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 下裡巴蟲: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2021-01-08 澎湃新聞
薦書 | 下裡巴蟲: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2021-01-07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盧躍剛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1-1

【內容簡介】

包括《文卷:漫遊昆蟲王國及閱讀博物學的通信》《圖卷:昆蟲王國裡的生與死、愛與恨、哀與樂》,生動地展示了大自然中迷人的昆蟲世界,被稱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後附有趣的昆蟲飛行棋。

圖卷:《昆蟲王國裡的生與死、愛與恨、哀與樂》收錄了作者在四川雅安下裡拍攝的各種昆蟲圖片500張。不同於普通的昆蟲攝影,作者追求的是昆蟲影像的精微,尋找和捕捉某種轉瞬即逝的「關係」:人與昆蟲的關係,昆蟲與昆蟲的關係,昆蟲與自然的關係。在他的手機鏡頭下,盜虻捕捉蜜蜂,蜜蜂求助絕望的眼神,虎頭蜂裝傻充楞盯著鏡頭,蠼螋獨自嬉戲……不再是靜止的時刻,而是有表情、有情感的故事,充滿了悲歡離合。

文卷:漫遊昆蟲王國及閱讀博物學的通信,是作者關於昆蟲和博物的閱讀筆記,涉及A.O.威爾遜、達爾文、拉馬克、法布爾、洪堡、林奈、布封等多位著名博物學家的經典作品。既講述關於昆蟲和博物的知識以及發現,慨嘆人類的命運,也回顧了自己的人生。

【作者簡介】

盧躍剛,記者、作家。四川雅安人。當過農民、地質隊員、軍人。曾任《中國青年報》經濟部副主任、新聞編輯中心副主任、《冰點》副主編。發表中長篇報告文學和歷史著作十餘部。

【目錄】

文卷目錄

代 序 對,去做個博物學家!(楊 浪)

第一封信 致楊浪

第二封信 懷念「冰粉兒」

第三封信 萬物有靈

第四封信 仙女阿姨,你還好嗎?

第五封信 偉大的模仿者

第六封信 在歷史的相似處

第七封信 陽光射進來

第八封信 時間與耐心

第九封信 天不生博物學家,萬古長如夜

第十封信 做愛

第十一封信 看到你自己

第十二封信 那裡是一場場美麗邂逅

圖卷目錄

攝影者說

2018 年(夏/秋/冬)

2019 年(春/夏/秋)

2020 年(大疫夏日絮語)

