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 |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七卷》

2021-01-15 毅言不合


最近買了些新書,簡單拍照發了友圈,心裡也動過「何不寫個薦書欄目?」的念頭,可是立馬退縮了。太懶,事多,不給自己再挖坑。


後友圈朱巨鷗也提薦書一事,我又認真考慮了下,我既不巨也不賤(額,錯別字),還真不合適寫。今日,朱巨鷗又說今冬耳朵的第二茬凍瘡跟我不寫薦書有關,為了排除他今冬必然再生的第三茬凍瘡與我不寫薦書的必然聯繫,我妥協了。



言歸正傳,首篇推薦本月由科學出版社剛剛出版的由徐鳳山和張均龍編著的《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七卷 軟體動物門 雙殼綱 櫻蛤科 雙帶蛤科》。



書名好長......在寫推薦理由前,有必要先了解《中國動物志》。


《中國動物志》有四個特點:悠久、權威、書多、價貴


——悠久&權威


早在1962年,中國動物志第一屆編輯委員會就成立了,隨後27冊《中國動物圖譜》、55冊《中國經濟昆蟲志》和11卷《中國經濟動物志》相繼問世。1970年代,中國動物志編委會組織了104個單位的600餘位動物學家,立志編寫出一套高水平的《中國動物志》,並於1978年開始陸續出版。


——書多


截至2015年,《中國動物志》已出版144卷146冊,總重量超過160kg。已出版最多的是昆蟲綱和鳥綱。


截至2017年底,軟體動物門已出版了14卷,分別是:


無脊椎動物 第四卷 頭足綱 董正之 1988

無脊椎動物 第七卷 腹足綱 中腹足目 寶貝總科 馬繡同 1997

無脊椎動物 第十一卷 腹足綱 後鰓亞綱 頭楯目 林光宇 1997

無脊椎動物 第十二卷 雙殼綱 貽貝目 王禎瑞 1997

無脊椎動物 第十九卷 腹足綱 柄眼目 煙管螺科 陳德牛 張國慶1999

無脊椎動物 第二十卷 雙殼綱 原鰓亞綱 異韌帶亞綱 徐鳳山 1999

無脊椎動物 第二十四卷 雙殼綱 簾蛤科 莊啟謙 2001

無脊椎動物 第二十九卷 腹足綱 原始腹足目 馬蹄螺總科 董正之 2002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一卷 雙殼綱 珍珠貝亞目 王禎瑞 2002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四卷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鶉螺總科 張素萍 馬繡同 2004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七卷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巴蝸牛科 陳德牛 張國慶 2004

無脊椎動物 第四十八卷 軟體動物門 雙殼綱 滿月蛤總科 心蛤總科 厚殼蛤總科 鳥蛤總科 徐鳳山 2012

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五卷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芋螺科 李鳳蘭 林民玉 2016

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六卷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鳳螺總科 玉螺總科 張素萍 2016


——價貴


新近出版的《中國動物志》一般根據頁碼的多寡價格在100元~300元/卷左右,但是由於發行量不大(通常不超過2000冊),而且大部分都進入高校圖書館和研究機構,所以出版後很快就賣斷貨。


之前聽說《中國動物志》有打包出售,對於收集癖而言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因為若一本本收,根本無法收齊,很多圖書館也不齊。可是搜一下打包價格,收集癖瞬間被治癒......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五十七卷 軟體動物門 雙殼綱 櫻蛤科 雙帶蛤科》推薦理由:


一、權威


作為《中國動物志》的系列之一,本卷的作者自然是該領域的權威。第一作者徐鳳山研究員在本卷之前已經編寫了第二十卷和第四十八卷,均為雙殼綱。書中絕大部分標本都來自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採集,部分標本來自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二、系統全面


目前國內大部分的軟體動物圖鑑,多是地域性或有經濟價值的綜合圖鑑,只有少數是專科或特殊類群。因此,限於篇幅,大多只能做特徵、分布區域和生境描述,很難展開深入討論,追根溯源。


