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昆蟲與讀者的美麗邂逅

2021-01-11 騰訊網

編者按:

自然界中,每一個物種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可以這麼說,就算是蚊子如果突然滅絕,也會對整個自然界的生態鏈造成嚴重的打擊。但實際上很多人其實體會不到昆蟲對於人類的重要性——地球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依靠的正是生物多樣性在自然界當中的不斷進化。昆蟲如果滅絕,很多植物和動物也會滅絕,從而導致人類受到極大影響。生態環境是由生態鏈組成的,昆蟲是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雅安雨城區隴西河谷,這個只有108平方公裡的盆地,昆蟲種類的密集程度遠超常人想像。

其實,雅安除了昆蟲,還有大熊貓、綠尾虹雉、珙桐……青衣江邊、大渡河畔,大相嶺、夾金山……每一條河流,每一座大山,都養育著珍稀的自然精靈,營造著雅安的秀美生態。

能夠先睹盧躍剛的新著《下裡巴蟲》(文卷、圖卷),真是一場與昆蟲圖文的美麗邂逅。

2017年以來,盧躍剛在他故鄉雅安下裡周圍二至四公裡半徑的隴西河畔用手機抓拍了八萬張以上昆蟲照片,經過挑選、剪裁後可供發表或展示的有四千張左右,收入《下裡巴蟲》「圖卷」的只有五百多張。該書的「文卷:漫遊昆蟲王國及閱讀博物學的通信」由楊浪的信(代序)和盧躍剛的十二篇書信體文章組成,主要的內容是作者關於進化論、昆蟲學、博物學等領域中經典著作的研讀心得,當然更有對昆蟲的觀察、研究和拍攝記錄。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位著名作家、資深媒體人和歷史學家在時代的皺褶中俯仰天地的昆蟲學、博物學之旅,一個知識分子在昆蟲學領域中延伸的思想之旅。

作者的昆蟲世界在故鄉雅安

盧躍剛的昆蟲世界在他的故鄉雅安,在他們那「代」人中,他與故鄉的聯繫或許是最緊密的,這似乎是上天安排他註定要進入那個昆蟲王國。

盧躍剛在書中談當年知青生活,「農活很重,農具很落後,農作物產量很低,交公糧任務很重……」這段知青經歷,奠定了他的人生觀,顛覆了他的想像和人生目標。

在經歷過許多、許多之後,十幾年前,盧躍剛選擇第二次回鄉的意義非凡。用他的話說是,「專心溫習歷史,遭遇昆蟲及重讀博物學」,其實他完成了一件具有重大歷史性意義的寫作使命,同時在個人的精神之旅中完成了一次重塑:在智性的、社會性的歷史感之上及時地彌補了自然的、感性的和審美的人格熔鑄。在歷史的褶皺地帶與踉蹌時刻,能同時完成這兩項工作真是他的幸運。能夠以大自然的全部感性、美感和個體充盈的好奇心與繼續學習的能力作為堅持社會批判和自我審視的堅實基礎,這不能不說是真正的幸運之子。

盧躍剛的院子周圍的環境很美,開滿了花,鳥兒落在各種樹上,還有無數的昆蟲翻飛跳躍。與它們相伴的是法布爾十卷本《昆蟲記》、達爾文《一個自然科學家在貝格爾艦上的環球旅行記》、愛德華·O·威爾遜《昆蟲的社會》《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布哈林被史達林處決前寫的自傳體小說《時代》、《中國動物志·昆蟲綱》……更神奇的是,在書與自然之間有很多聯繫是難以想像的,比如他說認識雅安的昆蟲,主要依據的卻是臺灣出版家送的臺灣昆蟲圖譜,才知道原來臺灣的昆蟲與雅安有著高度的一致,比如鳳蝶類、蛾類、黃蛺蝶、琉璃蛺蝶、豆芫菁、磕頭蟲……

其實,在盧躍剛的經歷中有一段重要時光早已為今天的博物學研究埋下伏筆。他當知青的第二年就從田裡上來了,到大涼山地質隊工作,業餘時間學習了地質學、地層學、古生物學、大地構造學,有了野外調查的經驗和對金沙江畔植物、動物的初步了解。

盧躍剛在書中談了很多閱讀進化論、生物學、植物學和博物學著作的收穫,在他們這代人成長期間的閱讀經歷中這可是容易被忽視的一面。

到雅安看昆蟲感受良好生態

作者拍攝的昆蟲

至於用手機拍攝昆蟲,盧躍剛已經是非常非常專業了。正因為不在昆蟲攝影界的主流圈中,因此他完全不受那種虛化環境的唯美主義和昆蟲標本主義的拍攝方法的影響,用的是「土八路遊擊隊」的方法(手機、靠近、再靠近),目標是昆蟲世界的生命、故事、情感、戲劇性,要捕捉的是昆蟲界的叢林法則、正義倫理和基於本能的社會性情感。

