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深圳生態環境好轉引瀕危野生動物頻繁現身

2020-12-22 中國環境

  靈貓、唐魚、赤麂、蟒蛇......隨著深圳市的生態環境日益好轉,一些曾經「消失」的瀕危野生動物又頻繁現身在大眾視野中。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公布的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成果中顯示,深圳2018-2020年共記錄脊椎動物共有41目146科566種(其中外來物種38種),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含野生鳥類33種)。該調查評估成果將為深圳市生態環境政策法規的制定提供基本支撐。

  據了解,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是深圳市於2017年率先在全國城市尺度啟動的項目,歷時3年,於今年11月順利在北京通過專家驗收評審。項目由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共同承擔,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西南大學、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等十幾家單位協助完成。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自然生態和海洋生態環境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共有六大項目22個子專題,分別涉及陸域生態調查、陸域生態評估、典型生態問題分析與對策、生態系統管理戰略與政策研究、生態資料庫建設、項目總體實施和質量控制等方面。

  在進行動植物調查時,項目團隊充分運用國際先進的研究方法和科技手段,採用雷射雷達、無人機等方式,確保研究的科學性和先進性。據了解,共調查與整理植物樣地近900個,採集標本 2000 多號,拍攝照片1.2萬多張,開展12次動物綜合調查,累計時間達554人天,設置紅外相機點位160多個,採集點位調查記錄1.7萬餘條。

  相關介紹:深圳市記錄的部分瀕危野生動物

  一、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  

  赤麂植食性,通常獨居生活,偶爾雌雄成對或母幼一同活動,性機警怯懦,屬於迴避型動物。赤麂是我國南方比較常見鹿科動物,隨著深圳城市化進程,棲息地破碎和人類幹擾加劇,該種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野外記錄。最近,本項目通過紅外相機陷阱,監測到存留少量個體,屬於罕見物種。

  二、小靈貓Viverricula indica

  小靈貓為小型食肉動物,以小型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昆蟲、甲殼類、蜘蛛、蚯蚓、蝸牛等為食,也取食一定數量的植物果實和嫩芽。獨居性,多在夜間及晨昏活動,雄性有領域性,家域2-3 km2。該種分布範圍較廣,在華南地區歷史上屬於常見動物,但目前已非常罕見。與廣東省幾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比,目前該種在深圳保存的野外種群最大。小靈貓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CITES附錄II收錄物種,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為易危(VU)等級物種。

  三、豹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豹貓是貓科食肉動物,棲息生境類型多樣,適應性強,分布廣。該種目前在中國的野外種群數量普遍不高,在香港被列為罕見物種。但豹貓在深圳是最常見野生動物,遍布深圳的自然生態系和部分城市公園。該種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CITES附錄II物種,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的易危(VU)物種。

  四、豪豬Hystrix hodgsoni

  豪豬屬於嚙齒類動物,屬分布種。豪豬野外種群數量非常大,根據紅外相機數據評估其種群數量超過100隻,另外,紅外相機拍攝交配行為和幼崽,說明種群狀態良好。

  五、黑疣大壁虎Gekko reevesii

  黑疣大壁虎屬於爬行動物綱壁虎科動物,是近年從大壁虎(Gekko gecko)分出來的獨立物種,俗稱蛤蚧,是名貴藥材,被大量捕殺,野外種群大幅下降。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極危(CR)等級物種。該種目前在深圳野外種群數量很小,應加以特別保護。

  六、蟒蛇Python bivittatus

  蟒蛇又名緬甸蟒。大型無毒蛇。該種在東南亞、中國香港和澳門常見,中國內地亦常有分布報導,但實際並不常見,因此,中國內地種群極度瀕危,被列為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IUCN紅色名錄易 危(VU)等級物種,CITES附錄II、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為極危(CR)等級。近年來,該種在深圳種群發展迅速,進入社區的情況時有發生。

  七、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

  眼鏡王蛇是大型前溝牙類劇毒蛇類, CITES附錄II物種,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EN)等級,IUCN物種紅色名錄易危(VU)等級,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該種以前在深圳並不常見,近年種群數量明顯增多,野外調查時常可見。