志書的特點是全面、系統,討論也比較深入。這一點在本卷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舉幾個例子(主要跟普通圖鑑對比):


1、檢索表


2、同屬種類的分布圖


3、種的詳細信息(尤其是新種)


4、較深入的討論


二、疑難雜症


櫻蛤科是雙殼綱的第三大科,而且鑑定難度很大。在我看來,就是鳥界的柳鶯。再加上文獻和參考書有限,鑑定時常抓狂。


本卷共記錄52屬117種,其中櫻蛤科44屬95種,包括4個新種,1個未定種。這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最全的櫻蛤科著作。僅憑這一點,就完全值得入手了。


三、彩圖


神馬?彩圖也是推薦理由......


是的!絕對是!


僅就軟體動物門而言,2000年以前出版的《中國動物志》除寶螺總科廣受收藏愛好者喜愛有7個質量不高的彩圖版外,其他幾卷都是手繪的點線圖。點線圖的好處是很多特徵描述的細節可以在圖上繪製出來,比如外套竇的形狀和位置等,但跟彩色圖片尤其是原色照片相比,還是缺失了不少信息。


2000年以後出版的《中國動物志》,開始陸續有了彩圖版,但很多都不全,其實幹脆不放彩圖版更好。比如第二十九卷馬蹄螺總科,貌似只有2個彩圖版共8個標本,個人感覺還不如不放。



再比如第五十五卷芋螺科,加了4個彩圖版共25個手繪彩色圖,這對於一個幾乎僅次於寶螺總科的廣受追捧的被廣泛收藏的科而言,在專科志書裡放這點手繪彩色圖片確實有點摸不著頭腦。其實只要花點心思向廣大貝友徵集,完全能收全書中所有種類的芋螺標本彩照並刊載,這麼處理才有意義。


《中國動物志》軟體動物門中彩圖版在第五十六卷有了質的飛躍,雖然也只有10個彩圖版,標本照較小,但種類全,清晰度佳,對於志書是很大的加分。


本卷(第五十七卷)的彩圖版共15版,包括了本卷的所有種類,且基本都有左右殼照片,有助於後續的閱讀和使用。




建議:


如果你是專業的大型底棲動物、軟體動物研究者,專業的雙殼類愛好者或收藏者,建議抓緊入手;如果你是一般的貝類愛好者或收藏腹足綱幾個主要類群的貝友,或者非骨灰級濱海溼地博物學者,可以考慮不買,因為買了也基本上用不到;當然,如果你是貝類吃貨,建議留著錢多買幾盤貝殼吃,因為櫻蛤科、雙帶蛤科的經濟價值不大(翻譯一下:上餐桌的不多,有些是不具可食性,有些是產量太低),除了江浙滬一帶常吃的海瓜子(彩虹明櫻蛤)外,其他的基本上在餐桌上都見不到。