盧躍剛還說,「我的一位藝術史家朋友將這種拍攝命名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真正的信息化、扁平化、自媒體化。手機——故事——『新聞』——戲劇性,命名來得恰到好處。」

在今天這個信息化、自媒體化的時代,在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真、賞美之情的推動下,他以「iPhone時代的昆蟲記」向法布爾的不朽經典《昆蟲記》致敬,向科學、藝術與自然和生活致敬。

這些在手機上完成拍攝、編輯和傳播的昆蟲圖像是典型的後IT時代的革命性敘事結構,雖然表面上只是完全改寫了以往的技術程序,實質上是全新的影像敘事學,其後設要素是即時、打包、傳播、反饋和互動,是圖像生產的趨勢。

另外,其根本要素和美學特徵就是作者說的 「結構」與「關係」,「這種美學特徵包括由科學、新聞、社會屬性所決定的時間關係。所有昆蟲圖像,有時間,有地點,有環境,有語境,有意境,都可以按照科學、新聞的專業要素追溯、驗證,涵蓋著豐富的主題……」

昆蟲的歷史很長,可以追溯到4億年前,而人類進化的歷史只有10萬年。目前,地球號稱有100至120萬種昆蟲被發現,而且這個數字據說每年正以一萬種的新發現量遞增,同時,一些昆蟲物種在消失。

青年時代的盧躍剛讀過達爾文《一個自然科學家在貝格爾艦上的環球旅行記》,嚮往登上貝格爾(「小獵犬」)號與達爾文一起航行。後來他知道了博物學家、「植物獵人」亨利·威爾遜和《昆蟲的社會》《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的作者E·O·威爾遜的傳奇故事,知道了家鄉雅安的大熊貓和鴿子花樹都是博物學家戴維發現的。

盧躍剛拍攝昆蟲的地點也在雨城區,雨城區隴西河谷是一個108平方公裡的盆地,海拔900米左右,秋天陰雨綿綿,春、夏兩季多是晚雨晝晴,潮溼與陽光特別適合昆蟲繁衍。不過,昆蟲種類密集程度也超出了盧躍剛的想像。作家龍應臺看了盧躍剛的昆蟲照片後,用了「匪夷所思」四個字,說,「你那裡就是昆蟲博物館。」

《下裡巴蟲》簡介

下裡巴蟲(文卷)

下裡巴蟲(圖卷)

包括《文卷:漫遊昆蟲王國及閱讀博物學的通信》《圖卷:昆蟲王國裡的生與死、愛與恨、哀與樂》,生動地展示了大自然中迷人的昆蟲世界,被稱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圖卷:《昆蟲王國裡的生與死、愛與恨、哀與樂》收錄了作者在四川雅安下裡拍攝的各種昆蟲圖片500張。不同於普通的昆蟲攝影,作者追求的是昆蟲影像的精微,尋找和捕捉某種轉瞬即逝的「關係」:人與昆蟲的關係,昆蟲與昆蟲的關係,昆蟲與自然的關係。在他的手機鏡頭下,不再是靜止的時刻,而是有表情、有情感的故事,充滿了悲歡離合。

文卷:漫遊昆蟲王國及閱讀博物學的通信,是作者關於昆蟲和博物的閱讀筆記,涉及A·O·威爾遜、達爾文等多位著名博物學家的經典作品。既講述關於昆蟲和博物的知識以及發現,慨嘆人類的命運,也回顧了自己的人生。

該書於2021年1月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在三聯韜奮書店2021年第1周銷售排行榜上,《下裡巴蟲》名列前茅,深受讀者喜愛。