  八、深圳後稜蛇Opisthotropis shenzhenensis

  該種為2017年發表的新種,為區域特有種。該種高度依賴山溪生境,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尤其是山溪旅遊開發建設,符合IUCN瀕危(EN)等級,亟需特別保護。

  九、唐魚Tanichthys albonubes

  唐魚色彩豔麗,曾被大量捕撈馴養而成為觀賞魚類。其棲息地多為山溪附近的水潭、積水坑等微流水環境,極易受到破壞,因此,被列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極危(CR)物種。該種是一種著名的觀賞魚,人工養殖數量較大,亦出現不少人工培育的色型。唐魚目前在深圳有2個色型,其中一個色型形態特徵符合香港的唐魚種群,可以肯定為原生性野生種群。

相關焦點

  • 靈貓、赤麂、蟒蛇……瀕危野生動物又頻繁現身深圳
    原標題:「好鄰居們」回來了!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陸雲紅)靈貓出沒,唐魚回遊。赤麂歸來,蟒蛇驚現。11月1日,深圳市率先在全國城市層面啟動的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在北京發布了一項物種發現成果:隨著生態好轉,一些曾經「消失」在我們視野中的瀕危野生動物又頻繁現身深圳,有的還「開枝散葉」,種群不斷壯大。「經過歷時3年的調查,我們統計出深圳野生動物是36目68科559種。其中發現新記錄的12種,外來物種32種。」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歐陽志雲介紹說。這些「鄰居」是誰?
  • 瀕危野生動物網上叫賣 養殖野生動物當心觸犯法律
    瀕危野生動物網上叫賣 養殖野生動物當心觸犯法律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何偉傑 馬漢青  2018-05-17 金羊網記者 李煥坤 何偉傑5月13日,廣州市白雲區同和街道一小區內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蜂猴,引起市民關注。
  • 野生動物頻繁來渝過冬背後的生態密碼
    中華秋沙鴨是東亞特有珍稀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和國際瀕危物種,數量極其稀少。它喜歡棲息於水流湍急、河水清澈、有激流淺灘及魚類資源豐富的河流,對水質很「挑剔」。 中華秋沙鴨數量的多少與溼地生態環境的好壞密不可分。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2年冬季,綦河發現中華秋沙鴨以來,中華秋沙鴨已連續8年來重慶越冬,數量也在穩中有升。
  • 分析了1552起野生動物犯罪案件後,我們發現……
    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第151條的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製品罪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野生動物成深圳人「好鄰居」,深晚記者獨家專訪還原歐亞水獺...
    直覺告訴戎燦中,視頻中的主角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歐亞水獺。這是當天凌晨 4 點,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在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利用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圖片和視頻。當天晚班的同事在例行處理當天的紅外相機資料時,將這個不同尋常的發現第一時間轉發給了戎燦中。▲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南區。
  • 天津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 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大幅增加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天津市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使天津市的野生動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野生鳥類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加據2014年《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天津市共記錄野生動物種類485種,其中鳥類416種。隨著天津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經天津遷徙、停歇。據天津師範大學專業團隊監測數據,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
  • 浙江發現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中華斑羚
    本報杭州4月21日電(通訊員夏學民、周國平 記者陸健)中華斑羚是一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近日,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宣布,在浙江仙居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已多年不見的中華斑羚。據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站站長翁錢塘介紹,浙江省林業局專家4月16日到保護區收集紅外相機數據,從多個相機取出的存儲卡上,驚喜地發現了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中華斑羚,視頻時間分別為2019年11月19日、11月20日、12月8日和12月9日等。
  • 非法收購併出售瀕危野生動物 法院:處刑、處罰金、公開道歉!
    經山東省森林公安司法鑑定中心鑑定,查獲的輻紋陸龜系龜鱉目陸龜科輻紋陸龜,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等同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該輻紋陸龜已交由濟南動物園收容救護。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檢察院訴稱,被告王某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侵害社會公共利益,其應當承擔賠禮道歉的民事責任。請求判令被告王某在國家級主流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 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處刑、罰金並公開道歉