相關焦點

  • 脊椎動物祖先的「活化石」:文昌魚
    但是,其身體前端沒有脊椎動物樣的眼睛、鼻子和耳朵等感覺器,也沒有明顯分化的腦,因而沒有脊椎動物樣的頭部,屬於無頭類(acraniate);加之文昌魚又缺乏魚類所具有的脊椎,因此,文昌魚不是真正的「魚」。其實,它是介於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之間的過渡型動物,是最原始的脊索動物,有時被冠以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無脊椎脊索動物」(invertebrate chordate)。
  • 知名作家沈石溪拼多多直播薦書 百億補貼好書低至5折下
    知名作家沈石溪拼多多直播薦書 百億補貼好書低至5折下來源:聯商網2020-10-14 17:03「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答案是蝸牛。」10月13日,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沈石溪走進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播間,分享自己觀察野生動物、創作動物小說的有趣故事,並向全國家長推薦優秀少兒讀物,指導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和寫作水平。
  • 上古薦書丨瀛奎律髓匯評(古典文學叢書版)
    上古薦書丨瀛奎律髓匯評(古典文學叢書版) 2020-07-11 0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薦書| 下裡巴蟲: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薦書 | 下裡巴蟲:iPhone時代的昆蟲記 2021-01-07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無脊椎動物分類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無脊椎動物分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備考是一個長期並且艱難的過程,提升也非一日之功,小編希望廣大考生平穩心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發揮釘釘子精神,多看多學多積累,多多關注寧夏華圖,讓考試更上一層樓!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無脊椎動物的分類」。
  • 薦書|金桂泉:六十年攝影生涯勤耕耘
    今天,中國攝影家協會影像中國網《薦書》欄目從第二卷中摘編老攝影家金桂泉的口述,感受這位老攝影家的攝影精神和情懷。我們的新湖南薦書 | 圖文映現中國匠人的痴情堅守薦書 | 《紅磡1994》:收藏了那個年代的記憶薦書 | 我要上學:解海龍近100幅「希望工程」攝影作品首度集結出版薦書 | 肖全用鏡頭講述100
  • 知名作家沈石溪做客拼多多直播薦書,10萬家長在線學習
    「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答案是蝸牛。」10月13日,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沈石溪走進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播間,分享自己觀察野生動物、創作動物小說的有趣故事,並向全國家長推薦優秀少兒讀物,指導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和寫作水平。
  • 上海市志第53次驗收會召開《鐵路運輸卷》通過驗收
    2020年10月30日上午,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組織召開《上海市志·交通運輸分志·鐵路運輸卷(1978—2010)》(以下簡稱《鐵路運輸卷》)驗收會。
  • 志超兄栩栩如生在書中
    冒著夏至的酷暑,郭航急匆匆把紀念他父親郭志超的兩卷大書送到我家裡,因為校園不能停車,他隨即轉身就走。望著小郭汗淋淋的背影,我由衷地讚嘆了一句:「郭航,好樣的!」我覺得我這話其實是說給志超聽的,志超那一對粗黑的眉毛微微一抖,心領神會!
  • 動物志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之鳥類
    中文學名:東方白鸛拉丁學名:Ciconia boyciana別稱:老鸛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亞門:脊椎動物亞門綱:鳥綱亞綱:今鳥亞綱目:鸛形目科:鸛科屬:鸛屬種:東方白鸛分布區域:俄羅斯的東南部,以及中國的東北地區。
  • 平原縣最早的志書——明萬曆《平原縣誌》
    正編分上下卷:上卷建置志、疆域志、山川志、物產志、風俗志、政治志、祠祀志、學校志、雜誌、人物誌、鄉賢志、職官志;下卷藝文志十三門,門內有目五十八。卷後附劉思誠後序。約五萬字。是志門目較備,記述間賅。疆域、物產、風俗、政治諸門,記本地市鎮鄉圖、物產風俗及戶口賦役,皆關本地民生,是考見明代社會經濟的有用資料;藝文收錄頗豐,獨佔全書之半,然多為詠景應酬之作,反應本地民生利弊之文鮮見。
  • 談第三輪志書人物傳撰寫