作者盧躍剛,四川雅安人,當過農民、地質隊員、軍人。曾任《中國青年報》經濟部副主任、新聞編輯中心副主任、《冰點》副主編。發表中長篇報告文學和歷史著作十餘部。

來源:西康周末

文:李公明

編輯:李君

審稿:程普、高菲菲

相關焦點

  • 薦書| 下裡巴蟲: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盧躍剛 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1-1【內容簡介】包括《文卷:漫遊昆蟲王國及閱讀博物學的通信》《圖卷:昆蟲王國裡的生與死、愛與恨、哀與樂》,生動地展示了大自然中迷人的昆蟲世界,被稱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 李公明|一周書記:致盧躍剛:昆蟲王國的……N種讀法
    能夠先睹盧躍剛的新著《下裡巴蟲》(圖卷、文卷,三聯書店,2021年1月),真是一場與昆蟲圖文的美麗邂逅。盧躍剛自2017年以來在他故鄉雅安下裡周圍二至四公裡半徑的隴西河畔用手機抓拍了八萬張以上昆蟲照片,經過挑選、剪裁後可供發表或展示的有四千張左右,收入本書「圖卷」的只有五百多張。
  • 手機鏡頭裡的昆蟲記
    但我先要說的是「下裡」乃躍剛在雅安的故土,所以他的《下裡巴蟲》其實就是故鄉之蟲、四川之蟲。謂予不信,請看「文卷」之160頁:「下裡山坡上玉米抽穗、結子了,野麥子花開。半山腰,嗡嗡聲瀰漫,是蜜蜂在忙碌。你看它們的腿,兩邊懸掛著蜜蠟,重量肯定超過了體重,像是兩顆黃色炸彈,卻不妨礙它們飛來飛去採蜜。」——當然,人眼應該是看不到蜜蜂兩腿蜜蠟的,躍剛能看到,是因為他戴了博物學眼鏡。
  • 《下裡巴蟲》:手機鏡頭裡的昆蟲記
    但我先要說的是「下裡」乃躍剛在雅安的故土,所以他的《下裡巴蟲》其實就是故鄉之蟲、四川之蟲。謂予不信,請看「文卷」之160頁:「下裡山坡上玉米抽穗、結子了,野麥子花開。半山腰,嗡嗡聲瀰漫,是蜜蜂在忙碌。你看它們的腿,兩邊懸掛著蜜蠟,重量肯定超過了體重,像是兩顆黃色炸彈,卻不妨礙它們飛來飛去採蜜。」——當然,人眼應該是看不到蜜蜂兩腿蜜蠟的,躍剛能看到,是因為他戴了博物學眼鏡。
  • 魅力雅安,生態家園——傳說與詩文都道不盡的美麗
    叄美麗雅安,生態家園。隨著時代的發展,飛仙關被打造得更加秀美。災後重建的飛仙關已經建設成為一個4A級旅遊景區。我每次去飛仙關,總會覺得即便是久居雅安的人,也會在不經意間發現,其實美麗山水就在家門前,飛仙關就能讓人感受到豐富的生態和人文景觀。
  • 山水的力度 文字的溫度 讀者的熱度
    新年伊始,讀者手上的《雅安日報》副刊——《西康周末》有了新變化,版面小了,容量大了。  改版近百日,我們的心血和努力,是否贏得了社會的認同?是否滿足了讀者的期待?讓我們走近讀者,聽聽他們怎麼說……  感恩有你,每周相約。
  • 美麗的海島,美麗的故事,美麗的心情,美麗的邂逅
    陶立夏去了全球10個國家12座島嶼,拍了300多美麗照片,就有了這本《島嶼來信》,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把全世界盡收眼底。而陶立夏所陪文案和小故事,更讓這本書增加了實用性和趣味性。選擇一個寂靜的午後,品一杯香茗,曬著溫暖的陽光,讓我在冬日裡也可以跟隨作者的步伐去走走著世界,去欣賞那漂亮的小島。這是一場心與心的交流,也是一場與美麗的不期而遇。
  • 世界上最奇怪的10種昆蟲,花螳螂被認為是最美麗的昆蟲
    如果你想在地球上遇到另外一種生命體系,那麼動物王國的昆蟲類別就是你觀察的最好選擇。科幻文學和電影中的許多外星人都有類似昆蟲的外表,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已超過90萬種,科學家估計還有數百萬種未發現。昆蟲約佔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的80%。在某個非常真實的意義上,這個星球屬於他們。
  • 與香奈兒的美麗邂逅,用1/10的價格get大牌香水
    或者和他約會的時候,身上噴一下香奈兒的邂逅香水,願你能邂逅美麗的愛情~香奈兒家的幾款香水受眾度最高的就是這款邂逅一款有不同的顏色很甜美,像是對愛情擁有美麗憧憬而不自覺露出靦腆笑容一般,溫柔、甜美、幸福洋溢。
  • 昆蟲家族的「小巨人」
    一談到昆蟲,相信大家腦海中閃出的形容詞恐怕不是「小」就是「多」。沒錯,昆蟲確實是一類體形較小、數量卻最為繁多的六足動物。然而,在獨特的昆蟲世界裡,有一些體形相對龐大的類群,它們或雄霸史前昆蟲界,或體形彪悍、殺戮成性,或霓裳飄展如彩旗,或隱入樹蔭難尋覓。實際上,科幻大片裡「巨型昆蟲」具有的摧毀房屋和屠殺人類的兇殘能力只是人類的臆想。
  • 山麻雀成了城市常客,雅安公園可近距離互動!