原標題:《薦書 | 下裡巴蟲: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下裡巴蟲》:手機鏡頭裡的昆蟲記
    最近三聯書店推出了盧躍剛別開生面的套裝新書《下裡巴蟲》,一本「圖卷」,一本「文卷」;因為「圖卷」是用蘋果手機拍攝的,相較法布爾,被他的朋友稱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他通過攝影鏡頭虹霓般化入《下裡巴蟲》,便形成其對昆蟲世界精緻入微的視點、斑斕絢麗的色彩、朝暮私語的時空、曲盡其妙的細節……以及從中生發出的氣象萬千之生物和人文妙趣。
  • 手機鏡頭裡的昆蟲記
    最近三聯書店推出了盧躍剛別開生面的套裝新書《下裡巴蟲》,一本「圖卷」,一本「文卷」;因為「圖卷」是用蘋果手機拍攝的,相較法布爾,被他的朋友稱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他通過攝影鏡頭虹霓般化入《下裡巴蟲》,便形成其對昆蟲世界精緻入微的視點、斑斕絢麗的色彩、朝暮私語的時空、曲盡其妙的細節……以及從中生發出的氣象萬千之生物和人文妙趣。
  • 雅安昆蟲與讀者的美麗邂逅
    與它們相伴的是法布爾十卷本《昆蟲記》、達爾文《一個自然科學家在貝格爾艦上的環球旅行記》、愛德華·O·威爾遜《昆蟲的社會》《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布哈林被史達林處決前寫的自傳體小說《時代》、《中國動物志·昆蟲綱》……更神奇的是,在書與自然之間有很多聯繫是難以想像的,比如他說認識雅安的昆蟲,主要依據的卻是臺灣出版家送的臺灣昆蟲圖譜,才知道原來臺灣的昆蟲與雅安有著高度的一致,比如鳳蝶類、蛾類、黃蛺蝶、琉璃蛺蝶
  • 李公明|一周書記:致盧躍剛:昆蟲王國的……N種讀法
    後來才知道昆蟲的阿里巴巴山洞就在你家附近的田壟、山道、河邊,你說打開之後每天都有新的發現與驚喜,昆蟲種類的密集與豐富真是天時地利啊。前年你說有一個攝影展要把你的昆蟲圖像做一個版塊,要我做策展人,於是我寫了「iphone時代的昆蟲記」展覽前言,可惜的是主辦方沒有把那個展覽做好。現在這部《下裡巴蟲》終於可以讓更多讀者看到你的精彩的昆蟲攝影,太好了!
  • 幻書啟世錄昆蟲圖冊介紹 幻書昆蟲記穆絲角色技能圖鑑
    幻書昆蟲記詳細介紹幻書啟世錄中昆蟲記穆絲是遊戲中比較新的一個角色,幻書昆蟲記怎麼樣?這個角色的技能屬性好不好用?幻書啟世錄昆蟲圖冊怎麼玩?這就來看看吧幻書啟示錄昆蟲記穆絲角色技能圖鑑。
  • 昆蟲的史詩—《昆蟲記》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其中的昆蟲也是他們最好的夥伴。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本專門描述昆蟲的書,法布爾的《昆蟲記》希望你們喜歡,希望它能成為你的朋友。正如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所講,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個秘密的樂園。法布爾也不例外。
  • 周末閱讀——《昆蟲記》
    他畢生研究觀察「蟲子」,他窮盡一生,專為「蟲子」寫出一部兩百萬字的大書,令人對他的專注肅然起敬。他筆下的「蟲子」,多彩多姿,活得有滋有味。《昆蟲記》的成功為他贏得了「昆蟲界的荷馬」以及「科學界詩人」的美名。作為一位昆蟲學家,其文學才華令人刮目,作為作家又具備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這兩者的結合造就了《昆蟲記》這一經典之作。《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
  • 幻書啟世錄幻書昆蟲記介紹 昆蟲記好不好
    《幻書啟世錄》中,昆蟲記是其中一個幻書角色,那麼昆蟲記什麼樣子?看下《幻書啟世錄》幻書昆蟲記介紹吧。蜂蝶翩躚,鳥獸齊鳴!波瀾壯闊的昆蟲世界,以其荷馬史詩般的豐富內涵,向世人展示著大自然的高超技藝。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
  • 小昆蟲也有大世界,孩子必讀的《昆蟲記》就選這本!
    雙十一沒給娃囤夠書的你,是不是又在摩拳擦掌,準備趁著雙十二繼續填滿自家娃的書架了? 不過我們都知道,給孩子買書,量不在多在於精。 今天,小編就為看著各類「雙十二書單」,不知從何下手的家長們介紹一套寶藏科普繪本——《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
  • 《昆蟲記》: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寫成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
    如果你感興趣,請千萬不要錯過《昆蟲記》這本書哦!因為,書中的主人公們,是一群古靈精怪、擁有超能力的小昆蟲,像是蝴蝶呀、蜜蜂呀等等。可你一定會問:「咦,不就是蝴蝶、蜜蜂這些常見的它們能有什麼超能力呀?」請不要急,《昆蟲記》這本書會給你答案的。
  • 法布爾與《昆蟲記》:人性對蟲性的深度剖析
    ——法布爾法布爾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一位自學成才的鄉村教師,花費畢生的精力與昆蟲打交道,被法國文學界稱作「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布爾一生貧窮,節衣縮食,只想為蟲子寫一部」歷史「——《昆蟲記》。更何況那是一個思想共振的雨果、巴爾扎克與左拉文的文學時代,一個勢如破竹的拉馬克、達爾文與魏斯曼的生物學時代。
  • 世界讀書日·薦書|上海音樂出版社《小蛙弗雷迪音樂歷險記》
    世界讀書日·薦書|上海音樂出版社《小蛙弗雷迪音樂歷險記》 閱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為響應讀書日,上海各大出版社通過短視頻的生動形式,向社會推薦各類優秀書籍,為讀者營造全民閱讀的濃厚氛圍。
  • 初中語文:《昆蟲記》名著導讀+知識點+中考真題練習
    法布爾(1823—1915年),法國博物學家、動物行為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以《昆蟲記》一書留名後世。身為現代昆蟲學的先驅,法布爾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聞名,被世人稱為「昆蟲世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因貧病交加,於92歲逝世。
  • 名師帶你精讀《昆蟲記》《伊索寓言》
    今日上新的導讀課帶來兩本書——《昆蟲記》《伊索寓言》。其中,由溫州市南浦小學顏小鹿老師錄製的《昆蟲記》,不僅會帶著大家一起去感受法布爾描繪昆蟲體態的細緻,還會教孩子們高效、實用的閱讀方法,即提問題、查找資料、寫批註;通過名師導讀課的學習,既可以在閱讀中梳理框架、思路,也可以整理閱讀感想,以書為「支點」延伸自己的知識面,一舉多得。
  • 薦書 |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七卷》
    最近買了些新書,簡單拍照發了友圈,心裡也動過「何不寫個薦書欄目?」的念頭,可是立馬退縮了。太懶,事多,不給自己再挖坑。
  • 《昆蟲記》裡講述的那些昆蟲朋友們的有趣傳聞
    法國作家法布爾以撰寫《昆蟲記》聞名於世,這本書充分展現了他在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橫溢的文學才華。在《昆蟲記》中法布爾在向我們生動的描述了各種昆蟲的樣子、習性的同時,也記錄了很多當時人們對昆蟲的認識與故事,幫助讀者從其他角度認識各種昆蟲。
  •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怎麼樣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介紹速速圍觀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怎麼樣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介紹速速圍觀時間:2020-12-17 18:43   來源:Iefans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怎麼樣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介紹速速圍觀 幻書啟世錄中有各式各樣的幻書,但是想必大家都不太了解那位在荒石園被觀測到的穆絲少女
  • 昆蟲記
    暑假期間,媽媽帶我到隆生廣場蟲蟲樂園參加小惠同學昆蟲展採風活動,這次活動特別有意義。 一走進蟲蟲樂園,我的眼睛就被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昆蟲所吸引,仿佛走進了現實版的《昆蟲記》。參觀人員被分為男女兩隊,Apple老師帶領我們男生隊開始了採風之旅。
  • 昆蟲王國裡的生與死、愛與恨、哀與樂
    當從新聞的視角去看待昆蟲攝影,也可以將之稱為「新聞攝影」。在拍攝對象的尋找,拍攝角度的確定以及背後故事性的探索中可以捕捉到人與昆蟲的關係,昆蟲與昆蟲的關係以及昆蟲與自然的關係,這同樣也是生存環境、生命和美學的關係。 *文章節選自《下裡巴蟲》(盧躍剛 著 三聯書店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