用,馬上就要過年了,在漫漫回家途中,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打發時間,不妨在下面這10部關於AI的科幻電影裡挑兩部來看看,說不定會對人工智慧產生一點不一樣的看法。
  • 人工智慧,以及科幻電影中的AI迷思
    前者和後者的差別,大致相當於科幻電影裡的宇宙飛船和工科院校飛行器製造專業的差別。前者屬於務虛的幻想層面,後者則是務實的工科專業,二者雖然方向一致但位置上一前一後基本沒什麼交集。在目前的人工智慧研究領域,有所謂的弱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和通用人工智慧三個級別。弱人工智慧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手機、自動洗衣機、冰箱等所有帶晶片的東西,都可以算是弱人工智慧。
  • 印度科幻電影,傳聞中的寶萊塢機器之戀
    提到印度電影,大家的腦海裡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首歌了,是的,你沒有想錯,就是那首歌。這就是《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可能說歌名大家會有些陌生,不過,馬上歌詞就來了:「阿kei苦力猴亞猴奔 迪噠魯工嘎猴打黑……」。
  • 平安夜,推薦你看5部經典的人工智慧電影
    如果還沒想好,那不妨來看幾部人工智慧電影,一起感受一下AI的無窮魅力。《我,機器人》人們對於人工智慧背叛人類的擔憂由來已久,此類題材的電影數量也最多。這部《我,機器人》,又譯作《機械公敵》,根據科幻大師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說改編。故事的背景設定為不遠的未來,2035年,具有高度智能的機器人已經融入到人類社會中,它們無償為人類提供各種服務,且毫無怨言。
  • 《寶萊塢機器人之戀2》票房預測2000萬,相較第一部失敗在哪裡
    《寶萊塢機器人之戀1》劇情邏輯和文化內核,作為商業片能夠自洽。雖然,第一部就有機器人七弟居然能和蚊子對話,再到七弟失控機器變形過於誇張等設計。但是電影的整體邏輯還是無傷大雅的,這就讓它成為一部優秀的印度商業特效大片。所以後來中國觀眾在網上看到,也能看得很嗨很佩服。但是,《寶萊塢機器人之戀2》就是喪失掉第一部和劇情邏輯,還有設定上的優點。
  • 不得不看的科幻電影丨電影推薦:五部科幻佳片
    不要用專業眼光去審視電影,每部電影都有可以挑剔的地方,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是否能引發你的心理活動頭號玩家(動作 / 科幻 / 冒險)虛擬VR的另類玩法,大膽的幻想了近年大火的VR遊戲未來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把一個商業片中所有的特效情懷和愛,結合的完整而徹底。
  • 10部關於機器人的科幻電影,喜歡科幻電影的別錯過!良心經典推薦
    2、《超能查派》《第九區》的導演,影片場景設定在南非,一步步培養機器人聽說讀寫的過程相當有趣。這個查派會畫畫,會戴金鍊子裝黑人,會喜歡洋娃娃,相當可愛,笑點和淚點都有,優秀的商業片。4、《我,機器人》根據阿西莫夫的機器人學三定律所拍攝的電影,精湛的特效,將一個在現在看來還遙不可及的機器人智能時代,變的觸手可及,情節緊湊,效果衝擊。本片在一個俗套的主題之上,在視聽感官和科幻懸疑方面下了功夫,史密斯非常適合這角色。
  • 未來,科幻電影的人工智慧全實現
    6月9日,矽谷知名高科技投資人,鐵一中校友王維嘉回到了母校西安鐵一中,作為人工智慧研究領域最一流的專業人士,他和孩子們共同探討了人工智慧在未來所面臨的社會倫理問題和發展應用。他認為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人類將會被從枯燥的數據中解放出來,做更有創造力的工作。
  • 淺析人工智慧科幻電影:機器人的「反叛」與人類的反思「求同」
    同時,T800與人類激烈壯闊的戰鬥,也再次引發人工智慧機器人與人類之間命運走向的思考。 在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上,科學家們首次提出了「人工智慧」這一術語,正式確立了人工智慧的研究領域,這標誌著人工智慧這門新興學科的正式誕生①,受到科學精神的鼓舞,電影藝術工作者開始想像並創造機械人類形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大銀幕上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形象也在不斷更新。
  • 我們熟知的人工智慧還停留在科幻電影,那人工智慧與智能有分別?
    大部分人對人工智慧的印象,多半還停留在科幻電影裡形象豐滿的「機器人」,實際上現實生活中的「機器人」,還不如動畫片裡的小精靈。1.「人工智慧」和「智能」有什麼區別?相對於希望人工智慧技術能讓人類相較於野蠻人或異形而生活更美好一些,人工智慧人士今天更樂意看到的情況是什麼?「智能」這個詞,泛指「機器人體現出自身智能能力」,似乎越多描述智能,就越有發展前景。將「智能」與「人工智慧」進行比較,那麼它們的關係就如:「一個物理法則e」包含「物質」和「能量」兩種要素,你以為一切都是e+水+火?no!