    最近,四川雅安青衣江兩岸的步行道上和城市公園等地方,出現了大量的這種飛鳥。其實,山麻雀是西南地區比較常見的一種鳥,一般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在農村的老房子屋簷中,或者鄉間的竹林裡,也很容易地見到它們的身影。但在繁華的城市的中心,卻不容易見到其活動場景。
  • 昆蟲物語有愛有懷念
    作者:泉麻人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這些關於昆蟲的記憶片段細碎而美妙,總讓人回想起自己相似的童年經歷。唯一遺憾是這麼多昆蟲對作者來說都是輕柔、美好的,難道就沒有不愉快的過往嗎?如果作者也能說一些當年害怕或討厭的小昆蟲的故事,整本書會更加生動可愛。(歡子)內外封散著夏日氣息,卻給人以清涼之感。插圖,青帶鳳蝶般精美;語言,白刃蜻蜓般輕盈。外表與內容都和小昆蟲的特點高度契合,它有些像縮寫版《昆蟲記》 ,簡單介紹昆蟲知識,重點卻是昆蟲所帶來的經驗和樂趣。泉麻人沉醉於夏季獨有的小精靈世界,並盼望讀者也能發現這份易被忽略的美麗。泉麻人的昆蟲物語,好有愛。
  • 昆蟲王國裡的生與死、愛與恨、哀與樂
    蜜蜂 忙忙乎乎 你知道,我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每年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時間住在四川雅安鄉下,主要做三件事:一是災後重建工作,二是研究鄉村,三是歷史寫作。每天的生活很有規律:讀書、寫作、爬山、散步。吃了飯,院子裡走走。
  • 活蹦亂跳的昆蟲飛抵惠州
    你有像法布爾撰寫《昆蟲記》那樣近距離觀察、接觸這些奇妙又有趣的小生物嗎?你有嘗試過親手製作完整細緻、用來科普的真實昆蟲標本嗎?你想了解探索這些擁有3.5萬億年歷史、經歷3次滅頂都依然存在的神秘生物嗎?
  • 昆蟲之美等你發現——2020年中國昆蟲攝影大賽拉開帷幕
    發現昆蟲之美,感同生態和諧。用鏡頭記錄生命的力量,與精靈對話, 2020年全國昆蟲攝影大賽於6月5日第49屆世界環境日之際正式拉開帷幕。  本屆全國昆蟲攝影大賽在中國昆蟲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的支持和指導下,由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組織承辦,是全國範圍內的公益項目。
  • 昆蟲的史詩—《昆蟲記》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其中的昆蟲也是他們最好的夥伴。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本專門描述昆蟲的書,法布爾的《昆蟲記》希望你們喜歡,希望它能成為你的朋友。正如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所講,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個秘密的樂園。法布爾也不例外。
  • 走,讓我們去新縣與藍喉蜂虎來一次美麗邂逅!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通訊員 江濤  如果與你有緣,在新縣箭廠河鄉的倒水河流域,你或許能看到一種美麗的小精靈:她形體姣小,黑色小嘴細長而尖,頭頂至上背呈巧克力色,過眼線為黑色
  • 雅安,從茶馬古道的繁盛到成都的後花園,茶賦予了它怎樣的性格?
    四川的雅安就是這樣的城市。 一、茶馬古道的邊貿重鎮 美麗的青衣江與隴西河交匯於雅安,最終在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相互過渡的地方形成了一小塊河谷,這裡就是雅安。雅安正好位於今天四川中部偏西的位置,南下可以到涼山,北上可以到成都,西進則可以進入藏區,有利的位置賦予了這座城市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
  • 一場美麗的邂逅,直教人哀怨無重數—《詩經》推演邂逅後的無助
    今夕何夕,見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綢繆,纏繞,捆束;薪,柴草。三星,三顆星。詩歌首句起興,一把柴火扎得很緊。起興的手法往往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物,很顯然,此處就是單純的起興,那麼詠什麼呢?詩歌給我們創設了一個美麗的氛圍:三星在天。
  • 《MOVE圖鑑:昆蟲》一本有溫度的昆蟲百科全書
    這本《MOVE圖鑑》配有600多張真實的自然界微觀照片,全部出自昆蟲研究者、專業攝影師,讓真實的昆蟲鮮活地展現在讀者眼前。我和孩子第一次以微觀的視角看昆蟲,發現很多昆蟲擁有超越人類想像的奇特外形和怪異長相。這隻降臨的外星人,其實是在馬來西亞的錐頭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