    近日,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法院依法組成七人合議庭,公開開庭合併審理了一起涉嫌非法售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案暨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 新設巡迴法庭敲響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第一槌
    新設巡迴法庭敲響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第一槌 2020-12-15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梅花鹿、狍子、狐狸……這些野生動物為啥一次次「現身」包頭?
    梅花鹿、狍子、狐狸……在動物園看到這些野生動物或許不足為奇,然而,這兩天,平日難覓蹤跡的野生動物再一次在五當召景區「現身」了。在景區工作人員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兩隻有著細長頸部及大眼睛、大耳朵的成年野生狍子,身材矯健、憨態可掬。
  • 【執法實錄】上海警方成功破獲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執法實錄】上海警方成功破獲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系列案件 2020-04-13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宣判涉案一級、二級野生保護動物700...
    據法官介紹,這些野生保護動物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野生保護動物19隻,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野生保護動物552隻。被告人黃某政、餘某、張某等人相互聯繫或單獨非法收購、出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從劉某望及他人手中非法收購、出售野生動物及製品200餘只,其中一級野生動物7隻。崇州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劉某望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被告人黃某政、張某等人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均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的規定。
  • 深圳梧桐山上野豬豹貓罕見現身
    梧桐山的野豬梧桐山不僅是深圳最大的自然「氧吧」,也是深圳重要的物種基因庫。6月18日,深圳梧桐山國家風景名勝區首次公布32個紅外相機監測點的觀測數據:現有野豬約有50頭,廣東省鳥白鷳以及野生豹貓等深圳罕見的野生動物也在鏡頭中現身。
  •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研究揭示病毒蔓延與野生動物及環境關係—新聞—科學網
    ,人們不禁會問:傳染病是否與環境變化有關? 狩獵、貿易、棲息地退化和城市化,促進了野生動物與人類的密切接觸,從而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相關論文4月8日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這些活動也導致野生動物數量下降和滅絕。該研究為評估動物病毒「外流」風險提供了新證據,並強調了導致野生動物數量下降的過程如何將動物病毒傳播給人類。 「病毒從動物『溢出』是人們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影響的直接結果:它們和我們分享了病毒。」
  • 梧桐山上野豬、豹貓、鼬獾等罕見現身!多圖速看
    拍攝到了許多珍稀的動物▲點擊觀看視頻▲野生鼬獾▲野生果子狸調查期間,監測點共記錄到分屬4目8科13種獸類其中野生獸類動物11種包括▼▼它們在原地轉圈圈,鼻子一動一動的,拱開地上的雜草和落葉,認真尋找食物、憨憨的小樣子可愛極了~ 野生動物數量逐漸增加此前,2011年到2013年底,梧桐山風景區連續三年對風景區內的陸生脊椎動物進行了系統考察,結合香港嘉道理農場的調查資料,確認梧桐山共記錄陸生脊椎動物4綱25目70科230種,包括兩棲綱2目7科21種,爬行綱
  •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鹿現身我市!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鹿現身我市! 近日,韶關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一紅外線攝像頭拍攝到了一瀕危物種
  • 浙江警方破獲非法出售瀕危野生動物案,解救3000多隻蜘蛛
    有人買麵包蟲和蟑螂引起了警方注意今年3月,桐鄉市公安局治安大隊發現一條線索,有人在網上買麵包蟲和蟑螂。買這些幹嘛?「這是墨西哥捕鳥蛛喜歡的食物」,為了打擊售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梁警官鑽研了《CITES公約》附錄,對目錄裡的動物的習性頗為了解。
  • 震驚: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
    震驚: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地球上存在著數以萬計的生命物種,然而伴隨著人類的活動,許多生物在消失,保護動物刻不容緩,需要每個人的努力,下面一起來看看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大熊貓——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金絲猴仰鼻藍面仰鼻猴屬有5種,川金絲猴(模式種)、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緬甸金絲猴。體型中等,51-83釐米不等,尾長與體長等長。毛色以金黃或黑灰色為主。鼻孔與面部幾乎平行,俗稱「朝天鼻」,是對高原缺氧環境的適應,鼻梁骨的退化有利於減少在稀薄空氣中呼吸的阻力。