    目前,第二輪修志(市縣兩級)基本結束,第三輪志書編修即將啟動。探討第三輪志書人物傳的撰寫,可以避免首輪志書和第二輪志書人物傳缺陷的重現,客觀真實地反映傳主的精神風貌,增強人物傳的可讀性和育人作用,這也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筆者認為,關於志書人物傳撰寫的指導原則,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先後出臺的一系列文件已有明確規定。
  • 春風薦書2|三聯總編輯肖啟明:中國古代神奇動物來自波斯嗎
    他留給讀者的問題是:你知道古代波斯的神獸們和中國古代傳奇動物有什麼關係?繼《我們的中國》之後,李零教授用「我們」的眼光審視古代中亞和世界歷史,精彩圖文再現波斯餘暉。波斯帝國有三大特點:第一是大,不僅囊括了中近東的所有國家,也囊括了絲綢之路南段的大部分國家;第二是統一,與秦漢帝國相似,它也是「車書一統」的大地域國家;第三是與中國關係很密切,不論是貴重商品、動植物還是中國的外來宗教,都以波斯為中介。
  • 《昭烈忠武陵廟志》 武侯祠歷史上唯一一部志書
    《昭烈忠武陵廟志》 武侯祠歷史上唯一一部志書 潘時彤還結識了祠中道士黃合初,黃合初「遇風雅之士恆相得無間」,與潘時彤等人十分相投,遂過從甚密,常在武侯祠相聚吟嘯唱和。  當時,住祠道士張合桂主持祠中事務日久,有感於襄陽武侯祠、沔縣武侯祠都有自己的志書,提出成都武侯祠也應修撰志書。該提議立即得到四川總督戴三錫、布政使董淳等官員支持,張合桂隨即開始募集資金。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緬甸樹蛙:蛙界的詹姆斯·邦德
    緬甸樹蛙Zhangixalus burmanus脊椎動物,兩棲綱,無尾目,樹蛙科,張氏樹蛙屬。緬甸樹蛙為完全變態發育動物,生命周期中會經歷卵、蝌蚪、成體蛙三個形態。其卵粒大小為2.5mm,呈乳黃色。在蝌蚪期時,身體比其他種類的蝌蚪略寬,體色也更深一點。長到成蛙時,緬甸樹蛙的「顏值」大幅提升。其體背為翠綠色,分布有稀疏的棕色小斑點,側面及腿部外側有多個乳黃色斑點,並鑲有醬紫色的邊條。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白頸鸛:像留住海鷗一樣,留住藏區的...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白頸鸛。白頸鸛Ciconia episcopus脊椎動物,鳥綱,鸛形目,鸛科。目前國內僅雲南有分布記錄,照片攝於香格裡拉納帕海。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白頸鸛在中國的分布只有有限的文獻記載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收藏的一隻白頸鸛標本。這具唯一的標本是昆明動物園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飼養動物。「當時聽說這隻標本產地屬於保山那一帶,但是不能確定信息的準確性。」
  • 寶媽薦書:《愛音樂的馬可》
    繪本の價值薦寶書媽開心媽媽有話說馬可喜歡音樂,他嘗試各種樂器,他每天練習各種樂器。爸爸嫌吵,鄰居也抱怨,但馬可仍然喜歡音樂、持續練習。有一天,馬可突然不再演奏樂器了,因為他覺得「沒心情練了」。幸虧馬可的媽媽不逼迫、不催問、耐心等待,原來抱怨的動物朋友也陪伴著他,期待再聽到他演奏的樂音……終於,馬可又喚回了愛音樂的情緒。
  • 秒殺|劍橋教授撰寫的科普動物志,震撼!精緻!靠譜!
    長假七天,我們準備了每天一件爆品秒殺福利,每晚22:00開啟,數量有限,手慢無!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商城首頁即可秒殺!市面上的科普書,尤其是動物科普書不下千種,但打開這套書,依然會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跟我以往看到的科普類書籍都不一樣。全方位、多視角,由整體到細節,介紹近百種動物的生存智慧,展現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這套書是由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撰寫,中科院專家審訂科普知識,極具專業性、準確性!
  • 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深圳生態環境好轉引瀕危野生動物頻繁現身
    靈貓、唐魚、赤麂、蟒蛇......隨著深圳市的生態環境日益好轉,一些曾經「消失」的瀕危野生動物又頻繁現身在大眾視野中。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公布的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成果中顯示,深圳2018-2020年共記錄脊椎動物共有41目146科566種(其中外來物種38種),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含野生鳥類33種)。
  • 市領導和多個單位負責人為市民薦書
    本屆讀書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讀書月組委會主任王強和多個單位「一把手」熱情向市民薦書,推薦了一系列融合思想性藝術性又具有時代特色、引人深思的好書,分享書中思想精華和自己的閱讀心得,在這個書香滿溢的時節,讓市民暢遊書海,讓城市流淌知識,讓閱讀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