  • 這15部科幻電影更不能錯過!
    看完《流浪地球》,一定激起了你對科幻電影的回憶,也有許多人紛紛開始回刷科幻經典。那麼,你最不容錯過的科幻作品有哪些?《月球之旅》,1902年,人類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可以說,科幻電影帶給人類的不僅有天馬行空的想像,還將許多想像化作了某種全人類共同經歷的「事實」,伴隨幾代人成長。=========▲「 這15部科幻電影,不容錯過!
  • 人工智慧未來什麼樣子,這些科幻電影已經有了答案
    在科技前行的漫長歷史河流中,科學幻想始終以其豐富的想像力、深邃的洞察力成為黑暗蒼穹上吸引人們的璀璨群星,成為指引著人們超越自身、探索未知的灼灼信仰。科幻電影正是科學幻想的產物,那些難忘的影像與經典的瞬間中,「深邃的思想和豐饒的想像神奇地交相輝映。」
  • 經典重溫:世界級科幻大作,十部電影推薦!
    十部好萊塢科幻大作,你覺得有哪些?1.《人猿星球》:上帝開了個荒唐的玩笑 提起《人猿星球》,可能很多影迷想到的是2001年的那部特效不錯的科幻動作片,但我們在這裡要講的是它的前身——那部誕生於1968年的作品。
  • 以科幻做外衣,淺析人工智慧在電影中的發展
    電影總是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它不僅包含著對未來的承諾,還對我們可能走向何方有著深遠的影響。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對人工智慧的概念也在不斷發展,甚至超出了科幻作家的想像。無論是充滿缺陷的人性,還是被計算邏輯所奴役,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工智慧一直吸引著我們。你可能會說,過去科幻電影中的創意場景,幫助你夢想出了口袋裡的超級計算機。
  • 36部值得一看的人工智慧電影
    人工智慧更多的走入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已經不再是那些讓人嘖嘖稱奇的電影橋段。但那些電影中帶來的感動和震撼,卻是不會隨著時光的消磨而淡化。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份榜單,帶大家回顧36部經典的人工智慧電影。36. 機器人與弗蘭克  Robot & Frank (2012)
  • 電影推薦:9部高分科幻電影
    3.守望的人唯一的國際科幻獎「雨果獎」漫畫,反映了時代危機和反英雄的深刻內涵。不是英雄主義,而是虛無、焦慮和失落。這不再是一場善惡之爭,而是一場邊緣的、勉強的善與惡之間的鬥爭。」4. 《盜夢空間》讚美是太多人說出來而不能重複的。
  • 人工智慧可怕到什麼地步?這20部電影帶你了解一下
    未來的世界充滿著奇妙的科技,但是人類創造出的人工智慧也發展到了一定高度,甚至有可能喧賓奪主,那麼未來世界的人工智慧究竟有多麼可怕,小編列舉出了20部電影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1、《阿爾法城》阿爾法城,是一座以「沉默,邏輯,安全,謹慎」為生活坐標的未來城市,人們表情木訥,生活思維受到嚴格控制,所謂人早已被稱為「阿爾伐60」的超腦計算機完全統治。
  • 湯姆克魯斯的五部科幻電影,你是否看過?還是動作科幻最適合他
    但他也出演過很多影片,在科幻電影方面,阿湯哥出演過5部電影,可以說每一部也很精彩。尤其是動作科幻非常適合他!一 2001年《香草天空》《香草天空》(Vanilla Sky)是美國派拉蒙影業2001年出品的科幻懸疑電影,翻拍自亞歷桑德羅·阿曼巴的《睜開你的雙眼》,由卡梅倫·克羅執導,湯姆·克魯斯一人對手兩大超級女神佩內洛普·克魯茲和卡梅隆·迪亞茨。
  • 五部超然的科幻電影,給你不一樣的觀影體驗
    這是一個老實人被騙去安裝某種殺毒軟體,結果發現完全卸都卸載不掉的故事。你以為安裝的是殺毒軟體,其實它自己就是病毒。 想要操控人類哪需要那麼高科技的人工智慧?整部影片一氣呵成,爽快無比,從頭打到尾,打得多不代表打得好,格鬥技巧一般刻意追求直觀暴力(這點不如突襲),反關節、斷指都是小兒科,裁紙刀、電鋸、撞球各種武器入肉,血腥殘忍度達到邪典Splatter級別,拍得跟《力王》一樣,角色都是不死小強級,很爽快。最好看的就是三女大戰,最慘烈的是結尾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